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文学史》的编撰研究
2017-03-15慕璐
慕 璐
(云南民族大学 民族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
《哈尼族文学史》的编撰研究
慕 璐
(云南民族大学 民族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
哈尼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文学历史源远流长,作品丰富,但相关文学史研究一直较为薄弱,1996年《哈尼族文学史》才正式出版。从《哈尼族文学史》的编写过程、编写原则、分期体例、内容取舍、研究方法、文学特点等多个方面,对其编纂特色与意义进行了总结。
哈尼族;文学史;编纂整理
哈尼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关于哈尼族的记载,见于《尚书·禹贡》《史记·西南夷列传》《临安府志·土司志》等历史文献中。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新平、镇沅等县,也被称为“和人”。境外的哈尼族主要分布在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的北部山区等地,被称为“阿卡族”。长期以来,哈尼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制定了哈尼文字,以哈雅方言的哈尼次方言为基础,以绿春县大寨哈尼语语音为标准音[1]。
哈尼族文学史料丰富,但相关研究一直较为薄弱,1987年3月17日,云南省社科院的史军超率领写作小组,呈递了《关于〈哈尼族文学史〉撰写工作的报告》。1987年,史军超开始了“哈尼族神话及史诗研究”专题工作,并结合此前相关的调查成果,为此书的编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书两易其稿,于1996年10月22日,经过评审,最终完成。在十年的编写过程中,红河洲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中国社科院刘魁立、邓绍基、邓敏文等专家也对协作组的工作进行了精心的指导。本书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七五”“八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对哈尼族文学研究意义重大[2]。
一、哈尼族文学史资料收集与编写情况
《哈尼族文学史》详细记载了哈尼族文学的搜集、整理与出版情况,从中可以看出编者对资料搜集的重视。20世纪50年代末,云南省委宣传部组织了一批专业人员,赴金平、元阳、绿春、红河四个哈尼族聚居县,进行了系统地调查,搜集、整理了相关的哈尼族文学资料。主要调查成果有长篇古歌《造天造地造万物》《合心兄妹传人种》《老古时候的人》《砍大树》《盘古王分家》《哈尼先祖过江来》《帮工之歌》和一些神话、传说、故事、新民歌、古歌、山歌、情歌、儿歌等,但与丰富的调查成果相比,出版较为薄弱。80年代后,再次进行了大规模的搜集整理,出版了下列著作:大型系列古歌《窝果策尼果》;长篇古歌《十二奴局》《奥色密色》;长篇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雅尼雅嘎赞嘎》;迁徙史诗《哈尼先祖过江来》《普嘎纳嘎》;古歌《天地人鬼》《阿培阿达埃》《葫芦里走出人种》《木地米地》《检收姑娘》《三种能人》;英雄史诗《迁徙悲歌》;新神话史诗《阿波仰者》;长篇殡葬祭词《斯批黑遮》;悲剧叙事诗《依牙俄碧之歌》《妥底玛依传歌》《不愿出嫁的姑娘》《逃到勐先坝》《古卑姑娘》;长篇风俗歌《哈尼族四季生产调》《斯奴检奴》等。另外,一些未发表的重要作品,也收录在了本书中,比如创世古歌《俄表咪表》《俄铺密攀》《色十加十色》《必蝶、开蝶、则蝶》《叔捉合吐阿遮》《俄堵密堵》《然密必》《直批吉》《诗窝那窝本》《苦扎扎》《胡马打作》《克玛色》《莱祝》《查科窝》《能人歌》《洪水歌》《敲铓打鼓》,长篇风俗歌《奇胡窝玛策尼窝》,风俗歌《龙湖》,悲剧叙事长诗《麻依诺乌然密》,长篇哭丧歌《密剎威》,长篇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普亚德亚佐亚》,宗教总词《黑遮其漥夺》,风俗歌《虎珀拉珀补》和系列情歌《八补八沙》《觉把多把莱》等。以上搜集到的文学资料,为《哈尼族文学史》的编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
二、哈尼族文学史分期特点及文学史观
哈尼族文学源远流长,种类丰富,编者按照历史分期法,将哈尼族文学史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4]。
第一阶段是哈尼族文学形成期,即新石器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亦称为“窝果奴局文学时代”,神话古歌《窝果策尼果》和《十二奴局》最具有代表性。编者对该时期的口传文学进行了梳理和归纳,这一时期的哈尼族文学,以创世歌谣和神话古歌为主要形式。作品内容大多表现狩猎、治病、建屋、祛灾等哈尼族先民的日常生活,功能指向性较为明确。
第二阶段是迁徙史诗时代,即春秋至唐宋之际。编者结合了哈尼族历史进程进行评述,认为哈尼族迁徙史诗创作与哈尼族的历史进程相符。编者收录的迁徙史诗题材多样,语言慷慨激昂,篇幅与第一阶段的古歌、神话传说相比变长,内容也更加丰富。论述创世古歌和宗教祭词、论述迁徙途中经历、寄寓历史于史诗、描述英雄、描述祖先、描述开天辟地、认祖归宗、解释风物成因,等等。此阶段虽然以迁徙史诗研究为主,但编者并没有忽略其他文学形式,通过对这一时期古歌的整理和归纳,将古歌和史诗结合研究,发现二者共同发展,不仅记叙了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确保了真实性,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时代氛围和民族精神。此外,编者还收录了迁徙传说、精灵传说等,更加细腻、全面地反映了此时期的社会风貌。
第三阶段是贝玛文学时代,即唐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编者通过调查发现,这一时期的哈尼族结束了迁徙,在滇南三江两山地区永久定居下来,稳定的农耕生活促使哈尼族文学走向繁荣。一大批开发、建设滇南的传说由此产生,形成了一系列的民族关系传说和农耕垦植传说。编者尽可能详尽地描述作品,在故事传说、殡葬祭词、哭丧歌、悲剧叙事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情歌、儿歌等分类下,又划分出习俗传说、风物传说、英雄传说、历史传说、人物传说、爱情传说、神奇故事、生活故事、讽刺故事、寓言故事、宗教习俗礼仪歌、人生习俗礼仪歌、生产劳动习俗礼仪歌、婚恋习俗歌曲等小类别,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和研究。编者指出,农耕文明为此时期哈尼族文学发展提供了和谐美好的氛围,文学创作内容也从战争迁徙,转移到了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关注,语言由史诗的慷慨激昂转向了富有哲理、简洁明了、幽默风趣。
第四阶段是哈尼族文学发展的新时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此时收录的作品,形式多样,主要为民歌、诗歌、小说、散文等,因已进入了现当代领域,故也可称之为哈尼族现当代文学时期。编者对哈尼族文学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认为其在云南文学乃至中国文学上都占据了一席之地。一方面,哈尼族口头文学的成果卓越,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和学术性;另一方面,哈尼族民族作家和诗人的书面创作日益壮大,学术性、专业性也逐渐增强。
《哈尼族文学史》不仅记录、研究了哈尼族丰富的口头文学,而且对当代作家文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二者并重,为哈尼族文学的不断发展提供了丰富且宝贵的资料。
三、哈尼族神话及史诗研究
编者在文学史写作之前,对哈尼族文学中相关重要专题已经进行了研究,原因有三:第一,神话和史诗是哈尼族文学的重点所在,因此对神话和史诗的整理研究,是编写哈尼族文学史的基础工作;第二,神话和史诗多蕴含了哈尼族传统文化,研究哈尼族文学史,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第三,美国、日本、法国、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对哈尼族文学已有不少研究,尤其是日本学术界,在其“寻根热潮”中,认为哈尼族是其族源文化的源头之一,对哈尼族文学十分注重。中国有得天独厚的哈尼族文学研究条件,也应在国际研究中占据一席之地[5]。
编者专门开设了《关于〈哈尼族〉神话及史诗研究》的课题来支撑本书的编写。该课题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对神话的系统研究,包括创世、始祖、化身、感生、日月、物种、洪水、天婚、文化英雄、图腾等。本书选取了《天地人鬼》《阿培阿达埃》《葫芦里走出人种》《木地米地》《奥色密色》《俄色密色》《俄铺密攀》《色十加十色》《俄得密得》《依牙俄碧之歌》《鸡叫天亮开》《砍大树》等为代表加以分类论述,理顺了哈尼族的神话体系。第二,神话及史诗中的民族文化环境及精神指向、神话及史诗的悲剧性——哈尼族神话的变异。这部分论述了神话、史诗在哈尼族文学史发展历程中的变化,二者并没有因为是时代的代表而故步自封,而是不断融入新的元素,与新形式相结合,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代表作如《瀑布魔王的故事》《作洛搓罗》《成甫娶媳妇》《木汪杀妻》等。第三,迁徙史诗——史诗与族源——史诗与史实中的高原文化与海滨文化的融合;迁徙史诗应当与创世史诗、英雄史诗三者并列的史诗学分类——哈尼族迁徙史诗与荷马史诗的比较、哈尼族迁徙史诗在中国史诗系列及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迁徙史诗的美学结构。这部分大量引用了迁徙史诗,并对迁徙史诗进行了归纳分类,分为英雄史诗、迁徙传说、精灵传说等,代表作有《阿波仰者》《迁徙悲歌》《杜达纳嘎》《俄表咪表》《寻找先祖的足迹》等,在论述迁徙史实的同时,描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创作特点,从迁徙征战的慷慨激昂,转化为梯田文化的安宁祥和。第四,从迁徙历史和迁徙史诗看哈尼族现代文化的前景——迁徙史诗中的“第一次浪潮”(高原柚木文化到海滨农耕文化化生的半山稻作梯田文化)——民族的形成、民族精神的开放改革、吸纳异质文化的胆魄及开创梯田文化的精神——当代的反省与超越等[6]。
《哈尼族文学史》展现了哈尼族迁徙史诗系列的规律及特点,在史诗学界首次提出并且论证了迁徙史诗与英雄史诗的不同。哈尼族神话是中国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打破了国际神话学界对于中国神话残缺不全、杂乱无章、不成系统的观点[7]。编者对哈尼族神话的派生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哈尼族在不同的分布地区,普遍存在两大神灵系统,一是鱼祖系统,二是天神俄玛系统,二者之间又相互统属,并由此派生出了人的系统、动植物的系统,各系统之间又互相照应,呈现出一个结构严谨的天地人神和万物的庞大的家族世系谱。编者重视到这个问题,探寻了其衍生规律,并收集了一系列古朴美丽的神话故事,弥补了中国神话残缺不全的遗憾,也为中国神话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四、哈尼族文学史价值
编者指出,哈尼族文学史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文学形式(包括传载形式)史,它们同时向读者展现了一套完整的文学传载形式演变史。其中,歌吟类的文学作品几乎占了哈尼族文学的大半,神话、传说、故事、童话、笑话甚至谣谚格言,都可用歌吟类的形式延长,内容几乎都有歌吟体与讲述体两种并行。从发生学角度来说,讲述体或许是从歌吟体中演变出来的。而某些形式的“贝玛突”可能发生较早,因而其节奏短促、强烈,随着时代的推移,节奏渐渐缓慢,节拍出现散漫化,逐渐向旋律化方向发展,最后兼歌带诉,完全演变成叙述。它们都以最恰当的方式表达了内容,更重要的是它们本身具有独立的艺术力量、特定的文化历史内涵和高于现实生活的特殊的美。
《哈尼族文学史》首次系统地梳理了哈尼族历代文学的发展脉络,论述了文学历史四个分期中各自的文学现象、规律与特征,尤其突出了神话、史诗等口传文学的成就,重点评述作家作品的成就及其历史地位。一方面,编者注重文学原生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搜集了大量的哈尼族文学史诗、神话、古歌、传说、故事、民歌、山歌、情歌、儿歌等;另一方面,运用民间文艺学和文学批评的相关方法,评述民间文学,分析作家作品,深入挖掘哈尼族文学的民族精神、审美特征及表现特点。各章节篇目贴切且富有文采,文笔生动跌宕,富有文学气息,又有准确的概括力,为后人进一步研究哈尼族文学提供了厚实的基础。
[1] 云南省思茅行政公署民族事务委员会.思茅少数民族[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4-7.
[2] 余嘉华. 云南风物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10-23.
[3] 马曜.云南各族古代史略[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7:20-45.
[4] 《哈尼族简史》编写组.哈尼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30-76.
[5] 史军超.哈尼族文学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1998:70-190.
[6] 毛佑全, 李期博.哈尼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10-14.
[7] 全哲, 姚永抗, 陈郑.世界新学科概览[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13-29.
(责任编辑 赵环宇)
On the Compilation of the History of Hani Literature
MU Lu
(College of Ethnic Cultures, Yunnan Minzu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4,China)
The Hani, an ancient ethnic group in southwest China, boasts a long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d abundant works. However, related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the Hani literature remains relatively weak. It was not until 1996 that theHistoryoftheHaniLiteraturewas officially publishe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ompilation of the book from the aspects of compiling process, writing principle, stage system, content selection, research methods and its literary characteristics.
the Hani ethnic group; literary history; compilation
2017-05-16;最后
2017-06-19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3&ZD121)。
慕璐(1992-),女,辽宁大连人,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傣族古典文献与傣族文学研究。
2096-1383(2017)04-0328-04
I20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