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17-03-15郑红友

成人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提升职业教育

郑红友

【摘 要】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能力,对加快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职业教育培训的角度出发,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障碍和原因,提出通过职业教育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能力。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职业教育;提升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7)02-0063-03

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成为培养和提升农民工职业能力,提高人力资本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促进其由初级技能型人才向中高级技能型人才迈进的关键环节,同时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整体素养,有助于其社会融合能力的提升。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能力,对加快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调整与升级我国产业结构,维护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新生代农民工和职业教育

1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已超过1.2亿,构成居住地城市流动人口的主体。他们是游离于传统二元结构之外的、尚处于社会结构中第三元状态的一个庞大社会群体,是相对于传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系下的特殊群体称谓。和老一代农民工相比较,主要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目前在居住地城市一般从事建筑、环卫、服务业和一些临时工的工作,他们缺乏工作必要的工作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不能稳定地、体面地实现就业。同时还是居住地城市重点管理的对象,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人群。

2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第一是指他们工作、生活地点的转变,即从家乡到现在居住地城市;第二是指身份、职业、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改变与调整,即能够在居住地城市和普通市民一样享受市民生活和待遇;第三是指他们的自身心理转变,即他们从家乡到城市,在心理上自己能够对城市生活有自我认同。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多角度的动态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复杂的概念。

3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

本文中职业教育指使新生代农民工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的职业知识、技能、态度及获取现代公民意识与创业能力的教育和培训,它更侧重于实际生产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和职业层次的提升。

二、职业教育与新生代农民工的融合关系

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主要指职业学校(职高、中职和高职)、社区学校和成人培训机构等部门开展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主要有生存型(基本职业技能培训)与提升型(职业层的提升教育或培训)两种职业教育和培训类型。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开展三个既相对独立又具有内在联系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层次:普通上岗证书的教育和培训、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教育和培训、职业教育学历证书的教育和培训。

据调查发现,42%的新生代农民工为初中学历。由于得到的教育和培训机会少,导致他们工作技能缺乏,没有现在企业需要的职业资格证书,所以他们工作不稳定,经常居住地更换频繁,导致生活成本高。而现在企业对上岗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学历证书都比较注重,希望招聘的员工能够胜任岗位要求,希望新生代农民工能够实现农民工→普通工人→技术工人的逐步转变,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

研究发现,在过去三年中接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人,社会融合的水平不管是在经济、文化、心理,都要比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人高出不少,分值差是非常大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对社会融合有很明显的正向作用,职业教育会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水平。

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能力提升

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研究前不久,笔者对在无锡市滨湖区打工的86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的学习需求问卷调查显示,88.37%新生代农民工都有继续教育学习,提升学历层次的愿望,其中75.58%的新生代农民工强烈希望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获得企业需要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调查可以得出:

一是他们受教育的学历层次与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需求意愿成负相关。其中初中学历有28人愿意参加职业教育和培训,高中有20人愿意参加,而高职大专学历的只有8人,说明学历层次对需求的影响成负相关,也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终身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不高。如图1。

二是对培训知识的需求多样,但他们的需求意愿偏重于服务行业。这次调查涉及的工种有数控操作工、焊工、厨师、快递员、理发师、家政员、电脑操作员、汽车修理工等10个工种,他们对调查的工种都有培训需求,愿意从事服务业并有相应培训需求的为46人,占53.48%,愿意从事制造业并有相应培训需求的为30人,占34.88%,低于愿意从事服务业的需求,反应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观念发生改变,愿意从事三产类服务业。如图2。

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障碍

1户籍制度、社保医疗制度方面

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在城市生活、工作,但他们头上戴着“农民”身份(户籍)的帽子。这“帽子”就使其与市民区分开来,就使得他们不能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各项权利。现在的户籍制度影响农民工社会融合的进程。虽然现在国家将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但是许多城市教育部门规定义务教育阶段都是需要户籍入学,从根本上看,户籍制度的壁垒仍旧存在,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的子女不能享受到和城市户籍子女的同等待遇,这样农民工不能融入居住地城市。

另外,社保医疗制度的不完善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障碍。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从事城市发展所必需的社会劳动,但是却不能公平、平等地享有同市民相同的医疗服务,从而使他们在骨子里仍存有自己虽然生活在城市,从事非农生产,但仍旧是农民的认知,进而在居住地城市生活和工作时缺少安全感和归属感,影响他们的社会融合。

2经济方面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户籍和身份不同,不能平等地享有与市民相同的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和服务,这样他们在城市的生活成本方面就比一般市民花费更多,支出更大。而新生代農民工进入城市后多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体力劳动,收入水平也较为低下且不稳定。虽然许多城市已经实现购房落户政策,但是现代社会高昂的房价和物价对收入水平较低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购房落户解决户籍问题,经济成本较高,难度较大,大多数农民工难以实现。

3自身文化修养方面

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公报显示,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农民工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而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过正规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还不到20%。文化程度偏低也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另一大障碍。虽然他们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但是却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社会的发展要求。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文化程度低导致他们对基本法律常识的欠缺,在文明素养和公德修养方面对自身要求程度较低,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意识也很淡薄。新生代农民工在文化修养上无法融入居住地成为真正的市民。

4心理融合方面

由于客观存在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壁垒,以及对生活资料的获取能力和自身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别,新生代农民工容易产生悲观和自卑的心理。他们在社会融合发展时,常常遭遇困境却束手无策,只能唉声叹气,形成悲观心态。这些困难造成他们在城市中试图通过努力工作而获得更高的收入与社会地位的想法往往变成一种空想或奢望。从而产生了低人一等,矮人一截的感受,产生自卑心理。

五、职业教育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能力提升的作用机制

1职业教育和培训克服制度壁垒,提升社会融合能力

经过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拥有企业需要的技能证书,成为“高级技师和技术能手”,是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根本。制定紧缺型技能人才的奖励制度,鼓励农民工接收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比如,江苏省无锡市实行“技能绿卡”制度,对取得“技能绿卡”的农民工,为他们解决落户问题,解决因为户籍差异而不能平等享受教育和医疗的障碍。只有使新生代农民工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掌握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获得企业需要和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促进他们逐步融入城市。

2职业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收入

研究表明,受教育年限每提高一年,农民工收入将会每月增加44元左右,有过培训的农民工月平均工资比未参加培训的高180元左右。当前,提高经济收入仍然是新生代农民工进城最跟本、最迫切的任务之一。接受过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企业会优先考虑这部分农民工就业,他们也能够快速地融入工作单位,展现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企业和农民工匹配度较高,很容易实现稳定就业,这样新生代农民工经济收入就会快速积累,从而体会到城市生活的物质满足感,解决他们融入城市的生存需要问题,满足需求的第一层次,让他们能够进行更高层次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的积累,最终完成社会融合。

3职业教育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融合能力

职业教育和培训不仅仅能够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专业技能和经济收入,提升他们的社会融合能力,而且还能提升他们的社会文化融合能力,突破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市民化时所面临的文化素质瓶颈。针对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进行提升城市生活技能的常识教育和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法规教育,多方面、多课程、多角度地开展职业教育,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文化水平、行为习惯素养。引导新生代农民工自觉培养对城市文明的认同感和对城市生活的责任感,以使他们能够全面融入居住地城市。

4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的弱势群体,工作环境差,生活经济成本高,社会交往少,这样他们容易产生一些孤独和自卑等心理感觉。必须关注和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我们城市的心理健康辅导机构和公益组织可以针对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单位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社会心理融合能力。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能力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接受再教育和再培训是他们的必经之路。我们国家和社会应该从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角度出发,消除制度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心理层面的融合壁垒,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皮江红.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内容:市民化视角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3).

[2]张磊,等.职业教育:新生代農民工再社会化的双向路径[J].职教论坛,2015(7).

[3]咸星兰.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与路径[J].税务与经济,2016(1).

猜你喜欢

新生代农民工提升职业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思路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