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农业雷电防护技术保障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
2017-03-16刘晓波孙攀
刘晓波++孙攀
摘 要:现如今,我国正在加快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工作,这是未来农业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在网络建设工作中,会受到雷电因素的影响,使得网络数据传输工作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应当对农业信息化网络进行必要的雷电防护。为此,本文主要分析如何通过雷电防护技术保障农业信息化网络工作顺利进行,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农业建设工作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优化;农业雷电防护技术;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
中图分类号:S4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200
随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正在朝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其中需要大量的网络设备、电子设备进行支持,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些设备容易受到雷电因素的影响,造成网络设备、电子设备出现损坏和中止工作等问题,一旦出现这些问题,将会对农业生产工作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为此,应当优化和提升雷电防护技术,要保障农业信息化网络工作顺利进行,从而为农业领域做出共享。
1 雷电因素对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带来的影响
雷电是自然界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雷电现象会造成大量的声、光、电,同时会带来大量的能量,当雷电传导到一些物体上面时,会给这些物体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正因为此,人们在许多建筑物体上面设置避雷针,将能量传导至地下,消除雷电的不良影响。
在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工作中,会用到大量的网络设备、电子设备,这些设备非常容易受到雷电因素的影响,雷电会产生一定的电磁干扰,这些电磁因素会使得信号传输受到影响,影响信号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雷电会产生一定的雷电波,这些雷电波会侵入网络系统中,使得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同时,在部分网络基础设施中,雷电会随着导线传递,进而传递到室内,对设备和人员带来安全隐患。由此可见,雷电对信息化网络建设工作带来的影响非常严重,不仅会对设备带来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对工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为此,在信息化网络建设工作中,应当对雷电危险因素进行适当的防护,通过先进、有效的防护技术,降低雷电引发事故的概率,保障农业生产工作顺利进行[1]。
2 优化雷电防护技术保障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的策略
2.1 对于直击雷的防护
直击雷是危害网络建设工作的主要因素,为此,在实施防护工作时,应当对直击雷进行有效的防护,减小和避免其带来的危险问题。一般,应对直击雷危害的防护技术主要是设备避雷针,避雷针的安装技术主要包括以下2种:安装独立的避雷针,工作人员可以将避雷针设置在网络电线杆的顶部,将导线接到地下,使得雷电能够顺利的传导,这种独立的避雷针不会彼此衔接,保护的面积比较有限;将避雷针直接安装在风传感器上的金属支架上,并且根据第一种方式进行设置,也能起到防护的效果。
2.2 提升防雷技术的信息化水平
气象防雷是一种较为先进的防雷技术,应用高精尖技术的频率较高,为了让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相关单位应当不断增加电子信息系统的应用,提升信息化水平,对于电子设备的运行状况应当加强检查和监督,条件允许的地区可以大胆应用自动化技术,通过设备的自动工作排查安全隐患和雷击问题,提升工作的有效性。信息化技术防雷能够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能够对雷电出现的位置进行预判,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应对,减少雷电带来的不良影响。
2.3 雷击问题的准确了解与定位
在雷击较为频繁的地区,相关单位应当加强重视,对雷击问题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通过气象防雷的手段,能够有效地对雷击灾害进行预测和定位,这样保证了网络设备和人员的生命安全。但是,在现实情况中,会存在预测不准确、定位不精确的问题,当有关部门发布防雷信息之后,当地并没有出现雷击灾害,而未进行防雷预测的地区,则出现了雷击灾害,此外,雷击地点的定位也存在一些不足,因为雷击现象是瞬间发生的,做到准确定位确实存在较大的难度,但是,随着防雷技术的提升,这种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相关单位要提升防雷预测信息的真实准确性,加强防雷设备的研究和创新,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2.4 加强农村地区的防雷工作
农村地区是雷击的高发区域,因此,在防雷工作中,要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地区,同时也要兼顾到森林较多的地区,避免雷击引起较大的火灾,当气象单位获取雷击的准确信息之后,应当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预警,帮助网络工作人员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相关设备,降低事故的出现概率,在气象防雷技术中,应该不断加强预测与预警工作,这是气象防雷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必要过程。
总之,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网络建设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此过程中,要提高安全保障能力,降低外界因素对网络建设工作的影响,例如在防雷工作中,要通过合理的措施,降低雷电直接传导至网络设备中的概率,使其合理传导,从而保障农业信息化工作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李文忠,吴恩兰,宋国梁.自动气象站防雷技术初探[J].工程管理,2012(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