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问答
2017-03-15
为什么微软逐步退出了曾经大力砸钱的手机市场?
回答人:玄微子
像索尼、微软这种级别的公司,做出进入或退出一个市场的决定都是经过多方考量的。如果简单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划分一下,手机市场竞争激烈显然是主要的外部因素。
就企业内部因素而言,会左右战略决策的不光是看研发能力、市场前景、有没有“做手机的基因”等,公司自身权力结构和人事走向的影响,有时候远比外界想象的要大。公司本身并不希望此类因素能主导决策,但公司越大就越是难以避免。微软自从比尔·盖茨退居幕后,这个问题就一直存在。
如果有关心微软在手机市场的动向,肯定会发现CEO更替是个明显的分水岭:史蒂夫时期是大力投入手机的,全力推出 WinPhone、收购诺基亚;萨蒂亚·纳德拉上台后,就急转直下了,从对诺基亚的数轮裁员,到最后彻底关门。
其实这背后还有两个决定性的角色:比尔·盖茨和斯蒂芬·埃洛普。
在去诺基亚做CEO之前,微软内部就已经在考虑新CEO人选,而埃洛普作为当时Office的头儿,是呼声最高的之一。当时的WinPhone孱弱不堪,手机上的疲软鲍尔默自己也知道,这也是要求他下台的重要理由之一。但鲍尔默希望借手机业务以拯救自己的微软CEO生涯。而在当时的情况下,WinPhone缺乏有力的生态,硬件缺乏亮点,如果能将诺基亚拉进来无疑是最好的互补。于是就有了埃洛普跳槽成为诺基亚CEO,之后两者合并,不断推出Lumia旗舰机。
比尔·盖茨虽然一直支持史蒂夫·鲍尔默,但在收购诺基亚这事儿上还是持保留态度的。而Cloud出身的萨提亚,显然相对于端,更倾向于云。所以在萨提亚上台后,就一改史蒂夫·鲍尔默时代比尔·盖茨再也不参与MS事务的前朝惯例,一上任就请比尔·盖茨做顾问。而刚合并进来的诺基亚也立刻被裁员一半,缩减产品线,直至最后埃洛普走人,部门关门。
大公司的战略走向受太多因素影响,我个人也认为应该要大力发展云。相比于端,云的重要性应该更高一些。而萨提亚本就是做Azure出身的,带有工程背景上任后做的决策也更有技术前瞻性,比纯商业的CEO要好多了。其实,微软一直存在这样的情况,其他任何大公司也都有,只不过微软比较激烈。
可口可乐为什么涨价幅度不大?
回答人: 温义飞
很多答案已经从理论层面解释了可乐很少涨价的原因,它的价格从来就和成本没关系,主要是各级经销商的利润。但实际操作中,这其实算得上可口可乐公司的传统。
从1886到1950年,可乐在美国的售价一直是5美分一瓶。19世纪末,可乐刚开始流行时,饮料产品还在街边小摊论杯卖,可口可乐推出不久就在街头大受欢迎。有两个搞技术创新的创业者打算推销可乐的玻璃瓶包装,但可口可乐创始人阿萨·钱德勒并不喜欢他们的主意。在他们软磨硬泡之后,钱德勒还是答应他们以90美分一加仑提供可乐,允许他们自主贩售瓶装可乐。
这个长期供货的许诺本身倒没什么问题,但谁也没想到可乐会一直火到21世纪,而当时签合约的时候双方就没有设定期限。也就是说,这个供货价格无法改变。后来瓶装可乐风靡市场,但可口可乐受困于合同,不得不以每加仑90美分的价格卖给瓶装分销商。
那为什么卖瓶装可乐的分销商不提高售价呢?
这就是可口可乐的机智之处。由于它供货的价格不变,即使可乐涨价,可口可乐公司也没法从中获益,反而会损失消费者。所以,从20世纪初开始,可口可乐就疯狂地在街边、楼房的广告牌、杂志等地方投放“5美分一瓶可乐”的广告。如此一来,所有消费者都知道可乐的“官方”价格,分销商想单独涨价就变得很难。
直到1921年,可口可乐才终于和分销商签了新的合约,拿回了定价的主动权。但由于之前宣传用力过猛,重新宣传成本又太高。所以,短期内可乐价格还是保持在5美分一瓶。等到可以给可乐涨价时,新的问题又来了——自动贩售机已经普及。
上世纪40年代,美国本土有46万台自动贩售机,其中40万台是卖可口可乐的。当时的自动贩售机不设找零,如果要涨价就需要一步涨到10美分。显然,一夜之间价格翻倍并不合适。而如果他们把所有贩售机换成只收1美分,需要多次投币,就会让消费者觉得很麻烦,影响用户体验。所以,可口可乐在兴起的那几十年里一直保持著5美分一瓶的价格。直到1959年,迫于经济压力的可口可乐不得不涨价1美分。
个人隐私会不会随着互联网发展而逐渐消失至不见?
回答人:Manolo
不会,但从当下局面来看,到最终形成有序格局,中间可能会爆发大量争议,耗费高额成本。个人认为,无论是法律还是政策,应以保障个体权益为绝对重心。个人数据相关权益,如果不是社会公认或平台/企业明确告知且消费者同意的前提下,都应给予个人。同时,在个人能做到的范围内,每个人都该反思和重视自身隐私的安全。隐私问题有许多独特之处。
第一,极其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如果不是熟谙相关学科,个人很难弄清楚自己被采集了什么信息,这些信息由谁采集,以及这些信息拿来做了什么;
第二,你几乎无法追回隐私。我们很难想象企业拿个人信息做了什么,其中就包括企业究竟把信息卖给了谁;
第三,个人很难在无孔不入的非法侵犯面前保守隐私。20世纪末全世界都深受垃圾邮件的困扰。当时有经济学家建议将电子邮件和个人账户绑定,发件人要为每封邮件的收件人支付一笔小小费用,比如1分,以此来遏制。普通人成本不大,垃圾邮件发送者大亏。但限制这一想法推行的就是网络安全,黑客完全可以侵入个人电脑,然后滥发邮件,坐着赚钱;
第四,个体在这方面有严重的认知偏差。经济学有一分支叫行为经济学,其中重要话题包括:为什么很多人会注意不到唾手可得而非常有用的信息,为什么很多人会偏离看起来不难做到而对自己大有好处的行为;
第五,个人无处可逃。即使个人精心打理自己的社交平台,努力掩盖自己所有信息,平台依然可以从朋友、亲人处公开信息推断。
最后,隐私很难被恰当定价。很难定价不代表没有这方面市场。专门在快递周围捡单子的人、大批量收购电话号码的人等都是隐私市场的一员。
数据科学进步给社会带来的福利,早已遍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各类分享经济,再到全方位细化的社交平台,许多冗余资源被利用起来,很多曾经无法传递的信息被快速整合,形成新知识。社会从中享受了甚多福利。但是,前面讲的问题确实存在,重要性可能低估,且规制的法律或政策没有跟上。即使不考虑政府规制,题中所说的世界也不会很快到来。市场各方各有激励,相互掣肘。他们常常可能藏着信息,甚至特意传递错误信息。透明的世界,不太可能到来。既然有企业旨在收集数据,很快也会有企业专门保护隐私。
为什么澳门、香港基本很少看到沃尔玛、家乐福等在内地十分常见的大型零售连锁?
回答人: 尼佬
大賣场对成本控制要求非常高,在大部分国家,大卖场以分布在近郊和卫星城居民区为主,大家通常开车去一次买齐。所以在租金昂贵的中心地带,毛利比较高、走更高档路线的中小超市生存能力更强。因为大卖场付不起这个租金,业主更不愿意租给这个占面积大,合同时间长,收益却很少的家伙。
沃尔玛来自美国没错,可它至今没进入纽约,各大都会市中心你也见不到。中国是一个例外,早年各城市招商引资,引进一个外国超市都是政绩,所以早期沃尔玛和家乐福都能以极低的租金进入城市的黄金地段,譬如南京的新街口。而早年的地产开发商,受制于当时的消费力,也愿意用很低的租金找一个吸引人气的超市进来。
但随着发展,租金水涨船高。租金低,占用面积大的沃尔玛和家乐福也开始被一线城市的中心地带驱逐了。仔细想想,你还能在南京西路、淮海路、王府井、西单这些地方发现大卖场吗?更多地被毛利高、面积小的所谓“精品超市”如Ole、Citysuper取代了。最近各地都出现了沃尔玛、百佳等超市在市中心的店铺,因合同期满不被续约的状况。
那些曾经费尽心思招大卖场的业主开发商,已经发现大卖场并不能带来良好租金和有效消费人流了。所以,最后业主就倾向于保留一个一两千平方米的超市,剩下8 000平方米用来承租能力更高的各种商铺。
家乐福曾经进入过香港,被百佳打败了。这个商战除了中心区难以符合大卖场低租金大面积的要求外,还有一个原因:百佳是和记黄埔的全资企业。为了打败家乐福,母公司可以给它以物业和资金等方面的全部支持。还有一个例子是吉之岛,它在香港、深圳、广州都有店铺。在香港的店铺以两三千平方米的中型卖场为主,在深圳和广州最早则动辄都是上万平方米的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