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初中科学课程的几点认识
2017-03-14李玲燕骆敖
李玲燕 骆敖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在中国的开展以及不断深入,科学课程也理所当然的进入到了改革的行列,为顺应时代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回应,因而有关科学课程的举动也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科学课程的内容是由科学知识构成的,所以在新的时代对科学知识的认识也应与以往有所不同。在经历了长期的借鉴和引入国外科学教育模式后,我们国家的科学教育在某些程度上来说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从整体看,课程的发展受到我国某些因素的制约从而造成了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关键词 科学课程 科学素养 科学知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1.073
0 引言
我国初中的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以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综合课程。本文通过对科学素养,科学知识以及课程类型描述并结合科学课程在我国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认识。
1科学素养
科学课程是为学生而设定的,其最终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何为科学素养?对此大家众说纷纭,各有各的见解。美国著名的科学教育家柏比认为的科学素养:每个公民在其个人的生活中应该知道、评价和使用科学技术,理解并欣赏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①所以从一个某种程度上来说,科學素养就是一种品质,体现在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体现在一个人对生活中事物的看法,态度等。一个人是否具有科学素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及科学方法,并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我国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就提到科学课程必须反映当代科学成果。而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人应该对其所处时期的科技发展有所关注,对此有自己的认识或者能将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应用到生活中,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 以科学知识为主要资源,制定科学课程
2.1 对科学知识的认识
科学知识并不是简单地指学科内容,它还应包括与这内容相关的,涉及学生能力范围内的一些技能与指导方法。科学知识更应注重向学生传递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科学精神,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并能将科学知识用科学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为生活提供帮助。科学教育课程就是以科学知识为主要资源而设定的,但是我们知道传统的科学教育都过分注重科学知识的浅层的含义,过分强调科学知识给学生带来的学术上的成绩,而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社会、技术、生活之间存在的潜在的紧密联系,这就导致科学课堂变得枯燥,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科学的兴趣。因此,科学课程在设定的时候得充分挖掘科学知识潜在的价值,努力实现多方面的有机结合,使科学课程在承载科学知识的同时体现其真正价值。
2.2 科学知识的作用
科学知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存在,对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科学知识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探索自然规律,发现更多更具有意义的科学知识的依据。科学知识是不断进步,不断变化的,所以任何说科学知识就是正确的,就是不变的真理的说法都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科学知识是具有普遍性的。人们都说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科学的世界,科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人体的内部构造涉及生物学知识,生活食品“醋”从化学方面来说具有酸性,门把的设计蕴含着物理中的力学知识等等。
“19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斯宾塞认为世界上一切活动都不离开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在指导人们生活中具有最高价值,是使文明生活成为可能的一切进程能够正确进行的基础。”②斯宾塞先生在科学教育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对于科学知识的独到见解十分值得令人推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科学知识可视为一种生活工具,亦或是一种武器,潜移默化中帮助我们击退各种各样的“敌人”。因此科学知识又具有实践性,只学习知识而不应用它,知识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3 中国目前存在的两类科学课程的比较
我国目前对初中阶段学生的科学学习采取了两种模式并存的方式,大部分地区采用分科型课程,极少数地区采用综合型课程。
3.1 分科型科学课程
分科型科学课程从狭义上看就是简单地将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等涉及自然科学的知识进行分离,从而形成一种单学科的模式让学生学习。这种单学科模式的课程集中体现一科知识的特征,几乎不涉及除这一学科外的知识,容易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忽略学科与学科之间存在的逻辑联系。但是这种模式又有其优点,它简化了教师对学生评估的过程,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小,即教师拥有单科知识的水平和单科知识的教学能力基本就可以了。
3.2 综合型科学课程
综合型科学课程就是与分科型课程相对的一类课程,它体现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试图让学生通过整体的学习形成“各事物间是存在联系的”这一意识,充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从学科数量上来说,这种模式减少了原来繁杂的多类别的课程,将他们综合成一科。但是综合型的课程模式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很高,需要的教师是全面型人才,要求教师具备各科的科学知识,对综合后的知识要有自己的理解,并且要对授予给学生的知识有合理的分配,使学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全面发展。
4 中国初中科学课程
4.1 中国目前初中科学课程现状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4年的调查,世界上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初中开设了综合科学课程,而我国只有极少部分地区实行这一政策,而且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这一现状亟待我们国家教育部门做出调整。浙江省目前是唯一的一个开展较大规模初中科学教育的地区,而其余地区在短时间的尝试后都相继放弃了。所以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教育改革,我们国家虽然在这方面做了努力,但结果却差强人意。
由此看来我们国家必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从而影响了科学课程的发展,具体有哪些因素呢?接下来就此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4.2 制约科学课程在我国发展的几点因素
传统的科学课程观念在教育者的脑海里根深蒂固。比如现在很多教师还是没有从传统的纯粹传递知识的观念转变成新的教学理念,新理念主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③即便一些一线的学校教育者已经认识到了这一新理念,许多教师仍无法胜任这样的引导探究的工作,学生也不知道如何进行科学探究,因此科学课程改革在理念的转变道路上遇到了困难。
另外,学校教学目标的不科学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课程的发展。我国初中教育仍旧普遍存在着以学生成绩的高低或者学校的升学率的大小为目标而进行课程安排,过分偏重学习的结果,忽视甚至无视学生在學习的过程中得到的进步。
科学教育没有受到高度重视。初中科学教育在我们国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内很少有人能真正了解科学教育的本质,我们只是模仿、引进国外的科学教育模式,没有考虑到这种模式可能在我们国家会“水土不服”。纵观现状,我们国家还没有具备制定适合中国学生的科学教育模式的能力,继而也没有制定合理的适合我国学生学习的科学课程。
环境的欠缺也是在无形中阻碍了科学课程的发展。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需要环境的熏陶,科学课程的发展当然也不例外。初中科学课程要在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等相关人物的配合下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和推广。目前我们国家初中的学校没有大范围地实行科学教育,没有给科学课程提供生长的“土壤”。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资源的稀缺。纵观国内目前的科学教育情形,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科学教育领域缺少最基本的师资和物资。师资指的就是教师资源,新的科学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由于缺少对综合型教师的培养,从事科学教育方面的教师十分稀少,进而导致具备编辑科学教材能力的人凤毛麟角,从而致使可用的教材也十分稀缺。
4.3 制定适合中国的综合科学课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国家就开始实施中学综合课程的改革,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国家初中的科学课程改革比其他任何教育改革都要困难,其中如何制定适合中国的综合科学课程方案显然成为我们国家的重点研究项目。制定课程方案需要的不仅仅是资源的问题,还有制定者的问题,课程方案的制定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课程研制、分析和处理有限的课程资源,综合考虑中学学生的认知能力或者已有的知识水平。再者,这份课程方案得符合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
5 总结
科学课程的设计不能忘记最初的目的,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不能脱离生活。为更有效实现科学课程总目标,即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为科学课程在我国得到实质上的发展,我们应不遗余力地在我国开展科学教育的推广工作。结合初中科学课程在我们国家目前的发展现状,作为新一批的科学教育实施者,我们的任务依旧艰巨,不能懈怠。
注释
① 孙可平.STS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28.
② 戴本博.外国教育史: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38.
③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