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功能 确定内容 选择方式
2017-03-15缪朱国
缪朱国
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评价具有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由于认识模糊,形式单调,考试评价的价值也未能充分利用到位。要提高认识,灵活选用,注重激发学习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通过改革小学语文评价制度,发挥其对教学的导向作用,激励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一、正确认识评价功能
小学语文评价的主要功能是反馈教学信息,适时适当调控教学进程;衡量确定学生的语文素质水平,促进学生发展。《课标》对课程评价提出以下新建议: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由于认识上的误差,评价的检测功能陷入误區。原中央教科所阎立钦所长认为要取消应试教育思想和僵化死板的评价内容、形式。“问题是考什么,怎么考,”让评价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活动,成为学生参与学习的活动,成为学生发现学习问题并积极改进的活动,使学生成为主动、自动、互动学习的主体。
二、科学确定评价内容
在《课标》提出的人的素养构成的三个维度中,知识是可以考查的,能力包括创造能力,可以考一部分,而给情感打分却是不易的。语文评价的着眼点应在于知识转化为能力,而不是孤立地、静止地检测知识的识记和辨析。评定学生语文素质可确定如下指标项目:(1)学生具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能力、自学能力;(2)课外实践活动中的语言交往能力与涉及的文化知识;(3)语文情趣、爱好;(4)情感和道德情操,语文教学有陶冶情感的任务,语文素质决定情感的深度和效度;(5)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6)学生对语文教学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所受价值观念影响的程度。
朱作仁先生说过“知识和能力关系密切。语文知识的获得,不一定说明形成了能力,而语文能力一旦形成,其中必然包含着语文知识。所以,考了语文能力也就考了语文知识。”因此,小学语文评价要遵循发展、全面、过程、多样、合作性的原则,命题要有科学性,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生活,富有人文精神和时代气息。
三、灵活选择评价方式
《课标》倡导评价形式的多样性。灵活多样的考评方式更能全面、准确反映学生的成绩,有利于语文学习情趣的提高,有利于自学、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在各类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1.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口试耗时费力,标准不易掌握。听说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内容,需事先拟定好测评方案,编拟便于操作的听、说测试题,制定题签及相应的评分标准。测试听话、说话水平一般包括听、说的能力和习惯。测试听话水平可采用“听别人朗读或说话,听后回答问题的方式”;测试说话水平可提供必要的“话题”,让学生从中选择测试。
2.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要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对系统活动进行全面监控和测量。分散测试适用于因卷面评价限制而不能测评知识点,如:看图说话、讲故事、现场口答等内容,可采用比赛、游戏、表演等形式,客观全面地对学生的语文素质作动态评估。
3.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开卷测试注重操作实践能力和查阅资料的能力。如编手抄报、命题小论文等。这些内容可以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测试前让学生作必要的材料、资料、工具准备。闭卷评价仍然是最重要的评价方法,关键是在命题、评卷诸环节上改进。命题要以能力为重点,有利于素质水平的评价;结构合理、覆盖面宽、题量适度、难度适宜,注意考查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创造思维。
4.统一和自选相结合。统一检测有利于考查学生基本能力发展情况,有利于采用补救性教学活动。可以在统一评价之外,允许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特长的项目加试,体现出教学的层次性,为他们创造条件组织加试,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客观利用评价成绩
评价只是促进教育的一种手段,成绩要能真实、全面地反映被测试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主动发展。《课标》强调要创设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实现互评、自评、他评有机统一,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要培养学生适应语文评价的能力,但不能把它变成死板单一的模拟评价的操作过程。
教师既要分析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使教学要按自身规律进行,重视体现过程,使学生比较完整掌握语文知能体系,形成语文自学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成绩考查应该逐渐向全面评估学习成绩的方向转变。语文是一个包含思想感情因素的学科,评价一向是比较困难的问题,靠什么内容最恰当,用什么方法最科学,尤其取什么评分标准最客观,存在信度和效度的问题,要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体现对学生人格和现实发展水平的尊重。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状况,让评价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坚持以《课标》思想为指导去改进、完善小学语文评价制度,就一定能促进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如东县岔河镇岔河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