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黑暗”中寻求“光明”的雪子

2017-03-14薛冉冉

青春岁月 2017年1期
关键词:浮云光明

薛冉冉

【摘要】林芙美子是日本昭和时期颇受瞩目的女性作家,以昭和三年(1928年)连载的《放浪记》登上文坛,她生命后期的长篇小说《浮云》被誉为其文学作品的集大成者。林芙美子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她的自身经历,并通过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向我们展示出来,倍受大众的欢迎。学术界对其作品的研究层出不穷,尤其是对于作品中女性的研究见仁见智,研究视角亦是多种多样。本文是通过在“雪子命运中的‘光明与‘黑暗”这一先行研究未曾涉及的视角入手,来分析《浮云》中女主人公幸田雪子的命运。研究方法为文本分析,即对小说中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深入剖析,以此发现雪子命运的辗转变化和她在黑暗命运中寻求光明所做的努力,探究作者林芙美子透过黑暗表象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林芙美子;《浮云》;雪子命运;黑暗;光明

在对于雪子命运的先行研究中,主要的观点是她黑暗的一生中充满了悲剧性。例如,西垣勤(1984)在「林芙美子『浮雲』のゆき子」中,写道:“《浮云》中的雪子是这样一名女性——她对生命拥有强烈的热情,却在被男性玩弄中度过了悲惨的一生。”李先瑞在《论林芙美子〈浮云〉的虚无主义思想》中把雪子总結为“欲自立而又失败的可悲女性”“无论在恋爱方面还是命运方面都毫无主张,成了依附男性生活的附属品”。但是,通过剖析雪子的一生,会发现她并未屈服于悲剧性的命运,而是坚持不懈地在寻求光明,所以我认为她的人生并不悲哀。以下按照时间顺序把雪子的人生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分析。

一、走出不伦关系,决心前往越南

雪子在神田的打字员学校上学时寄宿在伊庭杉夫家,一周后就被伊庭奸污,并且这种关系持续了三年。雪子一心想挣脱这段不正当的关系,遂下定决心前往越南。这在当时女性不能决定自身命运的时代,雪子可谓是向命运抗争、迈出了摆脱黑暗的第一步。

二、在异国男性中探寻光明

日本战败后,从越南大叻撤离到日本的雪子遭受到了富冈的冷淡对待。而且国内的情景一片黑暗破败,在那种情况下,难以忍受饥饿和孤独的雪子与在新宿认识的外国人乔开始了同居生活。乔带来的宽大枕头对于雪子来说是“仿佛鼓励着她再度开始新的生活”,这正体现了雪子没有输给黑暗的环境,而是决心向前看开始新生活。在雪子看来“大陆国家男人的爽朗宽厚深深打动雪子的心。从那种无论置身何处都能谈笑自如的国民性格当中,雪子感受到一种在富冈身上不曾见过的明朗。”以此可以看出被投放在黑暗中的雪子选择的是光明。

对于雪子成为外国人的女人,川本三郎(2003)在「林芙美子の昭和」第十九章中这样写道:“至今的评价中,有的观点认为雪子没有自立心、随波逐流、依靠男人活着;我却不这么认为。雪子即使处于生命的低谷也会想办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往上爬。”总之,雪子通过在世人的眼光中等同于卖春的行为不仅实现了生活上的自立,在精神上也获得了前进的动力。

三、走投无路时奔向“明朗”的大日向教

没有找到工作的雪子在怀孕后生活日益艰难,对于富冈的薄情,她满怀怨恨,利用伊庭的钱做了堕胎手术。自此以后,雪子和富冈即使见了面也是吵架,于是她离开富冈去了伊庭所在的大日向教。

雪子如此憎恨伊庭,为何却又投奔他呢?我认为不能简单归咎于雪子的走投无路,还应着眼于大日向教。根据伊庭所言,把所有的事搞得喜庆又明朗的宗教,对遭受挫折的人才有吸引力,大日向教的一切都必须弄成光明充满喜气的东西,它拥有能够为跌倒的人照亮脚下之路的强大日光之神。这对于内心向往光明的雪子可谓是充满了魅力和诱惑。陷入困境时奔向大日向教也暗示了雪子对于“光明”的选择。

四、怀抱对爱与光明的憧憬义无反顾奔赴屋久岛

雪子虽然住在伊庭购买的二层小楼中过着物质充裕的生活,但她难以抑制对伊庭的厌恶并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内心真正爱的是富冈。“一天之中,雪子心头必定会有富冈的影子掠过。唯独对富冈念念不忘,是否意味着对富冈的爱呢?”——雪子直面自己的内心做出了以上的发问,并向富冈寄出了写有“依然想见到你”“恋恋不舍”这样字眼的信。于是雪子下定决心,偷出教会的六十万元钱逃离了伊庭和大日向教,以期与富冈重修旧好。

富冈承蒙旧友的关照,获得一个去日本最南端的屋久岛林管所工作的机会,他打算赴任此地。当雪子对富冈发出“痛我可以忍受。被你厌恶我忍受不了”这一爱的告白时,富冈做出的回复是:“阿雪啊,世道都变成这样了,我们的浪漫故事也已随着战争的结束一同消失了。”不由让人发出“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感叹。面对富冈的消极心态,雪子并没有退缩,她说道:“这次一定要和你结婚。这么满心期望着才跑出来的。(中略)既然我们已从宽门之前经过,那我们就不应分开,而是应一起寻找窄门一起努力才对啊。”雪子所说的“宽门”和“窄门”源自马太福音中的“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这句话。可见,雪子对生命和未来的态度是积极的,她憧憬着和爱的人一起寻找光明。

然而,雪子却在路途中患了重病,加上屋久岛“一个月有三十五天在下雨”的气候,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在银河倒泻的暴雨中,身旁无人陪伴,咯血而亡。读后给人一种将要窒息的悲痛。但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雪子仍旧没有放弃求生的渴望;透过她满是血污的面庞,仍能看出她最后对死亡的抗争。“雪子竭力想把浓稠的血块吞回喉咙,就像一个被活埋的人,呻吟着发出求生的哀叹。雪子还不想死。头脑中像冰块般冷彻清晰,身体却不得自由。”“富冈再次认真地观察雪子的眼睛,又把油灯凑近静静地凝望。那是一双满含期求的眼睛。富冈仿佛从死者的眼神里听到无尽的抗议之声。”

五、结语

纵观雪子的一生,她在上学时就遭受奸污、度过了三年宛如娼妇一般的生活,一心爱着情人富冈却换来富冈冷淡的不平等的爱,并且经历了堕胎,身体健康受损,最终孤独地死在日本最南端的孤岛上。可谓是异常黑暗的一生,集聚了处于父权社会和战争失败这一特殊时代背景下日本女性的多重悲哀。然而,命运每一次袭来黑暗之时,雪子都会奋起反抗,既有大胆逃离,也有勇敢追求,始终遵从自己的内心,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求。我认为这正是担负社会责任的女性作家林芙美子想告知于时代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西垣勤. 「林芙美子『浮雲』のゆき子」「国文学解釈と鑑賞」[J]. 至文堂, 1984.

[2] 李先瑞. 论林芙美子《浮云》的虚无主义思想[J]. 日本教育和日本学, 2016.

[3] 林芙美子, 著. 吴 菲, 译. 浮云[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4] 川本三郎. 「林芙美子の昭和」[M]. 株式会社新書館, 2003.

猜你喜欢

浮云光明
用心听见光明
姚玉峰:给3万人带来光明
《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
不畏浮云遮望眼
浮云
为你守护光明
奔驰CLA45 AMG
终南望余雪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