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迷人的不属于买卖的微笑
2017-03-13肖遥
肖遥
前台工作人员作为单位的“面子”,一定要有职业化的微笑,那画风参看路边的大广告牌,穿制服打领结的姑娘,露着洁白的牙齿向你微笑,永远微笑……
前台工作的小范说,谁能保持这样一直微笑?对方只是毫无交集的陌生人,又不是你的亲人朋友,客气地微笑一下也不是做不到,但是要保持持久而又真诚的微笑,要么戴上面具得了,要么是二傻子,尤其是对方并不打算跟你友好往来的情况下。
有一次,小范正在服务的客户是个急性子,为引起小范的注意,举着资料在小范面前扇呀扇的,把小范晃得眼晕,她就随口抗议:“你扇啥呢?”说实话,小范问这句话的时候还面带微笑,但很快微笑就凝固了,因为对方说:“我扇你呢!”小范馬上站了起来:“你扇一个试试!”两人差点动手。
事后,领导老秦批评小范没有职业精神,老秦久经考验百炼成精,如果老秦在前台,客户“客大欺店”耍横,要求老秦处理资料的时候“立刻马上迅速”,老秦的办法就是,“热情接待,搁置处理”,具体操作方式是,保持类似某明星样的“迷之微笑”。
可见,职场中人的情感,要好似空调一样,有开关,要恒温,要拿捏到位,更要收放自如,也未必限于职场,无论情场商场战场任何场,将表情或感情都能控制得像一台机器,都能百战不殆。
消费时代,一切都是商品,要加快流通,尽快变现,就要消灭一切敌对情绪,培养一种“商业化的友好态度”。一个极端的案例,出现在脑洞大开的英剧《黑镜》第三季的第一集,里面每个人随时随地都会被打分,社交评分决定着一个人找怎样的工作、买多大的房子、处在什么社会阶层,于是,所有人为了五分好评,都不得不脸上堆满假笑。有人为了避免差评,把自己的早餐送给不喜欢的人吃,跟气场不合的对手陪笑脸,如果不小心爆了粗口,就会被打低分,后果是沦落底层。
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拉什在《自恋主义文化》里说:“假如你不笑,你就会被认为是缺乏‘令人愉快的性格。”所以,你若想推销自己或自己的货色,就得有培养那个“令人愉快的性格”,即便内伤崩裂,咬碎钢牙,也要学会松开紧咬的牙关,装作灿然一笑。
前两天在街上,看到一个妈妈带着女儿,不知道妈妈对女儿说了什么高兴的事儿,女儿一直乐呵呵地看着妈妈笑。我久久地看着小女孩,也不由自主地绽放出由衷的笑容。这不属于买卖的微笑,多迷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