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教学探究
2017-03-15王开宇
王开宇
(常州开放大学,江苏 常州 213000)
1 引言
高校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已将计算机课程列为各个年级不同教学深度的必修课,而计算机的图形图像处理操作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专业素质课程,则是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它囊括与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及其衍生的专业,是一门重要的计算机素质课程[1]。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在计算机中的应用范围是非常广阔的,而且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它逐渐取代传统的图像绘制法,不仅提高了图形图像的精确度和严谨性,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该技术对人才的要求极高,目前这类人才缺失,大部分人都只是达到浅层的标准,对于深层次的技术极少数人能够掌握。随着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掌握一门计算机技术已然成了高校学生的必需技能。无论是艺术生、工科生,更不用说计算机专业学生,图形图像技术是他们未来工作生涯中最重要的加分项,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技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
2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现状
计算机的发展带动了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也催促着计算机不断衍生出新的技术,而计算机的图形图像技术就是其中之一,该技术简化了对图像的处理工作,是目前高校对在校生安排的重点课程。然而我国对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引入较晚,技术发展较缓,目前仍处于摸索前进阶段,这就对高校的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新理论可能推翻旧理论,前期的培养理念和方法也不一定适用于后期人才,这种技术发展的摇摆性使得高校的教学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应对计算机图形图像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使其更好地被学生们所接受并运用于实践,是高校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高校既要明确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又要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 图形图像技术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教学课程内容单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有目的的教学不仅能事半功倍,也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图形图像处理技能,但就目前各高校的教学现状来看,绝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在教学层面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学内容单一,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图图形图像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并且相应的操作软件也较为复杂,在单一的教学内容的形势下,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变得不那么明确,学生在课堂上只会跟着老师按照案例一步步地模仿操作,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有些学校即使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操作时也未必达到理想的效果。
3.2 教学方法方式较为传统
现在高校的授课方式大都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讲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听,在这种教学方式下的教学内容也较为单一,教授的知识大都是理论上的,实践操作课却很少,这对于图形图像技术的授课有很大的局限性。众所周知,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是一门操作性较强、较为抽象的课程,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只是传授理论知识,会打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3.3 教学案例缺乏创新性
目前我国普遍的教育还是应试教育,教师的教案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就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来说,每一个老师对每一届学生布置的任务课题都是类似的,这就导致学生在接收任务时会不自觉地参考前辈的课程结论,严重阻碍学生的独立创作,这种陋习和当前的教学方式是密不可分的。目前高校的计算机课程缺乏实战训练,致使学生涉猎的层面较窄[2],不利于他们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3.4 缺乏对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具备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有良好的团结协作能力,即综合性人才素质。任何一个项目都不会是靠一人之力完成的,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应向团结协作、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看齐。但就目前高校的课程安排来看,明显缺少了对团结合作的培养,导致学生只注重自身的发展,不参与团队活动,缺少团队合作意识,这样的学生以后走出校园,会有很大的发展局限性。
4 改进措施和对策
4.1 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和兴趣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什么课程,只要学生感兴趣就愿意自发的去探寻未知的领域,才能更好地学习,而这对于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PS授课时,学生利用PS软件处理自己的照片,通过对图片饱和度、色度等的处理,再增加各种特效,在不断变换的图像效果中体现PS软件的强大与实用性。高校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时应把握好课堂氛围,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比如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设计模型作为课堂的案例赏析,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良好氛围下的教学会达到会事半功倍的效果。
4.2 提倡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计算机的图形图像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其本身就要靠实际操作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一所高校都有各自的合作企业,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为学生创造实践操作平台,帮助学生提前熟悉工作岗位[3]。在高校内部或者联合社会举办一些设计大赛,以赛促学,不仅能使学生进行自我检讨,更能拓宽视野,增强团结协作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4.3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对于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来说,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合适的教学方法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在合理的想象空间内自由畅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社会需要不断创新,而不是比葫芦画瓢,所有的创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验与知识的累积。以历届奥运会来说,奥运会的吉祥物和奥运会徽,均融合了各国特色,彰显了国家丰富的文化底蕴,这既是国色与艺术的结合物,也是技术与创新的深层融合的体现。所以各高校应鼓励学生多看、多学,不断激发自己的潜力,培养创新意识。
4.4 重视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团结合作是社会的发展趋势,一个项目仅靠个人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团队间的分工合作才是取得共赢的法宝。高校在制定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的教学目标时,要注重对学生团结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不仅使他们在学校里更好地展现自我,实现自己更好的发展,更为他们今后的社会之路打好坚实的基础。
5 结语
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在高校的教学范围中是一门重点学科,特别对计算机专业、工科专业、艺术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十分重要。各高校要本着抓基础、重实践、鼓创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对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的教学要求,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范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鉴于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高校的教育中总是会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各高校要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出色的人才。
[1]赵巍.基于高校计算机图形图像应用教学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12):133-134.
[2]陈燕.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Photo shop CS5有效教学方法研究[J].知识经济,2015(21):138.
[3]田蓉.关于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方法的点滴思考[J].成才之路,2011(3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