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时期思想建设的内涵

2017-03-14刘广泉

青春岁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思想建设和谐社会新时期

刘广泉

【摘要】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主要问题。一直以来,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的有力思想保障,也延续了我们党优良传统,体现了党的政治优势。思想政治工作对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思想建设;和谐社会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主要问题。一直以来,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的有力思想保障,也延续了我们党优良传统,体现了党的政治优势。思想政治工作对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和谐社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

“经济的富强”、“政治的民主”、“文化的文明”、“社会的和谐”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实现的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这使我们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思想政治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一条主线,它统领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因此我们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认识和实践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我们深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着眼点,使我们能更深刻地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并为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我们要坚持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标,科学地处理尊重人、教育人、服务人的关系。我们还要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贯穿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真正发挥作用和优势。

二、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功能,促进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人是社会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的主要缔造者。人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就谈不上整个社会的和谐。从本质上讲,主体自身的和谐要求人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较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健全的人格及健康的心态;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一句话,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预测未来社会的发展前景时,提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的构想。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思想政治工作承担着培育人的功能,通过发挥其教育功能,促进人这一主体的和谐发展。

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南,以帮助和教育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培育全面发展合格人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美育则是通过各种自然美的感受、社会生活美的实践和艺术美的鉴赏,培养人们认识和创造美的激情和能力,帮助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美育功能,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生动形象、新颖有趣,可以使人在美的意境和感受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审美情趣,美启发人的心智,给人以灵感,使人在美的环境、美的感染中迸发出智慧的思想火花,激发出创造力,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功能,促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国家的发展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的参与。换句话说,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这些人才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较高的信任度和诚实度,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依靠思想政治工作。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导向功能和教育功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还要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整体精神的强化,强调为社会进步、为民族复兴、为国家富强而奋发学习、努力工作的思想。倡导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重视人生价值,强调个人对家庭和社会的义务;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重视道德修养,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还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共同理想与文化,使人們在同一组织内达成价值信念上的共识,从而提高人们的觉悟,使不同价值取向、不同目标需求的人们自觉地按一定的规则联合起来,在多元的价值取向中找到共同的奋斗目标,使个人的价值取向与整个国家的价值取向相一致。

五、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功能,激发人的创造潜能

从历史发展来看,社会的和谐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不是没有活力、一成不变的和谐。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问题。我国的这种求变的思想一直沿续了几干年。在漫长的中国革命历史中,我们党正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激励人民群众战胜了无数困难,取得无数伟大的胜利。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全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和任务。

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作用,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

当前,我们仍然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作用,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条件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该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探索开展群众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方式,提高对广大群众组织、宣传、教育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群众,更深入、细致地开展群众工作。因此,我们要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作用,使人民群众团结起来,同心同德,共同为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要及时把握当前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以协调、沟通、服务的方式来增强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猜你喜欢

思想建设和谐社会新时期
高校培养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加强电视队伍思想建设做好电视舆论监督工作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做好新形势下化工企业护卫工作的思考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