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玉米秸秆翻埋技术
2017-03-15任德元
任德元
摘要:玉米秸秆作为农业废弃物之一,产出量大,污染环境,影响农业生产,因此,要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方式方法,变废为宝。近年来,通过试验示范,探索出适合我县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即秸秆翻埋技术模式,对保护我县农业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玉米秸秆;翻埋技术;配套措施
中图分类号:S141文献标识码:Adoi:10.14031/j.cnki.njwx.2017.03.058
1技术简介
秸秆翻埋耕种技术:秋季玉米机械收获后,通过机械深翻使秸秆和土壤充分混合并翻扣在土壤下面,实现秸秆全部还田。
2模式背景
2.1自然条件
青冈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哈尔滨市北120 km,东经125°20′至126°17′,北纬46°29′10″至47°7′30″之间。全县幅员面积2685 km2,耕地面积238万亩,草原面积70万亩,林地面积68万亩,地貌构成为“一水二草二林五分田”。下辖4个街道社区、15个乡镇、165个行政村、864个自然屯,总人口51.3万,其中,农业人口37.7万。平均海拔457 m左右,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严寒少雪。
2.2社会经济状况
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 5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95元,分别是5年前的2.2倍和2.7倍。以养老、医疗、住房、就业、低保等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事业,科技、人才、广电、计生、金融、通讯、保险等各项社会事业均健康发展。
2.3农作物种植结构
青冈县年有效积温2650 ℃,年降水量489.3 mm,全年无霜期130天左右,农作物一年一季,年粮食总产量30亿斤以上。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大豆等,经济作物有亚麻、旱麻、万寿菊、瓜菜等。其中玉米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8%),水稻15万亩,大豆7万亩,经济作物15万亩,瓜菜19.3万亩。全县拥有现代农机合作社34家,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3%。
2.4玉米秸秆产生与利用情况
青冈县主要农作物以玉米为主,年产玉米秸秆大约150万t。秋季这些秸秆大部分都被就地焚烧,严重污染环境。因此,县政府积极开展牲畜养殖、能源化利用、沼肥还田等秸秆综合利用。特别是在秸秆还田方面,近两年,我县连续承担农业部、省农委秸秆还田试验示范项目,总结推广了秸秆翻埋耕种模式,对保护我县农业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2016年,全县秸秆还田35万t,到2020年,全县预计秸秆还田达到50万t。
2.5农业生态环境情况
多年来由于农户作业机械多为小型机车,并过度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地板结,犁底层加厚,土壤有机质逐年减少。为了改善土壤状况,近年来我县大力加强现代农机合作社建设,积极发挥大型农机具作用,建立以深松为基础的耕作制度,并逐年加大秸秆还田力度。
3模式图
1.模式流程图:
2.模式实物图:
4配套措施
4.1技术体系
通过大型拖拉机带液压翻转犁进行深翻作业,要求深翻深度30 cm左右,秸秆粉碎长度在8 cm以下,呈撕裂状,使秸秆和土壤充分混合埋在地下。
4.2配套设施设备
以现代农机合作社为服务主体,承担秸秆翻埋作业任务。需配置大型拖拉机、液压翻转犁、秸秆还田机、中耙、起垄机、大型播种机、玉米收获机。
4.3技术标准
(1)秸秆还田。使用迪尔S660型籽粒收获机对玉米进行籽粒收获后。用东方红1304拖拉机带秸秆还田机,将秸秆粉碎抛撒在地表,不得有堆积和条状堆积。茎秆切碎长度5~10 cm。
(2)深翻整地。用凯斯210拖拉机配套满胜翻转犁深翻作业,深度达到30 cm以上,秸秆和土壤充分混合埋在耕层下面。用210马力拖拉机,配套1pyz-6.2型折叠重耙,实行对角耙,耙深16~18 cm,整平耙细。
(3)起垄作业。用道依茨法尔2104拖拉机带运科6大垄起垄机,起110 cm大垄,垄高20 cm左右,垄底宽100 cm,垄顶宽70 cm。拖拉机要装有导航系统,起垄后达到垄体饱满,垄直垄平。
(4)机械播种。翻埋地块用凯斯210型拖拉机配套满胜12行大垄播种机进行播种作业,品种为先正达408,亩保苗4500株。播深为3~5 cm。覆土均匀严密,播种机要装有电子监控系统,防止漏种。在机械精量播种的同时,进行机械深施肥,施肥深度在种床下3~5 cm,根据测土配方选择玉米专用肥,亩施化肥量57.5 kg,其中:玉米专用肥50 kg、尿素7.5 kg。
4.4政策措施
為了进一步推进秸秆还田工作顺利进行,一是县政府对各乡镇下达了秸秆还田任务指标,并纳入年终考核。二是对深翻整地作业地块省里补助20元/亩,县政府又补助20元/亩。
4.5运行机制
(1)切实强化组织领导保障。2016年初,为了加强对秸秆还田推广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政府主管副县长为组长,县农机总站、农业局、财政局、监察局、农技推广中心主要领导以及项目所在乡镇主管领导为成员的秸秆还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县项目工作的统一领导、协调指挥、项目实施、监督检查等。
(2)切实强化示范基地保障。在充分考虑交通环境、土地连片、示范成效、群众认知度等因素基础上,结合积温和土壤地力,建立试验示范基地,通过对比,让农民充分认识到秸秆还田的好处。
(3)切实强化技术指导保障。在工作中,首先,我们聘请了省局、省推广站相关领导和专家成立专家组,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其次,成立了由县农机总站、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职教中心等20余名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指导组,负责技术指导、数据采集、宣传培训。我们研究制定了《青冈县秸秆还田技术试验示范技术方案》,明确各作业环节的主推技术,指导项目区作业。同时与中国社科院东北地理研究所所长韩晓增教授合作,共同打造秸秆还田技术试验示范项目。
5推广情况
通过秸秆翻埋耕种技术模式,实行土地连片规模经营,大机械标准化作业,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粮食产量,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今年,全县共推广7万亩。
5.1经济效益
(1)增产增收。示范区通过采用深翻整地、化肥深施、种子等离子处理、大垄双行精量播种,亩保苗由原来的3900株增加到4500株,预计亩产量由原来的603 kg增加到634 kg,示范区亩增产31 kg,增幅5.14%,按每公斤1.4元计算,亩增收43.40元。(2)节支增收。节种:通过大机械精量点播,玉米平均亩节省种子0.5公斤,亩节支17元;节肥:通过机械深施肥,可提高化肥利用率25%以上,平均每亩节省化肥投入10 kg,亩节支30元;节省作业费。通过机械连片复式作业,少去拉水环节,平均每亩节约作业费10元。
5.2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和拉动,可以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全县耕种收机械化率提高到93.5%,高效植保机械化率提高到75%,秸秆处理机械化率提高到84%,机械烘干能力提高到45%。项目区实现规模经营进行土地流转,可使富余劳动力从工经商、外出打工或从事养殖业。
5.3生态效益
在项目区内建立新的科学耕作体系,实施以秸秆还田为重点,以深松(深翻)为主体少免耕相结合的“三、三”耕作制度。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能,保护黑土地,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中低产田变高产,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起到保障作用,实行秸秆粉碎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实行化肥深施,不仅提高了利用率,同时也减少了因化肥用量大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实施该项目对保护土地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深远意义。
6适宜地区
该模式不适合在干旱沙漠地区推广外,其他地区均适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