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春天的“天下第一团”
2017-03-13李惠男
李惠男
今年春节期间,我来到山西省孝义市碗碗腔剧团。小院大门正对面的横幅上写着“传承戏曲艺术 展示非遗魅力”一行大字,让人感觉到这里的年味更多了一些传统文化韵味。办公楼三层,剧团团长郭文明正在阅读文件。虽是第一次见面,郭文明热情地和我握手:“欢迎来到‘天下第一团,欢迎领略碗碗腔风采。”
郭文明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他正在看的两份文件,一份是今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另一份是去年12月2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他说:“这是我过年期间收到的最大的红包。”
使 命
我俩开始谈话不久,郭文明接到一个电话,原来是女儿想要他带自己去看电影。他心怀愧疚地拒绝了女儿后对我说:“这几年,电影市场的发展如火如荼,我们戏曲人很羡慕、也很振奋。有人说,电影是文化产业的第一把火,戏曲的春天也近在眼前。”
当被问到“天下第一团”的来历时,郭文明说:“其实叫做‘天下唯一团更准确——即全国唯一正常运转的碗碗腔戏剧专业院团。我们承担着对碗碗腔这一剧种的抢救、保护、利用和传承工作,所以,业内将我们称为‘天下第一团。”
据郭文明介绍,光绪初年,陕西一皮影班子来到孝义,促成了一次古老艺术的异地传承,碗碗腔从此在孝义大地扎根生长。1959年,在全国戏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孝义碗碗腔由皮影戏的纱窗舞台走上了真人戏曲舞台,成立了国有性质的碗碗腔专业表演艺术团体——孝义县跃进剧团(孝义碗碗腔剧团前身)。
近60年来,孝义碗碗腔剧团不仅传承古装经典剧目,还不断创作演出反映时代主题的现代剧目。建团之初,剧团曾将皮影戏《白洋河》等剧目改编为真人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后,现代戏《柳树坪》《孝河新曲》《三上桃峰》《风流三部曲》等剧目,均因主题鲜明、制作精良、舞台表现完美获得市场认可,名扬三晋乃至蜚声全国。2009年,反映煤矿工人生活的碗碗腔数字电影《酸枣坡》参加“中美第五届电影节”角逐,荣获“金天使”大奖,在山西乃至全国戏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传承和发展的岁月里,孝义碗碗腔剧团培养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演员、演奏员、编剧,如碗碗腔的领军人物、第1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张建琴,编剧许石青、张思聪、梁镇川、霍锁昌、任学谦等,他们都为碗碗腔的传承保护和利用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006年孝义碗碗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5年国办下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2016年山西省出台《关于实施山西省戏曲传承发展振兴工程的意见》,再加上新近出台的这两个文件,这几年碗碗腔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和许多传统剧种一样,碗碗腔曾经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苦日子”。郭文明告诉我这样一个数据:1959年我国尚有368个剧种,到2015年时只剩下286个,相当于平均每两年就有3个剧种消失。全国有74个剧种只剩一个职业剧团或戏班,处于几近消失的边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稀有剧种的碗碗腔也举步维艰。“我们是碗碗腔最后的传人,不能让这项艺术在我们手里消失。抱着这样的信念,孝义碗碗腔坚持了下来,现在等到了戏曲艺术的春天。”
信 心
郭文明指着桌上红笔勾画满满的文件说:“说出来不怕你笑话,你来之前我读这份‘传承发展工程的文件,读得我是心跳加速、热血沸腾。”他告诉我,戏曲人感受到春天的来临,首先是看到了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戏曲传承和发展工作的高度重视,不仅出台有导向性政策,更制定能抓得住的工作手段。“你看,文件里说要推进戏曲进校园,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要实施戏曲振兴工程,做好戏曲“像音像”工作,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推进数字化保存和传播;在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中,要积极宣传推介戏曲等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这就为我们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手段。”
郭文明说,春意之暖还体现在各级政府的资金扶持上。2016年剧团自创的扶贫题材小戏剧《情系山里娃》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立项20万元;2016年剧团获得文化部对优秀基层戏曲院团奖励50万元;历年来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费80余万。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资金补助“碗碗腔展示展演馆”建设20万元。孝义市财政为碗碗腔数字电影《酸枣坡》等项目财政补助160余万元。此外,市财政对剧团员工工资实行80%差额补助,有力消除了剧团和员工的后顾之忧,让演职人员的精力可以更多地投入到艺术创作和演出中。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碗碗腔剧团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孝义碗碗腔传统剧目录音录像整理》工程启动,目前已完成整理剧本5本,录制完成两台剧目;《孝义碗碗腔记忆系列丛书》编纂工作立项,第一本已经拟定初稿,有望尽快印刷;经过一年紧张筹备和建设的《孝义碗碗腔展示馆》于中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陆续成立了“孝义碗碗腔戏迷协会”及13个相关分会;设立了孝义碗碗腔微信公众号,用“互联网+”的形式,丰富和增强碗碗腔的宣传普及渠道,特别是为年轻人了解这项艺术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渠道;深入开展“非遗精品进基层”“周末大舞台”等慰问演出活动,以“孝、义”为题材的古装剧为人们送去了精神食粮,一年来累计下乡演出达到200余场,观众3万余人次,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郭文明对未來信心满满:“戏曲在人们生活中的式微,有现代文化、外来文化的冲击,也有传统文化传承的断代问题。现在,全社会已经认识到了症结所在。我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上戏曲人的辛勤耕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中国传统戏曲,爱上我们的碗碗腔。”
展 望
身为一团之长,郭文明这样定位自己的责任:对接政策、日常运转、培养人才。他说:“感受到了政策春风,我要更加注重对各级政府文件的学习和解读,希望从中能找到事业努力的方向、得到更多的帮助。”
返京后,我时常收到郭文明的微信,他图文并茂地向我呈现春节送戏下乡演出活动的情况:“初五,我们在南阳乡柴场村演出。接下来4天将给村民献上7场大戏。”“初八晚上11点,演出完毕,我们连夜转台回市里,准备第二天的孝义市春节系列活动非遗精品剧目展演。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三。”“每次演出,台下总是有很多观众,一双双热盼的眼睛让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从他发来的图片里可以看出,台上的演员可谓唱、念、做、打四功齐备,手、眼、身、步、法五法皆精,台下的观众或是屏气凝神仔细观看,或者双手鼓掌大声喝彩。台上的演员和台下观众之间的沟通互动代表着戏曲艺术在不同空间的重现和继承,涌动着真善美的传播扩散,完成着传统文化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间的认同和传递。郭文明在谈话中透露,他有一个更大的理想:吸引产业资金投入剧团,以市场化的方式创作、演出、运营,让更多人了解戏曲。我想,郭团长的理想一定能实现,因为呈现在他眼前的不只是戏曲的春天,也是所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春天。
(责任编辑:武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