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与超越: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2017-03-15孙鹤娟
邹 奇,孙鹤娟
(1.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2.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困惑与超越: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邹 奇1,2,孙鹤娟1
(1.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2.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近年来,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议题。我国当前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仍存在着认识模糊导致转型异化、相关制度缺失导致转型表象化等问题,为此,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上,应实现观念转型,即开放融合,确立社会导向的新型发展观;制度转型,即健全配套,构建应用型导向的激励机制;办出特色,即精准定位,走特色化发展的道路。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走到今天,在看到可喜成效的同时,必须正视出现的新问题。发现问题,找到原因,提出对策,解决问题,才能推动转型更加科学有效。到目前为止,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试点工作已经在全国22个省、直辖市启动。然而,在转型发展的实践中,如何正确理解转型的本质,如何对待原有专业优势的转型与再造,如何构建科学转型的制度保障,如何避免一哄而上造成的恶性竞争,如何严控借转型之名获取资金扩张之实的假转型行为,诸多难题与困惑制约着转型发展的进程,亟待我们探索与破解。
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遇到的困惑与问题
近年来,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话语。这是继管理体制改革和高校扩招之后我国高等教育所进行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意义深远而重大。然而,由于对转型存在认识上的局限和制度上的瓶颈,使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在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困惑,如何超越这些困惑,关乎其转型的成败。
(一)认识模糊导致转型异化
第一,理解不深导致徘徊不定。部分高校领导对转型的意义、目的理解不到位。有的高校领导认为转型是对学术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放弃,是对追求更名、升格、上层次的惯性路径和思维的扬弃,是办学层次和水平的“降格”,因而对于转型发展持迟疑态度。比如一些高校出于对向应用型本科转型的价值认识不足,对转型成本的理性考量与认识的模糊,对是否向应用型本科转型持观望态度,在办学定位上出现了在学术型逻辑和应用型逻辑之间的摇摆不定。因此,“走介于学术型和应用型的中间道路是更符合眼前利益的选择。给自己留出一定的腾挪空间,可进可退。”[1]37这实际上反映了一种虚荣主义的价值取向,是对高校的使命与功能的误解,对高校转型的意义理解不深。正因为如此,部分高校动作迟疑,举棋不定。
第二,认识片面导致步入误区。部分高校领导认为,高校转型就是为了解决职业院校总量不够,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的现实问题,把应用型简单地理解为技能型,出现了向高职专业方向发展的一边倒倾向,在专业设置上重视和加强工科专业建设,忽略或弱化了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发展;过度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窄化了高等教育的整体功能;过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忽略了理论基础、逻辑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培养。这样的转型,势必导致我国高等教育陷入了新一轮的同质化发展囹圄,根本上是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促进高校开放融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初衷的一种背离。
第三,借机逐利导致一哄而上。一些高校把国家转型发展的激励政策视为获取发展资金的机会,无论自身基础如何,只要能获得资金支持,扩大教育规模,怎么转都行。一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过程中受利益驱动,缺乏对已有办学基础的正确认识,不顾自身学科及专业基础和特点,一味地强调抓住机遇、获得经费支持,按照转型政策条件要求,照葫芦画瓢,造成了个别地方院校原有专业特色被淡化,学科品牌流失,行业属性被漠视。这势必引发各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的名义下出现新一轮的恶性竞争和无序扩张,也背离了国家支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增强服务社会功能的初衷,造成新的人才结构性失衡、教育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第四,思想发动不够导致上下不一。由于对转型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宣传不够,部分转型院校的教师思想认识难以跟上,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步调不一致,直接影响转型效果。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真正转型是高校转型发展的根本和最终落脚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不转型,高校转型就是一句空话。当前,高校转型的思想发动不平衡,有的院校只注重上层统一认识,对提高教师认识重视不够,抓得不力,致使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教师习惯于过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如何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方向转变认识不足、路数不清、行动不快。有的教师则以课程特点不同、课时不够、教学条件不足为由,不愿改进和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向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转变,致使高校转型落不到实处。
(二)相关制度缺失导致转型表象化
第一,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评估体系尚未得到制度落实。虽然,《纲要》已经明确提出了“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目标,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形而言,虽然各方对不同类型和特点的高校实行分类管理和评价已然达成共识,但是在实践层面依然存在障碍。地方对高校的管理仍然按层次分类,有博士点的院校排在一类,没有博士点的院校在许多方面显得很逊色,综合大学和专门学院在申报项目、平台、专业等方面也不尽平等。可见,分类管理和评价体系没有落到实处,势必影响地方本科高校的合理定位和特色化发展,扩大规模、提升层次仍然是高校的普遍价值追求,向应用型转型也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缺乏相关制度环境。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在于教师的转型,如果教师不转型,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便是一句空话。然而,当前高校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是学术本位,在教师引进、职称评聘、人才评价甚至业务干部选拔等方面,仍然是学术称量,高技能人才的价值地位没有得到制度认可和保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途径是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特色学科建设。而以我国目前的制度设计来看,企业主动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并不高。校企合作的前提是高水平的教师,这样的教师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这样的教师往往是双师型教师,既有高深的学术、教学能力,还有丰富的行业、企业工作经验。然而,由于没有制度激励和引导,目前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很低,除高职院校外,普通本科院校几乎很少。
第三,地方高校的应用型制度导向尚未形成。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学术逻辑体系已成为高校的主导。人才培养以学术型为价值取向,课程设置以知识学科为本。这源于我国高等教育场域中权力中心对“应用逻辑”体系存在认识上的偏见,使得一大批被定位为综合性大学的地方本科高校,仍将“学术本位”奉为崇高,对转型发展不乏抵触情绪,缺乏内在动力。转型对其而言,仅仅意味着形式上的调整和变迁,办学模式、定位、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师队伍等均未发生制度性变革,依然沿袭学术型高校的路径发展。最重要的体现便在于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本末倒置”,定位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际上依然按照精英教育和学术型的价值取向培养人才,造成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错位。因此,如果按照学术逻辑体系建设应用型大学,而不是按照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建立完整的应用型高校制度体系,建设应用型大学只能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第四,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不尽完善。从目前我国宏观高等教育体系考察,普通高等教育与中职、高职教育缺乏有效衔接与融合,学术型与应用型分界明显,不能满足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对更多更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从高等职业教育内部来看,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主要集中在专科层次,而缺少应用技术本科及专业硕士、博士的培养,形成了职业教育的断头路。培养体系的不完善,使学生、家长和社会对职业教育形成了认识的误区,使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缺乏制度通道。因此,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既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又遇到制度上的瓶颈和难题。因此,必须努力破解认识上的局限和制度上的瓶颈,为确保地方本科高校健康有序转型发展开辟道路。
(一)观念转型——开放融合:确立社会导向的新型发展观
办学观念最终呈现的是大学的目标定位。观念上的正确转型,才会形成高校转型的内驱力。没有办学理念上的根本转型,仅靠行政主导,转型发展不可能走上自觉自为的理性之路。因此,对于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如果不解决观念转型的问题,路难以走正,劲更不会充足。地方高校为什么要转型?概括地说,是经济发展之需,产业结构升级之需,大学毕业生就业之需,学校生存发展之需。
第一,高校转型源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之需。地方高校之所以存在的根本意义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自然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确立社会导向,面向社会需求开放办学、融合发展是高校存在的本质要求。我国经济发展处在转型调整时期,进入创新提质、结构升级新常态,需要大批应用型、技能型高素质创新人才,需要大国工匠支撑中国制造、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有条件的地方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向应用型方向转变,培养大批应用型、高技能实用人才,以满足国家经济转型需要,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迫在眉睫。然而,现实需求和大学定位之间存在巨大反差。许多地方高校追求“高大上”的冲动普遍存在,专科升本科、学院更名大学,贪大求全,却忽视自己脚下的沃土,以至于忘掉了办学宗旨,背离了社会价值取向。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必须确立面向社会、开放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方向。
第二,把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作为高校转型的重要导向。毕业就待业,硕士、学士就业难普遍存在,令政府和全社会担忧。原因在于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2016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有765万人,比去年新增16万人,加上历史积淀,就业压力较大,结构性就业问题正成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最为突出的特征。东南沿海地区“民工荒”突出,全国范围的“技工荒”明显,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问题凸显,工匠型人才严重不足。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是许多企业找不到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种现象虽然由多种因素造成,但是,许多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是重要原因之一。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专业与类型,着眼社会需求,加快转型调整,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第三,全面准确理解地方高校转型的本质内涵。地方高校转型的本质内涵是要求高校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使高校具备更强的服务地方、服务行业和产业的能力,落脚点是办社会满意的教育。因此,不是要求所有的大学都转向应用型的发展道路,而是让所有的大学都来关注强化应用型的社会功能。可以将大学分为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和其他类型。但是,有三点必须明确:1.大学不能都是研究型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批应用技术型的大学,国家需求量更大的是应用技术类人才。2.大学也不能都是应用技术型的,国家需要一批研究型的大学,以占领科技和文化制高点。3.不是所有高校转型都要转向应用技术型的大学,而是有条件的高校按照社会需求转向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方向,即使这类学校也不是其所有专业都一律转向应用技术型,而是基于各自专业的优势和教育功能分工,共同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服务。所以,不区分各自高校现有基础,不区分校内各专业特点,一概向应用型转型转变的观点是违背哲学原理、教育规律和社会长远发展利益的。因此,必须防止一哄而上的倾向。
(二)制度转型——健全配套:构建应用型导向激励机制
“发展终究是要突破不适应的制度设计的。”[2]31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障碍来自于制度方面的缺失和不完善。要实现健康有序转型,必须构建完善的应用型导向的制度体系。
第一,健全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制度和评估体系。在我国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评价体系方面,现行的高校管理评估制度“主要秉承一种外在的、合规定性的质量标准取向,而过于整齐划一、过分注重‘标准’的评估制度。”[3]71结果导致了我国普通高校办学定位的同质化,学科专业设置整齐划一、办学定位千校一面的现象普遍存在,极大地限制了我国高校的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一刀切”式的高校管理和评估体系,以同样的标准和尺度衡量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高校,不仅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而且必然会导致不同类型的高校盲目地攀高、追求上层次、上水平,而缺乏一种为行业、产业、区域服务的动力。因此,亟待需要突破“重标准、轻特色”的单一的高校评估制度,针对应用型高校构建一种应用型高等教育评估体系。这种评估体系要能够体现应用技术教育的特色,从而使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走向多样性、分类性,使不同类型的高校能够合理定位、各安其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最终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
第二,建立健全应用型师资与人才培养制度体系。转型高校能否实现成功转型,关键在人,在于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师资队伍的转型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一方面要着眼于高水平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引进、培育、评价、激励配套制度,通过引培并举、知能并重,通过校企合作,建立行业、企业与高校相协同的师资队伍建设多向沟通和培养机制,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解决应用型师资“先天不足,后天难产”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应用型人才培养制度体系。根据转型高校自身基础、特色,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尊重规律的原则,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建立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转型的制度驱动、保障机制。鼓励企业家进校园,教师进企业,学生勤实践,使学校清楚地方产业需求,教师了解业界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学生具有就业所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防止人才培养与实践相脱节。
第三,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现代职业教育不仅存在人才培养层次问题,还存在培养通道问题。”[2]374提升应用技术型人才、职业技术类院校的社会价值与地位,必须解决职教学生从入口到出口不断发展的学位提升通道,打通中职、高职和专业硕士甚至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之间本来断裂的通道,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立交桥[4]18。为此,要建立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成长规律的入学考核办法、教育培养方式、学历学位认定办法和就业薪酬制度;要建立各级各类职业技术院校生源充足、财源通畅、具有生存与发展活力的国家支持机制,使应用技术型院校的社会地位、社会响应、生源吸引力不断提升。
(三)办出特色——精准定位: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第一,着眼战略规划,强化顶层设计。《纲要》中曾经明确提出,高校要合理定位,努力规避同质化倾向,从而培育多样化的办学特色和理念,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政府不喜欢一般院校和新院校模仿老牌尖子大学的风格和做法。政府需要的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更多样化,更适合职业需要的学科。”[5]145因此,地方本科高校要确立一种不随波逐流的品格、勇气和信心,要通过战略规划把控发展方向,坚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要有选择地追求卓越。其中的关键在于要在办学的过程中立足自身专长,体现地方性、行业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走特色化发展道路。要实现差异化发展,形成错位竞争优势,这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办出特色的必由之路。
第二,锁定地方需求,强化特色专业。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特色,既要在办学历史中沉淀,也要在办学过程中寻找、培植、凸显和拓展,以此来形成比较优势。地方本科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要通过服务地方发展,在办学定位上体现“地方性”和“应用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校地融合,以“为”寻“位”,建立校地良性互动机制,建立互动合作机制,主动融入地方发展。这就需要加强专业建设,深入分析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取向,以此为依据调整专业设置或专业方向,以灵活实用的课程设置、师资支撑、实验设施投入强化特色专业建设,创建品牌专业,建设专业名师队伍,建设品牌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培养高端专业技术人才。以此支撑学校的社会价值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建立教育联盟,强化办学合力。地方转型高校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生技能培养的硬件和师资条件严重不足,致使转型落不到实处。为此,地方本科高校应主动建立有政企研和社会中介组织参加的教育联盟,构建一个合作、开放的办学生态系统。一是主动与政府职能部门、企业、行业、科研单位联合,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在培养目标的确立、培养过程的实施、学生就业等重大问题上,从充分发挥联盟的共商、共为功能。二是通过联盟主动了解社会,主动回应地方政府、行业需求,确立人才培养方向。三是深入细致调研,了解行业动态、就业岗位分布以及具体岗位技能要求,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改进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实行产教融合,实现产学研用共赢[6]85,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提高人才培养与地方主导行业的结合度和对于行业发展的贡献度。
[1] 张墨宁.地方高校开启“二次转型”[J].南风窗,2014(16).
[2] 黄达人.大学的转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3] 徐小容、朱德全.从“断头路”到“立交桥”: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发展的路径探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4] 丁俊苗.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五个基本问题及顾虑[J].巢湖学院学报,2015(1).
[5]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旭,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 付强,王玲.美国大学科研人才创业保障机制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6(7).
[责任编辑:哲 文]
Dilemma and Transcend :The Path for Transition and Development to Application-oriented Type of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OU Qi1,2,SUN He-juan1
(1.Faculty of Educatio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2.Jil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Changchun 130024,China)
In recent years,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universities in China exist problems transformation alienation caused by understanding ambiguity and appearance caused by the lack of related system,and therefore,in the path of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ransformed to the application,should realize the concept of transformation,that is open fusion,establish a new concept of social orientation;system transformation,that is sound supporting measures,construct application-oriented incentive mechanism;forming features,that is precise position,take the road of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pplication-oriented Type;the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10.16164/j.cnki.22-1062/c.2017.03.030
2017-02-2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5BTY027)。
邹奇(1981-),女,吉林长春人,吉林体育学院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孙鹤娟(1956-),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G64
A
1001-6201(2017)03-016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