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背景下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优化策略探析

2017-03-15宋阳阳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优化策略微课

宋阳阳

摘要:微课是指教师可以针对某个特定的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学过程,是一种视频的教学资源,对教学的环境没有具体的要求。微课出现的历史背景是新课程的发展和教学实践的要求,在艺术设计的历史与理论的教学工作开展中,微课可以使枯燥的理论知识更加直面化,可以使学生对枯燥的知识有着科学理解。同时,高校可以根据学生对微课教学的反应,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利于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微课;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前言:在面前各大高校开展的艺术设计的历史与理论课程研究中发现,高校对理论的研究程度不够,更多的教学精力放在专业的能力上。在具体的教学计划中有关理论知识的课时比重较少,影响着理论课程充分的开展,制约着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程度,不利于学生的艺术素养的提升。高校可以利用微课的优势,对理论知识进行分解和重点的讲解,优化课程的建设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一、微课的有关内容及独具的特点

(一)对微课的定义。微课的主要承载媒介是视频资源,用来记录教师根据某个具有理解困难或是具有疑问的知识点而进行的教学过程,同样也可以是针对某个特定的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没有特定的环境,可以是课堂教学也可以是课堂以外的教学。微课的开展是根据我国新课程的相关标准以及创新教学实践的需求而开展的,现在已经深入各个校园的教学具体工作中,并有着一定的有效成果。

(二)微课能够更加突出课程中心想法。微课是围绕一个具体的知识内容或是特设的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所以能够突出课程的中心想法。同时,微课的开展可以使中心的思想更加具体,微课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强调该知识点的学习方法,也可以進行教学工作的反思供他人参考,同时也可以提出具体的教学理念,使微课更加丰满。

(三)微课的使用资源较少所占容量小。微课重在“微”,讲授的内容有别于传统的45分钟的课堂教学,微课的内容更加集聚,所需要的相关资源较少,一般完整的微课视频所占用的总容量约为几十兆,容量较小。微课的视频模式都可以实现网络的播放,师生可以实现在线的学习,同时也可以将微课的视频下载到相关的设备上,使微课的学习更加方便,同样易于教师之间的学习和研究。

二、高校有关艺术设计的历史与理论教学面临的障碍

(一)对理论的研究程度不够。在面前各大高校开展的课程研究中发现,高校对理论的研究程度不够,更多的教学精力放在专业的能力上。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因素是高校更加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希望学生的技能水平适应社会对其的要求,但是却忽视了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这样就导致在课程的分配上,学校将技能课程的比重增加,减少了理论课程的安排。根据有关的调查资料显示,不仅高校缺少对理论研究的重视,同时相关教师对理论课程的重视度不够,课堂教学热情不够,存在敷衍的现象,这样会影响整体的教学素质。

(二)史论的教学计划不符合授课实际。教学技术的制定是为了能够使教学工作得到顺利的开展,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预定教学的目标。但是在高校的教学中,史论的教学计划和实际的授课不相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时安排的较少,这样就减少了理论课程学习时间,理论知识就不能够在课堂的教学中充足完成。二是教学计划中缺少实践教学,教师仍然是对学生进行内容的硬式传输,缺少对理论知识的实践理解,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刻认知。

(三)理论教学缺少兴趣味的教学方式。目前高校艺术设计的理论课程是以大课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教师的主要教学手段仍然是课本内容的串联,学生整体学习兴趣不强。教师应该以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之一,通过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内在需求,进而掌握学生接受信息的兴趣点,使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1]。所以,教师应该多多开展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和活动,提升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动性。

三、在微课的基础上优化艺术与设计的历史与理论教学

(一)利用微课形式优质教学建设。使用微课可以将令人难懂的史论知识进行细致的分解,易于提升学生对史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一堂长时间的课堂教学分解为众多的微型学习的环节,可以根据若干微课进行课程内容的分解和设计[2]。学生可以利用微课更好的巩固知识,加深对枯燥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微课的反应程度进行更好的教学评价,使教学工作得到优质的开展。

(二)科学设计教学计划增加史论教学课时。艺术设计的历史与理论应该适应目前人们对教育工作的发展需求,其课程的开设应该有着科学的目标,在教学的计划中,应当适时的增加理论课程的课时,使理论教学的工作得以充足的开展。同时,在理论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创新教学的形式,使学生对课堂有着积极的学习动力,强化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各类的参观活动加深学生对艺术理论的了解。在艺术设计的历史与理论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将史论知识转化为思维,在设计的实践中予以体现[3]。理论知识应该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体现,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艺术馆,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直面艺术的作品,进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通过参观各类的艺术设计或是展览馆等地方,可以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了解书本上的艺术知识,可以强化他们的观察能力,同时还可以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加深对艺术的理解。

结论:目前艺术设计的史论教学工作有着需要进一步完善或是改革的地方,例如教学的方式不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理论课时的安排不合理,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基于这些现象,高校应该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如微课。微课有着众多的特点,可以提升教学的整体水平。具体讲,微课可以优化理论教学的成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弥补着以往史论教学的不足。为了能够更好的优化艺术的课程教学,高校和教师应该利用先进的理念完善教学的计划以及课程安排,同时注重对艺术知识的实践活动,最终实现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韦晓娟."微课"背景下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优化策略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5,13:148-150.

[2]刘红霞,赵蔚,陈雷.基于“微课”本体特征的教学行为设计与实践反思[J].现代教育技术,2014,02:14-19.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优化策略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