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教学若干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7-03-15田省会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兴趣策略

田省会

摘要:我们的时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因为技术在变革,要想保持这种变革我们的教育也要跟上变革的步伐。但是在变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初中化学教学也不例外,例如一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没有兴趣,一些学校的化学实验设备成就破损甚至不齐全,很多学生对学习还是盲人摸象,没有整体的把握。笔者联系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这些问题的原因做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并给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兴趣;策略

近百年来技术已经完全改变人类的生活,在世界各国中我国尽管发展起步较晚,但是我国的技术在近几十年也是飞速发展。为了使技术快速而稳定地发展,国家建设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变革,教育体制也随之发生变革。在新课程标准教育理念的推动下, 初中化学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的变革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或是源于学生和家庭,或是源于学校和社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细心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联系自己的时间经验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下笔者就自己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做一些描述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1.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1)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一味地填鸭式教学只是一厢情愿。新课改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初中化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学生能动性的主要途径,兴趣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开展意义重大。在笔者所任教的学校和班级,经过长期观察和询问,发现大部分初中生对化学课的兴趣不足,更有部分学生抵触化学课,出现严重的偏科现象。初中化學是理论加实践的学科,需要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而初中化学的理论知识逻辑严谨、知识量大,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很多知识比如分子公式、元素组成等比较难以记忆,因此造成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较低,化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的客观现状。[1]

(2)部分学校实验设备不齐。化学最早起源于炼金术,本身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自然科学,即便是化学理论成熟了,实验对于化学的重要性时不可低估的。在初中化学课中实验课是重要内容,每学期、每年级都要设置一定的实验课,实验课是对理论课的有效补充,实验课与理论课相辅相成,通过实验课能够有效地促进理论课的学习,而实验课需要理论课的指导。[1]但在现实情况中实验并没有引起部分学校的重视,一些学校特别是部分偏远地区的学校初中实验课的相关设施不够齐全,比如试管、酒精灯数量不够,乙醇等实验液体和物品不足,严重影响实验课的质量。一些实验设备的质量不合格,或者时间过长,不仅会影响实验结果,对于学生和老师而言也存在安全隐患,不能够保证实验课的安全性。实验设备之所以缺乏的根本原因还是教师和校方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即便是认识到其重要性但是认识不到位,比如一部分教师认为只要学生把实验的过程现象以及原理牢牢记住就可以,根本没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意识。实验设施是化学课实验进行的基础,是实验课赖以开展的前提。因此,实验设施的不齐全是初中化学课必须解决的问题。

(3)教与学都缺乏系统系。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不是碎片化的,它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学科,必然具有系统地学科框架。忽视其基本框架的任何教与学都只是盲人摸象,知其冰山一角。在笔者所教授的一些班级一部分同学往往满足于一两节课的内容,孤立地看待一些类型的题目,眼光也只局限于作业或者考试的那几道题目。由于他们对教材没有整体的把握,因此他们无法将各个章节的内容联系起来。这些学生在总复习的时候将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在每一章节的时候他们觉得基本能掌握,而且遇到题目就知道考点在哪一个章节。但是在总复习的时候,题目的综合性大大提高,一道题可能要考好几章的内容,如果对教材没有系统的认识根本联系不起来。事实上,不止学生存在这种问题,一部分教师也存在这些问题。

2.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策略

(1)趣味导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一节课的开始就将同学吸引住,那么整堂课就会取得理想的结果。一节好的课堂需要一个好的导入, 就像一部电影需要一个扣人心弦的开头一样。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可依据初中化学教学大纲,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设置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导入。如教师在讲解“ 水” 这一内容时, 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个鱼缸, 里面放一条美丽的小金鱼, 然后问学生:金鱼为什么能在水里呼吸?水里有小金鱼呼吸需要的东西吗?教师可用类似这些的问题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这样简单而有趣的引导自然而然地让学生得到“ 水里有氧气” 这一结论, 这样就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完善实验设备,改进实验。教师应该多向校方反映,要求学校完善实验设备。具备了完善的实验设施以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问题, 以启发学生思维。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本中的实验进行改进,如对一些实验中的化学物质进行替换。只有敢想敢做的人才有可能实现心中所想, 才能迈向成功。(3)用图表展示教材。事实上,教材是按照一个整体的框架编写出来的,整本书的知识可以用一个结构图直观的表达出来,每一章中的每一节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图表的形式表达出来。在一部分学习资料甚至课本中都会有这些图表,在开始教材的时候就应该把整本书的总图表给学生讲解,让学生明白每一章内容在整本教材中处于什么样的一个角色。同样每一章的开始也是把整章的知识结构讲解,而且在一章的学习结束以后要求学生做章总结,从整体把握这一章的内容。

结语: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像学生学习兴趣不强、实验设备不完善以及学生缺乏整体把握知识的能力。但只要我们主动地去探究这些问题的根源, 尝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趣味导入、重视实验、教诲学生如何把握知识的整体性,那么不仅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还要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文艳: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4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兴趣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