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有效模式

2017-03-15崔高清

农民科技培训 2017年2期
关键词:培训基地农广校市级

崔高清

近年来,辽宁省各级农业部门在开展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的探索与实践中,强化教育培训环节,创新培育模式,稳步推进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

通过多年的培训实践,辽宁省农广校总结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必须立足农村、农业、农民实际稳步开展,即掌握 “三农”实际情况,了解农民产业需求,省农广校结合项目要求和外地培训经验创新制定系统培训规范,并逐年调整、完善,取得不错的效果。

2013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开始时,设置了三个模块培训:系统知识模块进行集中培训;职业技能模块进行模拟操作和职业技能鉴定;专项技术模块通过现场指导,实现课内讲解和田间实践相结合,并安排异地参观和实践操作。三个模块穿插进行,分段实施。

2014年针对三种类型的培训和农民模拟操作困难实际,拓展了技能实训模块培训方式,通过田间学校、基地实训、现场观摩等多种方式完成。2015年针对各地跟踪服务不到位情况,在规范中增加了跟踪服务模块。

在前三年工作的基础上,省农广校总结经验,对2016年培训规范进行了大胆改革创新。推行“一点两线,一线在上,一线在下”的培训模式,即经营管理培训由市级牵头,充分发挥市农广校的作用,统筹各县到省、市级培训基地集中开展;生产技能培训由县里组织培训机构采取集中培训、田间学校或现场教学、基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分段开展。同时细化了经营管理的培训课程,拓展了培训方式,增加了情景模拟训练内容。针对田间学校不太健全的实际,生产技能培训采取田间学校和实训基地现场教学两种方式进行。

在培训规范的指引下,省市县在培训上都拓展了工作空间,在培训方式上有很大创新和改变。

为落实培训规范中经营管理培训在省、市培训基地开展的要求,辽宁省开展了培训基地确认工作,下发了关于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提出了申请部门的认定条件和认定程序,赋予各级农广校具体负责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日常管理与协调等工作职责。2016年10月经过自愿申报,县农发局推荐,市农委复核,省农委审批,认定了包括辽宁职业学院等8家大专院校、2家科研院所、1家农事企业在内的第一批11个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并下发文件予以公布。目前各市的经营管理培训正在这些基地开展。锦州市集中学员在辽宁经济学校上经营管理课;新宾县集中学员在抚顺特产学校上公共基础课,在早、中、晚课余时间穿插考试环节,理论培训丰富多彩、紧张有序;海城市在本市三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展集中培訓,使经营管理培训效果突出。

由于培训规范赋予了市级培训职能,市级农委、农广校牵头经营管理培训。锦州市农广校不遗余力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出台很多创新性做法,对四县一区实行“五统一”管理,成为全省的一个亮点。一是统一经营管理培训模式,全市一张课程表。二是统一调配师资,安排市级教师赴山东学习情景模拟培训课程,给各县培训班授课。三是在县区统一建立示范班,安排专家和市级辅导员采取“田间学校”模式开展技能实训。四是统一在每个培训班确定3~5名优秀学员,对他们实行重点跟踪,加强指导,建立起“优秀学员名录”。五是市级统一档案管理。对全市的新型培训工作做到了统抓统管,全市一盘棋,培育效果非常好。抚顺市农委2016年向市财政申请10.4万元资金,开办了40人的市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班。

由于培训规范把经营管理培训交市级来组织,县级有充分的精力来研究技术技能方面的操作,创新了很多种培训方式。一是四步培训模式。建昌县采取“理论知识由教师讲解,实地操作由技术专家指导,参观学习统一组织,经验做法由学员相互交流的“四步教学法”,效果良好。新民市在培育过程中“教、学、论、跟”结合的四步互动培训法,很受农民欢迎。阜新县采用“三轮的212”(2天集中,1天观摩,2天实践)外加一年回访的四步循环培训法,满足农民需求。二是与项目结合模式。岫岩县在培训中紧紧与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相结合,将基层农技推广站作为培训基地,开展联合培训。阜新县也紧紧结合涉农项目开展培训,培训形式灵活多样。三是情景模拟培训。盘山县在经营管理培训中增加了情景模拟训练内容,聘请了锦州市农广校的老师讲授情景模拟训练课程,深受农民欢迎。锦州市各县都增加了情景模拟课程,这些创新性的做法极大地带动了全省培训工作。

猜你喜欢

培训基地农广校市级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国外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认证实践的特点与启示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对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证的启示
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市级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探讨
市级电视新闻报道中同期声使用的技巧
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95%市级政府带头 实现软件正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