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黄杨茎秆力学性能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2017-03-13宋日尧
宋日尧
摘 要:用力传感器测定大叶黄杨茎秆的力学性能,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茎秆的组织结构,分析了折断拉力与微观组织结构的关系,并建立了折断拉力与微观组织结构之间函数关系。结果表明:大叶黄杨力学性能与茎秆粗细和组织结构密切有关,折断拉力与茎秆直径、树皮比例和木质部比例呈正相关。茎秆粗细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树皮和木质部生长造成,而与髓关系不大。通过茎秆粗细、组织结构面积或面积比例,可以估算茎秆折断拉力的大小,反之亦然。
关键词: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结构 折断拉力 大叶黄杨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b)-0009-02
植物为典型各向异性的复合材料,其力学性能与化学成分、微观组织结构紧密相关。不同环境生长的植物,力学性质存在较大差异,实验样本尺寸很难统一,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测定规范和标准[1,2]。可见,植物力学性能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尚需进一步发展与完善。选取大叶黄杨茎秆进行力学性能实验,观察茎秆组织结构,分析探讨折断拉力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为大叶黄杨茎秆的防风抗蚀作用、作业机械设计等提供技术参数。
1 实验样品和方法
选取冬季北京四中校园内的大叶黄杨茎秆9根,将每根剪成长度140 mm,用游标卡尺量直径。将茎杆样品放置架子上,用力传感器从茎秆中点竖直向下缓慢拉动,直至茎秆拉断。与力传感器相连的电脑自动记录下拉伸时间和传感器记录力的变化,曲线上的最大值,即为折断拉力F。在折断点附近,用锋利刀片切割取约0.3~0.5 mm厚的薄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物镜4×,目镜10×),可鉴别区分出树皮(表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表皮和韧皮部界限难以区分,北方冬季大叶黄杨的形成层不发育,将表皮、韧皮部、形成层统称为树皮。
2 结果与讨论
2.1 茎秆粗细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
大叶黄杨茎秆横截面由外到内依次为树皮、木质部和髓,各组织结构显微特征明显。不同粗细茎秆中各组织结构比例规律相似,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树皮、木质部和髓。树皮和木质部的面积随直径加粗而增大,并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而髓的面积变化不大。树皮、木质部和髓所占横截面面积的比例分别为0.4~0.5、0.3~0.4和0.2±,见表1。木质部的面积比例与茎秆直径之间具较好的线性正相关,髓的面积比例与茎秆直径之间呈负相关趋势,树皮面积比例随茎秆直径变化不明显。对横截面面积(Y)与树皮(X1)、木质部(X2)、髓(X3)的面积比例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1),相关系数0.99。
Y=2.24×X1+37.74×X2-6.01×X3 (1)
2.2 折断拉力与茎秆粗细之间的关系
9根直径3~5 mm大葉黄杨茎秆折断拉力在1.82~6.30 N之间,折断拉力(y)与直径(x)之间呈正相关关系:y=4.6669x2-34.7x+67.171,相关系数0.78。说明茎秆粗细是影响折断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2.3 折断拉力与茎秆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
折断拉力与树皮、木质部和髓的面积之间均存正相关关系,与树皮和木质部的关系较明显,而髓的关系不明显。树皮和木质部加粗是影响茎秆折断拉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对茎秆折断拉力(F)与树皮(X1)、木质部(X2)、髓(X3)的面积,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如下回归方程(2),相关系数0.98。对茎秆折断拉力(F)与树皮(x1)、木质部(x2)、髓(x3)的面积比例,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如下回归方程(3),相关系数0.96。
F=0.56×X1+0.34×X2-0.37×X3 (2)
F=3.9×x1+11.76×x2-10.12×x3 (3)
2.4 讨论
茎秆折断拉力的大小与茎秆粗细、茎秆内部组织结构有关[1,2],这与树皮、木质部和髓三者的主要功能吻合。韧皮部中筛管为运输有机质的输导组织,导致不同粗细茎秆的树皮面积随着茎秆直径增大而增加。一般情况茎秆越粗越靠近根部,输水和无机盐的量也相对较大,木质部较发达,木质部面积比例与茎秆粗细、折断拉力大小呈正相关。髓为贮藏营养物质的组织,贮藏营养物质和横向运输,在次生生长中变化较小。
3 结语
大叶黄杨茎秆粗细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树皮和木质部生长造成。茎秆直径越大,折断拉力越大;树皮和木质部比例越大,折断拉力越大,这与树皮中筛管和木质部中导管为输导组织的功能有关。
参考文献
[1] 马凡钟,刘继展.农作物茎秆力学实验的研究综述[J].农机化研究,2014(8):5-9.
[2] Wang Ningling,Liu Wangyu,Huang Jiale,et al.The structure–mechanical relationship of palm vascular tissue[J].Journal of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biomedical materials,2014(3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