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论析
——基于经济发展的视角

2017-03-15李江燕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孙 悦,李江燕

(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论析
——基于经济发展的视角

孙 悦,李江燕

(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定位与发展思想密切相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价值理念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求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向“以人民为中心”转变,实现发展导向的经济转型。本文阐述了中国发展思想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经验,总结了现阶段中国发展思想转变为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坚持人民导向的原因。本文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确保经济发展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路径选择,将有助于经济发展中公平性、普惠性等现实问题的有效应对。

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方式;价值主体;实践主体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之中。“中国梦”的顶层设计、“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四个全面”的改革发展战略、“五位一体”的发展总布局,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等,都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发展的理论问题,更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选择的实践问题。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从效率优先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为更注重公平正义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方式,其历史经验是什么,现阶段经济发展缘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及如何在经济发展中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发展思想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经验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以说是一种发展思维和发展战略在经济领域的变革。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相应的发展思想指导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从效率优先的粗放型发展,转变为更注重公平正义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1.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1949—1995年,中国经济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党政府的肆意搜刮和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千疮百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现代工业几乎为零,科学技术、文化教育都非常落后。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的态度,进行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当时新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被多年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此时的发展思想是“多快好省”,在此发展思想的指导下,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把“好与省”放在“多与快”的后面,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扩张。甚至提出“赶英超美”“以钢为纲”等口号。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济粗放型发展特征明显。

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发展的主要思想,具体的经济发展措施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通过推动经济高速增长来“做大蛋糕”。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着粗放型的发展,经济建设中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和低效益等问题愈显突出。城乡差距拉开、环境污染等问题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提出“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上来”,“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再次提出“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含量,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2.可持续的发展思想与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能源、淡水、土地和矿产等资源不足的问题。1995年9月,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提出,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要求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在这样的发展思想指导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开始重视人口、资源和环境等工作,重视人与自然的谐调。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两项基本战略。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1997年中共十五大强调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开始既突出经济增长速度,又注重经济增长效益,探索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经济发展方式。

3.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明确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方向的方法,进一步把生态良好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立足点,对中国的发展实践进行总结,借鉴国外相关发展经验,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2006年12月,中央经济会议把发展上的“又快又好”改为“又好又快”,更加强调质量。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这种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变为“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4.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坚持人民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人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形成以人民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即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发展为了人民,以民生诉求为导向,满足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需求,推动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共同承担作为实践主体的责任,增强社会发展的动力,在共建的基础上实现共享,使人民在经济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人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立了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动力主体地位和价值主体地位,同时也使人民成为经济发展的责任主体。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把人民当作发展的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把人民当作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在经济发展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不仅重视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做到满足、惠及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做到经济发展为了人民,在此基础上,更重视发挥人民在经济建设中的责任和实践主体作用,做到经济发展依靠人民,实现人民共建,而经济发展成果要由人民共享。

二、现阶段发展思想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因分析

一个国家应当根据发展阶段的变化,更新发展理念,并按照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着力解决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对应科学的发展理念,设计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长期、平稳而持续的发展。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原因与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理念和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

1.世界经济发展理念向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转变

世界经济发展理念经历了从传统发展观向综合发展观的演进过程。传统发展观认为人类社会的最终发展目的是物质财富的增加,以增加社会财富数量为现代化的目的。这种发展观的人性假设是理性经济人假设,单纯把人的本质当作经济的存在物,形成以物为本的发展思路。这种见物不见人、漠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畸形发展模式压抑了人的天性,不仅会使人的精神世界陷入危机,也将成为人们社会交往的障碍,可能导致人的异化。人的发展需求是丰富的,传统的发展模式与人的丰富发展需求相背离。对此,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了综合发展观,他认为,发展同时包括经济增长、社会和人的进步,是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内生性的一体化过程[2]。这一发展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把发展所关注的中心从物转向人,强调应以人作为发展的重要评价尺度。

经济发展方式要求体现发展的耦合性、关联性、价值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同时,也要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协调发展。综合发展观要求以人为中心,通过反思工业文明所伴生的人类生存环境恶化,以及工业文明造成的贫富差距分化等问题,从而把人的发展作为核心价值参照系。更加强调把人本身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最高目标。将发挥人的价值、需要和潜力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从世界范围来看,从传统发展观演进到综合发展观,是人类对发展观认识不断变化的结果。在经济发展方式上表现出由单一经济维度发展向经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全面发展的多维发展转变。

2.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某公路工程,需要对HCK2+020—HCK2+780和HCK2+880—HCK2+980进行强夯工作。标准是每隔1860m就进行一次强夯加固,且夯击深度为6~7m。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特点和新趋势的要求,总结发展规律而提出的,符合当前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在物质财富匮乏的时代,发展经济和满足人民的生存需求是社会发展的重点,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和2亿多人口的贫困问题则是当时最大的民生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经济发展强调效率优先,核心主题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效率的优先考量是以对GDP的单纯追求为政策导向,使经济与社会及环境的发展相断裂,这种发展方式忽视了资源环境的消耗。效率优先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并没有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而自然解决。试图通过市场和技术的作用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高成本的末端环境治理并没有解决效率优先所伴生的环境问题。因此,为统筹经济、环境和社会三者在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矛盾,有必要厘清三者之间的层级和依赖关系。在中国经济社会深刻转型的过程中,为使三者和谐发展,兼顾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需要控制在可利用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优先选择顺序首先是由生态规模决定的容量问题,然后为社会伦理决定的公平问题,经济发展决定的效率问题则排在最后。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关注效率较多,兼顾公平不够,由此导致中国的经济现状是不同行业、地区和群体收入悬殊,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当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后,经济发展已不再停留于物质财富增长的低级层面,而是向增进民生福祉的高级层面迈进,而民生福祉所包含的绝不仅是物质财富增长,还包括人民的生活满意度和优良的环境。针对这样的中国国情,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深邃思考,着眼于中国新的发展实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广大人民的新期待,围绕“毫不动摇地坚持”和“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线,进一步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这一思想,是关于中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悉,对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具有关键引领作用和战略指导意义。

三、确保经济发展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路径选择

确保经济发展实现以人民为中心,使经济发展更具公平性、普惠性,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从而开拓经济发展的新境界。为此,首先,做到坚持发展为了人民,重视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不仅从经济上满足人民的需求,更要重视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其次,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坚持人民在经济发展中的实践主体地位,人民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和根本力量,充分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后,经济成果也要保证由人民共享。

1.经济发展要重视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

经济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重视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做到经济发展以民生诉求为价值导向,不断满足人民的切实利益诉求,不断增进广大人民的福祉。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时,多次强调把人民最切实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强调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提出的治国理政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鲜明的民生导向性。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3]。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追求和根本标准。让人民有幸福感、获得感,是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定要坚守人民立场,始终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坚持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树立全面发展的思想,就要满足人本身多方面的合理需要,人的全面发展不能脱离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手段,而人的全面发展又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必须激发人的体力和智力等各种潜能,满足人民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需要。满足人民的需要,让人民获得更多的福祉应当成为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及创造财富的目的。福祉是综合性的概念,是涉及到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心理满足。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不会损害社会和环境资本,经济增长应当注重提升增长的数量和质量,能够提升当代人的福祉,也不影响未来世代人的生活质量。

评价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效大小,不能只看国内生产总值,而是取决于经济发展成果的分配是否更公平、公正,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确实提高,是否得到更多实惠。应把人民作为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实现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实质由物到人的转变,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变为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同步。人民的民生幸福指数应当成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民生”之“民”的范畴涵盖全国各族人民、全体人民,当代人与子孙后代;而“生”的内涵不仅是物质生活的提升,更包括社会生活、精神文化生活、政治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整体提升[4]。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在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对民生幸福的追求更是包含精神文化需求、政治参与需求和生态需求等在内的整体需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就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和住有所居上不断取得新的进展[5]。在发展经济和继续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更加关注就业、教育、卫生、社会公正、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民生诉求。具体表现为发展教育、改革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体制等。逐步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使人民充分享有包括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在内的各类物质和精神产品的供给,生活品质得到提升。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始终将民生幸福的实现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取向。

马克思指出,全部的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6]。人是一切社会形态生产生活的实践主体,是人的活动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尤其是在当今时代,人的创造力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在不断增加,经济发展愈加彰显人的因素,更加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民已然是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要实现社会变革和民族复兴离不开人民,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才能获得更大的力量。因此,一定要重视发挥人民在经济建设中的实践主体作用,以紧密联系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做到紧紧依靠人民。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7]。经济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必须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主动性、创造性。

市场经济是一种多元利益的竞争经济和理性规则的法治经济,应当保证人民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经济建设,并享有经济权益。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内在地要求保障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民的民主权益,促使其以主人翁的精神来承担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责任。政治制度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发展的动向。经济发展中注重人民的实践主体作用,承认人民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以平等身份参与经济活动,促进人的自由个性发展及人的各种能力发展,才能充分调动人民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积极性。只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才能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8]。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从而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党政主导、社会参与、法德并治、协商共治和能力现代的模式[9],是由国家主导向国家治理转型的体现,这种治理方式能够调动人民参与国家治理的积极性与社会活力。然而,在强调社会发展活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有序的问题,活力与有序是相互依存的,积极活泼、和谐友爱的社会局面,是人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造出来的。但无序或失控的参与可能引起群体性事件,甚至导致社会动乱,反而不利于经济发展。有序参与的渠道是制度的渠道、法律的渠道。把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纳入到秩序的范围和合理的程序之内,才能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保障民主政治的持续健康发展。要实现经济发展依靠人民,就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从而使利益主体积极参与到经济建设活动中,激发经济活力。

人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来源于人民权益的满足。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民,必须满足其在社会实践中的各项生存和发展的合理权益,从而实现其真正价值,保证人民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的权利范畴表明,权利是人在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中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人对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尊严、地位和资格的确证[10]。劳动者权益、受教育权益、经济机会平等权益、社会保障及其自由权等是激发广大人民澎湃的创造欲望和满腔创造热情的保障,自由劳动创造是经济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时,各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必须深入基层,充分了解和实地考察基层人民最切实和最迫切的要求,无论是属于社会哪一阶层、哪一产业,不论是体力的还是脑力的,要充分调动人民广泛参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必须使人民的经济权益、政治权利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使全体人民广泛地参与经济建设活动。

3.经济发展的成果要由人民共享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追求共同富裕。强调保证人民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从而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保证经济发展成果的民享性。社会公众的心理认同是发展的逻辑基础,有共识和认同,发展战略才能得以顺利实行。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发展思想符合公平正义的诉求,有助于凝聚共识,形成经济发展的合力。以社会资源人人共享、普遍受益和共同富裕为发展宗旨,才能调动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并激发每个社会成员的潜在能力,从而使社会活力迸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共享的范畴除了物质财富以外,还有文化、权利和机会的共享。人民共享的实现有利于化解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各种矛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通过符合公平正义诉求的制度安排,增加人民的获得感,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进程,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问题。如不同行业、区域之间出现了收入差距悬殊的现象,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也有较大的差距。人民关注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源的分配结果,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冲突与矛盾,兼顾各主体的利益,既要分配好物质意义上的收入和财富,更要分配好社会意义上的权利与自由,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不断满足人们对社会公平的要求,满足大多数人的合理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的素质,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是实现人民共享、达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过去重效率轻公平、重城市轻农村、重GDP轻民生的政绩观,不是全面的共享,共享发展理念的目标就是要确保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公平正义[11]。应对公平与效率进行科学和理性的考量,通过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为内容的社会分配正义体系,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体包括: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使居民收入也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劳动报酬也同步提高。

垄断和不公平竞争、资本所有者与普通劳动者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是中国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扩大的重要原因。应当缩小行业收入差异,平衡贫困人口与富人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基本分配原则的基础上,加大第二次分配的调节力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能够减少和消除贫困,还能帮助公众抵御、防范风险、稳定社会和维护民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不仅需要维护市场经济的生机与活力,政府也应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功能,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在发展中关注弱势群体,提高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对社会弱势群体要给以关照,在承认和适当支持其特点、文化和利益的基础上,帮助妇女、青年、残疾人和贫困人口参与经济发展及社会活动,实现持久发展。这些分配改革的具体政策不仅可以协调多方利益,还可以有效缓解效率与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政策保障。

四、结论与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12]。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作为工作的基本职责,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期望,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人民共享发展。坚持做到重视人民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主体地位,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尊重人民在经济发展中的实践主体地位和责任主体地位,做到发展依靠人民;使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在人民需要的满足、利益的实现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上,真正实现人民共享。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发展依靠谁、发展为了谁和如何发展等根本问题。开阔了人民群众的视野,激发了人民群众共建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潜力。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强调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体现出鲜明的民生导向性。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china.com.cn/news/2016-07/01/content_38789860.htm, 2016-07-01.

[2] 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丰子义,张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43.

[3] 南方日报评论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N].南方日报,2015-11-23.

[4] 窦孟朔,张瑞.论习近平的民生幸福观[J].科学社会主义,2015,(5):54-59.

[5] 叶小文,袁延华.从国家治理与政协功能看协商民主[J].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14,(24):17-19.

[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6.

[7] 李翔.历史合力论视域下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意蕴[J].青海社会科学, 2014,(3):14-18.

[8] 聂月岩.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J].新视野, 2013,(2):7-8.

[9] 韩庆祥.哲学思维与治国[J].前线,2017,(1):4-11.

[10] 鲍宗豪,金潮翔,李进.权利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76.

[11] 吴毅君,张志.共享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根本[N].光明日报,2016-08-03.

[12] 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260.

(责任编辑:邓 菁)

2017-02-20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习近平治国理政民生导向经济战略思想与公共财政政策选择”(LN2016YB010);辽宁省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大方向立项“习近平治国理政经济战略思想研究” (L15ZDA003)

孙 悦(1985-),女,吉林长春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人权、公共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E-mail:yue1_129@163.com李江燕(1990-),女,山西晋中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F0-0

A

1008-4096(2017)03-0012-06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分享经济是个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拥抱新经济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