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邹城市甘薯一年两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17-03-15王振学

科学种养 2017年2期
关键词:薯块硫酸钾储藏

王振学

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每年甘薯种植面积在30万亩以上,近几年随着市场对甘薯产品需求的多样化,甘薯品种、种植方式不断更新。笔者于2014年开展了甘薯一年两季种植模式的探索,平均每亩收益达5000余元,由于种植效益的提高,甘薯种植面积逐年递增,至2016年已达5万亩以上,并且由一家一户零星种植向种植大户转移、由收获后上市销售向收获后上市与储藏相结合满足市场不同时期对甘薯产品的需求转变。现将甘薯一年两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春种夏收甘薯种植

1. 品种选择

选择早熟高产优质甘薯品种是一年两茬种植成功的关键。笔者通过近三年的栽培试验,筛选出了适合当地一年两茬种植的甘薯品种——龙薯9号,该品种大中薯率高、结薯集中,薯块大小均匀整齐、呈纺锤形,薯皮红色,生育期90天,亩产2800~3000千克。

2. 育苗

①苗床选择及排种。采用冬暖式温室进行育苗。育苗土配制:二年以上未种植过薯芋类作物且无除草剂残留的大田土95%、木质素菌肥4.9%、硫酸钾型复合肥(18-12-15)0.1%,拌匀后平铺在南北向苗床内,厚度5~8厘米。选用具有本品种特征、薯皮光滑鲜艳、薯块均匀、无病虫害的薯块做种薯,鲁西南地区3月上旬育苗,育苗前采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与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混合后浸种10分钟,捞出晾干后以平放的方式排种,浇透水,水渗下后再用过筛细土覆盖,厚度3~5厘米,2天后用透明地膜覆盖苗床。

②苗期管理。薯苗对温度要求较严,温度高于35℃或低于15℃时薯苗停止生长,排种后出苗前控制苗床昼温在33~35℃、夜温在18~20℃,出苗后控制昼温在25~30℃、夜温在15~18℃。出苗前由于地表覆盖了地膜,保证了土壤湿度,不需要补充水分;出苗后土壤湿度以70%为宜,土壤湿度小会影响秧苗生长,可用喷壶补充苗床内的水分;幼苗完全出土前禁止大水漫灌,以防土壤板结影响种薯呼吸,出现烂种现象。薯苗高16厘米以上时开始通风炼苗。炼苗原则:先通小风后通大风,外部昼温达15℃时可全天通风,遭遇极端天气时(如倒春寒或雨雪),须及时覆盖棚膜和草苫保温防冻。

3. 整地施肥

①冬耕。冬耕是降低地下害虫为害,减少土传性病害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在鲁西南地区冬耕时间以大雪前后3天为宜,实行只耕不耙,最大限度地增加土地表面积,在净化土壤的同时,通过冻融交替,改善土壤结构,加速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为甘薯根系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

②施肥。结合春季耙地进行施肥,每亩施用硫酸钾或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50千克、50%硫酸钾(甘薯对钾需求量大,因此在施用复合肥基础上增加钾肥用量,是确保高产的一种施肥方式)10~15千克,2/3撒施、1/3起垄时条施;生物菌肥除了能满足甘薯对土壤有机质的需求外,还能有效预防各种土传性病害的发生及危害,可在甘薯栽植时穴施木质素菌肥,每亩用量10~15千克。

4. 栽植及栽植后的管理

①栽植。鲁西南一带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栽植,栽植越早甘薯产量越高,同时对于一年两季栽培模式,更应当在温度许可范围内提前栽植。高剪苗栽植法是预防秧苗传播病虫害的有效方法之一,即在距离土表2.5~3.0厘米处剪苗,所剪秧苗当天不栽植的垂直放入有散射光的地窖内。为防止茎线虫、蚜虫、金针虫以及黑斑病、黑痣病的发生及危害,栽植时每亩使用20%三唑磷乳油100~150克+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50克+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30克,与过筛黏土充分混合后加水搅拌成泥浆,采用泥浆蘸根的方法边蘸根边栽植。为了防止大风对秧苗的危害,采取“斜栽低植法”(即将秧苗根茎部斜插在地里,其上部不高出地面7.0厘米)。垄距85厘米,株距22厘米,每亩定植3500株左右。栽后5天查苗补苗,发现有地下害虫如金针虫、地老虎等,用40%毒死蜱乳油1500~2000倍液对准根茎部喷雾防治。地下害虫发生较为严重的地块,栽植时结合穴施木质素菌肥使用放线菌,每亩用量1.0~1.5千克。

②中耕覆膜。甘薯缓苗后,结合中耕修整栽植垄,做到平整无大坷垃。选择晴天无风的中午覆盖黑色薄膜,做到边覆盖边压实边掏苗。通过近几年试验,甘薯采取黑色地膜栽培,不仅能保护土壤结构不因雨水侵蚀而改变,为甘薯根系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规避低温、干旱对甘薯幼苗的伤害,而且还可防止杂草对甘薯的危害,在一般年份覆盖黑色薄膜的甘薯田比不覆盖的增产10%~15%、提前上市5~7天。

③病虫害防治。龙薯9号常见害虫有蚜虫、斜纹夜蛾、造桥虫、甘薯天蛾等。蚜虫可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混合喷雾防治;斜紋夜蛾、造桥虫、甘薯天蛾可用5.7%甲维盐水分散粒剂2500~3000倍液或苏云金杆菌·阿维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甘薯栽植后应重点预防冻害和冷害,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在倒春寒的前1~2天叶面喷施300倍复合生物菌液或120~150倍红糖溶液。常见病害主要为黑痣病,特别是对春种夏收的这一茬危害较为严重,主要危害薯块的表皮,发病初期表皮出现浅褐色小斑点,随着斑点的扩大逐渐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或黑褐色病斑,直接影响龙薯9号的质量和可食用性;该病在甘薯生长发育期防治较困难,应在育苗和定植时做好早期预防,如选用无病薯块做种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浸种10~15分钟、栽植前再用相同药液浸泡薯苗根部8~10分钟,甘薯收获后田间晾晒8~10小时也可减轻黑痣病对甘薯的危害。

5. 收获

7月下旬至8月上旬平均产量达0.5~0.75千克(商品薯)时选择晴稳天气收获上市。为了满足市场不同阶段对甘薯的需求,可采取分阶段收获,或一次性收获后预储5~7天进入储藏窖陆续供应市场。

二、夏种秋收甘薯种植

1. 整地施肥

此茬甘薯主要用于储藏以备春季供应市场,也可作为留种薯,用于翌年薯苗的繁育,为了防止储藏期间病虫害的发生,栽植前应做好前茬甘薯田的杀虫灭菌处理。前茬甘薯收获后,结合耕地每亩撒施生石灰100千克,起垄时每亩施硫酸钾或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50~75千克、46%尿素20~25千克、木质素菌肥40千克与1.0~1.5千克白僵菌充分混合后条施。

2. 栽植

结合第一茬甘薯收获,直接剪健壮无病的秧蔓定植在原来的栽植垄上,或在第一茬甘薯收获前7天,剪长25~30厘米的秧蔓,以50株为一捆,垂直放入有散射光的地窖内,地窖保持湿润,待秧苗产生不定根时再栽植。栽植前对秧苗进行药液消毒处理,采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2500倍液与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混合后浸泡根茎部10~15分钟,可预防茎线虫、蛴螬等地下害虫和黑痣病对甘薯的危害。

3. 栽植后的管理

①中耕除草。甘薯缓苗后中耕除草1次,植株附近浅中耕,其他地方深中耕,为甘薯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并可减缓干旱年份土壤失水速度,促进植株迅速生长。

②化学除草。该茬口甘薯生长发育时期杂草危害最为严重,每亩用5%精喹禾灵乳油50~70毫升(精喹禾灵虽然对甘薯安全,但是喷雾时应尽量避开甘薯植株)防治。除草剂不得重复使用,并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配比,防止使用不当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甘薯生长。

③病虫害防治。害虫主要有造桥虫、棉铃虫、甜菜夜蛾和蚂蚱等。造桥虫、棉铃虫和蚂蚱用5.7%甲维盐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混合喷雾防治;甜菜夜蛾具有较强的抗药和耐药性,近几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8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较为理想。病害主要是茎基腐病,主要在苗期发生,引起植株茎基部呈褐色至黑褐色,绕茎一周后植株死亡,是由半知菌亚门引起的真菌性病害,甘薯栽植缓苗后用80%福美双水分散粒剂300~400倍液根茎部喷施,每7天喷一次,连喷2次,防效可达85%~90%。

④追肥。9月上旬甘薯莖叶生长速度减慢,薯块进入迅速膨大期,此时采取根外追肥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可用0.3%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雾,隔10天再喷一次。

4. 收获及储藏

如室外温度不低于15℃,收获时间应尽量延迟。收获选晴稳天气的中午进行,收获后预储2~3天后进入储藏窖窖藏。储藏期间窖内温度不低于12℃、湿度保持在80%~85%,储藏期间经常检查,发现黑痣病、软腐病等及时清除,防止病害的再次危害。

猜你喜欢

薯块硫酸钾储藏
过二硫酸钾三级中红外光谱研究
硫酸钾为什么出口没有预想的热?
西药药品的储藏探讨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红薯窖藏“三期”管理
薯块储藏腐烂原因及防止对策
不同年份早收栽培甘薯浙薯75延后收获的特征特性
不同包装及储藏条件对酥油微生物的影响
硫酸钾供给受限明显行业景气回升
硫酸钾镁对甘蔗产量、糖分及效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