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黑猪“拱”出脱贫路
2017-03-15王全川
■ 文 /陈 迪 王全川
生态黑猪“拱”出脱贫路
■ 文 /陈 迪 王全川
陕西省石泉县池河镇柏安村,沿着松树沟河上游行走,在茂密的树林中,一头头黑猪正在撒欢觅食,一位中年男子紧随其后。黑猪养殖是池河镇柏安村在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子上引进的一大特色产业。
吸引能人返乡探索扶贫新道路
高山深处有人家。柏安村是池河镇典型的高山村,同时也是石泉县法院定点帮扶的贫困村,海拔高、交通差、石山多是这个村庄典型的特征。
如何实现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产业扶贫。为破解这一难题,2017年以来,柏安村践行“支部+能人(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吸引本村能人陈林返乡创业,结合当地的自然优势,在石泉县法院的帮扶下,成立了宝誉生态养殖公司和合作社,为了起到积极有效的示范引领作用,合作社在成立初期邀请江苏省生态黑猪养殖专家到村进行实地考察,并投放了100余头黑猪进行试点养殖。
变“输血”为“造血”式扶贫
为了让贫困户真正从中受益,合作社积极动员村上的贫困户发展黑猪养殖,为贫困户提供猪苗,免费开展养殖技术指导,并按市场价对贫困户养殖的黑猪进行回收,同时设定一个保底价,不论市场情况如何,回收价格不得低于16元一斤。据了解,养殖黑猪一般11个月可出栏,每头可达220斤左右,农户养殖一头黑猪至少可获得2500元以上收入,除去养殖成本,年可获纯收入2000元左右。
彭祥才便是这其中的一员,今年,他养了15头黑猪。“以前,我帮别人养殖,掌握了一定的养殖技能,现在我家的这些黑猪差不多都有150来斤了,可以给我带来几万块收入呢,明年,我还要多养一些。”谈起他的黑猪,他满面笑容,干劲十足。
“我现在确实累,一人照管6头牛,20多头黑猪,还有地里的庄稼要种;但是畜牧站的老廖、合作社的陈总都说我养得好,今年预计下来光养殖又有3万多元的进账,我累得高兴、累得值得!”贫困户钟延明高兴地说。
目前,全村像彭祥才和钟延明这样的黑猪养殖户还有10来户。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笔者随柏安村扶贫干部走进黑猪们的“公寓”。这里正在修建黑猪生态循环基地,基础设施初步完成,包括办公室、饲料仓库、标准化建设的黑猪圈舍等。据驻村工作队队员王全川介绍,这里未来将打造成新型生态立体养殖基地,占地约1200平方米,投资约300多万元。目前正在完善沼气池,这是发展生态循环链的一个主要关口,可以用来发电、照明,以及一系列无公害处理等。
“我们引进的淮北黑猪,其肉味浓郁香鲜,肉质优良,有极佳的营养和保健作用,养殖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户便有可观的收入。”合作社负责人陈林说。目前,柏安村的生态黑猪养殖品牌效应已经初步凸显,通过多方渠道宣传推广,已经有2家省外客商达成了长期合作意向。
脱贫攻坚,注重“输血”,更要注重“造血”,激发出贫困户内生动力。池河镇通过发展特色生态黑猪养殖,拓宽了扶贫途径,催生了致富动力,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同时,产生了“滚雪球效应”,辐射带动了更多的贫困户发展生态黑猪养殖,探索出了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