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

2017-03-14宋月娥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异国小艇船夫

宋月娥

《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组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它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物的散文,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文句,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

一、以读代讲,大道至简

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而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书是读懂的,不是讲懂的,更不是问懂的。读是感的基本前提,无感何以能悟呢?

在本文的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读,读出文中的韵味,读出对文中“情趣”与异国风情的感受。通过多种方式读引导学生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例如:通过师生对比读发现比喻的妙处,通过利用男女生不同音色读表现小艇的不同特点,通过快慢对比读感受船夫駕驶技术高超,通过师生情境扮演读体会威尼斯独有的情趣……阅读中,无论是情感体验,个性感悟,还是语言文字的积累与作用,都以读为凭借物,以读为中介环节。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揣摩,读中品味,读中有所感,读中有所悟。学生对课文的主观色彩的理解和个性化的体验,在读中自然流露,学生也从中受到感染,得到熏陶。

二、对比阅读,贯穿始终

五年级的学生,能够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梳理文本画面,发现语句妙用,有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然而,如何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把握有效的阅读关注点,增加学生课内外阅读的信息量,激发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是我思考的问题。我遵循在阅读中学习阅读的理念,把握单元和文本的特点,一课一得,以比较阅读为主要学习策略,以领略威尼斯独特的异国风情、品味“情趣”为主线,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感悟体验、观察迁移、信息整合,通过汉字的比较、词语的比较、句子的比较、段落的比较、篇章的比较、写法的比较,使学生在一次次比较阅读中都有新发现。不仅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巧妙和乐趣。

三、设计精巧,情趣渐浓

本单元导语和“回顾·拓展”都提到:阅读本组课文,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还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文章紧扣小艇,介绍了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的生活都与小艇息息相关,威尼斯的独特风情和美妙情趣在人、景、物的描写中随处可见。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引导阅读,让学生体会文句,感受瑰丽的异国风情、美妙情趣与小艇的独特作用。针对本文的特点和教学重难点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本文第二个自然段对小艇特点的介绍用了一连串比喻,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原有对比喻这种修辞手法运用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巧妙回扣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精心设计了有针对性、有梯度、开放性的仿写练习。学生对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不再停留在单个比喻,而是在图片的启发和句式的引导下写了一连串三个比喻,能力明显提升。

为了让学生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高超,我设计了三个层次:通过对比读词语感受速度之快、行驶之稳,通过快词快读表现快,通过想象情境带着动作读感受趣。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对于我认为最有趣的做着动作读体会,学生并没有预期的积极表现,或许是因为做动作太幼稚,五年级的学生不屑做,或许是因为做动作太张扬,五年级的学生不好意思,或许是因为我的引导和感染力不够,没有带动学生,总之学生参与度不高,没有达到预期的课堂气氛的高潮。

在学习“乘客往来行”一段时,我自觉很巧妙地把这一段和“船夫技术好”一段进行比较,并融合为一个画面,综合成一个文段,并通过创设情境和教师引读使文字立体起来,活起来。可是课堂效果并不理想,分析原因有三:一是学生对这种综合两段对读的方式比较陌生,接读时有些犹豫、卡顿,不顺畅;二是情境创设比较突然,学生没有入情入境;三是学生并没有把“船夫技术好”一段学习中朗读指导的收获与提高在这一部分合作读中运用展示出来。

教学设计总是很美好,但由于实际教学中诸多因素所致总是会留下遗憾,难怪有人说教学就是遗憾的艺术,但艺术不敢说,因为遗憾太多。不过正是这些遗憾推动着我的思考与改变。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异国小艇船夫
哲学家与船夫
池上
10个异国文化中难以翻译的词
船夫和风
异国的清汤面
母船带航速收放小艇实施方法研究
异国生日趣闻
话丢了(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