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2017-03-15衡欢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矿产资源矿山环境保护

衡欢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矿山地质环境现状,阐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以及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矿山资源;地质环境;开发;研究;保护治理

国民经济的发展跟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密切相关,比如在我们生活中农业生产资料、生活饮用水、工业原材料等分别由75%、35%、85%左右的成分来自于矿产资源。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上矿产资源大国之一,我国大约有15万左右的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个体采矿点有10万左右,我国的整个矿业产量占国民工业生产总值的7%。从这些数据上来看我国矿产开发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的地位。

一、目前我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促进矿山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是在矿山资源的实际开采、利用中存在一些不和谐的问题,比如开采过程中的环境破坏问题。在环境破坏方面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矿山资源开采时对水资源的破坏。矿山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往往需要开山、挖地等,这些行为对地质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引起地下水位的变化,导致水资源枯竭。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在矿产资源的实际开采中对水的需求量比较大,而且还会出现水资源浪费现象。所以说矿山资源开发会导致地下水位出现严重的不平衡问题就会在矿山地质资源开发过程中发生,这样就会严重破坏原来稳定的低下水系统,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地下水干枯,进而导致河道断流。与此同时因为矿山开采中出现大量重金属融入地下水系统,破坏地下水资源,

2.矿产资源开采中出现的地面沉陷、塌方问题。在实施矿产资源开发时会在矿山内部形成采空区,而且采空区的面积会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而增大。当矿产开采的过程中出现裸露较大部分的内部岩层面积,岩层就容易出现弯曲、断裂的情况,导致采空区、地表等出现连续性变形和弯曲,导致地表塌方的出现。如果地表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和破坏就会出现地面塌陷,进而出现较大面积的积水现象,缩小耕地面积,甚至会导致该地区出现地表农耕地大量沉陷的现象,严重影响农民耕种环境。

3. 固定废弃物处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矿山地质资源开发时伴有大量的废弃物出现,如果不对这些废弃物进行有效的处理,就会影响矿山地质环境的正常循环。很多的废渣,如煤矸石、尾矿等废弃物,也会在矿山开采过程大量的产生,并且通常会长期堆积,占用较多的土地资源耕地资源,在此过程中如果出现阴雨天气,这些重金属酸水就会随着雨水渗透到农田土壤中,进而给人们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矿山开采中地质环境防治策略分析

针对以上矿山开采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构建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体系。矿山开采中对环境和影响比较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实施矿山资源环境保护措施,首先要使人们在思想上重视环境的保护,并依据矿山实际开采情况制定环境保护措施。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匀,所以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制定礦山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也要制定不同的环境保护措施。并且在制定保护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做好工业三废的防治工作,其次要加强矿山资源开采的管理和控制工作,明确生态环保具体指标和要求,要求在矿产资源开发中要对周围的环境实施综合管理,提前分析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促进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的保护。

2.矿山资源开采中对地质环境的保护

2.1提高矿业权人环境保护意识。矿山开采中环境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人们环保意识差,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采取“辖区负责制”和“谁破坏,谁治理”工作原则。首先,要加大环保的宣传力度,促进公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其次,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注重环境保护的治理效果,并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上,我们本着“谁破坏,谁治理”和“辖区负责制”原则,首先,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其次,强化防治措施,注重治理效果,并在环境保护中实现地质环境多元化、资源化管理多样化的管理,摒弃传统单一的管理方案,从而促进人们自觉实施环境保护,达到矿山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水平的提高。

2.2制定科学的矿山环境许可制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是矿山开采方案设计的重要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谁开发、谁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要求环境保护过程中首先必须做好预防工作,从源头上扼杀随意破坏环境现象,坚决防治环境破坏;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的管理思想,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矿山环境许可制度,对新开矿山实施严格的管理。

2.3 发挥市场对矿山开采的监督管理作用。矿产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要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制度,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监督制度,并充分利用市场调节的方法进行监督管理。必须做好对采矿权人履行治理的监督,这项工作由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并在工作中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体系;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对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疗方案的落实实施监督和检查,切实监督企业落实各项工作标准,并督促责任人按照指定方案执行,以便保障矿山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的保护。

3.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全过程监管工。矿山地质资源的开发要加强全过程的开发和保护,在实际发展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的管理措施,严格监督矿山环境污染问题,预防地质灾害事件的发生。同时在开发、管理过程中要对矿山资源环境的开发进行评价,并做好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并在此过程中明确开发目标、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确保矿山资源开发工作顺利、安全的实施。

结语:矿山资源实际开发过程中对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问题比较多,所以开发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各项预防工作,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制定科学的环保制度,并利用先进的环保治理技术进行环境保护,促进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繁生 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治理设想.[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1).

[2] 刘慧芬,危接文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 科技风 2010,(08).

[3] 李文杰,王邦贤,任佩佩,范浩敏 河南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几点治理建议.[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0,(03)

猜你喜欢

矿产资源矿山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我国矿产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完善路径分析
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使用法将作重大修改——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与矿产资源使用法典(草案)》解析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