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动画课程教学新途径探究
2017-03-15胡力文
胡力文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0)
1 引言
“互联网+”促进经济形态不断演变,是互联网思维实践成果,属于先进生产力,带动社会经济实体快速发展。在“互联网+”时代,中国教育正处于信息化技术的变革中,给高职教育注入新的生命力。在这种背景下,高职动画课堂教学必须要从教学现状中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互联网+”特征对动画教学进行变革。因此,探究高职动画课程教学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2 “互联网+”教学
“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利用一系列信息技术,将各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并创造发展的过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技术手段,逐步进入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在这个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学生可通过网络获得大量的信息,知识更新速度得到大幅提升,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思维方式和教学方式,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学习动画制作课程,培养其综合职业能力和素养是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3 动画课程教学现状
3.1 教学内容陈旧
动画课程教材多样,但留意其内容不难发现,适合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的好教材却不多。一些学校的动画教学忽视了“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的渐进特点,缺乏项目实训,实用价值不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重组和整合。
3.2 教学模式僵化
传统动画课程教学,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教学模式单一,侧重回忆、理解和应用,注重讲解软件的相关命令和基本操作,示范命令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对学生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训练不够重视。软件操作界面比较复杂,操作过程繁琐,课堂教学时间不够充分,学生没有足够的练习操作时间。
3.3 实践环境封闭
在动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差、对所学专业知识灵活运用能力较弱,构思故事情节能力较差,缺乏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高职动画实训开展初期,没有固定的场所,实践环节多在校内机房完成;学生往往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机械模仿完成每个教学任务。
4 “互联网+”背景下动画课程的创新教学研究
4.1 教学内容改革
确立动画课程教学内容,是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如何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更为关键。教材需结合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将教材知识项目化,将项目内容任务化,确定课程知识体系结构,构建课程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在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从知识与技能、态度与情感等方面思考,结合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内容。确立核心实践教学内容包括优秀动画片赏析与研究、动画角色造型创作、动画运动规律设计、动画分镜头创作、动画后期剪辑创作、声音剪辑创作实践等内容。“互联网+”时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层出不穷,作为教学内容重要载体的教材,也要适应改革和创新。建设线上线下资源相结合的教材,可有效解决传统教材资源量有限、信息表现手法单一的问题。
4.2 教学模式改革
(1)微课教学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有助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节省教师的课堂时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特点包括主题鲜明、重点明确、时间较短、内容短小等。课前,教师把知识点细化,将教学重难点制作成视频文件,并发布到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或手机随时随地学习,并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选择性地播放视频,对复杂难懂的内容重复播放学习,这对学生的自学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课中,学生汇报课前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并对课前学习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讲解,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微课与传统教学有机融合,利用互联网技术,充分发挥两者优势,优化组合,取长补短,形成合力。微课成为一种新型信息化资源,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2)慕课教学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式网络在线课程,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依托,是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一个标志。慕课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对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支撑,有效地提高动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慕课在动画课程中实践的优势在于:基于网络平台,课程设计精细,短小精悍;突破课时限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学生学习行为和效果进行跟踪分析,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弱点,帮助他们提出合理的学习建议。学生登录慕课网站,注册用户信息,选择动画课程,就能实现在线跟踪学习。与传统的在线课程不同,慕课在课程中穿插一些小问题,学习者只有回答正确才能继续学习。慕课为动画教学模式改革创建了新规则,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结构和模式,创新了教学方式,促进了课程实施转型。
(3)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是基于“互联网+”教学环境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又称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所谓翻转课堂,即在互联网环境下,课前学生观看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课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重难点解析、互动交流、协作探究和答疑解惑等活动,从而完成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教学资源方面,采用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作为主要教学资源,配套动画课程学习平台,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并进行在线检测。教学环境方面,教师借助学习平台有效整合学习资源,延长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教学流程方面,翻转以教师课中讲解的模式,转而将知识传授放在课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师生角色方面,实现了从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主体的转变,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改变了灌输式的教学现状。
(4)实训课程教学
高职院校动画实训课程的建设应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结合数字化校园建设,以校企共建为原则,为动画技能人才的培养建立良好平台。我校已经完成校园无线网和以太网的网络建设,并完成身份认证平台、信息门户平台、数据中心平台的建设,这些平台的建设为动画实训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学校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实训场所,与企业达成协议,将项目引进学校,有效解决学生实训问题。企业在校内实施动画项目的制作,对学生进行公司化管理,在不同的制作环节,委派经验丰富的技师进行专项技能培训,补充学生动画实践技能不足等问题,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制作,学校对在校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并对学生的动画实训做出整体规划。
5 结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无线网络及移动平台的普及,使得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作为动画课程教学的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和需求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努力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动画制作课程改革,建设动画课程学习平台,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于日常教学,提升动画课程的教学效果。虽然新兴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教学优势,但要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还是要依靠合理的教学设计,实现师生之间全方位的互动,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地位。
[1]华驰,顾晓燕.“互联网+”背景下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3):172-176.
[2]冯霆.基于校企合作的连锁经营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优化[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14):78.
[3]崔伟.“互联网+”背景下我国传统教育转型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3):122-123.
[4]史进玲.“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5):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