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身念起生态农业经

2017-03-13赵慧

民生周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鹏飞生态农业马铃薯

赵慧

我现在等着农民主动找我,守株待兔,等那些有发展意识的人、想做生态农业的人。不是我要帮扶你,而是大家一起做事。

开过长长的蜿蜒不平的土路,成鹏飞将货车停在一片丘陵地带。爬上高高的田埂,他指着脚下开阔的土地告诉《民生周刊》记者,这里就是他开辟的一墩青怀安可持续农业示范农场。

早春二月,朔风强劲,华北的黄土地尚未解冻,还不到农耕时节。成鹏飞的农场坐落在一块独立高地上,与当地农民的地隔着一段距离,这更便于他开展生物动力农耕技术: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调节剂。

已经熬过最初3年的有机农业转换期,又经过两年的内部调整,成鹏飞自己耕作的60亩地去年开始真正盈利,但与他合作的农户更早尝到了甜头,一个农户年收入早已翻了两番。

自2010年与人合作租下第三堡乡百亩土地后,张家口市怀安县扶贫办干部成鹏飞就做回了农民,大部分精力用来侍弄土地。“可能我这辈子就干定扶贫了。当真正成为农民,才理解做农民真的很难!”

身份的转变让成鹏飞深深体会到,时代在变,农业和农民都要改变,扶贫的方式也应随之而变。

從帮别人到靠自己

怀安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县,农民主要种植玉米,大部分人家辛苦一年仅略有盈余,如遇生病、上学或婚丧嫁娶等大事,一些人家就不得不借钱度日。这几年,玉米市场价格从最高时的1.2元一路跌至0.64元,农民收入受到很大影响,耕地也愈加不值钱,很多农民被迫边务工边种地。

农村逐渐失去活力。“一个壮劳力在家种地一年,收入不如进城打工一个月。不承认农业劳动价值,生产者不可能为我们生产安全食物。”中国社科院食品安全专家邢东田对《民生周刊》记者表示。

很长一段时期,主流扶贫方式是将扶持资金拨到村里,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或带头人把农民集中起来,最后按人头保本分红。成鹏飞很多年都是循着这一思路工作。

2004年,怀安县政府与一个国际组织开展扶贫合作,成鹏飞作为县扶贫办人员参与其中。联合工作过程中,他开始用新的视角思考扶贫:农民种的作物都差不多,怎么会有合作需求?他们加入合作社是出于政策影响,其实并不是合作社的主体,怎么会有主人翁意识?

成鹏飞觉得,真正的扶贫应该是带动农民个体能力的提升。2005年,他第一次听到“生态农业”,“当时食品安全问题也集中显现,许多农民开始辟一块地种植自家食用的蔬菜谷物。”

2009年,成鹏飞发起成立了有64名农民会员组成的一墩青农村社区发展促进会,翌年开辟了示范农场,正式开始自己的可持续农业实践。“促进会成立后觉得依靠外部输血不是办法,我们都是农民,有自己的土地,为什么不能靠自己?当时就想到做生态农业,自己救自己。”

2月13日,记者看到,与当地农民整饬平整等待春播的土地不同,成鹏飞的田里要么残留着作物枯枝,要么土壤翻起,一些地块甚至杂草丛生。这是因为种了多个作物品种,“60亩地种了20多种作物,光谷子就有8个品种,几乎每年都在试验。”除马铃薯、白藜麦、谷子等支撑收入的作物外,成鹏飞尝试种了各种豆类、蔬菜、玉米、西瓜、野生木瓜等,希望为农户创造更多收入来源。

不是帮扶,是一起做事

一墩青,原是怀安本地特有的马铃薯品种,以薯肉黄色、芽眼浅、淀粉含量高而闻名,农场建立后成鹏飞将其注册为生态农业品牌,同时将生物动力技术教授给合作农户,严格监督他们的生产过程,最终统一包装以“一墩青”品牌销售。

2月13日,农历正月十五刚过,离春播不到两个月,成鹏飞把几个合作农户叫到家里喝酒,盘算去年未售完的产品,为今年做个生产安排,他想听听大家的想法。

张自来是较早跟随成鹏飞做生态农业的农民之一,夫妇二人的50亩地全部种植有机产品。以往,一斤一墩青马铃薯卖0.8元,现在有机马铃薯零售价可以达到8元,张自来的家庭年收入也由两三万元增至8万元。

60多岁的老宫种着16亩地,做生态农业时间不长,主要种白藜麦和红谷子。成鹏飞为他算了一笔账,白藜麦亩产180多斤,按照一斤15元的价格一亩地收入约3000元,比种玉米翻了一倍,而且旱地作物耗费人工并不多。

希望合作的农户多了起来。“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上门找农民,告诉他们我是来扶贫的。我现在等着农民主动找我,守株待兔,等那些有发展意识的人、想做生态农业的人。不是我要帮扶你,而是大家一起做事。”成鹏飞说。

生态扶贫重点所在

由常规种植转为有机种植需要三年转换期,很多农民因此却步。老宫告诉记者,很多人不愿意承担这一风险,如果政府能给一定补贴,让他们安心度过转换期,就会有更多人做生态农业。

“生态扶贫,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优质产能生态农业,抑制和淘汰劣质产能化学农业。”邢东田认为,作为优质产能政府应大力扶持生态农业,这也是生态扶贫的重点所在。

种植生态农业,最令农户们高兴的是,他们对自己生产的产品有了定价权。以前玉米价格年年波动,农民只能被动承受,即便丰产也可能因价格下跌收入减少。现在,只要他们按照有机农业技术耕作,农产品就可以卖出以往几倍的价格。

为了增收,张自来会把自己种植的一墩青马铃薯磨成淀粉,加工成粉条,为此他还学习了粉条加工技术。农户们开始自己动脑筋找出路,这令成鹏飞十分欣慰。

但是,耕作之外的很多事还是压在了成鹏飞一个人头上。从4月春播到11月底收获完毕,成鹏飞忙着选种、播种、收割、搬运、包装、销售,5月到7月全身心投入耕作,冬三月一般农民闲居在家,他还要忙着联系客户、发送快速、外出赶集。

好在这几年生态农业渐受认可,成鹏飞结识了一批搞生态农业的同道,他的马铃薯、谷子等农产品摆上了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备受欢迎,一家有机餐馆还定点采购一墩青马铃薯。

几年实践探索,成鹏飞有了更深体会:“农民需要换,农业需要换血,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传统的老农民已经跟不上时代,需要新型农民。新农民要么是城里有田园情结的人,或者是外出返乡有见识有渠道的人,还有一些民间环保人士,我可能都沾一点,算是新农民吧。”

猜你喜欢

鹏飞生态农业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Quality Control for Traditional Medicines - Chinese Crude Drugs
惩“前”毖“后”
举贤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定边马铃薯
胖胖的马铃薯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
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