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择,让科学实验课更有效

2017-03-15袁华慧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蚯蚓马铃薯液体

袁华慧

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实现“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变,实现“教知识”走向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实验教学中的有效选择,可以全面提升教学效率:可以从学生的特点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可以根据学生和教材的实际,优化选择教学内容,让学习重点得以突破;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有结构性的学具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究。

韩立福教授的专著中指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指导下创建学习共同体,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单位时间内提高学习绩效,全面实现课程目标,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过程。实验课中进行适当的处理和有效的选择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下是我在实验课教学中的几点粗浅体会:

一、营造氛围,选择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要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尊重他们的经验差异和学习特点,为他们设置合适的学习途径和评测方法,引导他们主动地探究。有效的科学教学应该以开放的教学观念和心态,引导学生將科学学习置于自然、生活和社会的广阔背景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好奇心重,只要能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就会全身心投入,特别是与他们生活经验有所联系或他们觉得有趣的内容。《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我利用热点人物刘谦对学生的影响力,用变魔术的方式直接导入——马铃薯在水中是沉的,但是老师从刘谦那学了一手,要让马铃薯浮起来!并且动作夸张地表演,让学生“见证奇迹”。这样的方式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我话语一转:“但是,刘谦也说过一句话:一切魔术,都离不开科学原理的运用。那么,你想不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原理呢?”当学生沉浸在这样的一个情境中时,他们是全身心投入的。

又如《蚯蚓的选择》一课教学一开始我就创设情境,以猜测学习伙伴入手,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围绕学生生活实际诱发学生质疑猜测,引出问题。然后再引出“蚯蚓喜欢怎么样的环境”这一重点问题去进行猜测、实验。在这样的情境中,蚯蚓作为一个学习的伙伴,在师生的对话中、学生与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实验操作活动中,始终贯穿整个过程,串联起一个个学习活动。

二、合理取舍,优化选择教学内容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要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尊重他们的经验差异和学习特点,为他们设置合适的学习途径和评测方法,引导他们主动地探究。因此,探究内容的优化与选择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率。

面对精彩纷呈的科学探究活动,我们必须考虑教材的结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小见大,从探究的重点入手,深入钻研,引领孩子经历一个比较深入的探究活动。《蚯蚓的选择》这一课,重点是设计对比实验,了解蚯蚓喜欢的环境特点。而教材中安排了结构并列的两个实验内容的设计:一是蚯蚓喜欢黑暗还是明亮的环境;二是蚯蚓喜欢潮湿还是干燥的环境。两个内容都可以深入研究,也可以面面俱到。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结构,我采取了由扶到放、举一反三的方法。首先第一个实验的设计采取扶的形式,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去完善研究计划,降低难度。第二个实验则由教师出示实验器材作为提示,完全由学生自主讨论完成。这样处理教材,既从学生实际出发,又考虑到学生思维发展的循序渐进;既突出了重点,完成了学习任务,又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益。

又比如五下教材《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教材安排了三个活动:观察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观察比较两个烧杯里的液体,调制一杯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在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了一些处理,不是面面俱到安排三个活动,而是分别采取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方式进行。我觉得这样设计的教学过程有详有略,形式多样,既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发学生思考;又能引导学生复习酒精灯的使用,利于基本仪器使用的操作要领的落实;更节省了大量时间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有利于教学重点的突破。

三、细致考虑,恰当选择实验器材

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学生实验就是最典型的一种探究方式,学具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而选择有结构性的学具材料进行实验是高效课堂的有力保证。

在探究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有结构性的学具材料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关键。例如《蚯蚓的选择》这一课第一个实验中材料的选择就应该细致考虑。比如:盒子的长度要足够,才能让明暗两端区别足够明显;又如:自然光线照射有一定的角度,会造成明暗区间大小不一致,可以选取手电筒作为光源等等。这样的考虑才能尽量减少实验可能产生的偏差,不致影响到实验的结论。而第二个实验中的盒子盖与不盖却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做主。这样反而能让学生更清楚对比实验的关键只要控制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

又如五下教材《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观察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这一环节,考虑到学生往往可能已经有盐水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认知,在演示实验中我有意识地在另外一个杯子里溶解了味精,当然也可以采用糖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这样就避免了让学生一下子猜中答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最后的分组实验,我又为学生提供了盐和白糖,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种进行调制一杯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甚至可以两种都放。让学生在实验中充分理解“一定浓度的液体,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这一重点,尤其是让学生理解掌握“一定浓度”这个概念。

【作者单位:衢州市龙游县桥下小学 浙江】

猜你喜欢

蚯蚓马铃薯液体
液体小“桥”
马铃薯有功劳
“害羞”的小蚯蚓
挖蚯蚓
挖蚯蚓
定边马铃薯
胖胖的马铃薯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