以森林资源增长为突破口推进林业供给侧改革
2017-03-16储艳苗
储艳苗
摘要 基于生态论观点来看,供给侧改革三要素可以表述为人、资源和科学技术,重点是社会管理方式的改革,通过科学、公平的公共管理政策,合理配置资源,激活人的活力,以及实行科学、持续、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有序与发展。就林业供给侧改革而言,重点在于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力度,培育健康森林,促进森林数量与质量双增长。
关键词 林业;供给侧;改革;森林质量;森林数量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2-0120-02
1 基于生态论的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学解读,提出了基于经济学理论的社会改革理论与策略。实际上,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生态复合系统,其不仅仅是“经济”的,“经济”只是其中一部分,只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或者说是其中众多系统行为中的一个行为,即“经济”行为。
从2013年张国庆在《生态论:复杂系统研究》和《发展学及其应用》中提出的生态论看,人类是一个社会—生态复合系统,供给侧改革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举措,是一种集约型、质量型、内涵型的社会管理模式,而不仅仅只是一种经济增长模式。因此,相对而言,需求侧刺激只是粗放的、数量型、外延扩张型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1-6]。
从基于生态论的人类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的结构与系统行为方面来看,经济学的供给侧改革四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应适应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土地”是众多自然资源中的一种,“资本”是众多社会资源中的一种,这2个要素可以合并为“资源”要素。“劳动力”要素属于“人”的范畴,在社会—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的不仅仅只是劳动力,非劳动力同样发挥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因此,要素“劳动力”应该改为“人”。要素“创新”,包含着管理方式的创新与生产技术的创新与发现,同样地,从生态论角度来看,这种创新不仅仅只是在经济领域,还包括诸如公共管理、教育、卫生等人类社会所有领域。因此,要素“创新”改为“科学技术”更为合适。此外,如果要从更广的角度来看,要素“人”也是一个既具有社会属性又具有自然属性的“资源”。但是,考虑到社会—生态系统管理中要素“人”的重要性与复杂性,而且还是社会—生态系统管理目标的实践者,要素“人”还是应该独立出来。同样地,“科学技术”尽管也具有广义“资源”的属性,但是狭义的资源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直接的,而“科学技术”的作用虽然只是间接作用,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潜在的内动力。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从社会发展的供给侧来看,供给侧改革应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而不仅仅是在经济层面上,其目标不仅仅是增加经济发展的潜在动力,而应该定位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上。因此,供给侧改革三要素可以表述为人、资源和科学技术,具体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其实就是社会管理方式的改革,通过科学、公平的公共管理政策,合理配置资源,激活人的活力,以及实行科学、持续、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有序与发展。当然,供给侧改革不否认需求侧刺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供给侧改革的微观领域内,适当时候暂时短期地使用需求侧刺激,有时候也是必要的[1-7]。
2 我国森林资源现状
一是森林资源数量与人口数量极不相称。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我国木材对外依存度接近50%,木材安全形势严峻。2015年我国进口木材(原木+锯材)折成原木材积8 231万m3,预计到 2020年,考虑到天然林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我国木材进口量将达到1.8亿~2.0亿m3。仅从木材一项可以看出,我国森林资源还十分匮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众多人口的需求,特别是放开二胎之后形成的人口压力,我国林产品需求将会更进一步增长,林产品供给将面临巨大挑战。二是森林质量不高,林地生产力低。单位面积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131 m3/hm2)的69%,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也不高。尽管我国森林年生态服务价值达13亿元,但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三是森林健康水平较低。我国森林人工纯林比例较大,不仅生态服务输出不高,而且森林抗性低,林业生物灾害频发,并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中国统计年鉴(2015)》表明,2010年林业生物灾害发生面积为1 164.24万hm2,2014年增加到1 206.45万hm2,年均增长10.55万hm2,年均增长率高达9.063 9‰[7-12]。四是在林业生产资料方面,由于市场化程度不够,各种林业器械、药剂特别是防火、病虫害防治器械与药剂,多通过林业行政管理部门垄断销售,价格严重虚高,质量低劣,价格远远高于同类型农业器械与药剂,质量远远低于同类型农业药械,价格的确定在交易的幕后进行,质量也无人监管,直接导致营林生产成本增高。
3 林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促进森林数量与质量双增长
(1)在森林资源数量上,重点加大西北地区草原和森林保护力度,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大力开展荒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工作,提高国土植被覆盖程度,不断改善我国西北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此外,要积极推进城市绿化和平原农区绿化,根据水资源条件,选择合适的乔木或灌木树种,结合经济林建设,适当地进行牧区绿化。通過森林资源数量的快速与持续增长,尽快改善我国生态脆弱、缺林少绿的局面。
(2)在森林资源质量上,首先,要充分利用南方水热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加大南方商品林区建设力度,提高南方商品林区单位面积木材等林产品产出,以缓解我国木材等林产品紧缺的局面。其次,加大天然林保护力度,尤其是西南林区和东北林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一方面开展天然林保护,保护现有森林资源,提高现有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的输出;另一方面,选择立地条件较好、交通方便的地段,在加大保护的基础上,培育珍贵树种木材、大径材和特种用途木材以及其他林产品。最后,在商品林建设基础上,要在国家层面上选择立地条件好的林区,由国家全额投资建设珍贵木材、特种林产品生产基地,为我国未来的发展贮备战略性的林产品资源。
(3)在维护森林健康上,要把森林健康理念写入森林法规,写入营造林技术标准和森林保护标准,依法依据技术标准培育健康森林。首先,从选种育苗、树种选择、造林整地与栽植开始,将森林健康理念贯穿到营林工作的始终,培育健康的森林。其次,通过封山育林,适当采用人工辅助或干预手段,将目前大面积纯林培育成混交林。再次,严厉禁止新造林营造单一树种的纯林,即使是速生丰产林,也至少要配置一定比例的引诱树种或趋避树种,或者根据不同的目的树种、不同地区不同天敌种类,林下配置合适的蜜源植物,特别是早花和晚花植物,以利于天敌种群的稳定与增殖,提高人工林抗逆能力。最后,由于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涉及面积较大,对生态系统扰动较大,并有可能造成面源污染。因此,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要逐步禁止使用广谱化学药剂和仿生制剂,大力推广性诱防治、生物防治,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防治对生态环境的扰动[13-30]。
(4)在林业生产资料市场管理上,大力推进市场化,打破林业生产资料依靠林业行政管理部门垄断经营的局面,严厉禁止林业行政管理部门直接或间接插手林业生产资料生产与经营,遏制林业生产资料生产经营中的商业腐败,大力推行减商化,降低林业生产资料生产与销售成本,提高质量,从而促进营林成本的降低[31-32]。
4 参考文献
[1] 张国庆.林业供给侧改革探讨[EB/OL].(2016-10-27)[2016-10-27].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1011249.
[2] 张国庆.基于系统关键因子分析理论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关键期分析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9):201-203.
[3] 张国庆.生态论:复杂系统研究[EB/OL].(2013-03-27)[2016-10-27].http://blog.sciencenet.cn/data/attachment/home/201304/01/082301npp-13fnh5bllmra3.attach;http://blog.science 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674444.
[4] 张国庆.生态论与经济生态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8-29.
[5] 张国庆.发展学基本理论与我国当前农村发展问题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7):303-313.
[6] 周伟娟,基于公共管理理论的我国林业公平发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13):192-194.
[7] 2015年中国进口木材总量与特点分析[EB/OL].(2016-03-08)[2016-10-27].http://anywood.com/news/detail/45476.html.
[8] 我国进口木材贸易情况未来五年分析[EB/OL].(2015-11-26)[2016-10-27].http://www.wood168.net/woodnews/44054.html.
[9] 中国森林资源[EB/OL].(2016-01-25)[2016-10-27].http://baike.baidu.com/link?url=21vFlSGakqm2RbOJ1gfxAG4mg3iLJwt20hUIcF0eI-kACneHVVtS5ZonJ7uoi8JoEOo9tGCru8MdUHbWw2KMKLq.
[10] 张国庆.基于生态权理论的当前我国生态法治策略研究[EB/OL].(2015-02-07)[2016-10-27].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44-866251.html.
[11] 张国庆.发展学基本理论与我国当前发展障碍研究[EB/OL].(2011-11-04)[2016-10-27].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44-841116.html.
[12] 张国庆.信诉互补:当下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EB/OL].(2015-07-31)[2016-10-27].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44-909701.html.
[13] 张国庆.复杂系统生态论方法及其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190-193.
[14] 张桢,潜山县松毛虫病调查分析及精细化预防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15):148-150.
[15] 张国庆.森林健康与林业有害生物管理[J].四川林业科技,2008,29(6):77-80.
[16] 张国庆.基于系统健康管理理论的林业生物灾害精细化预报管理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9):199-200.
[17] 张国庆.基于TSE分析理论的林业生物灾害精细化预报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20):155-157.
[18] 张国庆.基于生态论的生物灾害精细化预报理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20):148-152.
[19] 张国庆.灾害管理理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4-25.
[20] 张国庆.生态健康评价及生态系统管理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247-248.
[21] 张国庆.系统法学与我国生态法制建设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160-161.
[22] 张国庆.我国农用航空发展瓶颈与对策[J].中国民用航空,2011(4):33-35.
[23] 张国庆.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与TSE方法的生态系统精细化管理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16):154-157.
[24] 张国庆.农业航空技术研究述评与新型农业航空技术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11,205(1):25-31.
[25] 张国庆.林产品溯源系统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226.
[26] 张国庆.生态环理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224-225.
[27] 张国庆.分类经营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2002(1):31.
[28] 张国庆.完善法规 科学推进林业生物灾害防控[N].大众科技报,2008-05-20(B01).
[29] 张国庆.现代和谐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N].中国绿色时报,2008-05-20(004).
[30] 张国庆.林业标准化原理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25-226.
[31] 赵佳良.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J].现代经济信息,2016(4):340.
[32] 福建稳步推进林业供给侧改革[J].福建纸业信息,201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