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2017-03-15彭晓红

电脑与电信 2017年12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督导教学质量

彭晓红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0)

1 引言

信息技术的发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大飞跃,迄今为止,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信息革命、微机革命和网络革命三个阶段。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据有关资料估计,芯片的密度和运算能力每18个月就提高一倍,存储和宽带等其他性能增长速度每10年以1000倍的速度增长。相应地,信息社会的科学技术信息的年增长率达到40%以上,每5-8年就能增长十倍[1]。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2]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运用于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但是目前应用现状参差不齐,如何正确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监控中,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下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框架,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 现状

(1)建立了定时的日常教学检查制度。学校建立了日常教学检查制度,分部门同时检查,每天的日常教学检查由学校教务处、二级学院的院教学检查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实验中心同时检查,出现问题及时反馈解决处理。

(2)建立了教学督导对教师评教制度。为提高教学质量,使日常教学检查制度规范化,学校质管办专门成立了督导部门,由教学和教学管理一线的退休老教师参与,通过听课、考核等共同对学校教师参与评教制度。

(3)建立了不定时的督导对教师、教师对教师的听课制度。除安排学校督导定时对新任教师、准备评职称的教师定时听课外,学校督导和任课教师有权利对其他任课教师随时推门听课。

(4)建立了教师评教师制度。安排教师同行和其他专业的任课教师对其他教师听课,教师同行对同行进行评价,其他同行对新任教师进行指导,这样评价才具有相对的公平性。

(5)建立了学生评教师制度。每节课上课结束,由上课班级学生对任课教师上课质量、教学效果及时评价并反馈给教学管理部门。

(6)建立了实践教学的监控制度。在实践教学环节,由质管办、二级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和实验中心对实践教学老师教学效果和学生接受程度进行实时监控。

2.2 存在的问题

(1)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够健全。监控主体比较单一,被监控对象往往是处于教学第一线的任课教师。学生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接受知识的程度也不同。

(2)教学信息反馈系统不全面。反馈信息不仅来自于学生对老师,也来自于教师对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和学生本身的素质的反馈。教学信息反馈具有随机性、范例性和简约性[3]。课堂及时评价的结果并不能决定任课教师长达一学年甚至一整年的教学效果。

(3)教学监控方法不科学。目前的监控方法无非是由教学督导、教务处和教学管理部门通过进入课堂对教师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监控,很多方面都是主观性的随意测评,监控方法不够科学,不能体现教师教学效果的真实情况。

(4)反馈信息不及时准确。教学督导、教学监控部门、教务处和二级学院对教师的课堂反馈和学生学习效果结果反馈不够及时,反馈信息不够准确。通过听课老师和学生对教师的随意打分就随意决定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够准确,存在着不确切性。

(5)监控效果不够理想。通过主观判断和主观随意性及学生随意对任课教师的评价进行的监控效果不够理想,且不能将反馈意见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就会停留在现有的教学水平上,有的老师会存在弄虚作假现象。

3 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

(1)要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对教师教学质量监控的同时,也要对学生上课纪律和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爱好程度、学生实际的个体差异进行参考,不能仅凭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对教师的随意打分来决定教师的教学效果。

(2)要多渠道收集教学反馈信息。在收集教学反馈信息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对教师的反馈信息,也要考虑到教师对学生,以及教师对教学设备、教学资源、教学管理条件的反馈信息。

(3)要有科学的教学监控方法。不同专业不同对待,不能在对教师教学资料的考评时一刀切;对学生学业成绩考评时不能只注重学生期末成绩,还要参考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教学监控部门在对教师考核时不仅要深入课堂听课,还要考虑到教师同行的意见。

(4)要及时反馈信息。通过建立信息反馈网站或者微信、qq群的方式及时发布教师课堂评价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结果,这样二级学院当天就可以掌握教师的课堂上课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跟踪解决。

(5)要提高教学监控效果。监控效果不仅要根据教学督导深入课堂的打分,教学督导在对任课教师考评时,还要参考该教室资源、教学硬件设施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并结合教师在该专业的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遇到问题及时反馈,不能为了完成任务拖延时间不讲质量。

4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框架的实现

教学质量监控是指通过教学质量的持续监督、定期收集有关教学过程和效果方面的信息,根据提供的信息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对教学进行调节,促使教学沿着计划的方向进行,达到控制的目的。不同的监控目的和监控类型有不同的监控对象,监控对象可以是学生、教师,也可以是目标、活动等。其框架大致为四个部分:

(1)教学质量目标计划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

(2)教学实施保障与评价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硬件条件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软件条件。

(3)教学信息监测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运用教学质量管理软件日常督查、定点监督、定期督查和三方(教师、学生、管理部门)督查。

(4)教学评价与改进反馈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是否达到质量标准及改进推广总结。

最后由质量管理员和质量管理部门对这四个体系进行监督、反馈、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不断修正。

在上述监控框架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信息技术完成:

(1)教务管理系统:教务管理,即教学行政管理,是指教务人员遵循教学规律和管理规律,通过一定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按照一定的程序运行,并顺利达成既定目标的过程。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通过构建教务系统管理平台来实现自身的教务管理运行,比如江苏的一些高职院等。该教务管理平台主要实现了学期学年教师和学生课程表、教师及班级教学任务、历年学生成绩及毕业成绩审核等的即时查询。

(2)教学督导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督导使用,它是借助于互联网和数据库构建的。教学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该系统及时查询教师授课情况和学生上课情况并做出量化统计。目前,江苏海院信息工程学院已经自行开发了该系统,正处于试运行阶段。

(3)网上评教系统:包括教师评学、师师互评、学生评教3个方面。该系统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已经投入使用,比如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等。但是该系统缺乏监督和管理,3个方面的评教基本上随意性较大,一般来说统计数据不够透明,只有相关部门领导知道评教结果,建议参考使用。

(4)现代通信工具:电子公告栏BBS、博客、腾讯QQ、微博、微信等。目前全国各个高校、各种高职院校及二级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务处都采用了这些现代通信工具。

(5)电子档案袋:和传统纸质档案不同,建立教师和学生的电子档案收集的信息比较准确、及时、容量大、修改方便、易于储藏等。这种方法在全国高校已经采用,目前我校还在尝试阶段。

(6)电子监控系统:不同环境下使用的监控模式不同,比如教室和整个校园的实时监控,考场的即时摄像头,精品课程录制的全程监控、音频监控、视频监控等。由于电子信息化的普及,目前全国各个高校都装有实时监控摄像头,我校在教学监控上采用对教师教室授课全程监控,实现了督察教师教学效果的目的。但由于监控人员比较少,不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5 结语

随着现代信息化的发展,高职教育信息化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运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目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还不够健全,评价方式并不科学,信息也不能及时反馈,除了找准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还要搭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框架,探讨如何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目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对此作了一些尝试,在建立更科学的评价机制上还会继续作出进一步探讨。

[1][美]詹姆斯·杜德斯达,弗瑞斯·沃马克.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M].刘济良,译.王定华,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教育部门户网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EB/OL].http:// 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3]刘福荣.基于信息反馈系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想[J].黑龙江教育,2010(4):17-18.

[4]罗刘敏,孟芸,武鹏飞.基于A SP.NET的评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河南科技,2015(6):14-16.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督导教学质量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