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教育融合地域文化路径创新研究

2017-03-12刘晶

关键词:民族融合文化

刘晶

【哲学文化研究】

民族教育融合地域文化路径创新研究

刘晶

(辽东学院工程技术学院,辽宁丹东118003)

开展地域文化教育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当前国内民族教育的现状,结合各民族地区文化特点,通过举办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主题活动,出版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教育书刊,建立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教育网站等具体措施,在潜移默化之中,把地域文化融合进民族教育之中,提高民族教育的实效性。

民族教育;地域文化;中国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具有悠久的民族发展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旧中国那种不平等的民族关系被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所取代。在长期的民族融合发展中,人们逐渐达成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各民族团结互助、谋求和谐共同发展是中华各民族利益之根本所在的共识。但是,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与国内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背景下,民族歧视、民族差异以及民族间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有正在加剧发展的趋势。西方敌对势力通过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渗透”,企图分裂我国的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我国的民族教育是我国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提高我国民族教育的实效性,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国内的许多学者研究了民族教育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果。比如,胡亚玲,苏中等人对民族教育概念的研究[1-2];王鉴研究了民族教育政策体系问题以及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及其政策支持问题[3-4];孙杰远研究了文化共生视域下民族教育发展走向问题[5];杨方琦、杨晓宏等研究了民族教育信息化问题[6];等等。但是,总体来说学者对我国民族教育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尤其是对地域文化在民族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凤毛麟角。那么在当前形势下,探讨把地域文化融合进民族教育之中的创新路径,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民族教育的实效性,不仅是学术研究的趋势,更是开展民族教育的迫切实践需要。

一、民族教育与地域文化的内涵

(一)民族教育的内涵

国内学者对民族教育的概念研究成果虽然也比较少,但相对于民族教育内涵的研究来说还是比较多的。就其民族教育的概念来说,由许多种不同的表述。综合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将民族教育的概念归纳为形式说、民族种类说与民族教育内容说等几个方面。在民族教育形式方面,王志铁将民族教育区分为地区说、语言说、学校说、服务说、文化说、对象说以及民族和地区结合说[7]。与王志铁的民族教育相类似的是金志远的民族教育概念,他将民族教育概念概括为等同说、地域说、语言说、泛指说、对象说、服务说、校名说[8]。显然,上述关于民族教育的定义并没有反应出民族教育基本内涵,而只是从民族教育的形式上所进行的分类。民族种类与民族教育内容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是腾星,他将民族教育分为单一民族教育说、国民教育说、少数民族教育说、多重涵义说以及跨文化教育说[9]。此外,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对民族教育下了定义,比如,王鉴将民族教育定义为除了汉族以外的对其他民族所进行的教育[3]。不论是哪一种定义都是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以及不同的范围所给出的定义,基本上都没有反应出民族教育的内涵。从目前国内所实施的民族教育实践来看,民族教育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它是一种多元一体化教育,即“对各少数民族实施一体化教育为主,对主体民族实施多元化教育为主”[10]。目前,中华民族共有56个民族,而每个民主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56个民族所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就是中华民族。由此,可以将民族教育定义为:教育主体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对教育客体所进行的一种本民族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并促使教育客体形成符合本民族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品质,以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而进行的教育活动。由此可以看出,民族教育具有层次性,即民族教育是一种多元一体化教育;民族教育的主体因民族教育的内容不同而不同,但从总体上而言是本民族与中华民族;民族教育的客体是指所有民族的成员;民族教育的目的是对本民族与中华民族的认同;民族教育的内容是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民族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

(二)地域文化的内涵

有学者研究指出,“地域文化”是指“具有地域特征和属性的文化形态[11]”。“地域文化”关键点就在于地域与文化格子的内涵及其关系做出界定。就“地域”而言,它首先是指地理环境空间;其次是指它是经过人类改造过的地理空间,而人类改造过的地理空间与其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是相统一的。所以,概括起来,“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指的是具有人文属性的地理空间。就“文化”而言,有学者将其概括为两种意义:一种是一般词语的运用,通常指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第二种是分析性范畴的运用,简单的可以理解为“概念的普遍意义和工具性作用”。显然,“地域文化”中的“文化”指的是“文化”中的第一种含义。综上所述,“地域文化”就是指在一定地理空间区域内,由所生活在该地域的民族长期所形成的社会性与精神性的劳动成果,它体现了“地理”“天道”“人文”在民族生活史中的具体实践活动,也涵盖人类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二、民族教育融合地域文化的关联点与必要性

(一)民族教育与地域文化的关联点

不同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这与地域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状况是密不可分的。更准确地说,地域文化的形成及发展与生活在该地域生活的民族习俗是分不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地域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个民族在该地域的发展史。显然,地域文化具有民族的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所生活的地域,其地域文化的核心部分就集中反应了该民族的风俗习惯与价值观。因此,地域文化是民族教育的重要内容。此外,民族教育是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二)民族教育融合地域文化的必要性

民族教育融合地域文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是提高民族教育实效性的需要。当前,我国民族教育的开展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民族教育形式主义比较严重,具体表现为民族教育注重形式,忽视民族教育的内容与本质,因此,民族教育的实际效果是比较差的。其次,它是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的需要。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与价值观。因此,各民族必须求同存异,达成共识才能谋求共同发展。在当前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背景下,各民族的共识就是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民族教育的本质就是多元一体化教育,对主体民族实施民族多元化教育,对非主体民族实施一体化教育。地域文化具有民族性特点,将地域文化作为民族教育的内容融合到民族教育之中,有利于主体民族与非主体民族的团结。第三,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富强与民主、文明与和谐、自由与平等、公正与法治、爱国与敬业、诚信与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各民族的共识,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可以促进各民族的团结以及祖国统一与稳定。

三、民族教育融合地域文化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民族教育融合地域文化的现状

当前,国家虽然重视民族教育的实施与开展,但由于各地区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的民族教育发展也不尽相同。有许多地区简单的把民族教育看成是一种对少数民族的教育,或者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更有甚者,有的地区是根据学校的名称来开展民族教育。至于在民族教育融合地域文化方面,由于民族教育只注重形式,而不重视民族教育的内容,因此,民族教育融合地域文化也往往成为一种口号或空谈。从目前国家所开展的民族教育情况来看,民族教育融合地域文化的路径主要是通过国家与社会媒体、社会教育机构以及高校与某一地区联合举办民族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二)民族教育融合地域文化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从民族教育融合地域文化的现状中就可以看出,民族教育融合地域文化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路径狭窄、地域文化没有纳入民族教育体系之中、没有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以及新媒体与自媒体利用率不高等突出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既有来自国家的原因,也有来自社会的原因。概括起来大体上可以将原因归结为理论界对民族教育融合地域文化的研究不够,国家对民族教育缺少统一的规划以及从事民族教育的工作者缺少民族教育融合地域文化的创新素质。

四、民族教育融合地域文化路径创新策略

(一)地域文化纳入民族教育体系之中

民族教育体系既有教育学制与层次上的教育体系,也有教育内容上的教育体系;既有民族经费与师资保障体系,也有民族教育评价与考核体系。本研究主要是指民族教育学制与层次上的教育体系。它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到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地域文化是一定区域的劳动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精神活动成果,反应了一定区域的劳动人民的生活习俗与价值观念,其基本表现内容为乡土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历史变迁、社会发展、地名沿革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上述内容都从不同的侧面与角度反应了该区域内民族生活的基本特征,是进行民族教育最好的内容之一。因此,地域文化应有效纳入民族教育体系之中。

(二)举办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教育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因此,学校教育部门、社会教育机构、新闻媒体以及民间团体教育机构,要深度挖掘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以此为主题举办各种各样的民族教育活动。比如,民间艺术中的剪纸,它是精神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应了一定区域内人们的物质追求与精神思想。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都具有不同的民间剪纸艺术,表达了人的不同价值取向和物质追求。因此,在民族教育中,有关部门就可以以剪纸等各种民族艺术为主题进行民族教育。

(三)出版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教育书刊

图书或报刊是一定阶级或社会利益集团控制思想,进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最为有利的工具之一。尤其是图书,它通过图书中核心人物思想与行为的塑造,比较突出地反应出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与价值观念。因此,民族教育融合地域文化完全可以通过出版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教育的图书或报刊来进行,塑造本民族的英雄人物和思想文化体系。

(四)建立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教育网站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网络进行主流文化价值观已经成为可能。利用网站进行民族教育具有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以及影响面广等优势。国家民族教育机构或一些承担民族教育职责的社会机构,可以通过建立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教育网站进行民族教育,将地域文化融合至民族教育之中,提高民族教育的普遍性和广泛性。

结论

民族教育是一种多元一体化教育,教育主体既指向本民族,又包含中华民族整体,民族教育最终目的是加强对本民族与中华民族的认同。“民族”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浓郁地域空间和人文习俗特点的概念,因此,在民族教育中融合地域文化教育是民族教育的应有之议,只是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当前国内民族教育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结合各民族地区文化特点,开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教育活动,是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

[1]胡亚玲.关于我国民族教育概念的跨文化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39-141.

[2]苏中.关于我国民族教育概念的跨文化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1):59-61.

[3]王鉴.简论民族教育的概念及其本质[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70-74.

[4]王鉴.论我国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及其政策支持[J].学术探索,2010(5):126-131.

[5]孙杰远.文化共生视域下民族教育发展走向[J].教育研究,2011(12):64-67.

[6]杨方琦,杨晓宏.我国民族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71-79+88.

[7]王铁志.论民族教育的概念[J].民族教育研究,1996(2):3-8.

[8]金志远.民族教育定义辨析及判断标准[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2000(4):44-49.

[9]腾星.民族教育概念新析[J].民族研究,1998(2):27.

[10]李官,张婷婷.我国民族教育内涵探析[J].红河学院学报,2011(2):111-114.

[11]白欲晓.“地域文化”内涵及划分标准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1(1):76-80.How to Integrate Regional Culture into Ethnic Education in Innovative Ways

(责任编辑:游媛媛)

LIU Jing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Dandong 118003,China)

Region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ethnic education.In this study,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thnic education in China was introduced.It is proposed that the effectiveness of ethnic education could be improved by holding theme events,publishing ethnic education books and periodicals and establishing ethnic education websites with regional culture feature.

ethnic education;regionalculture;China

F713.3

A

1672-8572(2017)04-0052-04

10.14168/j.issn.1672-8572.2017.04.09

2017-05-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13JDSZ3043);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2CKS016)

刘晶(1979—),女,辽宁锦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民族融合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谁远谁近?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