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栓压力带联合间歇性充气压力波治疗仪预防DVT的效果观察

2017-03-14卓惠洁单玉萍陈晓明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抗栓充气治疗仪

卓惠洁,单玉萍,陈晓明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苏徐州 221006)

抗栓压力带联合间歇性充气压力波治疗仪预防DVT的效果观察

卓惠洁,单玉萍△,陈晓明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苏徐州 221006)

目的:观察抗栓压力带联合间歇性充气压力波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踝泵运动等主动或被动运动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中风险患者采用抗栓压力带,高风险患者采用抗栓压力带+间歇性充气压力波治疗仪,术后第7天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无DVT者术后第10天再次检查一次。统计两组患者DVT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症状性DVT、无症状性DVT及DVT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栓压力带联合间歇性充气压力波治疗仪可降低DVT的发生率。

抗栓压力带;间歇性充气压力波治疗仪;下肢深静脉血栓;神经外科

深静脉血栓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下肢。下肢深静血栓(DVT)常导致肺动脉栓塞和血栓后综合征,严重者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由于抗凝药物治疗存在出血并发症,而术后发生颅内出血并发症后患者的预后较差,因此物理预防对于减少神经外科患者DVT的发生至关重要。我科自2013年2月开始使用抗栓压力带和间歇性充气压力波治疗仪预防DVT的发生,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行开颅手术的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2例,女138例;年龄14-82岁;入院时GCS评分为5-15分;颅脑损伤62例,脑出血81例,胶质瘤53例,垂体瘤39例,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34例,桥小脑区肿瘤20例,脊髓肿瘤11例。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参加本研究,入院时检查下肢彩超、血常规、凝血功能、D-二聚体。入院时即采用《内外科血栓风险因素评估表》进行DVT风险评估。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手术方式、DVT风险程度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排除标准 入院时证实已存在DVT者;有下肢感染、皮炎、静脉结扎术后、下肢损伤、变形者;正在接受抗凝治疗或凝血功能障碍者;DVT明显高危者,如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异常;由于各种原因终止使用抗栓压力带者;对材料过敏者。

1.3 干预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时即采用《内外科血栓风险因素评估表》进行DVT风险评估:1分为低风险,不进行特殊处理;2分为中风险;3-4分为高风险;5分为最高风险。1.3.1 对照组:向患者及家属宣教预防下肢DVT的重要性和预防方法,能下床活动者鼓励患者下床活动,意识不清或肢体瘫痪无法下床活动者行主动或被动运动。踝泵运动每日3次,每次20组,注意患肢摆放功能位,并抬高双下肢30°,以促进血液回流。膝下垫软枕,禁止冰敷。禁止在偏瘫侧肢体进行静脉穿刺,术后股静脉置管者第二天拔除。

1.3.2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患者入院24小时内使用抗栓压力带联合间歇性充气压力波治疗仪。⑴术前:DVT风险评估1-2分的患者,根据患者腿围选择合适的腿长型抗栓压力带,每天早上穿上,睡觉时脱下;3-5分的患者,除使用抗栓压力带之外,同时使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波治疗仪治疗两次,每次20分钟。⑵术后:回到病房后即刻进行DVT风险评估,高风险和最高风险者行腿长型抗栓压力带+间歇性充气压力波治疗仪治疗;中风险者每日穿抗栓压力带,低风险者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每3日评估一次,根据评估的分数进行相应处理。

1.4 观察指标 术后第7天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无DVT者术后第10天再次检查一次。检查髂总静脉、股静脉、股深静脉、大隐静脉、胫前静脉,俯卧位检查腘静脉和胫后静脉,测量记录静脉内径、流速,观察静脉内有无异常回声,记录回声强度、血栓位置、大小、形态、范围,两侧肢体对比观察。DVT包括有症状DVT和无症状DVT:①有症状型DVT:患者出现双下肢肿胀、表浅静脉曲张、Homans征等DVT特有的症状和体征为症状性DVT,立即通知医生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同时观察有无胸痛、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肺栓塞表现;②无症状型DVT:患者无任何症状和体征,但彩超显示DVT存在者即为无症状型DVT。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症状性DVT、无症状性DVT及DVT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DVT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大手术、瘫痪、长期卧床、脑卒中、恶性肿瘤是发生DVT的高危因素[1]。神经外科手术时间长、病人卧床时间长、肢体瘫痪、应用脱水药物等,使神经外科病人术后发生DVT的风险大大增加。美国和英国权威机构修订的最新版预防DVT指南指出:针对DVT潜在发生率较高的高危患者,物理预防比药物预防更值得推荐[2]。目前,国内外权威指南推荐3种物理预防措施:间歇充气加压(IPC)、梯度压力弹力袜(GCS)和足底静脉泵VFP),我国DVT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也指出,IPC和GCS这两种物理预防设备是预防DVT形成和复发的重要措施。

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联合应用抗栓压力带和间歇性充气压力波治疗仪,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症状性DVT、无症状性DVT及DVT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联合应用抗栓压力带和间歇性充气压力波治疗仪用于降低神经外科手术后病人DVT的发生率确实有效。抗栓压力带和间歇性充气压力波治疗仪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是模仿机体活动时腿部或足底肌肉收缩对下肢静脉造成压迫,从而促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增加心排量及脑动脉血流量,为患者下肢提供动态连续梯度压力,以降低DVT的发生危险[3]。但神经外科是发生DVT的高危科室,应从入院开始即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早期进行D-二聚体、多普勒超声检查,以便采取干预措施。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2版)[J].中华外科杂志,2012,5(07):611-614.

[2]Could MK,Garcia DA,Wren SM.Prevention of VTE in nonorthopedic surgical patients:antithrombotic therapy and prevention of thrombosis: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9th Edition) [J].Chest,2012,14l(2):e227S-e277S.

[3]山慈明,尹慧珍,杜书明,等.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物理预防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3):349-354.

R473.6

A

1004-6879(2017)02-0132-02

2016-09-08)

猜你喜欢

抗栓充气治疗仪
充气恐龙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为什么汽车安全气囊能瞬间充气?
让充气城堡不再“弱不禁风”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冠心病患者四联抗栓治疗出血风险的观察及护理
房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药物抗栓治疗进展
国内外非充气轮胎的最新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