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的“三性”及运用
2017-03-13赵有权
赵有权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三性”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例题】某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地区,近年来政府大力支持惠农产业,但因市场信息不对称、项目不符合当地实际等原因,农民实际收益有限,一些群众对政府的扶贫项目极其排斥。
针对这种现状,当地政府改变扶贫策略:不再要求农民“认领”扶贫项目,让创业完全成为农民个人行为、市场行为;为那些有基础、有干劲、有思路的农民提供个性化服务,提供申请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观念一变天地宽,该县的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结合材料,分析当地政府在扶贫开发过程中是如何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
【答案】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政府制定扶贫计划,改变扶贫策略,科学谋划该县的扶贫开发工作,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起促进作用。我们要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政府从当地实际出发,改变扶贫策略,转变观念,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正确发挥了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作用。
2.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三性”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也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能动性
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例题】疟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人类一直在寻找治疗疟疾的有效方法。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带领她的团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依靠简陋的设备,从包括动物、植物、矿物在内的2 000多个药方中筛选寻找抗疟有效成分,都没有成功。后来,他们从“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得到启发,利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成功分离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如今依托人工化学合成技术,青蒿素已实现批量生产,上亿人因此而获救。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人评价说,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让中国之蒿走向了世界。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的特点的?
【答案】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屠呦呦及其团队提炼青蒿素所使用的设备、方法及技术手段都是客观的,其实践的过程及结果也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②实践具有能动性。屠呦呦带领她的团队利用青蒿素治疗疟疾,说明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通过团队合作成功提取青蒿素,说明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从古代青蒿治病到今天青蒿素的批量生产,说明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三性”
(1)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规律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例题】粗放型经济是雾霾污染的深层次诱因。中国经济正在偿还几十年来所欠下的环境旧账。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一直是各地的追求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粗放型”快速增长带来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到资源有限、环境污染的制约,受到结构不合理、社会发展滞后的制约。
快速增长已不是难点,如何让中国经济发展得更“好”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这就有了“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转變,把“好”排在 “快”之前,由重视速度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这是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和经济发展理念的重要变化。
“快”与“好”两字对调,形式简单,含义丰富。这是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它强调 “科学发展”,突出的是“实现速度、质量、效益三者相协调”, 实现“好”“快”比翼竞飞。
为了让“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显示出更强大的活力和竞争力,我们在如何让中国经济发展得更“好”这个问题的思索上永远不会停下脚步。
中国经济发展思路的转变是如何体现“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
【答案】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又快又好”的思想指导下,我國环境出现了问题。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我们在如何让中国经济发展得更“好”这个问题的思索上永远不会停下脚步。③认识具有上升性。出现问题之后我们逐渐找到正确的思路、适合的发展模式,我国经济逐渐释放出更大的活力和竞争力。
4.联系的特点:联系具有“三性”
(1)联系的普遍性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它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的多样性
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例题】脱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土壤,就谈不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从某种意义上看,比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重要。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和价值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划定的特定区域。划定文化生态保护区,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以原状保存在其所属的区域及环境中,使之成为“活文化”,是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材料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点。
【答案】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互相依存,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关。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这一点。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因此,脱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土壤,就谈不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④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因此,必须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对历史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和价值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