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植蔗套种不同品种甘薯不同行距比较试验

2017-03-16熊军唐秀桦潘文兴韦民政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品比试验甘薯套种

熊军++唐秀桦++潘文兴++韦民政++李韦柳++闫海锋

摘要 为了筛选春植蔗套种甘薯的适宜种植行距和甘薯品种,在前期栽培试验基础上,将筛选出的8个甘薯品种(系)进行不同套种模式(甘蔗行距分别为1.2、1.5 m)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甘蔗行距1.2 m套种单行甘薯的模式,8个甘薯品种(系)的鲜薯产量均高于采用甘蔗行距1.5 m套种双行甘薯的种植模式;鲜薯产量最高的品系是桂能05-6,达18 129.2 kg/hm2,其次为桂能0903-35和桂薯2号。因此,采用甘蔗行距1.2 m套种单行甘薯的种植模式,甘薯可获得较高的鲜薯产量。

关键词 甘薯;春植蔗;套种;行距;品比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66.1;S5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2-0003-02

间套作是一种集约利用光、热、水等自然资源的高效种植方式。甘蔗是热带与亚热带的主要经济作物和糖料作物,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居全国首位,常年种植面积在100万hm2以上,在甘蔗植后至封行期,蔗行间至少有3个月以上的裸露期[1],其种植行距也较宽(1.0~1.2 m),适合与矮杆作物间套种,可有效整合光、热和土地资源,提高蔗田利用率和种植效益[2]。甘薯是矮杆作物,生长周期较短(3~4个月),通过甘蔗与甘薯间作,从而实现甘蔗、甘薯双增收,进而发挥出巨大的生态效益。

目前,关于甘蔗间套种其他作物品种筛选方面,陈文杰等[3]开展了适合与甘蔗间套种春大豆的品种筛选研究,筛选出了甘蔗在1.2 m和1.0 m行距栽培模式下的适宜间作大豆品种各3个;赵自东等[4]开展了甘蔗与不同花生品种的间套种试验,得出在不同的种植模式中,粤油13号与甘蔗间作,产量最高,适宜间作。但甘蔗与甘薯套种的适宜种植模式和品种筛选方面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前期栽培试验筛选出的8个甘薯品种(系)进行不同春植蔗间作模式(甘蔗行距分别为1.2、1.5 m)的品种比较试验,调查甘薯鲜薯产量及商品率等,以期筛选出春植蔗套种甘薯的适宜行距和甘薯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崇左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五塘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土壤为砂壤土,土质疏松,pH值5.1,含有机质8.2 g/kg,全氮0.082%,全磷0.087%,全钾1.12%,碱解氮50.05 mg/kg,有效磷72.3 mg/kg,速效钾114 m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甘薯品种:桂薯2号、心香、万薯7号、万紫薯56、桂能0903-35、桂能05-6、桂能07-46、桂能0903-21,其中桂薯2号为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兼用型品种,心香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科学所、勿忘农集团有限公司选育的早熟食用型品种,万薯7号和万紫薯56为重庆三峡农科院选育的食用型品种,桂能0903-35、桂能05-6、桂能07-46、桂能0903-21為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系。甘蔗品种为新台糖22号,是2015年春种植的新植蔗。供试肥料为尿素(含N 46%),过磷酸钙(含P2O5 12%),硫酸钾(含K2O 50%)。

1.3 试验设计

甘蔗单行种植,在2行甘蔗中间种植甘薯。甘蔗行距分1.2 m和1.5 m 2种规格,其中甘蔗1.2 m行距套种1行甘薯(模式A),甘薯株距20 cm,密度为41 655株/hm2;甘蔗1.5 m行距套种2行甘薯(模式B),甘薯株距25 cm,“品”字形种植,密度为53 325株/hm2。小区行长3 m,每小区3垄,3次重复,四周设保护行。氮、磷、钾肥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施入。

1.4 试验实施

甘蔗于2015年3月10日播种,2016年1月5日收获,生育期295 d;甘薯于2015年3月20日播种,7月10日收获,生育期110 d。

1.5 测定内容与方法

于甘薯植后110 d每小区选取连续的5株连根挖起,调查鲜薯重量并计算商品薯率等。计算公式如下:

商品薯率(%)=单薯重100 g以上的产量/甘薯总产×100;

大薯率(%)=单薯重250 g以上的产量/甘薯总产×100;

中薯率(%)=单薯重100~250 g的产量/甘薯总产×100;

小薯率(%)=单薯重100 g以下的产量/甘薯总产×100。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利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处理,应用DPS6.55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s多重比较分析(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套种模式对不同品种甘薯鲜薯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不同甘蔗套种甘薯模式对甘薯的鲜薯产量影响较大。在甘蔗行距1.2 m套种单行甘薯的模式下,甘薯的鲜薯产量在11 430.1~18 129.2 kg/hm2之间,鲜薯产量最高的品系是桂能05-6,为18 129.2 kg/hm2,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其次为桂能0903-35和桂薯2号,鲜薯产量分别为17 343.5、17 082.6 kg/hm2。在甘蔗行距1.5 m套种双行甘薯的模式下,甘薯的鲜薯产量在10 307.0~15 063.6 kg/hm2之间,鲜薯产量最高的仍是品系桂能05-6,为15 063.6 kg/hm2,差异达显著水平;其次为心香和桂薯2号,鲜薯产量分别为14 229.0、14 111.8 kg/hm2。与甘蔗行距1.5 m套种双行甘薯的模式相比,甘蔗行距1.2 m套种单行甘薯的模式普遍增产,增幅在10.9%~42.4%之间。由此表明,甘蔗行距1.2 m套种单行甘薯的模式有利于甘薯块根膨大,提高产量。

2.2 不同甘蔗套种行距对不同品种甘薯商品薯率的影响

由表2可知,8个品种(系)的商品薯率和大薯率均表现为甘蔗行距1.2 m套种单行甘薯的模式高于甘蔗行距1.5 m套种双行甘薯的模式。在甘蔗行距1.2 m套种单行甘薯的模式下,桂能05-6、桂能0903-35、桂薯2号、万薯7号、心香、万紫薯56、桂能0903-21、桂能07-46的商品薯率分别比甘蔗行距1.5 m套种双行甘薯的模式提高了11.8、14.6、15.8、16.5、16.1、16.8、16.7、11.4个百分点,桂能07-46的增幅最小,万紫薯56的增幅最大;大薯率分别比甘蔗行距1.5 m套种双行甘薯的模式提高了11.1、4.8、6.7、19.3、11.3、7.1、22.9、24.7个百分点,其中1.2 m行距套种单行甘薯模式下,大薯率排名前三的桂能05-6、桂能0903-35、桂薯2号大薯率达25%以上,而1.5 m套种双行甘薯的模式下万薯7号、心香、桂能0903-21和桂能07-46的大薯率均为0。

2种种植模式相比,中薯率因品种不同变化趋势不尽一致。甘蔗行距1.2 m套种单行甘薯模式的中薯率在48.2%~72.0%之间,最高的品种是心香,最低的品系是桂能07-46;甘蔗行距1.5 m套种双行甘薯模式的中薯率在46.0%~67.2%之间,最高的品种依然是心香,最低的品种是桂薯2号。

2种套种模式下,8个品种(系)小薯率与商品薯率、大中薯率的趋势恰好相反,甘蔗行距1.2 m套种单行甘薯的模式小薯率均低于甘蔗行距1.5 m套种双行甘薯的模式,分别降低了11.4~16.8个百分点不等。

3 结论与讨论

甘蔗苗期生长缓慢,行间距宽,封行迟,套种甘薯能够充分利用光、温、水、肥资源,提高复种指数,还能抑制杂草。本试验结果显示,与甘蔗行距1.5 m套种双行甘薯模式相比,甘蔗行距1.2 m套种单行甘薯的模式有利于甘薯鲜薯产量和商品薯性的提高,原因可能是甘薯单行种植有利于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薯块膨大,而双行种植密度过大,土壤通透性较差,容易造成徒长,存在贪青晚熟现象。

甘薯品种方面,赖贵生[5]认为,甘蔗套種甘薯,宜选择短蔓、细叶、直立、早熟或长蔓疏枝少叶的甘薯品种,本研究表明,早熟品种(系)桂能05-6更易获得高产,鲜薯产量可达18 129.2 kg/hm2,株型半直立品种桂能0903-35产量也较高,鲜薯产量达17 343.5 kg/hm2,这与前人的研究一致,适合于间套种[6]。

综上所述,甘蔗套种甘薯以甘蔗行距1.2 m套种单行甘薯的模式较佳;甘薯品种(系)桂能05-6、桂能0903-35、桂薯2号等适合与甘蔗进行套种,鲜薯产量和商品性能均较好。

4 参考文献

[1] 李奇伟.现代甘蔗改良技术[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212-214.

[2] 唐秀梅,钟瑞春,蒋菁,等.木薯花生间作的品种筛选及高效栽培模式[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13):3086-3092.

[3] 陈文杰,梁江,汤复跃,等.适合与甘蔗间套种春大豆品种筛选初报[J].南方农业学报,2012,43(3):311-314.

[4] 赵自东,贾应明,李言春,等.甘蔗与不同花生品种间套种试验总结[J].甘蔗糖业,2012(2):21-23.

[5] 赖贵生.蔗地合理轮间套种的效益与方法[J].甘蔗,1998,5(3):43-44.

[6] 苏明,黄洁,甘学德,等.不同株行距对甘薯生长的产量性状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5):6-9.

猜你喜欢

品比试验甘薯套种
甘薯黑斑病的危害及其防治
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栽培方法与技术
马铃薯间作套种模式效益对比试验
兴化市水稻新品种品比试验
洪都拉斯Monty Farms公司被准许销售甘薯
天津地区日光温室春番茄新品种比较试验
新疆:红枣地套种红薯
甜甘薯
早春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甘薯的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