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块
2017-03-14李梓
李梓
在云南人的春节里,有一种食品独具地位,它用大米制成,外形有些像白色的砖头,一个就有一两公斤重,它叫做饵块,这古老的名字源自汉代,甚至可以源于更早的春秋。它代替了北方的饺子和南方的年糕在春节里的地位,成为云南人过年时必备的食品。
云南的汉语中,有许多独特的词汇,其来源直接传承了古意,因为地域与中原隔绝,在中原口语演变的过程中,可能已经变化了很多次,但在云南汉语方言却保留了古代完整的意思,饵块就是其中之一。
成书于西汉时的儿童启蒙读物《急就篇》中,对饮食中的主食,概括为“饼饵麦饭甘豆羹”,颜师古注了一条:“溲米面蒸之则为饵”。
如果是自己做过饵块的人,就不难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溲:浸泡。做饵块的唯一材料就是大米,以当年的、具有香味和适当黏性的优质大米为上,先把米淘好,放在一个大桶里浸泡两个小时,让大米充分吸收水分,这个过程就是溲。
然后,需要一口特别大的锅,和一口特别大的甑子。你说你不知道甑子是什么,那你算是白活了。甑子,就是用软木制作的专门用来蒸饭的木蒸笼,在没有电饭煲之前,大家的米饭都是需要先煮后蒸的,但因为制作饵块的大米已经充分地泡过,就不用煮了,直接蒸。
灶膛里起大火,大锅里加甑脚水,把泡好的大米全放到甑子里去蒸,因为米特别多,这个过程总得一个多小时,灶上热气腾腾,中间可能还需要再添水以免干锅。等到甑子里的米饭可以吃,但口感略硬,做饵块的基本材料就算完成了。
后面的工序,现在简单了,无论是背是挑,还是开车,把这些热腾腾的大米饭快速送到有做饵块机器的碾米房去,这头米饭进去,那头机器出来的就是热腾腾的一个一个的长方形饵块。如果觉得对形状不太满意,自己再稍微修整下。
而在没有实现机器化的年代,做饵块真是一件累人的事情。先得上碓去舂,把米饭舂成糊,这时候它终于成为饵了。然后再用手大力地一个一个揉。把我还记得小时候,请人帮忙揉饵块,结果被一壮汉把我家的桌子揉倒的趣事。
饵块,在云南中部也俗称粑粑,这是个泛指,很多圆形的饼也叫粑粑,但“舂粑粑”就专指制作饵块。
同样的工序,如果是糯米磨粉做的,在云南叫糍粑,如果再加上红糖一起制作,就变成年糕。由于糯米黏性是大米的数倍,糍粑在过年时只能偶尔充当下配角,齐整威武的饵块才是主角。冬天烧起火炉,一家人围着火炉吃烧饵块,配以卤腐,一会儿就能消灭掉一大个两公斤重的饵块。在滇西部分地区,这整齐威武的饵块,还是祭祀祖先的一种供品。
为了制造饵块,人们在过去常常几家协力。为了保存饵块,人们想尽各种办法。刚做出来的饵块还是松软的,要放在青松毛里让它慢慢变硬。过上三四天,再放到冷水中保存,每天换水,这样的饵块足可以从腊月保存到正月完。
饵块的主要拥趸来自汉族,在更喜欢糯食的少数民族中,糍粑才是过年时的最爱。罗平的布依族可以把糍粑做成不同的粘度和颜色,文山的壮族把糍粑做成了不同的形状和口味,西双版纳的傣族把糍粑裹在树叶里,混合不同的香菜和肉类,做出了各式各样的包烧。
在云南,唯一继承了来自江浙血统的年糕的地区,就属蒙自了,这里是全云南唯一的还在努力制作年糕的地区。而其他人,都在春节热腾腾的火炉上,烤着饵块或者糍粑。
云南人食用饵块的时间久了,渐渐发展出好几个分支,在曲靖,人们把饵块切细,发展出蒸饵丝;在保山,人们把饵块与皇帝联想起来,把普通的炒饵块加上火腿和鸡蛋等,变成了大救驾这样的名菜;在昆明,饵块变成了薄薄的一张,卷上油條或者各种菜,再加上各种调料,变成昆明人的早餐烧饵块,取代了北方的煎饼果子。
但不管是哪一种饵块,始终取代不了那像砖头一样的最传统的饵块,因为只有这个形状的饵块,烧出来最香,也最具有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