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届今日文献展论坛

2017-03-15张瑜洋

东方艺术·大家 2017年1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全球化艺术家

张瑜洋

论坛主题:以“金砖国家”为出发点,探讨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中发挥的作用以及艺术如何反观与体现出这种经济活力与社会巨变,以及这些变化在文化与个体生命的叙述中如何表现和发展。

第一部分:混合生长

高鹏

今日美术馆馆长

“今日文献展”论坛我们有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方面我们特别希望通过延展性的论坛,可以让我们的想法能够普及给更多的观众和学生,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些艺术。其次是希望通过我们的话题讨论,给我们更多的经验。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知道接下来的美术馆的展览和下一届文献展,还有当代艺术应该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赫拉尔多·莫斯克拉

古巴/西班牙策展人/理论家

有很多人总会问一个问题,“你们在策展的时候,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标准来挑选艺术家呢?”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就是去看看艺术家怎样去诠释这些复杂的问题,而且我们也希望去选择那些可以做出非常优秀的视觉沟通的艺术作品的艺术家,去寻找那些有见识的、涉及社会问题的艺术家。他们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比如说有的艺术家是用主观的方式来表达,有的艺术家是用更加晦涩的、不那么直接的方式来进行表达。

我们希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通过比较微妙的诠释,让人们思考、了解在整个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复杂问题,而且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带来一定的影响。

黄笃

今日美术馆学术总监/策展人/批评家

在今天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出现碰撞或者说交融的这样一个关系里,传统意义上的地缘政治已经不再是我们对艺术的一个划分了。今天我们认为的艺术,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族群或者说不同文化的传统里,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个展览并没有采用宏大叙事的方式,每位艺术家都是从自身出发而创作的作品。所以我想在这个展览里你会看到更多的用自己的信息去传达,用个人的视觉力量去转达他对现实的判断、对艺术本体的分析以及对艺术语言的延展。

所以我想这个展览,充分地呈现出了已经发生在金砖国家引领的新兴经济体发展的条件下,一种已经发生的,或者说正在发生,或者说将来要发生的新的、凝聚的艺术的潜质。

乔纳森·哈里斯

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艺术学院

院长,美术史教授

我觉得不管什么样的作品都会有一定的社会干预和对政治的干预。我的作品诠释了一下我们当前面对的问题,全球资本主义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如何看待艺术作品以及艺术在整个局势当中的关联度,我的背景主要是以西方市场为主。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快的变化。整个知识和知识产权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体验全球化的精神。但同时因为全球化而带来的动荡和变化也会让我们觉得非常担忧。基于这种情况,我们不能够完全依靠学术来进一步了解整个世界发展的方式,所以艺术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可能性,给我们提供了一类资深的知识,这也是这一次展览的契机。它选择了一些艺术创作,这些创作可以把它自己从每日全球化的过程之中脱离开来,进一步地展现一种知识,同时也展现全球社会的变革,所以艺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马诺吉·耐尔

作家、评论家、策展人

艺术应该从全球的视角去阐释,特别是在这些大都市的中心。以城市为中心的艺术必须要具有一种包容性、独创性,也必须和本地建立很好的联系。全球化和本土化这两个都是非常重要的趋势,我们需要紧密相联。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危险和机遇,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艺术家们需要用当地的特别元素,然后从自己的身份、文化认同的角度来进行一些艺术创作。

近些年,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双年展或者三年展开始在偏远的地方举行,但其本质上早已经偏离了艺术,更多的是为了经济利益召开的。因为经济也是和全球化息息相关的,这也是他们所得到的关注越来越少的原因。

千叶成夫

日本东京国立现代美术馆主任研究员

我想当代大概有两个前提,首先是称之为混沌的这种状况。当然这种状况不仅仅局限于金砖四国,它其实在很多的国家或者说地区的美术当中都有出现。这个混沌的状况也出现在西方的发展过程之中。要知道西方可是一开始产生了近代美术,同时引领美术界潮流的地方。其次现代美术的领跑者,西方的美术在成长和发展的终极阶段,自身进入了一个无法发展、走到了尽头的状况。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传统美术的发展,已经走到到了尽头,它的下一步是什么?谁也不知道。在这个迷茫的状态下,就是我们所说的混沌状况。后发展地区的近代美术虽然受到了西方美术的触发而显得并不是那么自由,但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国情和地域状况,所以每个地区的发展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

邵亦扬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理论家

我觉得这个展览提出了几个问题,全球化、地方化、当代性的问题。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资源的掠夺,也带来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如果没有完全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化,就不会有故步自封的本土化,所以我觉得现代化是一种大融合,这种融合之中,我们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

当代性没有总体的概念,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追求这种当代性,这就是艺术的一种非常积极的力量,追求自由的力量,所以新的力量在全球都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改变现有的世界秩序。在这个情况下,艺术是非常重要的,艺术可以表现我們争取当代性、解放我们自己的自由的力量。

另外一种选择总是让我想到另一种现代性。但是我觉得未必会有另外一种选择,在当下的艺术生态中并没有统一的现代性,既然没有统一性就谈不到另一种现代性,所以这也就是就这个题目的一种混乱杂陈的意义。

俞可

《当代美术家》主编

讨论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价值的“另一种选择”时,就已经表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对自身文化身份所表现出的某种诉求。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格局的变化,对过去以美国和西欧为主导的、单向的文化价值标准进行反思,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在今天多元格局中也想努力地激发自身潜在的文化力量,期望获得一种更为平等的文化身份,来与西方的文化权力形成有效对话。

全球化也许并不是一剂良药,但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用什么来解决自身的文化顽疾,政治的强势控制,科技的快速发展。我想,这一切仍然需要在全球化过程中去产生改变。

徐可

《中国艺术》杂志副主编

第三届“今日文献展”提出了金砖国家的大背景,试图凸显出在地缘政治视野下,当代艺术的新格局。金砖国家的概念是否能够成立,这个由经济引起的话题,或者说这样的一个群体,是因为地理位置的遥远或者说是区域的差别,本身就呈现出不同的差异性,不可能像欧洲那样,形成一个统一的共同体。所以说在金砖这几个国家内,也很难像欧洲那样更加紧密的勾连,所以我想在这种背景下艺术也呈现出混合生长性。

其次还有技术生活所呈现的混合生长,我们前面讲到的全球化是资本在进入到全世界之后,它对于世界的控制。但是我觉得技术的革命,带来了互联网对于世界的勾连。它并不是能够用经济的手段来完全控制的。互联网最大的益处就是分享和权威的消失。还有一个就是人工智能的技术。

我们现在所讲的混合生长都是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同的想法,那么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混合生长,可能就突破了人和人的混合的部分。

第二部分:另一种选择——机构介入与个人实践

赫拉尔多·莫斯克拉

古巴/西班牙策展人/理论家

全球化这一个词语很好,它其实是一种经济发展的趋势,在艺术和系统之中都会追溯全球化的趋势,所以全球化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全球的维度和框架,它也是一种权利的展现。

在过去有很多艺术活动都是本土性质的,并不具有太多的国际声势,有很多艺术家在过去都没有文化和社会上的影响。这些艺术家会不断地学习当地文化,不断地将自己的艺术主流化,他们也希望能有很多国际的观众,有些时候他们也在本地和外国之间不断的穿梭来相互学习。一种当代、本土艺术文化的诠释和发展,在国际的层面上进一步的展开,同时通过全球网络紧密的交织在一起,这些流程能够反映出不平等和很多其他的社会问题,它也能够帮助我们打造经济和社会的平衡。我们尽可能不要让各种社会现象,以及各种思潮来进一步禁锢艺术的表现形式。当我看到在全球纷繁复杂的发展过程当中,仍有很多创新和变革性的机构,它们会从底层开始帮助文化进行传播。

徐真锡

白南准美术馆馆长

韩国Loop空间总监

今天我想谈一谈21世纪革新式的趋势如何推动我们艺术的内容发展的,而且全球资本主义和数字化的技术是怎样影响了当代艺术的。

我觉得在全球资本主义与当代艺术相互的影响当中,我们观察到了三个现象。第一就是艺术开始工业化了,艺术成为了一个行业,因为艺术可以成为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和引擎;第二就是数字技术让艺术更加的流行了;第三就是艺术也可以更多的融资,变得金融化了。这是因为全球资本主义,还有数字化技术,在21世纪的迅猛发展给艺术带来的影响。

在过去,我们的社会中是存在等级的,艺术只由西方引领。但是现在已经有不同的艺术流派可以让人们联系到一起,所以艺术形象是更加平等了,开始有更加多元的属性,并且没有任何艺术的等级之分。这就是全球本土主义,所以艺术是由一到二个有效的群体整合到一起的,对此我非常乐观,我们会有一些全新的机会,我们也可以有更好的经济和非耦合的发展。

王春辰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美术史学博士,美术批评家及策展人

第一部分讲的是混合生长,在我理解中,混合不是说你长你的我长我的,我们是一块儿长,而是这里面有长得快也有长得慢,具有更多的状态。我们今天的状态,这种生长不一定是和谐的生长。我发现这一次一个大的题目是全球化和资本主义。第二个主题是另一种选择,就是回应第一个主题,在这样混合生长的全球化和资本主义跨国生产之下,我们如何选择?这就变成了一个人的立场,是不是这样?所以这就叫做另一种选择,我们过去喜欢讲求同存异,我们观点不同,但是不妨碍我们共同的发展,这就是官方的语言。中国已经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已经在世界当中。但重要的是我们的意识里面,是不是认同全球化的价值观和一个系统的共同的东西,而不是说你是你,我是我,如果是这样,我们永远不能够做到在同一个价值体系下去交流。所以讲到全球中国的时候,指向了我们今天当代艺术和文化建设都有这样的关系。具体到个案上,都有个性和差异,这是个体的行为,但是毕竟还是有共同的东西。我想在共同的东西下,才能够推动个体的发展,否则我们的美术馆怎么样建设?一个机构如果不能够得到整体社会的支持,它如何持久的发展?

今天做艺术和展览和做文化机构都有这样的价值诉求,所以说另一种选择就是说,做艺术的机构可以做出对这个世界的一种价值的回应,我们追求一种共同的价值才是今天更重要的一件事情,不仅仅是艺术,艺术在这里它是一个道具,是表达个人存在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更应该回应整个全球化的挑战。

晏燕

今日美术馆副馆长

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这个展览至少给中国观众带来了一种新的理解当代艺术的可能,它不完全关乎审美,也不在于批判价值,而在于通过艺术表达与每一个个体相关的,着眼于当下生活、事件与内容的主题;用艺术来解答一种发展的出路。這一点即是,混合生长的活力,它同样代表着当代艺术新的生长力。

这个展览极力塑建了当代艺术的活力,它很具体的勾画出拉丁美洲当代艺术的活力,亚洲当代艺术的活力,及其中国当代艺术的潜力,以及西方当代艺术自身的批判性的活力。也可以说这种混合的活力是交融的,处于一种生长的状态,存在于一种“关系”之中。另一种选择,不是指他代表着一种当代艺术发展的方向,而是针对中国当代艺术家如何参与世界话题的讨论,并建立自身对世界当代艺术的贡献,提供一种思路。

通过这个展览,我们最终希望提示艺术家的是,当代艺术的这种混合活力,可能真实的来自于艺术家对于身份的认知,对现状的忧思,对发展的展望,以及他们极其明确的艺术立场与态度。

乔纳森·沃特金斯

英国IKON美术馆馆长

我不相信艺术,我不觉得艺术是非常好的一个理念,或者说艺术产业。我们的这个展览,是“另一种选择”,我们希望去找到一个直接可以描述的主题词汇,但是我觉得找不到。我觉得整个展览的作品,融合起来共同地阐释了我们的主题。其实艺术是随处可见的,艺术是可以触及的,同时艺术也是很强烈的,因为艺术家们所创造的不是现实世界的,而是一个个完全精准的反映。让我们想到,在我们生活中的另一面,包括我们的内部,或者说是人们内心的一些东西,都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

马科斯·拉米雷斯·艾尔

艺术家

全球化非常重要,要了解全球化,就必须要了解我们是不是需要失去自己的身份,之后才能够进行更好的学习其它的文化和身份。但我认为其实并不是这样。并不一定要丢弃自己本身的身份才可以去学习别的身份,不同文化共同学习,这样才能创造更多的艺术财富。

在我准备我的作品的过程中,我发现硅谷的各个城市有非常大的差异,尤其是人口的分布,差异很大。因此我当时就想到,可以把不同的木材用来代表不同的人群。针对这个作品,我也开始了硅谷附近一些人口的专门研究,看看他们都受到了怎样的影响?

我们需要和他们进行沟通,建立起互信,才能够真正地去种植希望,来帮助我们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我的作品也想要展示一种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翁奋

艺术家

中国的现代化与城市化运动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和中国现代化思潮背景下展开,我是基于在这个发展進程中所产生的个体以群体的心理的变化,并由此形成的人与现实世界的关联性的诸多的问题来展开的创作和实践。

整体的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路径是中国的属性,鄂尔多斯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追求速度和时间的现代性,在城市景观下掩藏的不仅仅是对速度追求的欲望,同时也是资本欲望逻辑和房屋财富化的大众欲望。让我们产生一种新的幻想,一种新的高速发展的景观,这个景观超越了我们真实的世界,并遮蔽了我们的真实感受。

图片的意义是建构观看和现实世界的关联性,所以我的作品通过凝视地平线的眼光,来去之间把地平线的概念放在一个时间和地理的维度中去理解,通过这个凝视的眼光和观看的学生去显现。我想通过这么一种方式来去呈现出一种客观性的认知。

威姆·德沃尔

艺术家

其实像我这个作品,是每个人都能够感同身受的,都是人类所共同的东西,每个人都知道,机器本身其实是非常全球化的,也是都市化的,不仅是从地理的角度来说,包括我们从工业化的发展来说,也是如此。

但我的作品不仅仅是机器本身,其实还是蕴含着“生产”意义的机器,其实我担心,有一天这个机器,会不会真的变成一个有用的东西。这是我最担心的,我的这个机器(消化系统5号)就是一个艺术作品,是完全不需要有任何用处的。

裴刚

雅昌艺术网主笔

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个世界,每个人所产生的态度,或者说所制造的产品,包括媒体在内,也是在进行一种内容的生产。这种生产来自于怎样的动能?可能来自于每一个机构的不同的模式或者是体制,也就是像国家、政治、经济体产生的这种能量一样。在我们的机构,也就是像今天今日美术馆做的这个展览,也是借助了整个东西方文化的一种交流或者是整个亚洲地区的一种交流。对于金砖四国来说,无论是政治生态也好,还是经济生态也好的一种介入,同样是在这样的一个运转的线条上的一部分。这个展览的产生,同样也会作用于这个时代和未来。

赵炎

艺术史博士、中央美术学院讲师

《世界美术》编辑

我想全球化作为一种表述,它可能仅仅是一种表象。大家在探讨全球化的时候,所强调的不是全球化有多少的共性,有多少统一性,而是强调差异性。从多元主义这个角度出发来看,我们的这个展览,实际上强调的恰好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个多元主义的状态。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种族问题、性别问题、身体问题依然存在,但是在今天的语境和今天的体制之中会有一些变异,会有一些隐晦的表现。今日文献展把我们所面对的当代艺术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一些所谓的非中心地区的一些状况给呈现出来,为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的现状,探讨当代艺术的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参考。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全球化艺术家
当代艺术看得懂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全球化陷阱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