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旅游景点到有尊严的博物院

2017-03-14鲁明孙佳音

青年与社会 2017年5期
关键词:单霁翔故宫文创

鲁明+孙佳音

早上不到8点,作为故宫博物院“看门人”,单霁翔就会出现在紫禁城里。从神武门向西沿故宫巡查一圈,贯穿着单霁翔自2012年初上任至今的每个工作日。他是少有一一踏足故宫9000多间房舍的人,五年来光鞋子就走破了20多双。

故宫于他,是一个情结。他记得儿时和小伙伴一起登上景山看到的情景,四下望去,四合院成片成片的灰色屋顶,烘托着故宫红墙黄瓦的古建筑群,年幼的他心潮澎湃。如今,在故宫闭馆的时候,一个人走在紫禁城里,周围的一切仿佛拥有了生命,“你要呵护它,尊重它。每一块瓦、每一块砖,都是历年的积淀,就像树木有年轮一样,每一座建筑都有年轮。”

单霁翔不知道自己能再当几年故宫的“看门人”。不过,对他来说,“每天早晨起来都是新的一天,都是充满希望的一天”,“故宫是大家的故宫,故宫的文化传播和把壮美的紫禁城交给下一个600年,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他说。

不只是旅游景点

2016年12月29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意,故宫博物院恢复了两排361米长的古建筑,将其作为“故宫文物医院”正式挂牌。

“文物医院”,这四个字,新鲜而有趣。从旅游景点到有尊严的博物院,让我们一起听单霁翔院长细数故宫这些年的变化。

拥有着近600年历史的故宫,面对的是全世界最为庞大、复杂的观众群体。10年之间,故宫的观众从700万增加到1600万,“全世界只有故宫每年要接待1000万以上观众。”有骄傲,也有无奈,单霁翔告诉记者,“进入紫禁城,80%的人会目不斜视地一直往前走,就跟着导游去看皇帝坐在什么地方,再往前去看皇帝躺在什么地方,再往前去看皇帝的御花园,就出去了。”有一次,在故宫钟表馆门口,他听见一名导游高喊:“大家进去看看,五分钟出来呀,就给五分钟!”有些生气,但还有反思。

2015年9月,为迎接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而推出的《石渠宝笈特展》,因为《清明上河图》近10年来的首次全卷展等原因,成为了一个需要排队4到6小时才能看上的展览。为了给深夜排队的观众提供保障,工作人员最后在一夜间烧了2000杯茶水,泡了800盒方便面。这次经历更让单霁翔意识到了“过去的思路有问题”——如果不能让绝大多数观众认识到故宫不只是皇帝曾经的宅院,更是中华文化瑰宝的珍藏地的话;如果不能让更多观众看到更好的藏品的话,那么即便存有世界上最多中国文物的故宫,也并不值得骄傲。

筹办精品荟萃的文物大展、拓展开放全新的宫廷“禁区”、注重贴心的人性化服务……通过几年努力,如今的故宫,文物越来越有尊严,前来参观的游客也越来越有尊严。过去,故宫一共积累了1.48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现在已经基本全部拆除;过去,偌大的端门广场没有一把椅凳,会经常看到疲惫的游客席地而坐,现在1400把椅子摆进了故宫;过去,排队买票起就滋生出愤懑的情绪来,现在故宫将售票窗口增至30个,以保证95%的游客3分钟就能买到票,最高峰时也不超过15分钟。

文物工匠成男神

要办更多更好的展览,就要修更多更好的宫殿和文物。“就以养心殿为例。自雍正皇帝后,八位皇帝在这里居住,殿内有1980件皇帝身边的文物,都是故宫顶级的,从未离开过养心殿,亟待修缮。”可是往年观众的参观都只能隔着玻璃窗,不得入内。“特别是到了冬天,观众在窗上哈一口气,再用手一抹,我们看着真心痛,这不叫博物馆。”单霁翔说。

“过去一年半就能修完的养心殿,现在要花四年半才能修完。”据介绍,这一次养心殿修复,故宫邀请各个部门的学者先花两年时间进行研究,学者们共上报了36个科研课题,最后经过学术委员会的审定,确定了其中的33个。在此基础上,进行详细的勘察,“找到每一个文物的病害,再开始进行修缮。”

不过,真正让故宫的匠心广为人知的是一部聚焦传统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爆红网络,这是单霁翔此前也没有预想到的。“没想到那么多的90后、95后的年轻人都来强势围观,今年有15000人报名、希望来故宫修文物;没想到在豆瓣评分9.4分,超过《琅琊榜》和《舌尖上的中国》,成为去年全国纪录片第一;没想到过去很生冷的、默默无闻年复一年修文物的人,居然变成了男神,人们在围观了。”

他又举了一个例子。故宫有一位漆器师傅,“几个月的时间里我总见他在修同一件器物,忍不住问他到底要修多久?师傅回答说,七个月。因为在北京只有伏天里一天可以刷两道漆,平常的日子里一天只能刷一道,而这件器物一定要刷满120道漆。”单霁翔说,“我想这就是故宫的工匠精神。”

文物医院高科技

工匠精神之外,单霁翔在采访中尤其强调专业。毕竟,目前故宫现有藏品1807558件套,其中珍贵文物占全院文物总量的93.2%,占全国定级珍贵文物的41.98%。这么多的珍贵文物需要经常保养和抢救性修复,专注之外还需要现代技术的帮扶。于是,才有了“故宫文物医院”。

“之所以将它起名为‘医院,是希望让全社会了解文物修复是科学的过程,好比患者看病。”院长循循善诱,解释说,“我常常想,人要是病了去医院,医生绝不会一上来就给我们打针吃药,总是要取出病例,看看病史,量体温心跳血压,必要的时候用X光、CT、核磁共振进行检测,研究之后才会对症治疗,并且把治疗方案写下来,留给下一次看病的医生,文物也应该是这样。”单霁翔进一步阐释道:“以青铜器为例,一件青铜器进入文物医院,应该先测定年代,理清历代在它的身上有什么叠加,弄清其合金的比例是多少,今天出了什么问题,有害锈属于哪一种,应该用什么方法,科学研究之后,再送到工匠手里进行修复。”

据介绍,为了让“医院”的“医生”有更好的工作条件,文物医院购置和装配了上百部成套的检测设备,从分子结构分析仪、三维打印机、热性能测试设备、热场发射的电镜系统、纤维分析仪,到可移动的实体显微镜、元素分析设备等等,使故宫231类文物都能够得到无损的检测。

并且,文物医院还将对预约的公众开放,观众可以跨越大屏幕和荧幕的隔阂,直接与文物修复的工匠进行交流,这样也保障了人们对于文物修缮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收益权。

文创产品“萌萌哒”

关于高科技,比文物医院更早的,是2015年7月在朋友圈里流行的一个H5页面,明成祖朱棣从画像中跳出来,唱着rap,玩着自拍,用微信、QQ与自己的后宫和大臣联络,让所有人对故宫的印象大为改观,故宫也第一次搭配上了“萌”这样的形容词。

最近一两年,搭伙新技术和新媒体,文创产品成为故宫“亲民”的最直观体现。无论是在其官方淘宝店,还是故宫博物院的微信账号上,经常会出现“萌萌哒”的产品。到前年年底,故宫研发文创产品8700种,营业额突破10个亿。通过这些产品,民众也可以将故宫文化“带回家”,更近距离地体味传统文化。

在接受采访时,单霁翔直言没想到“朝珠耳机”居然获得了全国文创产品大奖赛第一名。“我说哪儿好啊?他们说戴着朝珠打手机很有皇帝的感觉!”故宫文创之所以这么“火”,单霁翔认为“秘笈”有三:不是简单复制藏品,要研究今天人们需要的信息和生活需求;挖掘藏品内涵,寻找与今天社会生活的对接点,用文化影响人们生活;不断追踪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追寻无限远的传播能力。

在谈到制作文创产品的经验,单霁翔说,现在故宫每推出一项陈列展览,会提前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就开始策划该展览配套的书籍和文创产品,以便于观众在参观展览之后会有余兴把展览文化带回家。“总之,一个博物馆的文化资源能够转化为人们生活中喜愛的、伴随人们生活的文创产品,我们很高兴,但还要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单霁翔故宫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雪中故宫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和单霁翔的四次“偶遇”
故宫大探索
宝岛上的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