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模式的摸索与实践
2017-03-13高海梅孙文艺高海成唐慧春
高海梅++孙文艺++高海成++唐慧春
摘 要:为提升大学生实践创业能力,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国家及地方政府对大学生创业出台了相关政策,包括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及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由此,各高校展开了对大学生创业的试验计划和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提升大学生在新世纪时期的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该文结合多年来创业教育的教学经验,通过国家及地方出台的政策,结合成功人士的经验以及课内外的创业教育体系、创业计划的实施方案及保障措施,阐述大学生以创业训练计划为平台的创新实践教育新模式,提出了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构想,为高校新时期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计划 实践教学 创业人才 国家政策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a)-0136-02
创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已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1]。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创业活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此创业活动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2]。美国始终保持着经济的“龙头”地位,其主要靠的是创新能力、创业文化以及创业活动[3]。我国的创业活动实施较晚,“十二五”期间,我国出台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倡创新活动和创业意识,旨在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4]。为此,各高校响应国家政策,积极推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吉林大学商学院结合国家和地方政策,不断总结成功人士的创新、创业模式,制定了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实施方法及保障机制,为大学生创新训练提供了保障,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该院为本科生开设创业训练实验,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形成了课内外结合、递进式、四年贯通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5]。
1 国家制定完整的大学生创业体制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6年国家出台以下政策:(1)民办企业“三证合一”,即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验“一照一码”策略;(2)注册企业场所可实行“一址多照”;(3)推进创客空间的孵化模式,加快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及网络化的快速发展;(4)众创空间税收优惠,启动大学生科技園的优惠政策;(5)提高大学生创业担保的贷款额度;(6)整合大学生发展就业创业基金;(7)税收的减免,国家提出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3年内每年每户8 000位限额扣减当年缴纳的营业税;(8)优先转让大学生的创新成果;(9)支持举办创新创业活动;(10)大力加强创业教育。由此,国家出台了优惠的政策,为大学生创业制备了完备的体系。
2 国家建立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保障机制
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促进国家经济增速的迫切需要,是加速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大学生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部署和要求,寻求突出问题导向,抓住改革重点,在总结经验、积极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9项改革任务、30余条举措,该意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机制。
3 高校响应国家政策培养创业人才
高校实施创业训练的目的是响应国家的政策、举措,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激发学生创业实践的热情,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培养其科学素质和科学品质,为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新鲜血液。
4 高校结合国家政策制定符合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流程
近年来,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提出了毕业生的创业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率,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仍存在问题,主要是:(1)高校和地方政府不能有效结合;(2)教师与成功人士的沟通脱节,创业教育理念滞后;(3)实践平台短缺,与实践脱节等。因此,高校应结合国家政策制定符合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流程,如:(1)各院成立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小组,实时掌握地方急需产品,利于大学生及时进行科研研究;(2)安排科技文献检索与成功人士的专题讲座,使教师、学生领会成功人士的成功理念,为今后创业的教程提供素材;(3)学校组织建立大型创业平台,引入不同专业学生参与(即交叉学科),让各专业学生总结实践经验,进而减少实践误区。
5 高校结合国家政策,搭建激发学生创业实践兴趣的学科竞赛平台
组织交叉学科竞赛,搭建学科竞赛的交流平台,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展示大学生的创新成果,总结交流创业实践经验,促进高校间、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调动师生、成功人士参与创新实践;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近年来,该院与各学院积极组织学生间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间的创新、创业意识。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和承办实验技能、创业等各种学科竞赛,为学生创业搭建好的平台。
6 高校结合国家政策搭建保障平台
(1)条件保障。高校应结合各院情况,充分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经费、实验环境、经费和交流平台,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2)管理保障。为使创业实践教育有序、开放及安全进行,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合理的运行机制。为此,我们科研工作者及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自行实验,制定大学生创业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以保证创业实验的安全、合理。
(3)师资保障。高素质的师资培养团队是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得以保证的关键。目前,该校从事学生管理的教师已参与其中,该校还邀请了企业成功人士做兼职教师,为创业实践学生提供专业技术指导,进而为大学生创业训练提供了师资保障。
7 结语
随着科学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及交叉学科体系建立,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显著提高。近年来,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亦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广大工作者转变观念、提升理念,国家大力扶持[6]。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及社会紧密的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业精神、勇于投身创业事业的人才,为建设创新、创业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提供人才智力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元芳,彭绪梅,彭绪娟.基于创新三螺旋理论的我国创业型大学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11):106-108.
[2] 杨俊.新世纪创业研究进展与启示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35(1):1-11.
[3] 李正,钟小彬.美国斯坦福大学技术创业计划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106-114.
[4] 滕利荣.构建高校与社会协同实践育人新模式[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
[5] 孟庆繁,孟威,刘艳,等.搭建学科交叉平台提升实践育人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13(9):46-47.
[6] 吴德星.科教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