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眼中的“郭老师”:市场的信徒 孤独的改革者
2017-03-13肖田侠
肖田侠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我的老师,郭树清,虽然向来以中国金融改革的主要设计者和具体实践者而为人所知,但其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善于规划、敢于决断的为人处事风格一直影响着我。
郭树清真正的学生并不多。作为老师,他曾在2000年和2004年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导师,指导过几位硕士和博士,在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指导过几位博士后,后来在建行也曾作为导师指导过几位同门。
虽然他在上世纪90年代,已官至副部长级,但他非常反感学生向他要官,郭老师在2013年曾从中央金融机构抽调数十名干部去山东挂职,据我所知,没有他的学生因此“获益”。至今他的学生大都从事金融研究工作。
他在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指导的第一个博士后,是现在对外经贸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丁志杰教授,2002-2004年丁教授于央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直接参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及后来的中投公司设立等重大课题研究。
虽然要求我们勤奋严谨治学,但在工作学习之余,郭老师还是非常随和的人。私下里,同门师弟们喊丁教授为“老丁”,郭老师作为师长,也以“老丁”称之。郭老师也是极爱才之人,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及时任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国际部主任祁斌都是郭老师欣赏的人。
2013年春节后,证监会发布了一本名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转型与突破》的新书。该书的作者系祁斌,郭树清以2012年6月29日在陆家嘴论坛上的发言《不改善金融结构,中国经济将没有出路》为该书作序。这篇序言中,他指出,结构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要素市场未能充分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需要我们继续深化改革,打破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市场长期存在的体制性障碍,显著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他是市场的信徒,数十年来一直探索如何提高市场效率,从这篇序言中亦可窥见其对中国金融现状的思考。
除此以外,郭老师极少给别人的著作作序,即使一些国际著名的金融学著作,也很少能见到郭老师的序言。
作为改革者,郭老师精通理论探索,更付诸实践,但改革者向来是孤独的,毁誉常常不期而至。
2005年3月14日,建行董事长张恩照“出事”,3月17日,郭老师临危受命担任建行党委书记,3月25日,郭樹清正式出任建行董事长。6月17日,郭树清与美国银行董事长刘易斯签署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据此协议,美国银行将分阶段对建行进行投资。
很多观点认为,这标志着国有商业银行在推进股份制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随之而来的“贱卖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很有市场,郭老师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如果以后来的眼光看待当时的价格,或许是贱卖,但正如吴敬琏所言,“改革当然要付出成本,不改革更要付出成本”。当时很难准确判断建行上市将迎来一波大牛市,而且,如果不能及时上市,建行又如何能恰逢大牛市呢?
如今建行已经成为全球最赚钱的银行之一。事后诸葛亮者众,而当机决断者寡,历史一再证明,伟大的博弈者看到的是更长远的未来。“决断与担当”,是我从老师身上看到的最大的“勇气”。
(文据《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