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电力市场新形势 构建设备管理新格局为电力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坚实支撑
——在2017年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17-03-15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斯颉

电力设备管理 2017年4期
关键词:机组设备

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刘斯颉

(2017年3月24日)

适应电力市场新形势 构建设备管理新格局为电力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坚实支撑
——在2017年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刘斯颉

(2017年3月24日)

各位领导、各位与会代表:

2017年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会议暨年度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和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会员代表大会的主要议题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传达贯彻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全国环保工作会议、全国工信工作会议、全国质检工作会议、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2016年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经验、成果,研究部署2017年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思路和要点,举行年度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杰出贡献奖、先进工作者颁奖典礼,审议协会相关文件,为全面提升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精益化、信息化水平,推进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适应新常态、打造新动力、支撑新发展而作出新贡献。

一、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关键之年,是电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激荡发力之年。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面对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攻坚期、经营发展转折期“三期叠加”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政府职能部门关心、支持和各大电力集团公司、广大会员单位的努力下,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适应新常态,应对新挑战,使2016年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呈现了新亮点,取得了新成就。

1.电力设备工程建设成就显著

2016年全国电力行业为适应能源电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建成投运了一大批国家重点电源、电网设备工程项目。2016年全国发电新增设备容量累计12061万千瓦。其中,火电新增4836万千瓦,水电新增1174万千瓦,核电新增720万千瓦,并网风电新增1873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新增3459万千瓦。全国电网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2.4亿千伏安,比上年新增2434万千伏安;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3.5万千米,比上年多投产1658千米。

截至2016年底,全国发电设备装机总容量16.5亿千瓦,同比增长8.2%。其中,火电10.5亿千瓦(含煤电9.4亿千瓦、气电7008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64.0%,同比增长5.3%;水电3.3亿千瓦(含抽水蓄能2669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20.2%,同比增长3.9%;核电3364万千瓦,占全部总装机容量的2.4%,同比增长23.8%;并网风电总装机容量1.5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63万千瓦),同比增长13.2%;并网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7742万千瓦(其中分布式装机容量1032万千瓦),同比增长81.6%。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64.2万千米,同比增长5.7%;全国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总容量34.2亿千伏安,同比增长8.3%。至此,我国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投运总规模双双连续5年稳居世界第一位,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设备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截至2016年底,各发电集团公司发电装机容量分别是: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总装机容量16554万千瓦(居全球发电公司第一);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总装机容量13090万千瓦;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总装机容量14281万千瓦;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总装机容量14248万千瓦;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总装机容量11663万千瓦;神华能源国华电力公司总装机容量3830万千瓦;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电总装机容量1325万千瓦;中国广核集团公司核电总装机容量2038万千瓦;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水电总装机容量6903万千瓦;华润电力控股公司总装机容量4145万千瓦。

2016年全国电力行业为推进电力结构优化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里程碑式的电源、电网设备工程相继建成投运或开工建设,工程创造诸多国内和世界之最。

火电工程:我国首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机组华能安源电厂工程创造了3项世界新纪录,刷新了13项国内纪录,工程采用的10项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44项电力“五新”技术、10项自主创新技术,为全国二次再热机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世界首台6缸6排汽、纯凝汽轮发电机组及国内目前技术参数最高的2×100万千瓦发电项目于2016年8月在大唐东营发电开工建设,年发电量约为110亿千瓦时,规划建设4台100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燃煤机组,一期建设2台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同步建设铁路专用线和取排海水工程等配套设施。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公司五期工程2×66万千瓦超超临界9号、10号机组,分别于2016年12月24日、2017年2月25日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机组自动投入率、保护投入率、仪表投入率均达100%,机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优良标准,脱硫,脱硝,除尘随主机同步投入并达到超低排放要求,机组完成了零缺陷启动、零尾工移交、环保指标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等“六大目标”,并优化形成送风机、一次风机、给水泵、空气预热器单列布置及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等“八大亮点”和完成了57项重大优化项目。至此,大唐托电公司机组总容量达672万千瓦,成为世界在役最大燃煤发电厂。2016年5月华电句容二期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采用最先进的火电技术和环保技术,突出“高效、节能、环保、洁净”设计理念,首次将再热蒸汽参数提升至620℃,使发电煤耗和机组效率等经济性指标再上新台阶,成为全球范围内综合性能最好、指标最优、最绿色环保的大型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是国家能源局指定的首个二次再热百万千瓦机组国产化试点项目,也是电力行业设备工程“十三五”阶段重点打造的更先进、更经济、更洁净的百万千瓦级机组窗口示范项目。

水电工程:我国水电工程建设在水电投资连续四年同比下降的情况下,2016年水电工程建设依然稳中求进。2016年12月17日机组核心水泵水轮机、发电机以及自动控制系统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网浙江仙居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圆满实现了“一年四投”目标,该电站装机总容量150万千瓦,安装4台37.5万千瓦立轴单极可逆混流式机组,是目前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华能集团公司兴建的小湾水电站拱坝工程,坝址区地形地址条件复杂、地震烈度高、工程边坡高,工程建设难度巨大,工程承建单位开展科技攻关取得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建立的高拱坝关键技术体系引领世界高拱坝建设潮流,为世界高拱坝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荣获第二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里程碑工程奖”。中电建集团公司设计并承担监理的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综合技术难度高,具有高拱坝、高地震、巨泄量、超大地下硐室群等特点,拥有世界最复杂、规模最大的地下洞室群系统,泄洪功率居世界拱坝枢纽第一,是全国最大水电基地金沙江的启动工程,对金沙江流域的梯级开发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将我国水电勘测设计和建设管理推向世界领先水平,工程获得“菲迪克2016年工程项目杰出奖”,成为全球21个获奖项目中唯一的水电项目。

核电工程:2016年全国在建核电工程建成投运捷报频传。2016年全国共投运7台核电机组。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的核电机组35台,装机容量为3364万千瓦,占全国电力装机约2.04%。中核集团公司“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核电厂一期3号机组于2016年11月建成投运,该工程提出“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采用177个燃料组件的反应堆堆芯、多重冗余的安全系统、单堆布置、双层安全壳,全面平衡贯彻了纵深防御的设计原则,设置了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等,其安全和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且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是国产三代核电的代表性标志。随着2016年8月昌江2号机组和11月福清一期3号机组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中核集团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达16台,核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3251万千瓦,累计发电量约占全国核电机组发电量的41.20%。2016年11月27日,中核集团田湾核电站3号机组按期开始冷态性能试验,标志着该机组工程建设正式进入全面调试阶段。

中广核集团公司2016年共有5台核电机组建成投入商运,包括2016年1月1日投运的防城港核电厂1号机组和阳江核电厂3号机组,7月21日宁德核电厂投运的4号机组,9月19日投运的红沿河核电厂4号机组,10月1日投运的防城港2号机组,这5台核电机组的建成投运,创造了世界核电建设“一年五投”的新纪录。至此,中广核集团目前投入商运的核电机组共19台,总装机容量达2038.4万千瓦,占全国核电总装机容量的60.6%,继续保持其全国最大、全球第五大核电运营商地位。2016年10月,随着中广核集团与东方电气集团签署了《“中广核ACPR50S实验堆平台项目”压力容器采购协议》,标志着我国首座海上核电站开工。海上核电站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研发热点,除了中国外,俄罗斯、美国、韩国及法国均走在小堆研发的前列,其中俄罗斯研发的世界上首座海上核动力平台“罗蒙诺索夫号KLT-40S”号主体部分基本完成,预计2017年投入使用。国家电投集团公司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全球首台反应堆冷却剂泵在三门核电项目现场成功安装完成,主泵设计、零部件材料、制造精度、生产工艺等都突破以往的通用标准,并提出了最高标准的要求,满足包括失水试验在内的各种苛刻的热瞬态试验,均堪称世界之最,标志着AP1000三代核电主泵安装各项技术难题成功解决,对后续CAP1000机组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公司经“十年磨一剑”形成的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CAP1400示范工程山东荣成核电项目,目前工程现场条件、施工组织、设备选型采购、生产准备和人力动员准备等所有开工准备已经完成并通过了PSA审评,具备了“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的条件。目前,已在土耳其、南非等核电业务项目取得了积极进展,预计在2017年将取得实质性突破,这对于推进我国“三代核电技术”在全球核电市场的话语权具有里程碑和标志性意义。

新能源工程:2016年我国并网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双双位居世界第一,我国新能源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平台期。居多新能源工程创亚洲和世界之最。中民投宁夏(盐池)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电站计划建设20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占地累计约6万亩,这是截止目前全球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项目。按照宁夏的光照条件,这一2000兆瓦项目建成后,年平均上网电量289419万度。以该发电量计算,与火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01万吨。该示范区还将建设风、光、生物质、储能多元互补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绿色现代牧业养殖示范基地、绿色现代牧草种植示范基地、全球最大光伏旅游基地等项目。目前全球建设规模最大的水光互补并网光伏电站龙羊峡水光互补并网光伏电站,共划分9个光伏发电生产区,总装机容量为85兆瓦,2013年1期32兆瓦竣工,2015年1期53兆瓦竣工。投产以来,电站每年将824兆瓦绿色能源输送到西北电网。

电网工程:2016年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配电网改造工程建设提速加快推进。国家电网公司2016年1月开工建设的±1100千伏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全长3324公里,送端换流站接入750千伏交流电网,受端换流站分层接入500/1000千伏交流电网,工程投资407亿元,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对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具有重大示范引领作用,工程将于2018年建成投运。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甘肃段)于去年12月全线贯通,工程全面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装备,首次开展电网预留穿越点布局研究、应用两极垂直排列酒杯塔及肢宽L300的大规格角钢等技术研究成果,为酒湖工程明年全线投运送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11月3日,国网苏州南部电网500千伏统一潮流控制器(英文简称“UPFC”)示范工程在苏州正式开工。苏南500千伏UPFC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十大创新工程”之一,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UPFC工程,将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500千伏电网潮流的灵活、精准控制,并使苏州电网消纳清洁能源的能力提升约120万千瓦。工程将新建统一潮流控制器和相关线路,换流器容量为3×25万千伏安,其中2组为串联换流器、1组为并联换流器,同时安装3组30万千伏安变压器,计划2017年底建成投运。UPFC是功能最全面、技术最复杂的柔性交流输电装置。由于电网潮流自然流动,某些区域用电激增容易造成相应线路超负荷运转,相当于某些路段极其拥堵,而另一些路段相对通畅。UPFC就是通过为输电通道加装智能控制装置,有选择性地控制电能通行,以此实现对电网潮流的灵活、精准控制,在现有网架基础上改善潮流分布,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国家电网目前在运在建20项特高压工程线路长度达到3万千米。南方电网公司2016年累计投资12.1亿元,完成19项配套电网工程建设,为云南、贵州省16个高铁牵引变电站新建220千伏线路36条共550公里,迁改线路27条共87公里,新增变电容量54万千伏安,已建成“八条交流、九条直流”共17条西电东送大通道。公司第三条±800千伏直流工程—滇西北至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于2016年2月开工建设,使云南金沙江中游电站送电广西直流输电工程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建成投运。三峡新能源响水长江风力发电220千伏响水近海升压站是长江响海风力发电项目的海上送出设施,离岸10千米,总体规划容量20.2万千伏,先期建成的6台机组共计2.4万千瓦,已于2016年2月23日建成并网发电,成为亚洲首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

海外工程:2016年各大电力集团认真贯彻“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电力产能合作,在海外投资建设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电源、电网工程项目。国家电网公司通过优化整合全公司资源,建立从技术、装备到设计、施工运维全方位合作模式,大力拓展亚洲、非洲、欧洲、南美等地区的工程总承包、成套设备输出及咨询服务业务,先后承揽建设了埃及、埃塞俄比亚、波兰、缅甸、老挝等国家级重点电网项目。中埃第一个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埃及EETC500千伏输电工程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合同额达7.58亿美元,项目已经带动中国近50亿元人民币的电力装备和设备出口到埃及。大唐集团公司老挝北本水电站项目(前期)项目已于2016年3月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现处于施工准备阶段,工程装机容量为91.2 万千瓦,总投资为141.52亿元,电站主要设备均在国内采购,采购方案概算总额约为23亿元。华电集团公司2016年1-10月份设备工程海外项目订单金额达1.8亿元,合同数量394个,设备工程项目主要集中在埃塞俄比亚、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老挝、菲律宾等国家,项目范围主要包括输变电设备成套、输电线路供货与服务、变电站及新能源项目EPC工程、地铁和轨道的牵引变电站、DCS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和运营服务。截至2016年10月底,公司已完成承建的最大的海外工程--埃塞俄比亚GDYW-240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项目的发货、运输、接货和移交工作,该设备工程项目已经发货17批,货量超过1.5万吨,实现收入3.1亿。国家电投集团公司海外设备工程项目涉及35个国家(地区)。到2016年底公司已拥有境外发电装机容量126.2万千瓦,已开工建设电力装机容量1005万千瓦,正在执行的对外承包工程及服务项目40个,其中电站工程总承包项目8个,电站装机总容量达1340万千瓦,工程分布在缅甸、土耳其、伊拉克、印度尼西亚、马耳他、巴基斯坦等国家。公司在巴基斯坦中电胡布2×60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与巴基斯坦HUBCO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工程预计于2018年投入商业运行。中核集团公司2016年在伊朗境内合作建设中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包括“华龙一号”及其升级堆型)以及中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包括ACP100及其升级堆型)等内容被列入该文件。中核在巴基斯坦核电项目进展顺利,C-3核电机组于2016年5月完成首炉燃料装载并于当年10月正式并网成功,C-4核电机组将于2017年并网。目前,中核正在全力推进C-5项目、M-1/M-2项目、小堆项目等全产业链合作开发。截止2016年10月底,中核集团累计开拓海外工程总数38个。中广核集团2016年与EDF、英国政府正式签署的英国新建核电项目(布拉德韦尔B项目),采用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是中国在英国及欧洲最大投资项目,开启了中英核电合作“黄金时代”,使我国核电首次进入西方发达国家,并赢得了老牌核电国家的认可,成为世界看中国核电的窗口。中电建集团公司成功签署了非洲区域迄今装机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尼日利亚希罗罗30万千瓦电站、以色列克•卡夫哈亚邓34万千瓦电站以及最大供水项目津巴布韦昆兹韦-穆薛米大坝哈拉雷供水项目。公司在孟加拉推动投资、承包项目金额超过百亿美元,在装备制造、可再生能源、火电、水利和水务工程五大领域签订了多个项目协议。公司目前在11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实质性业务,在89个国家执行1207项合同,在建合同总金额达6873亿元人民币。构建了以亚洲、非洲国家为主,辐射美洲、大洋洲和东欧等高端市场的多元化格局。2016年公司在ERN国际工程设计公司225强位列第27位,在上榜中资企业中排名第一;在ERN国际工程承包商位列第11位,在上榜中资企业中排名第二,保持全球最大的电力工程承包商地位。中能建集团目前在8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97个分支机构,形成了以亚洲、非洲为主,辐射美洲、中东欧、大洋洲的市场格局,境外在建各类工程项目300多个,金额达3000多亿元,中方员工2万多人,在“一带一路”沿线52个国家开展了工程业务,并设立了116个分支机构,海外在建项目300多个,正在跟踪的工程承包项目80多个,项目金额超过2200亿元。哈电集团公司目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建了50多个大型电站交钥匙工程和提供电站成套设备,总装机容量超过3300万千瓦。2016年8月,公司承建的土耳其泽塔斯项目5号机组于当地时间顺利通过168小时考核试运行投运,泽塔斯项目两台机组从开工到移交商业运行创造了土耳其60万千瓦等级机组建设工期最短的历史记录,并提前2个月完工,受到了该项目业主好评。东方电气集团承建斯坦纳瑞项目移交证书(TOC)于2016年8月正式签发,该项目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3万千瓦循环流化床锅炉,是我国首个出口的33万千瓦褐煤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标志着我国燃用高水分、低热值褐煤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走在了全球前列。上海电气集团公司海外电力设备工程业务涉及35个“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目前已在海外年产装机容量超过70万千瓦,其中EPC项目装机容量达到3200万千瓦,BTG项目装机容量超过30万千瓦。

工程施工:2016年电力工程承建企业全面推行标准技术、标准工艺,广泛采用施工新模式、新技术、新工艺,严控工程质量,倾力打造精品工程。中能建集团公司承建的泰州二期2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工程4号机组,于2016年1月13日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并移交生产,机组运行状况稳定,平均负荷率达100%,各项经济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优良标准,重要保护投入率及自动、仪表等投入率均为100%,是世界首批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项目,也是国家能源局、环保部燃煤发电示范项目和科技部确定的“十二五”节能减排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电建集团公司承建的重庆神华万州电厂2×105万千瓦新建工程等7项工程,荣获2016-2017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西北电建参建的±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双龙换流站工程荣获鲁班奖。

2.电力设备运维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2016年全国电力企业坚持市场导向、价值取向,以优化设备运维为龙头,以标准化、专业化、精益化、信息化为抓手,运用现代设备运维检修新理念、新方式、新技术,集约优化设备运维检修工作,全力打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电力设备运维升级版,为电力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坚强支撑保证。

发用电量:2016年各发电企业克服电力市场企业需求不旺、机组利用小时数持续走低的影响,均圆满完成全年发电量计划。全国全年发电量6142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其中,火电发电量4437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水电发电量1193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核电发电量213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9%;并网风电发电量591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73%;并网光伏发电量6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0%(光伏发电占总发电量1%)。2016年全国用电量59198亿千瓦时。2016年各大发电集团发电量分别是:华能集团年发电量313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13%;大唐集团年发电量17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华电集团年发电量49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国电集团年发电量50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国家电投年发电量39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4%;神华能源年发电量2360亿千瓦时(其中国华电力发电量16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中核集团核电机组年发电量879.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5%;中广核集团核电机组年发电量1155.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8%;长江三峡集团(三峡-葛洲坝梯级电站、溪洛渡-向家坝)年发电量2060.6亿千瓦时;华润电力年发电量1515.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粤电集团年发电量994.62亿千瓦时。另据本协会统计的数字,2016年全球总发电量为25万亿千瓦时,其中煤电占比41%、燃气占比21%、水电占比16.5%、风电占比3.6%、太阳能占比1.1%。

设备利用小时:2016年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全年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3785小时,同比降低203小时,是196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1)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4165小时,同比降低199小时。各区域的发电利用小时分别是:山东和江苏超过5000小时,河北、宁夏、江西和内蒙古超过4500小时,西藏、云南和四川低于2200小时,除北京、河北和西藏3个省份外,其他省份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海南降幅超过1000小时,青海、福建、四川、新疆和宁夏降幅超过500小时;(2)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621小时,同比增加31小时,18个省份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同比上升。其中,福建、海南增加超过1000小时,北京、河北、辽宁、吉林、江苏、安徽、江西、山东和广东增加超过500小时,而内蒙古、广西、贵州、陕西和青海下降超500小时;(3)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7042小时,同比降低361小时;(4)并网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742小时,同比增加18小时。在风电装机容量超过300万千瓦的13个省份中,云南、河北、江苏、山西、辽宁、山东、内蒙古和贵州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甘肃、新疆和吉林风电平均利用小时低于1500小时,分别仅有1088、1290和1333小时。

设备运行指标:2016年全国发电机组等效可用系数为95.61 %,主要辅机等效可用系数96.31%,主要设备非停率0.082次/台年,主设备完好率99.67%,主设备一类率100%,辅助设备一类率100%,设备故障率0.087次/台年,主设备消缺完成率99.89%,辅助设备消缺完成率99.82%,机组大修全优率80%,充油设备渗漏率0.04%,火电机组脱硫装备率、投入率分别达100%、99.8%,脱硝装置装备率、投入率达100%、98.57%。全国煤电机组实现平均供电煤耗312克/千瓦时,同比降低3克/千瓦时。其中,100万、60万、30万千瓦机组平均供电煤耗分别是285.32、306.61、318.47。发电综合水耗平均为0.69克/千瓦时。全国煤电机组烟气排放绩效0.020克/千瓦时,二氧化硫排放绩效为0.08克/千瓦时,氮氧化物排放绩效0.166克/千瓦时。2016年全国电网330千伏及以上变压器、断路器、输电线路故障停运率分别为0.078、0.079、0.062。全国电网输电线损率为6.47%,同比降低0.2个百分点。2016年全国各运行核电厂严格控制机组的运行风险,继续保持我国运行核电多年来未发生INES(国际核事件分级表)2级或2级以上事件或事故的安全、稳定运行记录。中广核集团2016年群厂平均能力因子在近5年来首次突破90%,达到90.31%,优于国际(WANO)同行平均能力因子84.15%,全年非计划停堆次数仅为0.05,远低于国际前三年的平均值0.42。

运营经济指标:2016年受上网电价下调、煤价上涨、利用小时走低、电量竞价上网、大用户直供电、水情变化、弃风弃光等不利因素影响,各电力企业面对电力市场“量价齐跌、效益下滑、区域分化”的不利局面,广大发电企业使出了“洪荒之力”,全年电力运营仍取得骄人业绩。2016年五大发电集团运营收入分别是:华能集团实现年利润137.7亿元、大唐集团实现年利润107.46亿元、华电集团实现年利润131.2亿元、国电集团实现年利润131亿元、国家电投集团实现年利润132.1亿元。

行业亮点:2016年各电力企业适应电力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升级的要求,全面推进电力设备管理运维创新,电力设备精益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国家电网公司2016年公司全面加强电网设备健康治理工作,完成跨区电网31座换流站和12座特高压变电站设备排查,同时完成了四大特高压直流可靠性提升50项措施和106项补充调试试验,成功避免2次特高压直流单极闭锁。制定G20杭州峰会保电工作方案,使环西湖区域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9%,达国际领先水平,圆满完成了峰会“设备零故障、客户零闪动、工作零差错、服务零投诉”保电目标。公司深化变电运维精益管理,进一步提升设备状态管控能力,实现检测工作常态化、检测队伍专业化、检测装备精良化,实现了50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零跳闸、换流站零闭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公司还开展智能运检体系探索,提出以设备状态全景化、数据分析智能化、运检管理精益化、生产指挥集约化为特征的智能运检体系内涵,发布《智能运检白皮书》,布局九大智能运检典型技术领域示范研究,扎实推进电网运检智能化分析管控系统建设,依托大数据平台开展数据融合分析、电网风险主动预警、设备状态实时管控,初步建成了智能运检的技术和管理体系。公司持续做好负荷及风电、光伏发电预测工作,科学合力安排火电、水电和抽蓄机组运行方式,充分挖掘调峰能力,精准控制、优化调度,保证电网在不同运行方式对新能源的充分消纳空间,提高新能源出力控制的及时性、准确性,促进新能源发电健康有序发展,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和消纳新能源并网电量最大的电网。南方电网公司持续推进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着力拓宽设备资产管理体系建设深度,优化细化了相关管理体系要素,使体系运作更加高效。公司持续开展设备品类优化,进一步规范了设备采购清册,逐步实现由“厂家生产什么设备,我用什么设备”到“我要什么设备,厂家生产什么设备”的转变,从而提高了设备技术性能和本质安全。公司优化设备差异化运维策略,建立了“一办法、两规程、三模式、七步法”设备运维模式,使生产设备管理效率效益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一办法”即:设备检修管理办法;“两规程”即:检修和预试规程;“三模式”即:检修、管理和工作模式;“七步法”即:开展状态评价-〉制定检修需求计划-〉确定检修策略-〉制定年度检修计划-〉制定工作计划-〉开展检修工作-〉形成闭环管控的规范化检修体系。公司开展变电运行示范基地建设,按照“典型探路-成果提炼-推广应用”的工作思路,组织全网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开展标杆评比,从892座变电站中精选出10座先进变电站作为公司的变电运行示范基地,树立了标杆,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变电运行规范化管理水平。公司深化直升机巡检应用,实现了全网主要500千伏线路及重要220千伏通道的全覆盖。华能集团公司深化设备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制定标准化管理实施导则,以推进设备管理标准化为主线,进一步完善了项目管理流程和技术标准体系,强化生产过程管控,加大大修现场督查和重大技改项目审查、跟踪、效果评价等管理力度,充分利用机组调停机会,加强设备隐患排查和缺陷治理。大唐集团公司推进点检定修工作持续深化,以设备状态为基础,以消除影响设备安全经济的重大隐患和缺陷为重点,积极进行设备状态评估分析及修前策划,并采取互查的形式对火电31台A级检修机组进行了修前策划检查工作,去年公司系统有21家火电企业全年未发生非停。华电集团公司2016年把输(卸)煤系统综合治理作为设备运维管理降成本、补短板的有力抓手,在公司系统全面开展环保改造现场和输卸煤系统“双治理”活动,制定输(卸)煤系统治理方案和落实措施,使公司系统输卸煤系统设备安全可靠性明显提高,作业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善。公司针对煤电超低排放改造施工密集、安全风险高的客观情况,采取各种形式加强环保改造项目安全质量全过程监控,强化现场督导检查,对违章和隐患立查立改,严格考评,并形成自查、自改、自评的闭环管理,使环保改造安全与质量管理过程日趋规范,综合管控能力不断提高,施工现场不安全事件得到有效遏制,施工质量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圆满完成年度环保改造任务。国电集团公司持续深化火电“双提升”工作,强化对标管控,扎实开展整体运行优化,有效提升了设备运维管理水平。2016年集团全年供电煤耗同比降低1.9克/千瓦时,28台火电机组连续挂网运行5000小时以上,53台机组获评全国能效对标优胜机组再创历年最佳,居行业可比企业领先地位。国家电投集团公司在抓好煤电机组能效提升的同时,注重抓好新能源设备运维管理。公司组织开展风机设备缺陷集中专项整治工作,组织所属各风电企业和风机设备厂商进行设备缺陷集中交流,汇总各类缺陷共83项,全年已累计完成整治70项,整改完成率为84.3%,切实提高了风机设备运行健康水平。新能源区域生产运营中心建设工作,在全国布局40个新能源区域生产运营中心,统一进行设备运行、维护和检修,全年完成建设18个,覆盖全国50%的新能源项目。中国核能电力公司建立了一整套设备可靠性管理体系,发布了标准设备管理程序清单,规定了预防性维修管理程序和流程,编制了设备故障定位手册,开展了设备性能监督和系统健康评价,制定了预防性维修模板,从而提高设备预防性维修的有效性。公司还引进INPO AP-913设备可靠性管理的理念,开发了一套设备信息集成、可靠性分析、性能趋势监测和评价、预防性维修优化、设备历史数据共享的技术平台,初步实现了所有运行机组的设备可靠性管理的信息化。目前,各机组的系统监督与健康评价和设备性能监测、预防性维修优化、可靠性指标监测(ERI)、机组热力性能、绝缘监督、专家库、资料库等模块已上线,从而为电力设备可靠性管理提供了规范的工具,促进各核电厂使用统一高效的设备管理流程。中广核集团公司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核电厂运维管理水平,筹建了设备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中心,对重大设备状态诊断分析集中于在线监测平台处理。同时引入APR智能状态监测与预警技术,开发了核电厂重大设备远程维修支持平台、群厂关键敏感设备管理系统、群厂日常生产设备异常跟踪数据库、群厂设备可靠性数据库平台,从而确保了重大设备状态得到实时远程监控和预警防控。2016年公司在运核电机组能力因子首次突破90%。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及时掌握三峡、葛洲坝、溪洛渡、向家坝四大水电站水情变化趋势,科学设置水头,增加机组运行工况的调整密度,提高了水能利用效率,去年发电量刷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并实现了全年“零人身伤亡事故、零设备事故”的“双零”目标。华润电力公司2016年针对主设备缺陷及相关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实施技术优化,解决了设备缺陷故障和生产技术难题,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公司开展安健环组织体系建设、标准化体系建设、NOSA五星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安全性评价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反习惯性违章等工作,变更组织体制,夯实安全监督监督管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粤电集团公司着力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和效能,全面梳理安全生产制度标准,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组织8个季节性、专项性安全大检查,重点隐患整改率达100%。持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成集团安全生产应急指挥系统,去年顺利承办新丰江大坝突发事件大型应急演练和成功应对了罕见“妮妲”、“莫兰蒂”等多个超强台风袭击。中电建集团公司针对国际项目特种设备管理薄弱现状,组织专业人员分赴老挝、孟加拉开展现场安全调研检查,指导解决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对加强国际项目特种设备管理提出了指导意见和落实措施。中能建集团公司坚持推进施工设备技术进步,加大施工设备投入。2016年公司采购设备共计16359台(套),实际采购金额共计77257.87万元。公司2016年主要设备平均完好率91.03%,平均利用率73.85%。2016年公司设备改造(大修)完成390台(套),实际安排资金9087.52万元。2016年公司还对978台应检特种设备进行了取证工作,取证率100%,2016年公司系统未发生一般以上设备安全事故。

3.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提速扩围成效显著

2016年各发电集团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统一决策部署,讲政治、顾大局,扩围提速、攻坚克难,为完成国家“十三五”节能减排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是电源结构进一步优化。截至2016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6.0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3.3%,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从2010年27%提高到2016年的36%。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24%,新增装机占全球增量的42%,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已经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电力大国。全国电力行业清洁能源装机比重大幅提升。截至2016年底,五大发电集团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分别是:华能集团公司占比29%;大唐集团公司占比31.88%;华电集团公司占比37%;国电集团公司占比30.3%;国家电投集团占比42.9%。2016年与燃煤发电相比,全国去年核能发电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6568.19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7208.66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55.83万吨,减少排放氮氧化物48.60万吨。其中中广核集团2016年全年上网电网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37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约9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约88万吨。总体看,2016年我国电源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在电源结构中的比重快速提升,其增幅已超过传统能源,为推进我国电力工业低碳、绿色、高效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全国节能减排重大标志性事件—北京市四座燃煤电厂剩下的最后一座燃煤电厂华能北京热电厂,也在结束最后一次承担2016年冬季采暖任务后关停,至此标志着北京进入“无煤电”时代。这四大燃煤热电厂全部关停后,每年将减少北京920万吨燃煤消费,与北京市压减燃煤消费目标的70%,相当于3.5个首钢搬迁减少的燃煤量。四大燃煤热电厂关停后全部改建为燃气热电厂。已改建的大唐高井热电厂每年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9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35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2200吨。

二是煤电机组技术水平大幅提高。2016年我国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低排放煤电机组比例大幅提升。五大发电集团60万千瓦级及以上煤电机组占比达40.77%。其中,华能集团占比48.6%;大唐集团占比51.33%;华电集团占比49%;国电集团占比49.9%;国家电投集团占比26.5%。

三是发电机组能耗持续下降。2016年各发电企业通过积极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和深度优化发电机组运维方式等综合手段,发电机组能效水平明显提高,发电煤耗持续下降。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实现供电煤耗312克/千瓦时,同比降低3克/千瓦时。截止2016年底,全国累计完成煤电节能改造4.6亿千瓦。2016年各发电集团公司火电机组供电煤耗分别是:华能集团302.34克/千瓦时,同比降低3.44%;大唐集团306.94克/千瓦时,同比降低2.34%;华电集团303.05克/千瓦时,同比降低2.18%;国电集团308.48克/千瓦时,同比降低1.88%;国家电投集团304.9克/千瓦时,同比降低2.6%;国华电力集团304.64克/千瓦时,华润电力集团305.48克/千瓦时。

四是电网节能减排平台作用明显。2016年电网企业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法规政策,着力发挥节能调度、低排调度、电能替代、消纳新能源等平台作用。国家电网公司大力实施“电能替代”战略,按照“成熟领域全覆盖、新兴领域大力推、创新领域抓试点”的系统布局,电能替代技术领域增加到20大类、53小类,比2015年新增5个大类、29个细分领域。同时,替代技术领域的拓展,促进了传统的电锅炉、电窑炉等技术领域替代电量比重逐步下降,新兴领域和创新领域替代电量比重逐步增加,使替代电量结构不断优化,为电能替代持续发展增添后劲。2016年,国家电网公司累计推广实施电能替代项目4.1万个,替代电量达1030亿千瓦时,首次突破1000亿千瓦时大关,全年替代电量相当于在能源消费终端减少燃煤403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19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等污染物76万吨。此外,公司新建充电桩2.8万个,建成“六纵六横两环”高速公路快充网络,车联网运营监控中心建成投运,车联网平台接入公司4.2万个、社会6万个充电桩,形成国内接入数量最多、容量最大的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南方电网公司通过营配信息集成和计量自动化等信息系统,加强线损“四分”管理和“两个比对”工作,积极推广应用节能变压器、节能导线和节能金具,优化配网、农网结构,全年线损率下降0.34个百分点,减少损耗电量30亿千瓦时。公司全年开展电能替代项目362个,新增电量超过45亿千瓦时。全网需求侧共节约电量24.15亿千瓦时,节约电力56.22万千瓦,超额完成国家发改委“两个千分之三”考核目标。

五是煤电“超低排放”技术改造扩围加速。2016年各煤电企业按照国家煤电超低排放技术改造统一部署要求,自我加压,扩围提速,“超净排放”,使燃煤机组达到或超过燃气机组排放限值。目前全国电力行业累计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4.5亿千瓦,对有效降低煤电机组主要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各发电集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机组规模分别是:华能集团完成6921万千瓦,占煤电总装机59%;大唐集团完成6454.5万千瓦,占煤电总装机67.8%;华电集团完成4532万千瓦,占煤电总装机51%;国电集团完成5221万千瓦,占煤电总装机52.6%;国家电投集团完成3557.8万千瓦,占煤电总装机52.25%;神华能源国华电力完成2719万千瓦,占煤电总装机75%,居全国之首。华能集团2016年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立项占“十三五”总目标的90%,公司系统97台4098万千瓦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累计6921万千瓦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占煤电装机的59%,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绩效同比分别下降29%、22%、42%。大唐集团2016年公司系统按期完成了88台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超年度计划4台,公司累计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的机组比例居五大集团之首。华电集团强化超低排放全过程管控,使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管理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2016年新投煤电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现役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已达70台计3114.5万千瓦,超额完成年度改造计划,累计超低排放机组容量达4532万千瓦,占到了公司全部煤电装机的51%。国电集团全年完成65台机组改造任务,共实现5221万千瓦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目标,占比达到52.6%,超低排放改造工程规模和运行质量位居行业可比企业前列。神华国华电力强化环保改造安全、质量、成本目标管控,全年完成了18台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燃煤机组烟尘排放绩效达到0.02克/千瓦时,同比降低33%;二氧化硫排放绩效0.08克/千瓦时,同比降低20%;二氧化碳排放绩效0.15克/千瓦时,同比降低28%,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华润电力超低排放改造机组完成率占比达75.3%。

六是积极化解电煤产能过剩。各大发电集团坚决落实国务院关于煤炭产业化解过剩产能的决策部署,在全国率先垂范化解电煤产能过剩。2016年华能集团化解煤炭产能840万吨/年、大唐集团化解煤炭产能300万吨/年、华电集团化解煤炭产能357万吨/年、国电集团化解煤炭产能69万吨/年、国家电投集团化解煤炭产能240万吨/年。

4.电力装备技术自主化水平大幅提升

一是火电设备技术水平引领世界。60万千瓦、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已成为我国电力工业主力火电机组,我国火电机组的参数、性能和产量规模均居世界首位。华能集团公司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华能莱芜电厂6号机组经过半年试生产期,完成各项性能考核试验,机组发电效率48.12%,发电煤耗255.29克/千瓦时,供电煤耗为266.18克/千瓦时,均刷新了世界纪录,机组各项环保指标全面优于国家超低排放限值,成为目前世界上效率最高、能耗最低、指标最优、环保最好的火电机组,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华能第一、世界一流”的目标。国电泰州二期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工程3号、4号两台百万千瓦机组已全部移交投产发电,平均负荷率达100%,各项经济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优良标准,重要保护投入率及自动、仪表等投入率均为100%,成为当今全球范围内综合性能最好、指标最优、最绿色环保的大型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

二是水电设备技术大幅提升。我国水电设备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2016年4月我国自主设计制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浙江仙居抽水蓄能电站安装4台单机容量37.5万千瓦抽水蓄能机组,由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完成了研制,标志着我国已完整掌握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核心技术,推进了水电成套设备自主化成果推广应用进程。哈电集团“分数极路比绕组”技术作为抽水蓄能机组核心技术的重要研发成果之一而填补了国内空白。长江三峡集团建造的三峡升船机工程于2016年5月13日通过了试通航前的验收,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升船机。该升船机每年的船舶通过能力超过2000万吨,形成三四千吨船舶快速通过三峡大坝的新通道。

三是核电设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016年我国核电技术自主化、国产化捷报频传,在众多关键核电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示范工程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开工进展顺利,设计、设备制造和建安施工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展现着我国自主化核电技术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2016年11月AP1000依托项目海阳核电1号机组非核蒸汽冲转完成所有试验,主汽轮发电机各项性能和参数满足设计要求,标志着海阳核电1号机组非核冲转试验成功。该试验利用一回路主泵做功产生的蒸汽作为汽源,使机组冲转至额定转速(1500RPM)。我国完全自主化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CAP1400,是在AP1000基础上又进行系统完善,是世界核电站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先进堆型。CAP1400采用完全非能动的设计原理,技术先进,符合当今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其安全性、经济性、环境友好性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AP1400单台机组的输出功率达150万千瓦,比通常的100万千瓦核电机组发电能力高出50%。特别是由于CAP1400非能动三代核电技术具有固化的安全性能,每堆年发生严重堆芯损坏事件的概率低于百分之一,每堆年发生放射性物质的释放概率低于千分之一。与能动安全技术相比,CAP1400不需要外部交流电源,即使在发生地震、飓风、大飞机撞击等造成全厂失去外部电源的极端情况下,堆芯冷却系统借助重力、压缩气体、自然循环等自动驱动力带走堆芯余热,以防止堆芯融化,实现自动冷却。“超微孔净化消声器”、“CAP系列稳压器喷雾器研制”、“三代核电1E级反应堆冷却剂泵开关柜和停堆断路器柜”、“CAP1400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动态特性研究”等核电设备成果,均属于国内首创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海上小型堆ACPR50S建设已正式启动,使我国海上核电站建设进入新时代。中能建集团公司圆满完成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CAP1400”、“大尺寸水轮发电机组安装精密测量技术研究”、“AP系列三代核电站用核级电动装置的研发”、“组合钢管杆在城区多回路输电线路中的应用研究”等重要科研成果。2016年10月28日由鞍山电磁阀公司和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联合研制的“核安全级电磁动截止阀”顺利通过了阀门关闭和阀座泄漏冷热态负载动作等11项常规性能试验和流量系数、冷热交变、低温、交变湿热等5项型式试验,以及电磁兼容、辐照、抗震等10项鉴定试验的考核,均属国内首创,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是国家核电重大专项CAP1400示范工程研制的核电用阀门。填补了国内核安全一级电磁动截止阀的空白。

四是特高压输电技术突破性发展。2016年我国在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电网公司江苏500千伏UPFC(统一潮流控制器)项目,设计容量750兆伏安,是世界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UPFC工程,可使得难以控制的电力潮流变得灵活、精准、连续地可调,合理控制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实现优化运行,快速无功吞吐,动态支撑接入点电压,有利于我国占领国际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制高点。国家电网实现±1100千伏电压等级的全新跨越,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在电网技术和电工装备制造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2016年8月7日中国西电集团公司为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制造的7台1000千伏、1000兆伏安电力变压器全部通过试验,再次填补了世界特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制造的空白,提升了我国特高压变压器设计、工艺及制造水平。去年5月南网超高压修试中心研制的“特高压换流变现场检修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已通过了专家鉴定,该项技术解决了特高压设备现场检修大厅设计建造、检修工器具配置、检修工艺控制、现场试验和干燥等换流变现场检修的诸多难题,填补了国际空白,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应用该项目设计已建成了世界上首个满足±800千伏特高压换流变现场检修和试验验证要求的检修大厅。南网公司研制的移动式气相干燥等现场检修专用设备和现场试验关键设备,已成功应用于天广直流工程500千伏换流变和糯扎渡直流工程800千伏换流变的现场检修,检修后的换流变通过了严格的现场试验考核,并经过了系统大负荷长时间的运行考验,运行情况良好。去年12月由平高集团自主研发的户外敞开式三相交流50Hz特高压输电设备LW10B-1100/Y4000-63型切滤波器组断路器顺利通过了63千安T100s和电寿命试验,电寿命有效次数高达22次,是目前国内外首个通过该项试验的百万伏切滤波器组断路器产品。由国网湖南电力检修公司研制的“高压交直流光电式电流互感器板卡检测及故障诊断策略研究”项目,填补国内高压直流输电光电式电流互感器故障的技术空白,提升电网供电可靠性。

五是燃机发电设备自主化检修破冰起航。目前重型燃机制造市场及维修市场几乎被欧、美、日三大燃气轮机制造商垄断。某燃气电厂即使与外方签订了燃机维修长期服务协议,每年燃机检修费平均高达1.2亿元,其中备品备件一般占合同总额的50%-60%,燃烧热通道部件返修费用约占20%-30%。仅2011年该电厂的检修费高达1.8亿元。由于技术标准被国外三大主机制造商所垄断,燃气轮机关键零部件的报废判定也被其牢牢掌控。外方主机厂为了获得更多的销售利润,往往是在关键零部件尚可修复的情况下就判定为报废,强迫用户购买新件,大大加重了燃气发电设备的运营成本。为打破我国燃机市场这种尴尬局面,华电集团公司2014年与瑞士苏尔寿集团共同投资3.6亿元创立了华瑞(江苏)燃机服务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具备完整燃机热通道部件修理能力的第三方专业工厂。华瑞公司修造工厂于2016年10月24日正式建成运营,标志着我国打破了国外三大燃机主机厂燃机修造长期垄断局面,铸就国内燃机自主修造品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掀开了我国燃机自主化检修的崭新一页。华瑞公司成立后,即在全国燃机维修市场形成了竞争态势,国外三大燃机厂商即把在中国的燃机维修长协价格下调了15%-20%,到去年下半年又将燃机维修长协价格下调30%-45%。而且将燃机维修长协苛刻条款也做出了重大的让步,昔日的外方霸王条款已被彻底推翻,从而为我国燃机市场的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为彰扬华电集团公司推进我国燃机自主化检修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和示范引领作用,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授予华瑞(江苏)燃机服务有限公司“全国重型燃气轮机修造服务基地”称号,并2016年10月25-26日在该公司召开了全国首届燃气发电设备运维检修大会和首届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燃气发电设备运维检修专委会代表大会,来自全国燃机发电产业的200多名代表参观了华瑞公司修造工厂,并见证了华瑞公司正式开业仪式这个标志我国燃机自主化检修破冰起航的历史性时刻。

六是电力工程助推电力装备产业升级。2016年一大批重大电力工程的开工建设,带动了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产业升级。一批主机和关键辅机国产化水平大幅提升。国网公司开工建设的辽宁清原、江苏句容、福建厦门、新疆阜康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375亿元人民币,总装机容量575万千瓦,将拉动GDP增长170亿元,增加电工装备制造业产值208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6.3万个,将有力拉动经济增长,推进抽水蓄能设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在CP1000、CAP1400重大专项带动下,我国已形成了完整的三代核电设备研发、制造产业链,实现了包括主设备、材料、泵阀等一系列关键制造技术,带动我国核电设备制造业升级,形成国际核电设备市场竞争力,跻身于世界核电设备制造强国之列。国家电投集团在巴基斯坦兴建的胡布2×60万千瓦煤电工程项目主要设备均为中国制造,项目设计、制造、施工均为中国标准。公司依托新能源工程牵头组织了一批中国电力设备及光伏组件制造企业进入日本市场,与日本当地EPC承包企业合作。中能建集团公司在海外签约电力总承包项目金额约3000亿元,已经带动或正在带动全国约1300多亿元的电力装备及材料出口,带动电站辅机和电气产品海外销售额累计超过35亿元,产品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力地助推了电力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

5.电力设备物资管理优化高效

电力设备物资管理工作是电力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重要环节。2016年电力行业设备物资管理工作呈现居多亮点。国家电网公司健全完善设备质量全流程闭环管控机制,增强管控手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进电网物资质量监测能力建设,不断优化监造和抽检模式,开展设备材料制造集中巡检,注重对公司质量监督数据成果的收集分析,强化各环节质量评价信息的共享和联动应用,加大对质量问题的追责力度,持续深化供应商信用评价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公司设备物资工作能力集约化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南方电网公司实施“集中管控、统筹规划、分层实施、信息共享”的设备物资管控机制,集中管理和共享发布供应商评价工作成果,监督供应商管理体系的规范化运作,将相关物资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反馈,实现设备供应商管理信息共享,有效地提升了设备物资管理本质效益。大唐集团公司2016年重点围绕“采购管理体制、采购管理机制、招标成功率、协调效率、投诉举报处理速度、采购质量、基础管理水平”七个方面开展了设备物资创新管理工作,完成了包括水、火、风、煤炭等领域的189项设备物资采购商务范本和119项物资采购技术范本编制和修订工作,全部应用于采购活动中。2016年集团集中采购率达91.32%,电子招标率达93.97%,公开采购率97.25%,网上采购率达91.74%,上述指标均高于国资委设置的指标。中电建集团公司开展了集中采购电子平台建设和电建商城建设,扩大了集采平台的应用范围和深度,为非生产性物资的网上集中采购提供了商城平台,促进了采购方式和手段的变革,进一步提高了集团集中采购率、上网采购率等指标。

6.协会履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2016年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和各大电力集团公司、各会员单位支持、配合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电力行业设备管理中心工作,服务行业和服务政府,为推进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精益化、信息化,较好地发挥了行业协会的平台作用。

一是发挥专业协会优势助力政府供给侧有效供给。协会作为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环保部等政府职能部门业务工作支撑单位,2016年充分发挥协会专业技术优势,先后参与制订了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环保部、国家工信部等部门业务文件的制定工作。如完善两部制电价、超低排放改造、电力“十三五”规划、热电联产、互联网+智慧能源、煤电联营、丰城电厂事故调查、推进能源装备“走出去”、60万千瓦燃煤机组延寿评估、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管理、电力设备供应商信用评价等。此外,协会还针对电力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先后组织开展了电煤市场、火电企业运营、超低排放技术改造、智慧电厂与智能电网建设、设备供应商信用体系建设等专题调研,为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政策、推进供给侧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二是制定电力设备运维检修标准规范。随着国家推行标准化改革,对行业团体标准不设行政许可,并提倡推行团体标准,为行业协会制定、发布行业团体标准创造了条件。原《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自2003年1月发布至今已长达13年之久,其间全国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快速增长,机组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发电企业运营体制机制、发电设备运维检修模式以及机组利用小时数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原《导则》已不适用当前发电设备运维检修市场的要求。为此,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在充分调研、总结近几年来燃煤发电企业设备运维检修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组织各发电集团公司对原《导则》进行了重新修编,先后4次组织召开了由五大发电集团公司、国华电力、华润电力和粤电、浙能公司等煤电装机容量大的发电企业参加的《导则》修编座谈会、修编审定会,最终形成了得到各发电集团认同的行业团体标准。该《导则》将于2017年3月底正式发布。此外,为适应全国新能源快速发展的要求,为规范风电、光伏发电设备运维管理,本协会通过广泛调研,拟订了风电、光伏发电设备运维检修标准体系纲目,并已初步形成了《风电场设备运行规程》、《风电场设备检修维护规程》、《光伏电站设备运行规程》、《光伏电站设备检修维护规程》四个标准规程。以上四个标准《规程》(草拟稿)待召集各发电集团公司座谈、审议修改后,将于今年4月份以行业团体标准发布试行。

三是举办专业研讨交流活动推广行业先进经验。2016年根据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实际需要,协会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业交流研讨活动。包括2016年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会议暨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创新成果表彰大会、全国百万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一二类缺陷管理经验交流研讨会、全国燃气发电设备运维检修经验与技术交流研讨会、全国架空输电线络技术年会、全国火电机组运行管理规范化智能化节能化建设工作会议、首届全国燃气发电设备运维检修大会、全国电网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年会等专业交流活动。通过这些专业研讨交流活动,让电力行业企业分享了兄弟单位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成果,开阔了专业管理视野。同时,组织开展年度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推选表彰活动。

四是促进电力行业专业组织发展。为适应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的需要,加强电力行业设备管理专业组织体系建设,2016年本协会先后成立电网企业设备运维检修专委会、发电企业电气设备检修专委会、燃气发电设备运检专委会、光伏发电运维专委会以及正在筹备成立的汽轮机专委会、锅炉专委会、电机专委会、采购与物资管理专委会等。同时,本协会在全国电力行业设立了一批电力设备管理示范中心(基地),包括“全国超超临界百万千瓦级空冷机组双创示范中心”、“全国燃气轮机修造服务基地”、“全国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示范中心”、“全国变电设备带电监测技术中心”、“全国输配电设备带电作业技术中心”、“全国电力系统防雷技术中心”。这批示范中心(基地)的设立,将为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发挥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技术支撑平台作用。

五是加强电力行业设备管理信息交流。2016年本协会正式创办了《电力设备管理》杂志(月刊、国家正式科技期刊),从而为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提供了专业交流和发表专业论文的园地。本杂志已于2016年10月正式创刊出版发行,并以其栏目内容定位专业、版式编排新颖精致受到行业好评。本协会网站中国电力设备管理网去年也进行了升级改版,完善了网站服务功能,丰富网站内容。本协会微信公众号设置的“运维之道”、“业界动态”、“协会动态”、“改革观潮”、“设备讲堂”、“慧谷心语”栏目浏览量日趋攀升。《电力设备管理》杂志、协会网站、协会微信公众号实现了全国电力行业全覆盖。此外,本协会还向国家部委内部简报推送并被刊用了电力行业设备管理、节能减排、安全生产、装备自主化创新等方面的动态信息、专题经验、调研报告7篇,从而有效地向国家职能部委反映了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成果、经验以及亟待政府层面关注和研究解决的问题。

六是开展发电设备检修维护资质认证和设备供应商信用评价。2016年先后受理了6个发电设备检修企业检修资质申请和评估、颁证,为12家电力设备供应商进行了信用评价,并颁发了《电力设备供应商信用等级证书》。

七是构建中国电力工业设备管理高级专家智库。2016年经各大电力集团公司、全国科研院校等相关机构推荐和协会筛选,协会组建了“中国电力工业设备管理高级专家智库”。该智库现拥有覆盖电力工业设备管理各专业领域高级资深专家千余人。协会已将这批高级专家按专业分为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汽机、锅炉、电机、热控自动化、输变电、继电保护、智能电网、技术监督、物资管理、全寿命管理等20个专家组,从而为电力行业开展设备管理工作提供了专业技术支撑。

成绩可喜且来之不易,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显而易见。2017年受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电力市场需求走低,火电产能过剩,电煤成本高企,发电利用小时数下降,盈利空间大幅压缩,环保约束更加严苛,发电市场竞争加剧。上述不利条件都加大了电力设备管理工作难度,对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挑战无处不在,应对方显本色,我们要以积极进取的心态面对困难与挑战,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不辱使命。

二、2017年工作思路与意见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推进之年,也是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创新优化之年,电力设备管理工作应在“适市场、转机制、促转型、提质效”上迈出新步伐、取得新进展。目前,我国经济正呈现出一些企稳回暖的亮点:经济增速缓中趋稳,新业态、新动力正在形成,参与国际产业合作化解产能过剩取得成效,应对、引领新常态的本领正在生成,“L”型增长正在从原来的“竖”向“横”过渡,经济转型从上半场的“降速”阶段逐步转向下半场的“提质”阶段。虽然2017年经济增长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但总体上呈现内需增速大幅回调、外需增长由负转正趋势。因此,我们要增强信心,在困难与挑战面前砥砺精进,撸起袖子加油干。

2017年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适应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以价值为取向,以安全防控、降本提效为目标,以深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精益化为抓手,以信息互联共享为平台,为我国电力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绿色发展提供电力设备管理坚实支撑。

2017年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预期目标是:预期机组全年发电量为62140亿千瓦时。其中,燃煤发电机组发电量40700亿千瓦时,气电机组发电2600亿千瓦时,水电机组发电量10860亿千瓦时,核电机组发电量2800亿千瓦时,风力发电量3600亿千瓦时,光伏发电量960亿千瓦时,生物质发电量620亿千瓦时,预期全国社会用电量62000亿千瓦时。

2017年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指标:

——设备运行指标:发电机组等效可用系数95.60%,主设备非停率0.08次/台年,机组大修全优率100%,机组平均供电煤耗312克/千瓦时(2016年全国供电煤耗313克,同比降低3克/千瓦时),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4000小时(2016年是3785小时),电网综合电压合格率98.820%,综合供电可靠率99.90%,电网输电线路损失率6.47%。

——设备工程质量目标:工程建设全优率99.8%,工程零缺陷投运率达99.8%。

——物资管理目标:设备采购计划率达90%,集中招标采购率90%,公开招标采购率90%,网上电子招标采购率90%。设备供应商合格率100%,设备配品备件保障率达98%,主要设备监造率达98%,设备物资管理从业人员上岗持证率达100%。

——设备制造目标:主辅设备质量合格率95%,售后服务满意率95%,设备供应商信用评级优良率达95%。

2017年,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几点意见:

1.在重塑中顺应新常态,筑牢设备管理工作根基

随着能源革命给能源体制、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的全面推进,标志着我国进入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的新时代。电力需求乏力、发电产能过剩、发电竞价上网、大用户直供、分布式发电、微电网、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用户储能、需求系统响应和能源互联网等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业态不断出现,使电力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市场变革洗礼和复杂运营环境的重围。在面临诸多新挑战面前,我们唯有打破传统思维定式,重塑思想观念、管理理念、思维模式,以筑实电力设备管理工作根基。

重塑心态。心态决定生态,良好的心态是开启正能量之门的金钥匙。电力市场需求下行压力加大,电力体制改革深度推进等一系列利益格局的调整,给电力企业运营管理带来了剧烈震荡。煤电这个昔日的“电大老”,随着产能过剩、煤价企高、环保严苛等多重挤压,如今已是“欢颜不在”,即使以前满发的核电、水电,如今也难逃“弃核、弃水”的厄运,而随着售电侧放开、发用电计划放开、大用户直供、分布式能源用户、增量配电等电力市场体制改革的推进,使得电网企业“一网独大”的时光不再,电网企业经营亦将“压力山大”。发供电企业在电力市场变化的巨大反差面前,都需要从推进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革命的大格局、大趋势来重塑我们的心态,充分认识推行绿色低碳发展和推进发电侧竞争、售电侧放开等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客观趋势和重要意义,自觉置身于电力改革大潮之中,以积极的心态看待电力产能过剩、发供电设备利用效率降低、发电侧竞争和售电侧放开等市场变动因素,主动适应,勇于应对。

重塑理念。要适应电力市场变化的新形势、新要求,变革电力设备管理工作一切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当今世界能源革命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智慧密集型而非物质密集型,提高能源效率主要靠智慧型管理来实现,而过去我们在电力建设与运维工作中注重追求和依赖实物的投入。因此,在谋划电力设备管理工作开展上,要运用设备管理信息型、智慧型理念,大力推进设备管理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使电力设备管理工作全方位、全专业、全寿命的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智慧资源,以提高电力企业设备管理工作效率效益。

重塑思维。一是市场化思维。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全面深度推进和电力市场产能过剩,要以市场化思维抓设备管理工作,建立设备管理服务于电力市场需求的运维管理模式,按照市场需求和市场变化,优化相对应的设备运维方式,有效控制设备运维成本。火电企业编制机组维检计划时,应综合考虑本地区电网负荷的季节性特点以及煤价走势、来水情况等因素,把设备检修安排在对电量及效益影响相对少的时段,最大限度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设备的非计划停运、故障率和无效维修小时数。在适应机组灵活性调峰方面,特别是满能低负荷稳燃、低负荷供热、低负荷自动调节、低负荷保护逻辑完善、低负荷环保数据达标排放等方面不断探索和验证。二是互联网思维。现今是传统产业全面触网和发展智慧经济模式时代。在互联网融入实体经济条件下,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2016年10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号召:“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随着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广泛普及,互联网以其泛在、连接、智能、普惠、分享等突出优势,有力地推动了互联网与传统经济的深度融合,并已经成为创新发展新领域、普惠服务新平台、信息分享新渠道。现今无论是“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模式的应用,还是电力工程建设、电力生产运维等各环节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无不体现了互联网对电力产业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因此,应积极运用互联网理念与技术统筹开展设备管理工作,实现设备状态信息的归集、筛选、监控和早期预警防控,以及在线设备故障运程诊断和运行方式远程优化指导等网信化。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国家能源局关于“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将组织相关单位制订《互联网+设备运维指导意见》、《互联网+设备工程建设指导意见》、《互联网+设备物资采购与管理指导意见》,以推进“互联网+”设备管理工作的落地。三是分享思维。分享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资源。分享已生发成一种新兴的分享经济模式,并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分享经济通过高效利用海量资源,达到供需多方有效链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资源互补,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交互模式。电力行业是一个同质化生产的行业,运用分享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我们应打破封闭思维壁垒,加强行业设备管理工作信息沟通交流,相互分享设备管理信息资源,形成行业设备管理信息资源交互化的良好环境,使设备管理资源效益最大化。

2.静心凝神优化存量资产管理夯实升级增效坚实基础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凝神无以中的。如今,铺项目、扩规模时光一去不返。“优化存量、控制增量”是“十三五”时期电力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主要命题。各级电力企业要按照中央“优化存量、控制增量”这个总要求,以做增量的那股劲集中精力、集中资源,静心凝神地做好设备这个电力企业最核心、最大存量资产的优化管理工作,确保设备存量资产的健康运行,以打造电力发展新动力,夯实电力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基础。

一是营造设备管理工作良好环境。目前,我国电力工业设备投运规模居世界首位成为第一电力大国。在推进实现由“电力大国”变为“电力强国”的历史进程中,电力工业设备管理现代化水平提升是关键一环,也是当下电力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基础与支撑。各级电力企业要切实把设备管理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劲往设备上使、钱往设备上花、人往设备上用”。企业主要领导要熟悉设备管理工作,对涉及设备管理重大的计划安排、制度规范、工作事项要亲自研究、亲自过问、亲自协调。要健全电力企业设备管理工作体系,全面推进设备管理全寿命周期管理,对于涉及基建工程、运行检修、物资管理等部门的设备管理工作,各职能部门要密切协同,环环相扣,无缝连接,形成推进设备管理工作的合力。

二是夯实设备管理工作基础。全面深化设备管理标准化建设,梳理、完善设备管理三大标准体系,形成标准化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标准化管理全专业、全岗位、全设备覆盖。要健全完善设备台账、设备档案管理。各电力企业要立足“智慧电厂”、“智能电网”建设的要求,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网信技术,促进设备台账、设备档案的信息功能升级,形成每台设备动静态台账。要建立电力设备的统一编码体系(即设备“身份证”),以便对设备管理信息数据的适时抓取。协会将在今年修订发布《电力行业设备台账管理标准》和《电力行业设备档案管理标准》,以统一规范完善电力企业设备台账、设备档案的管理,使设备台账、设备档案为优化电力设备运维提供基础信息支撑。现场管理是人、机、环等生产要素结合状态的综合反映,是实现生产经营目标的基础要素,是企业提质增效的源头。要运用5S或7S模式与网信技术相融合,营造安全文明生产环境,固化现场管理模式与标准,并把我国电力行业几十年来在现场管理方面探索的丰富经验加以概括、提炼,形成中国特色的现场管理理论与模式,以丰富国际设备管理工作理论。要运用“互联网+”理念和网信技术深化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包括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设备物资采购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形成涵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互联网+设备管理”的网信化管理信息系统,为全面提升电力设备管理工作效率效益提供信息系统支撑。

3.把创新驱动作为设备管理工作新路径

一是进一步深化创新驱动的认识。创新驱动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管理,谋创新就是谋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条件下,传统电力设备管理模式优势已不断减弱并难以为继,必须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大力开展电力设备科技创新和设备管理体系、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文化的一系列创新,以打造电力设备管理发展新引擎,不断破解新常态下设备管理工作难题,持续提升电力设备管理质量和效益。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号召:“发掘社会大众的创新潜力,让每一个有想法有能力的创新人才都为我国的创新发展之路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从李总理发出的这个号召中,让我们看到了党和国家在推进创新工作上的坚强决心和殷切心情。要紧紧围绕电力设备管理领域核心、关键、紧迫急需的技术项目和管理方式开展创新。即在设备技术创新上:包括700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全球能源互联技术、电力燃机发电技术、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技术、雾霾形成机理、清净煤技术、余热余压利用技术、大电网安全运行与控制技术、分布式能源与微电网技术、先进储能技术、微电网技术、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与检修测控智能技术、智能电网技术、智慧电厂技术、先进电力工程施工技术、智能绿色制造技术等。在管理方式创新上:先进企业设备管理体系建设、设备管理标准体系建设、设备运维方式优化、智能巡检技术、设备技术智能监督、设备状态监测(检测)、智能电网管理、智慧电厂管理、人工智能机器人、直升机无人机运维管理、设备工程质量管理等。本协会将协同政府部门和电力企业推进电力行业设备管理领域的创新工作,研究建立“政厂学研用”电力设备管理创新工作平台,聚焦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创新项目,加快推进电力设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创新成果推广、应用、转化。同时,以全球视野谋划创新,充分利用协会平台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追踪国际创新成果与创新动向,把国外先进电力技术和管理理念吸收、引进来,用好国际创新资源。

二是构建创新人才发育环境。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要强化“以人为本、以才为先”的工作理念,把培育顶尖型专业人才视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大力培育专业顶尖人才员工、明星人才员工,汇聚全员创新、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电力企业要加强各类型“创新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要推进电力行业设备管理高级专家库构建和推选工作,实现电力设备管理各个专业领域专家全覆盖。协会将成立电力设备管理研究院,形成国家级电力设备管理大师研究高地,为电力行业设备管理提供国家级的智库支撑。同时,积极参与电力设备管理理论的国际交流与研究,总结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力设备管理理论,并为世界电力设备管理提供“中国模式”、“中国方案”,彰显中国“第一电力大国”风范。对此,每个电力企业都应具有这种使命感和设备管理文化自信。

三是营造崇尚设备管理创新氛围。2017年本协会将授予一批具有创新特色和创新绩效的电力企业为电力行业设备技术与管理创新示范基地和“创新工作室”,以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为电力行业大力弘扬创新精神,营造崇尚创新精神的浓厚氛围,培育肯于创新的设备管理文化,激发电力员工投身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电力企业要鼓励电力员工立足本职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的电力设备管理“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创新活动,以汇聚电力设备管理创新洪流。本协会今年将开展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创新型企业和优秀创新成果推选活动,对在创新工作上取得显著成绩的电力企业授予“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创新型企业”称号,对优秀创新专项成果授予“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创新成果”称号。请各电力企业尽早做好推选的组织发动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将近年来在电力设备管理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进行专项专题总结、提炼和完善,以丰硕的创新成果接受电力行业集中展示和彰扬。

四是开展“中国电力大工匠”推选活动。传承、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是党和国家面对世界工业革命浪潮和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以及高技能人才队伍日趋弱化的新形势而大力倡导的一种“工业精神”、“创新精神”。“匠”既是工艺理想与审美追求的载体,也是精湛技艺与创造标准的体现。“天工造化”“物华天宝”“巧夺天工”都是对“工匠精神”的赞誉。“工匠精神”的内涵就是技艺精湛超群,把追求精益求精作为自己的天职和乐趣。“工匠精神”近年受到社会的热议和推崇,这绝非一种转瞬即逝的时代记忆,而是珍贵的时代精神、现实需求和未来方向,将在打造“质量中国”、引领科技创新的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更加彰显。电力行业是一个设备密集型行业,无论安装调试设备、运行检修设备,还是研发制造设备,都需要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投身其中。为传承弘扬和培育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倡导电力员工崇尚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劳作智趣,本协会今年将会同相关部门启动首届“中国电力大工匠”(以下简称大工匠)推选活动。首届“大工匠”推选范围将在设备工程建设、设备运维检修、设备制造三大设备管理领域的专业工种中推选。届时将通过企业推选、网络评选等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式,评选出首届电力行业10名“大工匠”。有关“大工匠”的推选、评选办法(标准)届时另行通知。各电力企业可提前做好“大工匠”预选工作。由本协会主办的《电力设备管理》杂志和微信公众号将配合此次活动开展“我身边的工匠故事”征文竞赛活动,征文启事将刊登在《电力设备管理》杂志2017年第五期“队伍建设”栏目。

4.不断提升专业管理精益化水平

专业管理是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抓手。在设备管理环境面对诸多新情况、新困难、新挑战的条件下,做好专业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深化设备检修模式,深化推进发电设备点检模式,探索设备精密点检,建立健全精密点检标准体系,推行精密点检远程诊断与检修精益化管理。为探索开展发电设备状态检修,本协会将成立发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委员会,制订发电设备状态检修标准规范,规范发电企业状态检修管理,组织开展设备状态在线监测及故障远程诊断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电网设备要全面推行变电运维一体化,深化推进工厂化、轮换式检修模式,规范运检业务外委(包)管理。持续加强设备隐患排查,及时治理和消除设备隐患。加强变电设备专项技术监督精益化管理,完善技术监督标准规范和信息系统建设。大力开展智能运检系统和互联网+运维模式的探索,构建输电线路机巡力度,深化直升机、无人机、智能机器人、互联网移动端在输变电设备巡检中的应用,提升设备巡检质量和效率。

5.强化设备前期管理源头治理

设备制造质量事关设备运行本质安全。要建立健全设备监造机制与标准体系。本协会将积极会同国家质监总局和国家能源局安监、科技装备等政府职能部门,切实强化电力设备制造质量和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的有效监督机制,并结合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加强电力设备制造企业信用建设,强化其守信意识,以确保入网电力设备制造质量“零缺陷”。要实行生产与基建无缝连接,加强对设备初始信息的收集、整理与移交生产,以便为设备投产后的运维工作提供原始数据资料。要严格按标准规范进行电力设备的安装、调试,制定合理完善的安装调试方案,降低各种因素对设备安装调试造成的不良影响。强化设备工程竣工验收,确保设备工程“零缺陷”投运。运用网信技术推进专业管理升级。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电力设备专业管理要运用网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加快专业管理模式数字化、智能化、网格化进程。要建立电力企业设备管理大数据平台,开展生产数据、外部关联数据的采集、分析,利用高度真实的数字化模型进行设备的远方集控运行故障和诊断管理,实现精准运维,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电力运维成本。

6.扎实高效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燃煤发电企业受电煤市场、电力市场的双重影响,今年火电机组将掺烧数量较大的经济煤种使得入户煤质量下降,以致锅炉效率下降和厂用率增加。同时,机组利用小时较往年将进一步下降,机组调停次数、时间也将明显增加,机组效率受影响亦将下降。尤其是机组负荷运行和深度调峰成为常态,将进一步抬升机组耗能,挤压机组节能空间。已经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的机组在深度调峰的条件运行,其脱硝系统不能满足全负荷脱硝工况要求,需要进行分级省煤器或省煤器旁路等方面的二次改造。诸多问题加大了今年煤电机组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坚定对完成国家“十三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决心和信心不动摇,通过优化运维方式等措施,最大限度的挖掘节能减排潜力,确保全年节能减排任务的圆满完成。同时,作为行业协会,将积极地向政府职能部门反映发电企业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以求得从政策层面为发电企业营造健康的运营环境。

7.加强电力设备信息协同共享平台建设

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资源。电力行业是一个具有同质化生产运营的行业,在电力建设与运维信息资源的共享上独具优势。但目前电力行业设备管理信息不对称、信息交流传递不畅的情况也着实令人无奈。往往是同类型家族式设备在某个电力企业已出现故障甚至事故,而其他电力企业却全然不知,以致同类型家族式设备事故频频发生,给电力企业造成了完全不必要的损失。据测算,全国电力行业因设备管理信息不对称每年造成的设备事故损失上亿元。在当下电力企业千方百计开展“降成本、补短板”挖潜增效的攻坚战中,切实解决电力行业设备管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乃当前一件不用花什么钱就能产生巨大效益的实事。为此,本协会作为行业协会,应为电力行业搭建起这个设备管理信息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形成电力行业设备管理信息资源互通互联、共享共赢的新格局。对此,各电力企业理应形成共识。

一是典型经验成果信息。本协会要做好电力设备管理工作典型经验的挖掘、推选、征集、调研和提炼工作,将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先进经验、先进成果,通过研讨交流、工作简报等形式提供给电力企业相互学习借鉴。

二是设备质量缺陷信息。建立适时的设备质量缺陷信息汇总、交流传递渠道与机制,以便及时把全行业所发生的设备质量缺陷、故障和事故信息,通过工作简报、网站与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传递到各相关电力企业,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治理措施。

三是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信息。当前,电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类电力产品层出不穷。什么电力产品好用,只有应用过的电力企业才知道。因此,本协会应做好电力行业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收集、汇总和调研工作,并从今年起,在电力行业开展“好用设备”推选活动,真正把经过电力企业实际应用检验后的各类“好用设备”推广应用到电力行业,以避免各电力企业在新设备、新技术的选择上少走弯路。

四是电力行业设备类型及其故障模式信息。目前,电力行业设备投运规模大、类型多、故障模式各异。为摸清电力行业目前在运设备的类型及其故障模式,本协会将在今年上半年开展电力行业设备类型及其故障模式摸底调查。通过摸底调查,以摸清电力行业各种设备的类型和分布情况以及各类型设备故障模式,并通过故障数据分析,掌握各类型设备故障早期特征,找出故障发生的规律及有效排查治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协会将建立“电力行业设备类型分布库”和“电力行业设备故障模式库”。这“两库”的建立,将为电力企业了解同类型设备在全国电力行业的分布情况及同类型设备故障模式提供平台信息,以为同类型设备消缺检修提供案例经验。

五是备品备件库存余缺调剂信息。优化备品备件管理是提升设备管理效益的重要一环。为此,本协会今年要搭建电力行业备品备件库存余缺调剂信息平台,以方便各电力企业沟通备品备件库存余缺供需信息,优化库存和满足设备检修的需求。

8.全面开展电力设备供应商信用评价

依据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和国家能源局《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2016-2020年)》、《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管理办法》统一部署要求,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作为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国家能源局开展电力设备供应商信用等级评价机构的行业协会,按照国家能源局统一分工和部署,本协会将着重开展电力设备供应商信用评价工作。目前,本协会编制与国家能源局《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管理办法》相配套的《电力设备供应商信用评价实施细则》初稿已完成,预计《细则》在2017年4月就可由国家能源局发布实施。国家能源局将对能源行业各个市场主体全面建立信用档案,并把对各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结果和信用记录作为行政管理和市场监管、市场准入的重要依据,并在能源行业市场准入、资质管理、日常监督、行政审批、招标投标、政府采购、专项资金补贴、评优评奖等方面应用市场主体的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结果,实行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形成“让守信者路路畅通,让失信者寸步难行”的社会信用环境。

设备制造质量是实现设备运行本质安全的源头和基石,设备管理素有“七分造三分管”之说。这些年来,电力行业因设备质量而引发的电力设备事故频频发生,给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带来了极大威胁和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抓好电力设备供应商信用管理与我们每个发供电企业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各电力企业应积极参与开展电力设备供应商信用体系建设这项工作,配合做好电力设备供应商信用信息的征信工作,以便为建立能源行业电力设备供应商信用档案和信用查询平台提供信用信息支撑。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要求,在2017年12月底前要建立起电力设备供应商信用记录和信用信息数据库,在2018年12月底前实现对设备供应商信用记录全覆盖。今后,对电力设备供应商的失信行为,本协会将依法依规在国家能源局能源行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公示、发布。

各位与会代表、同志们:

众力并则万钧举、群智用则庶绩康。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协力同心,上下同欲,争先创优,圆满完成今年电力设备管理工作各项任务,努力开创电力设备管理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猜你喜欢

机组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双馈式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运行控制
660MW亚临界机组清洁疏水系统节能改造
我国首台采用四支路技术抽水蓄能机组投入试运行
300MW机组配风优化降低NOX的研究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Thync穿戴设备:可以换心情
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打破限制
350MW机组DEH控制系统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