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鲁克菲尔德讨论式教学法及对思政课教改的启示

2017-03-15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布鲁克菲尔德思政课

白 屯

(大连民族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辽宁 大连 116605)

布鲁克菲尔德讨论式教学法及对思政课教改的启示

白 屯

(大连民族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辽宁 大连 116605)

分析了讨论式教学的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和不可替代性。认为讨论式教学突出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启发并激活了师生的思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综合能力。提出开展讨论式教学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和进行系统的准备,讨论的实施中还要注意诸如合理掌控讨论过程、给讨论加油、发言的平衡性等问题。探讨了讨论式教学对高校思政课在满足学生需求、提高教学实效性和推动课程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启示。

布鲁克菲尔德;讨论式教学;思政课;教改;启示

“讨论式教学”或“讨论式教学法”(Discussion as a way of teaching)指的是师生作为学习共同体,围绕某个主题,平等发表观点,共同学习进步,在知识、思维和理念方面都有所提高的一种学习方法[1]。这种教学方法的思想渊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孔子,在宋人绘制的“孔子授学图”以及清末学馆的教学场景中,形象生动地再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讨论式教学方法在中国文化传播中的深厚传统[2]。进入新时代,“讨论式教学”在西方高校率先广为复兴,嗣后,国内高校也开始跟进,表现了这种教学法在当今高校教学中的巨大生命力。例如,四川大学全面推进“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把本科新生编成25人左右的小班。学校对教室的教学环境、教学硬件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了一大批小班化教室。目前,学校已累计开设小班课9 024门次,占比达到了70.5%(参见:http://www.scu.edu.cn/)。值得关注的是,处于探索期的国内高校思政课讨论式教学往往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特别是在讨论式教学的目的、准备、实施等方面尚存在认识上的模糊和实践中的不到位。美国学者布鲁克菲尔德(Stephen D. Brookfield)的《实用讨论式教学法》(DISCUSSION AS A WAY OF TEACHING——Tools and techniques for democratic classrooms)所提供的信息和相关素材,对于中国高校推进思政课论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讨论式教学的合理性和不可替代性

当代西方高校普遍兴起的讨论式教学现象绝非偶然,表现了新时期西方高校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改革,体现和回应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学习的客观需求。布鲁克菲尔德首先介绍了西方高校讨论式教学的基本理念,认为讨论式教学具有其他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正因如此,讨论式教学才在现代西方高校蓬勃发展起来。

首先,讨论式教学提供了师生平等参与的客观环境。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受教育者更加关注个性发展,他们青睐具有参与性、鲜活性、平等性的教学环境,乐意接受互动式、交流式、动手式的教学过程,而讨论式教学模式则最大限度满足了这些需求。此外,师生共同参与的讨论式教学让学生有了明显的参与感,当他们看到针对某个问题有许多不同的、深刻的见解出现时,会觉得问题变得鲜活起来,心中会有一种异常强烈的满足感。在讨论中,每一位参与者都会觉得自己的观点不仅是受人关注的,而且是受人尊重的、受人欢迎的。这样的环境和感受是传统课堂教学所没有的[3]3。

其次,讨论式教学激发了师生的大脑。以民主参与、平等对话的方式开展的讨论式教学启发并激活了师生的思维,体现了教学中的民主氛围,让所有的参与者都有机会表达自己最真实的看法,也有责任专心倾听他人的意见。与此同时,讨论式教学也鼓励了那些极不愿意发言的同学。更加重要的是,讨论式教学由于其实施中启发性的特征,“几乎可以揭示出任何一个复杂问题下所隐藏的众多不同看法来”[3]3。讨论式教学创造了一种激发参与者创造性思维的氛围和环境。

第三,讨论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布鲁克菲尔德指出,经过成功的讨论式教学之后学生综合能力发生了变化,比如清晰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心胸博大善于理解他人的能力、分析问题和综合问题的能力等。此外,讨论式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增加了灵活性,使他们的思想认识不断发生转变和提高[3]24-30。由此可见,走出了传统“一言堂”教学方式的学生,在积极参与到讨论式教学思考、发言、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收获。

二、开展讨论式教学的基本条件和前期准备

西方高校大学生对讨论式教学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因此教师不应该假想学生对讨论教学都能够有积极正确的做法,事实上“很多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会抵制它”[3]71。所以,成功地开展讨论式教学,关键是要积极创造条件,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讨论式教学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为讨论式教学的内容准确定位。讨论式教学方式并不能解决教学中存在的所有问题,它“并非解决各种教育问题的灵丹妙药”[3]31-34。所以要明确回答为何要开展讨论式教学、讨论哪些题目、如何开展讨论等重要问题,从而“避免超出讨论教学功能以外的过高期望”[3]35。二是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在讨论开始前,甚至在讨论进行之中,所有参与讨论的学生和教师都要在讨论的资料、讨论的条件、讨论的规则,甚至模拟讨论的过程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准备。三是要建立恰当而适度的激励机制,比如采用分数奖励的办法提高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利用座位轮换的方法形成讨论的自然顺序等,从而实现用制度性措施不断激发讨论兴趣和动力的目的。

其次,讨论式教学的资料准备和规则把握。讨论式教学要保证学生提前、同等地获得相关资料,教师要“提前几个月”计划好课程[3]46-47,学生则需要进行提前阅读。要提前制定并告知学生进行讨论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还要向同学们演示如何开展讨论。这些规则介绍了讨论发言的顺序和过程、讲解的时间和次数、参与讨论的同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尊重和礼貌)等。为了让同学们更好而及时熟悉所开展的讨论课的进程和方法,布鲁克菲尔德提出要在讨论课正式开始前进行感性直观的讨论课演示,以便帮助同学们克服对这种原本并不很熟悉的教学方式的陌生感。

第三,讨论式教学需要的专门的物理空间。讨论式教学最主要的硬件条件是要具备大小不等的圆形物理空间,即在西方国家高校通常所见到的各种类型、大小不一的“Seminar Room”。在这样的物理空间中,小组成员可以面对面的看着其他人,每个人都有机会被人注视和倾听,每个人都可以在认真关注和倾听他人的同时提出自己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这让学生们感受到讨论式教学的民主氛围。圆形的讨论空间还可以提供平等参与讨论的“顺序条件”,让讨论在必要时按照座位的顺序进行发言或回答问题[3]65。

细致而周到的准备是整个讨论式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顺利开展讨论式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还去除了同学们对这种教学方法的疑虑,比如对讨论课的模糊认识、对自己参加讨论能力的怀疑(害怕在同学面前丢脸)、片面地去迎合老师等[3]54-55。对比起来,国内一些高校思政课的讨论式教学在这个环节上缺乏必要的认识,在进行准备的过程中也缺少精致和系统。

三、讨论式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

清晰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为开展讨论式教学奠定了基础,而实现成功的讨论,还需要注意把握讨论式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

首先,合理掌控讨论过程。教师往往通过“提问”“倾听”和“回应”三种手段掌控讨论的过程。布鲁克菲尔德专门介绍了提问的七种类型,比如要求同学讲出更多证据的提问、要求大家进一步澄清的提问、进行概括总结时的提问等。“倾听”是“好的老师”在讨论中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倾听不仅表现了对发言者的理解,而且增强了讨论的连续性。“回应”并不等同于指导教师时时刻刻的点评,事实上回应同学观点最好的办法之一是“保持沉默”,这给了其他同学以回应的机会[3]80-81。

其次,给讨论“加油”。在讨论课进行过程中会遇到冷淡、沉默、停滞的情况。怎么能让讨论课始终保持积极热烈、兴趣盎然,一是划分讨论小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R. M. Gagne)认为,集体规模对教学效果有“极大影响”,当集体规模增大时,进行教学活动“就变得十分困难”[4]。二是建立“旋转舞台”。不同的小组围绕不同的讨论主题分别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提供给下一个小组。三是增加不同的讨论形式,比如“戏剧表演式”、“绘画式”和“电子邮件式”等等。

第三,教师的发言要保持平衡。主持讨论的教师要注意不要模糊不清,也不要有任何偏向,更不能“说的太多”,因为这会让学生感觉“非常不自然”[3]32。当然,教师也不能“说的太少”,因为这样会让教师变得“过于被动”,“甚至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已经失去了知识分子的价值”。教师的责任是鼓舞学生,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声音”。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在讨论中既不独占也不缺席,做到“恰当的平衡”[3]143-161。在主持讨论过程中教师还时刻面对大量教育心理学方面的问题,需要使用一些技巧,如淡定、低调、鼓励和纪律等[1]111-113。

四、讨论式教学对新时期思政课教改的启示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段论述对当前高校思政课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毫无疑问,布鲁克菲尔德讨论式教学对于我国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增强课程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讨论式教学顺应了新时期思政课教学对象的新诉求。新时期中国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对象发生了“两个群体叠加”的巨大的变化,即世界上最大的独生子女群体和世界上最大的大学生网络群体,这两个“群体”的叠加表现出其与以往教学对象所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5],其表现之一是日渐强烈的多样化、个性化高等教育的呼吁和诉求。进入“读图时代”的他们更希望思政课教学能在有趣、生动的状态下开启,能在平等参与的过程中实现,能在即刻表达自己和学习他人的交流中得到收获[6]。可见,与传统教学不同的讨论式教学方式符合了他们的意愿,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要求。笔者近两年的初步实践证明,思政课讨论式教学是受到广大同学欢迎的教学方法。

其次,成功开展讨论式教学将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动力。新时期思政课面对供求关系、外部环境、教育对象、资源条件,甚至在其教育基础、学科科学化水平、内容脱离实际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困惑和问题[7]。改革的动力在哪里?教育部长陈宝生认为,在教学对象发生深刻变化的过程中,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比如“内容不适应大学生的需要,‘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亲和力就差了,抬头率就低了”[8]。由此可知,抓住了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等方面的关键点推动教学改革,就把握了新时期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动力。显然,科学而缜密的实施讨论式教学应当成为推动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可以借鉴的方式之一。

第三,讨论式教学的成功实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学抬头率低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瓶颈,如何提高思政课的“抬头率”成为困扰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难题。开展专题式教学、增加实践环节、提高讲课艺术、尝试情景剧教学……,以及部分高校所开展的“辩论式”“情景模拟式”和“大班上课+小班讨论”等不同方式的教学,代表了近年来思政课解决“抬头率”低的种种探索。但从整体情况看,占我国思政课主体教学方式的“一言堂”大课堂中,“抬头率低”仍然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显然,改变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合理引进西方高校业已成型的讨论式教学,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思政课的“抬头率”,提高其实效性。

从更大的范围看,讨论式教学也是提高“思想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之一。“思想类课程”即《教育法》所规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理想、道德、民族团结教育等相关课程。此类课程有别于以知识和技能的传输为主旨的“硬课程”,其共同点在于要以吸引力、感染力打动人心,以体验性、交流性获得共识,以思想性、方法性建立信念。而讨论式教学则在形式和内容上更符合“思想类课程”的教学要求,它可以让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更加亲近和融合,思想上的交流和撞击更加直接和有效,学生在行动中的表现也更加自觉。因此,充分认识讨论式教学的本质,积极创造条件,有效操作讨论类课程,将大大提高思想类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第四,积极创造条件,推进高校思政课讨论式教学。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高校思政课所开展的讨论式教学,虽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在整体上还处于探索的起步阶段,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对讨论式教学的深入认识和研究相对不够、教学措施还欠到位、教师投入的精力不足、教学硬件尚待完善,以及管理方面的问题[9]。认真分析、参考和借鉴布鲁克菲尔德讨论式教学的观点和做法,结合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实际,将讨论式教学作为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来对待,将有力推动我国高校思政课的有效教学。

[1] 杨国华.讨论式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

[2] 徐建顺.国学教育路径探析[N].南方周末,2016-05-24(2).

[3] STEPHEN D, BROOKFIELD,STEPHEN P.实用讨论式教学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4] 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67.

[5] 田延辉,邓晖.培养什么样的人 办什么样的大学——对话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N].光明日报,2016-12-29.

[6] 白屯.“读图时代”及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和启示[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4(6):656-659.

[7] 张耀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一种使命[N].光明日报,2016-09-27.

[8] 陈宝生.今年要打一场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EB/OL].[2017-03-10].人民网,http://edu.people.com.cn/.

[9] 张智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式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22-23.

(责任编辑 刘敏)

Brookfield’s Discussion-oriented Teaching Mode and its Inspiration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BAI Tun

(Research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Dalian Minzu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605, China)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discussion-oriented teaching has its rationality and irreplaceability. It is argued that discussion-oriented teaching highlights the concept of “student-oriented” teaching at the mass education stage, further inspires and activates the thinking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s well as greatly improves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ability. In order to carry out discussion-oriented teaching,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proposal that corresponding conditions and systematic preparations should be provided and the process of discussion should be properly handled. In addition, it discusses some important inspirations of discussion-oriented teaching for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that it can meet the needs of the students, improve teaching and promote curriculum reform.

Stephen D. Brookfield; discussion-oriented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teaching reform;inspiration

2017-03-04;最后

2017-03-31

白屯(1955-),男,河南淮阳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自然辩证法研究。

2096-1383(2017)04-0409-05

G642.0

A

猜你喜欢

布鲁克菲尔德思政课
戴卫·奇普菲尔德
——造梦城市中的精神绿洲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库里和威斯布鲁克是下个时代的领军人物
12点敲13下
丰富的能源
布鲁克(成都)工程有限公司
极地摄影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