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神农本草经》中部分中药的古今变化
2017-03-15周小建
周小建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17)
浅谈《神农本草经》中部分中药的古今变化
周小建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17)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典籍。到了现代,该书中部分中药的名称、入药部位及临床性效已经发生了改变。为了探究《神农本草经》中部分中药的古今变化,笔者详细查阅了《神农本草经》、《伤寒论》、《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历代的本草文献,进而分析了《神农本草经》与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收录中药的名称、入药部位和临床性效等方面的差异性。
神农本草经;药物名称;入药部位;临床性效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该书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大多数药物沿用至今,而且其功效已经被临床实践和科研试验所证实。该书中提出的药物学理论和用药原则大多正确,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1 《本经》中大部分药物的名称、入药部位、临床性效至今未发生任何的变化
在《本经》中收载的365种中药中,一些优良中药代代相传,延用至今。例如,麻黄主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等证”,可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结积聚。黄芪主治“痈疽久败疮、大风痢疾、五痔、鼠瘘、小儿百病”,可补虚、排脓止痛。黄芩主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恶疮疽蚀、火疡”,可下血闭、逐水。黄连主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大黄主治“瘀血、血闭、寒热往来”,可破癥瘕积聚、除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半夏主治“伤寒寒热、心下坚、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可下气、止汗。甘草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可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尰、解毒、久服可轻身延年”。可以说,《本经》中大多数的药物都经受了长期的临床考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2 《本经》中部分中药的名称古今有别
在临床上,中医师在开具中药处方时所用的药名与药房为其调配的药物不符。这种情况与一些中药的名称古今有别有重要的关系。清代医学家徐大椿指出:“古方所用之药,当时效验显著,而本草载其功用凿凿者,今依方施用,竟有应与不应”[1]。近年来,很多中医师质疑说:“我们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准确的辨证用药,但所用的方剂为何没有效果?”他们往往将此归罪于中药饮片的质量较差或调配有误。其实,中药的名称古今有别也是中医师对患者进行辨证用药治疗无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经》中所载的一些中药名称也存在古今有别的情况,现介绍如下。
2.1 术 《本经》中说,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化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山蓟,生山谷。”在古代本草文献中苍术、白术不分,统称术[2]。传统中医认为,苍术性温、味辛苦,其性燥烈,为运脾要药,可芳香化浊,燥湿止痛。白术性温,味辛苦甘,其性和缓,为补脾要药,可健脾燥湿,固表止汗。在临床上使用这两种药物的原则是:由脾虚而生湿者用白术,因湿盛而发生脾虚者用苍术。虚者用白术,实者用苍 术。
2.2 芍药 《本经》中说,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生川谷及丘陵。”在古代,芍药无赤芍、白芍之分,也无家种、野生之别。古人根据芍药花颜色的不同而将其分为赤芍、白芍。《本草图经》中说:“张仲景治伤寒多用芍药,以其主寒热,利小便故也。”显然,伤寒论的经方中所用的芍药乃是赤芍[3]。
2.3 枳实 《本经》中有“枳实”条,但是没有“枳壳”条。《本经》中说:“枳实,味苦寒,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可见,在汉代,枳实并未被分为枳实与枳壳。枳实的功效实际上包含了枳壳的功效[4]。在宋代的《开宝本草》中始见将枳实分列为两物,别立枳壳一条的情况。
2.4 桂 《本经》中的桂类药物只有“菌桂”、“牡桂”。在古代,桂需“去皮”或“去粗皮”后再使用。我们现在使用的“桂枝”是肉桂的嫩枝条,无法去皮。可见,《本经》中的桂不是现代的桂枝,而应是肉桂。
2.5 通草 通草之名源于《本经》。《本经》中说:“通草,一名丁翁,一名附文,神农黄帝辛,雷公苦,生石城山谷。叶青蔓延,出汗,自正月采。”《名医别录》中说,通草“一名丁翁,生石城及山阳,正月采枝,阴干。”唐本草中说:“此物(通草)大者经三寸,每节有二三枝,枝头有五叶,其子长三四寸,核黑穰白,食之甘美。”上述文献中所述“通草”的特征,与木通科的木通极为接近。可见,古代的通草实为现代的木通[5]。
2.6 紫参 《本经》的“紫参条”中说:紫参“味苦辛,寒,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利大小便。一名牡蒙。”《名医别录》中说,紫参“微寒,无毒,疗肠胃大热,唾血、衄血、肠中聚血、痈肿诸疮,止渴,益精。一名众戎,一名童肠,一名马行。生河西及冤句山谷,三月采根,火炙使紫色。”我们根据《新修本草》与《本草图经》对紫参和拳参的形态描述进行综合考察,并结合《图经》中所附的溜州拳参图进行分析,发现《本经》中紫参的基原应为蓼科植物拳参[6]。现代临床上所用的拳参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从这一点来看,《本经》、《别录》中的紫参亦应为拳参。拳参在治疗菌痢肠炎方面有明显的效果。这一特点与《金匮》所载“紫参汤”中紫参的功效相吻合。可以认为,“紫参汤”中的紫参即《本经》中的紫参,也就是现代临床上使用的蓼科植物拳参。
3 《本经》中部分药物的入药部位古今有别
中药的入药部位不同(如麻黄与麻黄根、马兜铃与马兜铃根、瓜蒌与瓜蒌根等),其临床效应也不相同,甚至相反。《本经》中部分药物的入药部位,到了现代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中医师若未能正确地识别这些入药部位发生改变的中药,并错误地使用此类中药对患者进行治疗,就难以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这很可能是近年来临床上发生“证准、方对、药不灵”之怪现象的主要原因。
3.1 枸杞与枸杞子 在宋代以前,凡是记载枸杞的文献,其中的枸杞均是指全株枸杞,而不是现代临床上使用的枸杞子。枸杞子单独入药是宋代及宋代以后的事情。此外,古代所用的枸杞、枸杞子和地骨皮均是指茄科植物枸杞,并非现代临床上使用的茄科植物宁夏枸杞。
3.2 忍冬与金银花 在南北朝之前,忍冬以全株入药,其性温、味甘,有补益的功效,主要用于补虚疗风。宋以后,中医对忍冬性味及药效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宋人认为,忍冬性寒、味甘,其功效为清热解毒。到了清代,忍冬藤茎与忍冬花被分别单独入药,其功效均为清热解毒。忍冬花也叫金银花,其清热解毒的功效十分显著。
3.3 充蔚子与益母草 《本经》中说:充蔚子(益母草)“味辛微温,主明目益精,除水气。久服轻身,茎生瘾痒,可作浴汤。一名益母,一名益明,一名大札,生池泽。”《本经》中记载的充蔚子,并非专指益母草的果实(种籽),而是指益母草带果实的全草。大量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古代本草文献中所载的茺蔚子大多是益母草的全草。在建国后,中医学科的统编教材和《药典》将益母草的果实和全草分别收载,并将其称为茺蔚子和益母草。
3.4 酸枣与酸枣仁 《本经》中说:“酸枣味酸辛。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久服安藏,轻身延年,生川泽。”有人认为,《本经》中的酸枣是现代临床上使用的酸枣仁。实际上,《本经》中所载的酸枣即酸枣的果实,而非其种子。在现代,临床上仅使用酸枣仁(酸枣的种子)入药。
3.5 王不留行与王不留行全草 《本经》中说,王不留行“生山谷,二月、八月採。”二月、八月采摘的王不留行应为其全草。以前,王不留行一直以全草入药。到了现代,临床上仅使用王不留行的种子入药,不再使用其根、茎、叶及花。研究发现,王不留行的茎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在这方面,我们应进行更深入的临床研究。
3.6 连翘与连翘根 据考证,在东汉时广泛使用的中药连翘应是藤黄科植物湖南连翘,其药用部位是根。东汉的张仲景所用的“连翘”即为连翘根。现代中医学科的全国统编教材中收录的连翘是木犀科植物连翘壳,其入药部位是果实。可见,从东汉到现代,连翘的基源、药用部位都发生了改变。
4 《本经》中部分药物的临床性效已发生变异
4.1 阿胶 《本经》中说,阿胶“味甘平,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一名傅致胶。”心腹内崩是指内脏出血。阿胶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可广泛用于治疗心腹内崩等出血症。现代中医学教材中指出,阿胶有补血的功效。但古代诸多的补血方剂中很少用阿胶组方。这可能是因为,阿胶适合治疗因失血而导致的血虚(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失血性贫血),能较快地促进营血的生成。因此,古人常使用阿胶治疗妇人崩漏、月经过多、衄血、外伤出血或长期慢性出血、肺结核咯血等因出血所致的血虚证。在治疗非出血性疾病所致的血虚时,古人很少使用阿胶。《本经》指出,阿胶的第一功效是止血,主要用于治疗出血症。在现代,阿胶的功效已经变成补血滋阴、润燥、止血,其第一功效已经变成补血。
4.2 芍药 《本经》中说,芍药有“利小便”、治水肿的功效。但后世较少言及芍药的此类功效。近代的张锡纯认为,白芍是治疗阴虚有热、小便不利的要药,能收敛上焦浮越之热,使之下行,从小便泻出。在现代,赤芍的功效被总结为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白芍的功效被总结为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近年来,临床上未出现关于芍药“利小便”功效的报道。
4.3 当归 《本经》中说,当归味甘、性温,“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创者饮之。”“咳逆上气”即咳嗽喘息,多见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哮喘等疾病中。在现代,当归的功效被总结为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可见,当归可治疗咳嗽的作用并未受到临床中医师的重视。我们认为,当归具有活血的作用,能够改善肺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肺部的慢性炎症,这可能是其能够治疗咳喘的原因所在。
4.4 桔梗 《本经》中说,桔梗“味辛、微温,主胸肋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生川谷。”“胸肋痛如刀刺”即胸肋部刺痛的症状。中医认为,“痛如刀刺”的症状主要与淤血阻滞有关。但痰饮阻滞、湿热阻滞、寒湿阻滞所致之疾亦可能引起“刺痛”的症状。现代中医学教科书认为,桔梗的功效主要为宣肺、利咽、祛痰及排脓,而无活血之功,不能治疗淤血所致疼痛。
如今,《本经》中所载部分药物的特殊作用已经被人们遗忘,而其中一些药物的特殊作用经过临床验证得到了证实。近年来出版的《中药学》中很少介绍此类情况。作为中药特色技术的传承人,我认为阅读《本经》的关键在于充分认识该典籍与后世著作的不同。在阅读《本经》时不可拘泥于“某药治某病”或“某病用某药”,而重在积累学识,领悟其中真谛。只有对《本经》中每个医学术语的来龙去脉、每味药的色形气味、寒热阴阳之性都了如指掌,才能领悟到该典籍的精髓所在。
[1] 祝安丽,牟克祥,祝之友,等.《伤寒论》汤方药物古今变异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6):358-360.
[2] 杨金萍 ,王振国,卢星.《神农本草经》与宋本《伤寒论》术类药差异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8):2009-2011.
[3] 刘敏,闫军堂,王庆国.从《神农本草经》看仲景方中芍药用药规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5(11):725-731.
[4] 朱毓梅,李明.《神农本草经》与宋本《伤寒论》“枳实”考异[[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2):427-428.
[5] 付志荣 ,梁新松.通草品种的本草考证[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8):752-762.
[6] 郝近大 ,谢宗万.紫参古今名实考[J].中国中药杂志,1994,19(3):131-133.
R28
A
2095-7629-(2017)4-0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