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创新——微课程

2017-03-15杜丹丹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微课程初中政治创新

杜丹丹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微课程教学也由此诞生。如果可以将微课程与课堂教学巧妙结合,不单有利于学生突破知识的重难点,还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爱上学习并主动学习,极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与主动性。本文就探究了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创新运用微课程来提升教学质量及效率。

关键词:初中政治;微课程;教学;创新

在现代化的教育中,因为受到应试教学的影响,学生学习一直处于在被动状态,学习效率低。而政治课因为枯燥等原因,一直不受学生喜爱,常常要通过背诵记忆来学习,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政治书本的内容有时和现实脱节,无法激发起学生对政治的热情。因此,在初中课堂教学中迫切需要创新,让学生爱上政治。

一、微课程简介

微课程是借用微课形式来完成教学的一种创新课堂模式。通过播放辅助的教学短视频来教学,以这样形式为学生提供巩固课堂知识的方法。微课程视频包含大量教学设计、构思,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练习的渠道。并且可在进行反馈学习、点评中根据辅助性教学资源形式有关导向教学,通过组织活动调节课堂气氛,打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下可以回顾、预习大量信息。同时微课程也有自己的特点:第一,时间短。一般不超出10分钟,与传统45分钟相比,只是对某类问题片段进行回顾。第二,内容少。这也是和传统课堂的一个区别。传统课堂中,对整个系统内课程开展分析、研究,之后进行集体授课。但微课形式则是把一些重点扩大,详细讲解,通过微课开展私下一对一复习,由此更好完成对一些薄弱知识点的重新回顾。第三,主体突出,内容具体。微课程主要是针对某一个主题,对主题进行深入研究,直接明了,可以让学生理解各内容,由此获得更多有效信息。并且微课程资源结构情景化,其选择的教学内容简单、明了,且通过微课程的视频进行教学,其效果更好,也能让学生更直观了解内容。

二、微课程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创新运用

1.精心设计,突出重点。在初中政治的微课的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明确微课程目标,突出重点,以学生作为出发、落脚点,最大限度去考虑学生的发展,结合教学难点、重点、热门考点、知识疑点等等,深入分析、处理知识要点,选择有代表性及针对性的生活素材,精心设计主题,让教学内容更明确。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去掌握、理解知识,可对教学内容自主完成,提升微课教学的有效性。

例一:在学习《法不可违》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中的应用一课时,其教学重难点在于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的区别和联系。为了可以深化学生对此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借用主题,结合现实中的违法典型制作成微课。如“三鹿奶粉”事件,或是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例,引导学生对此开展交流、讨论。通过案例分析、案例说法、案例感悟等,让学生可以正确判断违法犯罪的行为。由此增加学生的法制意识,并且还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巧妙入题,调动学生热情。微课教学时间比较短,常常在5- 10分钟左右,因此微课课题切入要简洁、明了。通常课题切入方式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从学生生活实践、实际问题着手,让学生去自主思考、交流、体验;第二种模式:教师“留白”,通过设疑来引发学生的认识碰撞,激发学生好奇心。第三种模式:教师通过有趣的画面,快速切入课程主题,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是借用简单且生动的语言直接切入,指明方向。

例二,在学习《尊重和维护隐私权》一课时,其重难点是帮助学生构建隐私意识,懂得如何尊、维护隐私权。在开展微课教学时,可借用以下视频情景入题:一位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因为错过了一课堂,在未经得一位美国同学的同意之下抄了该同学的课堂笔记,后来这位美国同学以中国学生侵犯他人隐私为由将其告上法庭,最后到底是谁胜诉?这一案例显然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有所区别。当案例一播放后,很多学生都纷纷表示,这种算不上是侵犯他人隐私,应该是中国学生胜诉。通过这种“留白”式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再继续播放视频,最后胜诉的是美国学生。所有的同学极为诧异,都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大事,更谈不上侵犯他人隐私。而事实并非如此,中国学生的这一做法也确实侵犯了他人隐私。从这里再切入至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精心选择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在选择微课的教学方式方面,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同时还要结合好微课以及学生的特点,对教学方式进行合理、有效的选择,为微课教学创造出闪光点并提升教学效率。除单纯知识的讲授外,教师还可通过一步一步的深入讲解,启发思维讲授,拓展创造的讲授等,积极引导学生独立的思考及深入式的探究,自主发现、实践,达到内化知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例三,在学习《维护消费者权益》一课时,教师可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借用一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真实案例,围绕所要教学的目标制作成微课:李X与家人到XX饭店吃饭,将衣服放在座位旁边的凳子上,吃饭后发现衣服内的3000元现金、手机等物品已被人盗走,就要求饭店赔偿。店方则认为已在餐厅显眼之处贴有告示,认为已做到提醒义务,李X财务被盗是自己保管不善所造成,应该不用赔偿。而李X则认为店内虽有告示,却未提供有效的存包服務、保安等措施,应付赔偿责备。在视频播放后,提出一系列有联系的问题,如:店家到底要不要为客人的财物丢失负责?客人是否也要对自己财务丢失而负责?以此启发学生思考、交流、分析,引导学生拓展运用。因此此次微课所选用的内容也是和学生生活有关系的,因此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拓展运用,开展实践调查,让学生到各饭店、酒店去查询有关问题,之后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探究出合法维权的方法,把学习、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维权及自我保护意识。

结语:综上,在新时期的教育理论下,对学生开展教学不能过于传统,而是要采用创新的方法,将微课巧妙融入课程中,提升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及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总结、反思,找到适合的微课材料,制作成优秀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可以更好接受微课内容。

参考文献

[1]陈志莲. 初中政治微课教学的探索[J]. 知识窗(教师版),2016,08:22.

猜你喜欢

微课程初中政治创新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