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中学语文创新阅读教学研究
2017-03-15寇占民
寇占民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语文教学也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革。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特别是对于中学语文创新阅读教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学语文创新阅读的意义以及新课改对中学语文阅读提出的要求进行阐述,进而提出新课改下中学语文创新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学语文;创新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1 — 0152 — 03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阅读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学生语文的学习效果以及中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学校以及老师都必须对其引起高度重视。但是,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的各种弊端逐渐凸显,严重影响了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阅读教学的创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创新阅读教学正是我们需要引起关注的。
一、中学语文创新阅读实施的现实意义
1.中学语文创新阅读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宗旨,指出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实行创新阅读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2.中学语文创新阅读教学符合《大纲》的要求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及高级中学)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几项要求,其中特别强调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是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内容中还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上这些内容都要求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中学语文创新阅读符合《大纲》的要求。
二、新课改中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
1.培养新型的人才
新课程的理念是培养新型的人才,这里做说的人才是具有高能力的人才,是对生产、生活和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新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的四种能力分别是:信息提取能力、分析原因能力、归纳演绎能力和探究能力。其中探究能力是新课程对人才培养的最高要求。很显然,新课程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教育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摒弃过去只追求成绩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2.树立新的阅读观念
新的阅读观念就是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注重学生在阅读体验中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领悟所获得的阅读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在教师的灌输下获得一种有目的性的阅读理解。新的阅读观念还要求在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培养過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其在轻松的阅读教学氛围中自主完成阅读任务,获得深刻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创新阅读能力。
3.建立新的阅读教学观
新的阅读教学观也就是创新阅读观,就是教师通过转变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对阅读教学的课堂活动进行合理的设计,使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创造行为的一种教学观念。新的阅读教学观要求教师和学生都产生创造性的行为改变: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重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联系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创新阅读教学的课堂上积极思考,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自我超越。学生在阅读中不仅收获知识和经验,还在长期的阅读体验中逐步养成探究的习惯,并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新课改下中学语文创新阅读教学的策略
1.领会新课改的精神,转变阅读教学观念
转变阅读教学观念,首先要改变传统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改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主动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和学生实现平等对话,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求将学生看做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因此,学生是具有巨大潜力的个体,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阅读文本、体会文本的内在含义。
转变阅读教学观念,还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进行教学。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对症下药。例如,在高中生的阅读教学中,需要考虑到高中生在现阶段处于情绪较为稳定、情感比较丰富、但是不排除情绪爆发的可能性,还有此阶段的学生拥有较为丰厚的知识储备,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阅读难度,对学生进行耐心地引导,使学生能够对文本进行较深入的分析。
转变阅读教学观念,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要求学生先自学阅读文本,在阅读过程中敢于质疑,在反复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例如,在阅读《故乡》这一篇课文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5-10分钟的时间自学,要求学生在课本空白的地方写下自己初读课文之后产生的疑问。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提问,将每个学生的问题都尽可能罗列在黑板上。然后要求学生再次阅读,尝试将黑板上的问题解答出来。阅读教学中进行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质疑,然后试图通过多种途径解决这些疑问。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想成为合格的角色扮演者,必须具备极高的专业素质。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教师对其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对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及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对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学科教育学的把握。因此,中学语文中进行创新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指导,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刻不容缓。那么,应该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呢?
首先,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科综合,要求教师开发课程资源,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再加上现在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广,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学习型的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改变并完善教育教学行为。
其次,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将各个学校的教师安排到一个固定的地点,聘请教育界的专家或者优秀教师对其进行1-3个月的培训,是对本地区的教师进行培训的主要方式。定期对教师的培训有利于及时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调整教师的教学状态,使教师以一个全新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最后,不定时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传统意义上的对教师课堂的听课都是在教师有一定整备下进行的,这样的形式会使课堂呈现出比较好的效果,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评课的片面化。因此,学校应该每学期对教师进行不定时的听课和评课,督促教师认真对待每一堂课。
3.培养教师的创新素质
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实行创新阅读教学,教师的创新素质是至关重要的。所谓教师的创新素质就是指教师应该具有创新精神,要勇于探索,在教育教学中要有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意识。因此,教师的创新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应该具有较好的思维能力。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会使其对阅读的文本有较深的认识,能够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并结合逻辑思维来整理文本的结构和写作意图,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进而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探索。如果有学生在阅读中遇到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其换一种思维方法、另辟蹊径,获得“柳暗花明”的教學效果。
其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具有创造力。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会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产生厌学的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文本的情境中,激发学生思考问题以及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不仅如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经常变换思路,尝试通过另一种途径去完成教学目标,以自身的创造力去感染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三,教师要发扬民主精神。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宽松、民主、愉悦的环境中阅读,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造力更容易被激发。可见,教师的民主精神对创新阅读教学非常重要。例如,在阅读课上教师要求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在选择回答问题的学生时,要对全班学生一视同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观点,并将各位同学的观点都简要写在黑板上。这样才能激发越来越多的同学积极思考问题,对文本进行大胆的想象。
4.采用多种阅读教学方法
传统的阅读方法过于单一,往往会使学生对阅读教学课堂产生厌倦情绪,导致阅读教学的质量得不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没有明显改善。因此,在创新阅读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阅读教学方法。
首先,发现-探究式阅读教学方法。发现-探究式教学法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阅读方法注重的是在阅读过程中对学生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训练,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启发学生,使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提出自己的观点。还要求教师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疑,自己提出对本文的质疑,自主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联系生活实际阅读教学法。联系生活实际就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或者是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联系生活实际想问题。那么,联系生活实际阅读教学法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创设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熟悉又轻松的思维环境,学生在“有生活”的阅读中学习效率以及思维能力都会提高。
第三,想象阅读教学法。想象力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特质,很多重大的发现、发明都离不开想象。阅读教学中的想象就是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理解再现文本中的场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来想象作者内心的情感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力促进其对文本的理解和领悟。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实用的阅读教学法,比如:发散思维教学法、逆向思维教学法等。根据不同的阅读文本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质量的重要手段。
综上,中学语文创新阅读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既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努力向创新型人才转变,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参 考 文 献〕
〔1〕陈少平,黄瑞志.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点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05:95-96.
〔2〕黄燕.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探索〔D〕.西南师范大学,2002.
〔3〕刘长路.在中学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
〔4〕马亮.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探究〔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6,02:225.
〔5〕王淑玲.新视野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3.
〔6〕于娜娜.中学语文创新阅读教学初探〔J〕.金田,2014,08:245.
〔7〕章庆伟.创新阅读与人格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3.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