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研究
2017-03-15刘晓慧
刘晓慧
摘要:2016年中国的GDP增速为6.6%,中国宏观经济在探底中出现企稳迹象,充分说明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已经发挥了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县域经济如何从国家产业结构政策及市场导向下,加快升级转型速度,扩大有效供给,迫切需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变化中来构建新业态,增强县域经济的灵活性、适应性。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县域经济;产业升级;发展路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战略任务,也是从提升供给质量上,依托政府改革措施来優化产业结构,矫正生产要素的配置扭曲弊病,增强供给结构的灵活性、适用性、有效性。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环境进入新常态,县域经济作为重要参与主体,其应该如何从供给结构转型升级中来提升县域经济的质量效益?从供给侧改革的认识上,避免误区与问题。
一、当前县域经济面临的供给侧改革的误区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红利”已经出现下降趋势,产能过剩、消费疲软,以及供需错配问题越来越突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宏观经济产业结构优化上来提档升级,但对于县域经济主体来说,由于在思想上、行为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其“换挡焦虑”问题依然存在。
(一)供给侧改革“上热下冷”问题突出
从宏观经济政策导向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中央层面的主体工作,而对于县域经济来说,还存在一定的“观望”态度,尤其是在思想认识上存在模糊性、行为上存在迟缓性、措施上存在空档期。如一些民营企业认为供给侧改革是国企或央企的事,自身参与热情不够,甚至一些县域政府也将供给侧改革作为短期经济问题。事实上,靠银行借贷而生存的企业,其清偿能力一旦丧失,银行将会“断供”,企业将倒闭。
(二)重“招商新兴项目”轻传统产业升级问题
从供给侧改革下,越来越多的县域政府扩大了新兴项目的招商工作,忽视了对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事实上,传统企业应该抓住供给侧改革这一转型调整的契机,加强脱困,优化产业结构,尤其是要认识到“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发展需求,避免急功近利,从市场需求出发来提升集约化、创新型水平。
(三)重“供给侧改革”忽视“需求侧改革”的误区
供给侧改革的本质是优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充分发挥市场的配置作用,政府要协同企业适应市场需求。供给侧改革不仅要解决“有没有”问题,更要解决“好不好”问题。县域政府在政策、制度、措施制定上,要兼顾供给侧、需求侧的关系,避免一味地强调供给侧改革,而忽视需求侧要求,要实现供给与需求的“两手抓”,齐抓共管。
二、县域经济在供给侧改革下的发展路径
立足县域经济主体,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要协同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推进。
(一)政府要发挥担当责任,坚定改革决心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看,对于每个企业都息息相关,政府要从根本上改变供给质量,就需要加强宣传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从思想上、行为上与中央保持一致。同时,要深入到企业行业中,从企业转型升级中,以改革的思维,督促和引导企业深化改革,坚定改革的信心。
(二)政府要从产业政策制定上发挥导向作用
实体经济的产能过剩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也是诱发经济危机的主因。县域经济体中民营企业占多数,而化解民营企业产能过剩问题,必然需要从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来提升。因此,政府在产业政策导向上,要对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进行淘汰,从市场供需平衡上避免投资盲目性,以分类政策、“一企一策”方式来谋划发展路径,并从金融政策、环保评定等方面,完善政策体制。
(三)大胆“舍弃”低端供给,促进产业升级
供给侧改革的深入,重点是推进产业结构改革与升级,特别是对于低端、低效、无效供给,要给予“舍弃”,要从供需平衡上提升高水平供给。企业作为产业升级的主体,也是产品、服务的供给者,要从品牌、品质、品种开发上,培育“工匠精神”,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同时,在促进产品更新升级上,立足中高端市场需求,以核心技术创新,推进企业装备升级改造。如鼓励企业淘汰高能耗设备,引进智能化成套设备、生产线,引入先进科技及管理方法,提升企业生产档次。
(四)注重精准投资,着力发展新兴产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深入领会和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尤其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县域经济总体存量较小,在新开工项目增量上,新兴产业严重不足。因此,供给侧改革,要推动供给投资力度,尤其是扩大有效投资,要从投资的精准性、高效性上,优化产业结构、弥补产业短板,加快发展新兴建设项目。如环保产业、养老产业、高端技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药产业等。
(五)简政放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协同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尤其是要发挥市场在增强企业活力中的积极作用。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企业生产经营艰难,融资成本高、人工成本攀升、税负过重等问题的出现,政府要着力转变职能,从政策、制度上,为企业松绑。如行政放权、投资核准、扶商、安商、惠商环境的营造,着力从简政放权中为企业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的主动性。
三、结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新业态不断涌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要引入互联网思维,着力从生产方式创新上,增强企业的活力,拓宽企业的管理思维,打通供需通道,实现供需匹配,为企业创新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动能。
参考文献:
[1] 李智,原锦凤.基于中国经济现实的供给侧改革方略[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5(12).
[2] 许小年.寻求经济增长新动力——以供给侧改革开拓创新空间[J]. 新金融,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