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2017-03-15隋润
隋润
党的十八大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将文化引入企业经营管理领域,激发员工的内在活力,开发员工的动力源泉,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激情与智慧,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使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最佳组合,这对于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成立“一个指导小组”,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企业文化象水,软而无形,但长期作用,潜移默化,象春雨润物,如水滴石穿,比宗教自觉,比法律管用,比制度力强大,比政治力持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企业如果缺乏先进的文化,前进没有方向,发展缺乏动力,组织失去凝聚力,经营缺乏竞争力,最终也会淹没在企业激烈竞争的海洋。
成立一个3-5人的大队级基层文化建设指导小组,定期巡回在所属基层单位,能從一点苗头、一种取向、一种个别思想现象中发现基层文化建设发展变化的普遍倾向,从而及时而有力采取指导性对策,引导干部员工争创基层品牌文化,激发文化活力,推动管理升级,总结实践经验,这对于解决基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具有十分现实的推动作用。
二、纠正基层文化建设的“四个误区”,及时驶入正确轨道
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企业竞争,实质是文化的竞争,为切实发挥企业文化在基层建设中的推进作用,必须纠正应用中的误区。
首先,要纠正务虚的、无效的企业文化。一些基层企业管理者在形式上搞出浓厚的文化味道,而在实践工作中却将所谓的理念束之高阁。在这样的单位里,这些理念根本就不可能为员工认同,形成共识。这种将企业文化简单化、表现化、庸俗化、空泛化的做法,最终只能是短期效应、无效的企业文化。
其次,要纠正同一化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盲目地照搬、模仿别人的管理手段、经营策略、文化口号、发展规划等,忽视了本单位的实际和特点,抛弃了传统中优秀的文化,这样即使建成了完善的基层文化体系,最终将会抹杀个性。
再次,要纠正僵死的企业文化。有的单位在基层文化建立后,没有根据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条件的变化,及时地对原有的基层文化模式进行深化与创新,恪守旧的理念与思维定势,势必使对基层发展原本起积极推动作用的文化变成企业发展的桎梏。
最后,要纠正混同的企业文化。有的基层单位把企业文化建设混同于开展员工文娱活动。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举行一些文艺汇演、组织一些体育竞赛、征订一些书记杂志等文娱活动,片面地把文娱与文化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混同,曲解了“文、娱”含义,在实践中要坚决予以杜绝。
三、强化五个途径,实现质的突破
加强培训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基础,认识是执行的前提。培训是引导员工转变思想和提高认识的有效途径。开展基层文化建设,要让员工掌握相关企业文化知识,了解本单位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明确文化建设的任务和目标。要结合实际拟定培训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要活化载体,采取培训会、座谈会、案例分析、企业文化大家谈、企业文化故事会等形式,吸引员工接受培训教育,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认同,让员工在弄懂学会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其中,实现从“要我这样做”到“我要这样做”的转变,使员工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操作者。
发挥领导作用。领导在基层既是决策者,也是执行者,更是员工眼中的引路人。领导的一举一动是员工关注的焦点和效仿学习的榜样,领导的表现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因此,在基层文化建设中要改变企业决策领导不闻不问不管的局面,发挥集体智慧,共同研究、共同商议、共同决策文化建设的重要事项,共同为开展好基层文化建设出点子、定思路、想办法。一个合格的站队领导,应该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有深刻的认识,对建设本单位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有长远的战略思考。
培树先进典型。先进典型人物是站队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是激励其他员工学比赶超的标杆。在基层文化建设中,要注重慧眼识金发现典型,有的放矢培育典型,优中选优树立典型,努力培育一批代表性强、示范性好、影响力大的优秀典型。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用典型的感人故事影响带动身边员工,激发广大员工奋发进取的积极性。
强化制度约束。制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是弥补文化“软”管理的有效手段。在基层文化建设中,必须本着先强化、后文化的思路,借助制度的刚性约束力,推进文化理念与日常管理相融合。从强化制度入手,逐步过渡到文化管心,做到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刚柔并济。
加强载体建设。载体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载体建设上,要坚持做到“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重实效。在载体策划上,要认真研究本单位生产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分析员工群众的关注点、兴趣点,使载体既符合本单位生产管理实际,又能有效调动员工积极参与;既能将本单位的文化理念形象化、具体化的展现出来,又能确保载体落实本单位文化建设总体思路上,富有生命力。在载体运行上,要灵活推进,避免纸上谈兵,针对不同时期员工队伍的变化,灵活调整工作方式方法,确保精心策划的载体成为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