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流脑危害大

2017-03-14时毓民

家庭用药 2017年2期
关键词:出血点病菌头痛

时毓民

流行性脑膜炎简称流脑,主要发生于冬末春初,即1~2月,此时气候多变,日夜的气温相差很大,孩子鼻咽部抵抗力弱,病菌容易侵入呼吸道。加之天寒地冻,人们在室内活动增多,病菌借咳嗽的飞沫传播,更是增加了传染的机会。近年因有疫苗,流脑大流行已少见,但是在小儿中局部流行及散发的病例仍不断发生,6个月至2岁幼儿发病率最高,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家长丝毫不能放松警惕。

疾病表现三阶段

第一阶段 病菌入侵在鼻咽部并定居生长繁殖,2~10天后出现症状,一般为3~4天。 此时患儿有流涕、咽喉疼痛和咳嗽症状。待病菌繁殖到一定数量时便侵入血液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 此时患儿高热、寒战,皮肤上会出现针尖到指头大小玫瑰红色的出血点,脉搏加快,手足冰冷,血压下降。

第三阶段 病菌由血液进入脑膜后不断繁殖,引起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脖子发硬、抽筋昏迷。流脑有严重的危害性,即使有适当的抗菌药治疗,仍有9%~12%的患者死亡。而那些恢复的患儿,超过20%有严重的后遗症,如永久性失聪、四肢功能损失或脑损伤。

认识流脑三特点

特点一 流脑早期诊断最重要的体征是出血点和瘀斑,当孩子在冬春季发高热时,家长就应该多注意全身皮肤、口腔黏膜及眼结膜上有无出血点,如果发现,哪怕出血点只有一两个如针尖大小,均应警惕,及早到医院诊查。

特点二 流脑发病的最主要症状是头痛和呕吐,往往在24~48小时内就可出现,头痛非常剧烈,呕吐多呈喷射状。

特点三 婴幼儿流脑从发热开始后,常表现为拒食、呕吐、嗜睡、烦躁不安、神情呆滯、双眼凝视,容易发生惊厥、昏迷,头顶部囟门往往十分饱满或高高隆起。

治疗越早越好

流脑治疗原则上为早诊断,就地住院隔离治疗。常选用青霉素、头孢菌素、氯霉素及利福平等药物进行治疗。要缓解高热、颅高压及呼吸衰竭。对出现休克者进行抗休克治疗,严重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 患儿饮食需给予易消化、富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高热患者应多饮温开水,昏迷患者需加床挡,注意保护患儿安全。

预防流脑三措施

措施一 冬季仍要注意室内经常通风,常晒被褥,注意个人卫生。在疾病流行期间,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朋友之间互相少串门。发现患儿要就地隔离治疗。

措施二 对与患儿有密切接触的易感儿应采用药物预防。目前在我国多数流行的病菌对磺胺药物仍然敏感,所以可选用复方新诺明或磺胺嘧啶,< 1岁500毫克,每日1次,1~12岁500毫克,每日2次,连服3天。

措施三 注射疫苗。近年用提纯的流行性脑膜炎双球菌的荚膜多糖体菌苗皮下注射,免疫的效果较好,保护率可达80%以上,保护期3年。接种后较重的反应不多见,少数小儿有短暂低热,多发生于接种后6~8小时;局部红晕及压痛感,一般在接种24小时后逐渐自行消失。第一年接种一次,2周后体内便有抗体产生,一年后还要加强注射一次;在流行期间,可采用应急接种,能有效防止相互传染。

需注意以下情况不宜接种疫苗,如小儿发烧或正处于疾病的急性期;有过敏史的小儿不能接种,过敏史包括药物和食物的过敏;有高热惊厥史的小儿;有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疾病,尤其是脏器功能不全者不能接种。

猜你喜欢

出血点病菌头痛
冬天用围巾包住口鼻为什么不好
苍蝇为何不会被病毒感染?
注意!头痛可能预示着甲状腺问题
病菌的克星
Trouble in Disneyland
会变身的烦恼
动漫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