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前奏
2017-03-14李梓
李梓
一年一度,从中国历法中的腊月初十左右开始,如同候鸟迁徙般准时,四亿人会离开他们工作的城市,回到他们的家乡,这就是春运,中国人过年的前奏。
回乡只是过年必须的一步,老家的亲人早在腊月开始时就筹备过年。腊月,也是过年的重要一部分,人们在腊月里筹备过年必须的物资,彻底扫除家中的灰尘,扔掉那些无用的物品,换上新的年画,以迎接崭新的一年。
趁着冬天,天气阴凉,农时有闲,下酱面、腌咸菜,是古老的传统。云南的腌菜品种数以百计,过年腌制的称为冬菜,普遍盐味较重、存放时间较长,其中,又以卤腐和各種鲊最具特色。秋冬季收获的莲藕、红薯、茄子、黄豆,和经霜的宽叶青菜,在这一季都将变成咸菜坛里的美味。
此外,一头猪或者一只羊,也将成为年的隆重献祭。农村的年味,几乎就是伴随着大肥猪垂死挣扎的嘶吼开始的。随着村里一家接一家地开始杀猪,颜色诱人的香肠火腿开始一家接着一家地在梁上一字排开,请客吃杀猪饭的宴席一家接着一家地延绵不断。年味,也在这诱人的香气里弥漫开来。
许多云南人顽固地认为,如果一年到头,连一只猪或者羊都没有杀掉,这年怎么也过不去。就连城里人,只要一接到杀猪饭的邀请,就忙着往乡下跑,而且一定要提前到,看着那只猪洗了人生中唯一一次的热水澡,才觉得心满意足。此时弥漫在人们心中的,是一种富足的幸福。
肥头大耳的猪,成了年最好的献祭,在云南的一些地区,就算自家不杀猪,也要预订一只完整的猪头,烹制得金红且富态,在大年三十那天,敬献在祖先的供台。在丽江,当地人会用一整只猪去骨做成“琵琶肉”,那简直就是猪头肉的升级版,需要一张很长的桌子才能放得下。
随着年的到来,乡村集市里到处响起“蓬”的爆炸声,传统的使用明火和压力锅的中国式爆米花摊子,又神奇地冒了出来。爆米花是一项颇具观赏性的手艺,当压力锅被掀开,无数雪白的玉米花喷发出来,带来的观感不亚于烟花在夜空中绽放,而且它带着诱人的香气!
在云南,爆米花是过年时必备的传统零嘴小吃,正月里走亲的客人多,家里必备几样小吃供大家在打牌唠嗑的时候消遣,此外地位牢不可破的还有葵花籽和甜白酒——就是北方称为醪糟的那东西。
酿甜白酒是一项简单的手艺,一般大约在过年前一周,人们开始精选上好的糯米,蒸成饭,加上酒曲,放在陶罐中,捂在青松毛里,加上云南过年时的大太阳给予温度助力,三四天就可以食用,作为一道老少皆宜的甜品,在饭前开胃。
在属于滇东北的昭通直到昆明一带,过年熬糖稀做糖球,是一项古老的传统。糖稀是用麦芽糖慢慢地熬出来的,加上爆好的雪白的米花,做成米花糖,除了那种常见的切成小片的外,许多人家还喜欢做一个巨大的糖球,而且还用各种植物染得五颜六色,挂在房屋正中间。做不了的人家,就去年货节上买上一个——但是买来的不知道是用什么化学颜料染的,吃起来似乎不是那个味。
提起食物的色彩,罗平的布依族和文山的壮族是最擅长的,他们认识许多种可以食用的天然植物,染出来的花米饭色彩缤纷、五颜六色,而且还带着天然植物添香的清新。花米饭是他们新年必吃的一样东西。在过年前,收集这些能染色的植物,也是过年必备的事项。
在滇南更靠近热带雨林的地区,人们吃得更加狂野和原生态。德宏人会在过年前搜寻各种能吃的昆虫,以凑齐一桌昆虫宴。一些不明就里的外地游客,听了这菜名,第一反应往往是“这里的人穷得只能吃虫了”,但实际上,这桌狂野的佳肴筹备起来很不易,而且价格不菲,远远超过牛羊肉的价格。得来不易的食材,佐以当地特有的各种香料,通过包烧、油炸、煎炒等不同的加工方式,配合以各种佐料蘸水和绿色叶子铺成的餐桌,这桌野性十足的特色菜肴深受当地人喜爱。
云南的年,丰饶、野性、绚烂。这绝不仅仅体现在餐桌上,还体现在伴随着年的到来的各种保留节目。
每到年底,住在高山峡谷的傈僳人都要背着毯子、被子,带着米、肉、油、盐、菜和炊具,相会到怒江边有温泉的地方。这是他们的自由天地,他们在岩壁下、石洞里、石缝中铺上干草,展开被子,开起露天宴。然后下到烫人的温泉澡池中,洗去一年的污垢,舒展疲惫筋骨,与澡池里的傈僳姑娘说笑打闹,其乐融融。
对怒江的傈僳族来说,过年是弥漫着雾气的滋润。在腊月里闲下来的日子,赶着马车拉着行李,全家前往弥漫着温泉气息的森林中,一泡就是半个多月。一年一度的澡塘会,洗去一年的辛劳与疲惫,是对自己最大的奖赏。
在腊月里,彝族人的寨子会开始挑选用于代表本村本乡比赛的公牛,用精细的饲料精心照料,要知道,那不仅仅是一场比赛,往往还代表着本乡的士气,以及对来年吉兆的争夺。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前,人们尽其所能地收集一切能让他们觉得欢乐幸福的元素,这就是腊月,它聚集了一年的丰硕成果,带来年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