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足球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2017-03-14孙航
孙航
【摘要】本文以大学足球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题展开论述。首先,介绍了非智力因素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大学足球教学中培养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然后,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在大学足球教学中,培养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办法和措施。希望可提高大学足球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足球教学;培养;大学生;非智力因素
足球运动是大学生普遍热爱的项目。研究表明,在大学足球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加强与智力因素的结合,进而在学习上获得更大的成功。在此基础上,也不断提高了大学足球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该理论已经得到了证实,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因此,对大学足球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探讨非常有必要。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
一、非智力因素的内涵
最早,非智力因素是由美国的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提出的。后来,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相关学者正是提出了非智力因素的概念。该学者认为,非智力因素不能代替智力因素,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制约智力因素。从概念上来讲,《辞海》对非智力因素的解释为:除了智力因素外,所有心理因素的综合就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又包括狭义和广泛之分。站在广义的角度上来看,在智力因素之外,非智力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等。然而,从狭义的层面上来分析,非智力因素指的是:人们在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个性特点,表现为气质、情感、习惯、兴趣、性格等。
二、大学足球教学培养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因此,除了发展他们的智力因素外,还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研究表明,在大学足球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足球运动自身特点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求
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的引领下,我国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为了满足未来祖国建设的需求,国家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不断加剧了人才之间的竞争力,并且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足球运动本身技能训练、对抗为主,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所以,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平衡心理的环境,让他们在对抗、竞争的过程中,体验到失败和成功。
2、足球就学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减轻抑郁与焦虑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导致风险、收益、竞争并存,并且使这种趋势愈演愈烈。基于此,大学生不仅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还要不断增强心理的承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站住脚跟。然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的心智普遍不成熟,社会适应能力低下。表现为:部分大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感到无所适从、惊慌失措,选择逃避,并在心理上形成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然而,足球作为一项竞技类的运动,可以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张扬个性,释放内心的压力和负担,有效的转移悲观的不良情绪。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心态,积极向人生中的困难挑战。
3、足球运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当前,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这些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集体漠不关心。久而久之,不仅缺乏集体观念,甚至很容易陷入到极端主义、自我主义的怪圈当中。然而,足球运动属于多人的团体运动,个体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为了集体的利益而努力。此时,有助于大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集体利益的重视度,进而正确的将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区分开,并自觉的与团队的其他成员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除此之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也需要更多具有协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的人才,才能更好的完成组织的任务,取得更大的成绩。可以看出,在这方面,足球教学给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大学足球教学中,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办法和措施
可以看出,在大学足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非常有必要。那么,在大学足球体育教学汇总,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培养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发掘学习动机
心理学认为,个体具有良好的动机后,则可以在某项工作中保持更多的精力。当前,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很多学生由于缺乏体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往往在足球教学方面动力不足,甚至应付差事,降低了教学的效果。鉴于此,教师必须引起重视,采取有效的办法培养学生在足球教学中的动机。在实际培养的过程中,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明确足球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教育的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促进其全面方面。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教学的作用同样的重要。在此基础上,纠正学生以往的错误观念,进而提高对足球教学的重视度。第二,在足球教学中,引入美学的理论。自古以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同样,大学生也非常注重自身的外在美感。因此,教师可以将形体美内容引入到足球教学中,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了取得的直观的效果,可以为大学生播放足球比赛,让学生感受足球带来的美感。在此基础山,培养学生在足球教学中的动机。
2、通过足球教学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心
足球运动具有瞬息万变的特点,包括了多种复杂的战术。如果一个环节出现问日,就会失去赢取比赛的机会。然而,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在比赛中不能果断的做出决断,最终影响了发挥,难以在比赛中取胜。所以,在大学足球比赛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师在足球教学中,还应该营造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真正达到缓解压力的作用。
3、在大学足球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
实践证明,在大学足球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受到国内外发展形势的影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要求大学生必须正视现实,具备良好的竞争意识,以此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基于此,在大学足球中,教师应该利用足球本身的竞技特点,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他们在活动中投入更多的热情,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除此之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严格遵守活动规则,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便于大学生可以更好的与他人相处,提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
四、结束语
可以看出,在大学足球教学中,能够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足球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然后,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培养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办法和措施。比如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发掘学习动机;通过足球教学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心;在大学足球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等。希望可以起到积极的參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 晖. 论足球教学中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新西部: 理论版, 2013(22).
[2] 王 勇, 王成科. 论高校足球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培养[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02).
[3] 王海滨. 高校足球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策略研究[J]. 青少年体育, 2014(08).
[4] 王居海. 论高校足球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价值工程, 2015(32).
[5] 郗 锋. 论大学生体育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培养[J]. 当代体育科技, 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