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新型肥料在小麦作物上的肥效试验
2017-03-14陆银萍丁文金郭华浩杜燕燕葛紫珍聂胜兵
陆银萍丁文金郭华浩杜燕燕葛紫珍聂胜兵
(1.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 230041; 2.安徽鲁研种业有限公司, 合肥 230012)
“红四方”新型肥料在小麦作物上的肥效试验
陆银萍1丁文金1郭华浩1杜燕燕1葛紫珍1聂胜兵2
(1.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 230041; 2.安徽鲁研种业有限公司, 合肥 230012)
为响应农业部提出的《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检验“红四方”新型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及不断优化产品配方和施肥方案[1-2],为新型肥料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我公司在合肥市肥东县桥头集镇红光村开展肥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基施普通肥相比,施用“红四方”新型肥料可使小麦亩增产15.07Kg-133.90Kg,增幅3.55%-31.55%,增收 11.54-263.92元/亩。值得推广。
小麦;新型肥料;肥效试验
“红四方”新型肥料包括控失型复合肥、稳定型复合肥、包膜缓释型复合肥和稳定型复合肥[3]。四种肥料都属于长效型复合肥。施用“红四方”新型肥料后可以达到控制养分流失、延长肥效、提高化肥利用率、节本增收、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时间: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
试验地点: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桥头集镇红光村
1.2 试验材料
供试土壤: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土壤质地为壤粘土,试验田土壤基础养分状况(见表1)。
试验点地块平整,肥力均匀一致,中等肥力水平,能灌能排,前茬作物为玉米,熟制为一年二熟。
表1 肥东县试验点土壤分析结果
供试肥料:“红四方”牌控失型复合肥45%(24-14-7);“红四方”牌缓释型复合肥44%(25-12-7);“红四方”牌稳定型复合肥45%(26-13-6);“红四方”牌普通肥45%(25-13-7)。
1.3 试验设计
处理设置如下:处理1:空白对照,不施肥;
处理2:每亩基施“红四方”牌普通肥45%(25-13-7)50kg;
处理3:每亩基施“红四方”牌缓释肥44%(25-12-7)60kg;
处理4:每亩基施“红四方”牌缓释肥44%(25-12-7)50kg;
处理5:每亩基施“红四方”牌增效控失肥45%(24-14-7)60kg;
处理6:每亩基施“红四方”牌增效控失肥45%(24-14-7)50kg;
处理7:每亩基施“红四方”牌稳定肥45%(26-13-6)60kg;
处理8:每亩基施“红四方”牌稳定肥45%(26-13-6)50kg。
每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各处理小区面积为30m2(长10m,宽3m),呈长方形。小区间垄距为0.5m,防止处理间串水串肥。外围设保护行。
1.4 田间管理
试验田于11月2日机械播种,施肥方法为机械施肥。每亩播种量为20公斤。12月初封闭除草,生育期内中耕培土一次,5月30日收获并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小麦经济性状的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红四方”新型肥料对小麦穗粒数、千粒重等经济性状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施用缓释肥料试验田的经济形状综合表现最好。(见表2)。
表2 各处理小区小麦经济性状表
2.2 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分析
产量分析结果表明,与基施普通肥相比,处理5使小麦增产133.90kg,增幅31.55%;处理7使小麦增产107.32kg,增幅25.29%;处理6使小麦增产82.55kg,增幅19.45%;处理8使小麦增产51.46kg,增幅12.13%;处理4使小麦增产16.54kg,增幅3.90%;处理3使小麦增产15.07kg,增幅3.55%。
对8个处理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各处理间均达差异显著。试验可以用来衡量“红四方”新型复合肥的肥效(见表3)。
2.3 经济效益分析
各个处理相比,处理5的产值和纯收益均为最高,纯收益为1304.95元,其次是处理7和处理6,纯收益分别为1236.62元和1209.90元。处理5、处理7和处理6较基施普通肥增收较多,分别增收263.92元、195.59元和168.87元。(见表4)
表3 各处理小区小麦产量分析表
表4 经济效益的比较
3 试验结论
(1)施用“红四方”新型肥料对小麦穗粒数、千粒重等经济性状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施用缓释肥料试验田的经济形状综合表现最好。
(2)四中新型肥料与基施普通肥相比,可以使小麦亩增产15.07kg-133.90kg,增 幅3.55%-31.55%,增 收 11.54-263.92元/亩。其中基施控失肥60kg表现最优,基施稳定肥60kg次之。
(3)“红四方”新型肥料均属于高效环保型肥料,能提高化肥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1] 史云峰, 武志杰, 张丽莉, 等.新型高效肥料创制的意义、现状及发展趋势[J].磷肥与复肥, 2011,26(6):1-5.
[2] 栗晓万, 杜建宇, 贾振宇, 等. 缓、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23(12):234-238.
[3] 王锦贵, 薛云, 王永杰, 等. 新型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肥效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 2013,19(14): 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