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震宏观观测及地震群测群防在地震监测中的作用

2017-03-15和胜利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群测群防防震宏观

和胜利

摘要:地震宏观观测及群测群防作为专业地震部门地震监测工作的延伸和补充,在地震灾害预防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地震前兆的复杂性,地震预报尚处在探索之中。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的地震观测手段和仪器投入应用,但地震宏观观测及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中仍然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地震宏观监测工作为出发点,通过对群测群防发展现状和地震宏观观测相关内容的分析,就如何充分发挥出宏观观测在地震监测中的有效作用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群测群防;地震宏观观测;作用

伴随我国地震灾害活动的频发以及广大群准众对地震工作要求期望的提高,做好地震监测工作显得日益迫切。群测群防作为一种带有强烈中国特色的地震灾害防御工作,其内容主要是通过发动群众的力量,通过对地震灾害发生前兆进行宏观观测和调查,从而及时发现地震灾害、快速进行灾害预警、以及做出有效地震灾害避险,从而减少地震灾害损失的措施。因此,在地震观测工作中全面发挥出群测群防和宏观观测的作用,对于提高地震观测结果的可靠度,提高地震短临预报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现状

自我国在2008年的5月12号发生了汶川大地震之后,我国民众对群测群防和宏观观测的认知度也随之提升起来,逐渐开始认识到了地震宏观观测工作对地震监测的重要性。并且,我国地震部门配合立法部门也开始对我国的《防震减灾法》进行了修改,在修改完成的法律法规之中,对群测群防工作给予了一定的肯定。在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第八条规定:国家鼓励和引导个人和社会组织展开有关地震观测的群策群防活动,对地震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监测。这一法律条文的出台,也得到了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响应,并相继出台了有关群测群防的方案和意见。近年来,地震部门特别是基层部门积极开展地震群策群防“三网一员”(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和防震减灾助理员)建设,重点建设地震宏观测报点,使得我国群策群防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2.地震宏观观测的科学依据

地震学的研究成果披露,震前极震区附近地球物理化学场有着急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引起井水和声、光、电等宏观异常的直接原因。而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也证明,动物在长期適应自然环境的生存斗争中,形成了灵敏的感官,足以对震前地球物理化学场的变化做出强烈的异常反应。这就给地震短临预报和群众性的震前自防提供了可能性。所以,开展地震宏观前兆的观测,是一项有科学依据的工作。利用地震灾害发生前动物、水位、地光、水质和地声等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宏观前兆现象,通过对这些客观现象异常变化情况的观测,可以为临震预报地震的实际发生情况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地震宏观观测在地震监测中的作用

震前一段时间内,极震区附近出现水井、动物、气象以及声、光、电等临震宏观异常现象的记录古而有之,又被近期许多大震的震例所证实。特别是1966年以来,邢台、海城、松潘等大地震,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宏观前兆资料。 首先,对地震监测工作来来讲,宏观观测方法具有一定的预警作用。其次,对地震宏观异常情况进行观测,是在短时间内研究和判断地震灾害情况,对地震灾害及时做出预报的一种手段[1]。此外,开展地震宏观监测方法宣传,还有助于帮助相关部门加强有关地震灾害防护思想的宣传工作。

4.地震宏观观测内容和方式的最新进展

由于人自身感官的灵敏度相对较强,所以人们往往会将自己靠感官直接察觉到的地震异常情况称之为地震宏观异常。就目前来看,地震宏观异常的表现形式复杂多变,其中,异常种类有几百种 、异常现象则多达几千种。通过对这些种类进行细致分析可以发现,其主要可以被划分成地下水异常、地声异常、生物异常、电磁异常、地光异常以及气象异常等五大种类[2]。此外,由于当前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有限,所以其中的部分异常情况还不能够得到科学的解释。由于自然界出现的绝大多数异常现象与地震并没有联系,因此在发现宏观异常后,不能轻易下定结论,因排除干扰因素,通过时空判断、特征和强度分析,开展必要的分析研究,才能得出科学结论。5.地震宏观观测管理的最新建议

5.1完善法律制度,强化群测群防工作。群测群防工作仍然是整个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将群策群防这一方式纳入到其相关的法规政策中,在法律上给予这一地震监测方式充分的肯定,并完善与之相关的管理理念和制度。我国各级地震监测部门和相关组织机构应该要结合本地区的地震地质情况等,检查、督促并落实有关群策群防和地震宏观观测的各项工作。

5.2加强宏观观测技能培训,提高群众对地震灾害的认识。要想提升宏观观测的质量和效果,各地区该项工作的管理者还应该要对宏观观测工作人员进行集中的宏观观测技能培训教育,对广大群众进行各种方式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提高群众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和预防震灾的警惕性,提升宏观观测人员观测地震宏观情况的水平和职业素质,以便能够将宏观异常观测工作可以落实到实处。

5.3专群结合,充分发挥专群力量。我国各级地震部门要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对各个宏观观测点进行全方位的现场调查,随时把握现场观测点的异常状态,充分发挥出专业地震工作人员和监测人员在捕捉和判断地震异常情况工作上的重要作用,从而对各种异常观测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此外,应该要全面发挥出“三网一员”在地震监测工作中具有的重要作用。

结束语:总而言之,作为当前我国地震监测部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地震宏观观测及群测群防是进行地震监测和提高短临预报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因此,对于地震监测部门业务提升和建设工作来讲,要想提高防震减灾工作的质量,就一定要认识群测群防的重要性,通过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群测群防的作用来进行地震宏观观测的方法,为我国地震部门监测工作发展和临震预报能力的提高提供更多的支撑。

参考文献

[1]贺联山,贺慧明,汤江峰.论抗震防震一体化和地震部门职能转型的必要性[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01(10):78-81+102.

[2]车用太,刘成龙.汶川地震后关于地震预测问题的再思考[J].国际地震动态,2008,10(10):1-6.

猜你喜欢

群测群防防震宏观
防震演练
单导线防震锤复位装置方案设计
北京市崩塌灾害发生特点及管理模式初探
家庭防震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
宏观与政策
宏观
宏观
群测群防培训班禹州局举办地质灾害
宏观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