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微时代价值意识问题探析

2017-03-12孙鹤孙胜玉

关键词:社会化结论培育

孙鹤,孙胜玉

【社会学研究】

青少年微时代价值意识问题探析

孙鹤,孙胜玉

(辽东学院文化社会学研究所,辽宁丹东118001)

青少年群体是“微时代”的主要体验者和参加者,他们在思维上日渐突出的不同于以往的价值意识问题令人深思。本文以此为背景,以文化社会为视角,以青少年群体行为特征、价值意识倾向研究为基础,探析价值意识培育问题。

青少年;微时代;价值意识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青少年群体社会化是一个永远的话题,确立怎样的价值逻辑和如何建构这个体系,是一定社会发展必须回答的问题。就中国当代社会而言,青少年群体的社会化任务是与发展需要和时代相对应的,关于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和核心价值逻辑体系是既定的;关于时代,处在“微时代”①以微博客、微小说、微视频、微信等为传播媒介,以短小精炼为文化传播特征,以信息传播速度快、数量丰富、内容具冲击和震撼力大为特色,应用于信息传播和情感沟通,形成了人们生存、生活的实际空间。的青少年的行为特征和价值倾向是特殊的。因此,运用怎样的方法实现“既定的”与“结果的”一致性,是一个发展性话题,至少包含了三个关键词,即社会化对象、环境、方法,社会化对象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社会化是链接三者的一条红线。进入微时代以来,青少年作为社会化对象,社会化环境和方法发生了深刻地变化。就环境而言,传统的家庭、学校、社会边缘为“微”活动所模糊,青少年在其中获得的惊喜、张扬、挑战、乐不思蜀的感受正在替代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就方法而言,“微”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了平等的互动体验和隐秘的情感空间。此两种变化,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是我们不曾在意或没有能力光顾的,如何应对?需要做些什么?本文试图以文化社会为视角,以青少年群体行为环境、方法研究为基础,就价值意识培育视角给以探析。

一、青少年微时代价值意识环境问题

就青少年价值意识环境而言,与传统相比较,微时代提供了学校、家庭之外的交流渠道,不仅拉近了青少年与社会的距离,而且还提供了阅读光怪陆离世界的平台。如自媒体平台②今日头条、百度百家、一点咨询、易信公众、搜狐新闻、腾讯开发、微信公众号、QQ公众号、网易媒体、网易云阅读、凤凰、UC等。,将国际、国家、社会中的相关问题映现于青少年“微”生活视野,不问身份的“草根性”讨论让他们有了表达诉求的机会,虚拟活动让他们获得了感受社会、追求理想的快捷渠道。青少年,在渴望了解社会和为社会所认可的语境下,为满足自身对社会价值的追求,便有了以“@”为境的感动和张扬。

(一)感动

感动,在青少年的人生阶段,有着好奇、猎奇的心理诱因,有着以情绪化为形式的行为特征,更有急于在社会中找到自我的基本目的。就自我而言,青少年群体往往会出现以“我”为意识中心的系列行为现象,但通常起因于非参照性③意识从虚无中,以自身方式延展的自然的,自由的,无规则的。意识。我们找到了“感动”一词,意在用它作为青少年微时代行为特征的一方面描述,并不是要突出这个群体感情用事特征,而是要突出其在价值意识形成和深化过程中的情感目的,即自尊和自恋。

1.自尊。“维持和获得自尊的过程,也是个体适应环境的过程。”①http:∥www.zj.xinhuanet.com/2014-02/11/c_119288362.htm在青少年的“微”活动,这种“自尊”主要体现在自我价值有效感上。2012年以来,“屌丝”一词流行在网络,它是“矮矬穷”者对自己的网络称呼。最初是对穷的表达,之后,为了区别于“高富帅”或“白富美”,逐渐演变为集自卑、辛酸、自嘲、恶搞于一身的社会性自嘲、谦恭和自我矮化的表述语②http:∥baike.baidu.com/。在这一群体中,青少年是主要成分。就使用“屌丝”一词的目的而言,既有对认同的渴望,又有对机遇的哀叹,更有不甘于生活平庸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做的自卑。事实上,在微时代,所有人的欲望视野都被拓广,每个人都面临着欲望与现实间的距离被无限增大的挑战,正确认识这段距离是所有人寻找“自尊”的需要,青少年群体更是如此。然而,当社会化不能或及时满足这一需要时,需要“社会认同”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是一种必然存在的思维冲突。于是,用“非参照性的意识”虚无这段距离客观上成为青少年群体的需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微时代对这一“距离”成倍扩大正在弱化自我价值效能。微时代前,青少年群体的理想是可以数得过来且十分具体的,如榜样、英雄、劳模等。微时代以来,欲望视野的扩大致使青少年群体“理想”的内涵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增加了许多非教育主流的价值对象,且越来越脱离现实,虚无心理逐渐成为“社会认同”的替代方式;另一方面,微时代对这段“距离”的“虚无”正在僭越传统价值观。虚无心理对“社会认同”的替代,本是为了解决“不知道该怎么去做”的问题,但由于必须选择“非参照性的意识”,致使“好、高、贵”与“坏、低、贱”逐渐成为“自尊却更自卑”的理由。由以上两个方面不难发现:青少年群体的“自尊”正处在“社会认同”与“不知道该怎么去做”的心理冲突中,思维中交织着“社会认同”愿望、“自卑”情绪和“虚无”需要,间接地映现出“价值意识能力”纤弱的社会事实。

2.自恋。“英文中直译成汉语是水仙花的意思。这来自一个凄美的古希腊神话:美少年那西斯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便爱上了自己,每天茶饭不思,憔悴而死,变成了一朵花,后人称之为水仙花。精神病学家、临床心理学家借用这个词,用以描绘一个人爱上自己的现象。”[1]一般被“用来形容人类拥有自我价值感,珍视感,骄傲感,充实感等品性。”[2]在青少年群体中,其当下的“自尊”结构中的“虚无”实际上是“自卑”的掩饰工具,他们用“非参照性的意识”来虚无理想与现实间的距离,本质上是在寻找适用于自己逻辑的价值尺度,这便有了青少年价值意识方面的自恋问题。腾讯公司《儿童安全上网指引报告》数据显示:“90%的中国儿童(指18岁以下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互联网,其中城市儿童触网率近95%。儿童首次触网年龄也越来越小,报告指出,56%的儿童初次上网年龄低于5岁。”[3]当我们惊呼这怎么得了时,不能不思考青少年基于自恋而形成的网络依赖问题。事实上,他们是在构造一个自己的一个空间,意在证明自己精神的存在。在那里,有许多奇葩的意思替代,如“撩妹”“撩汉”对“撩”的词性改变,“众筹”对“要饭”的替代,“BG”③“boy and girl”的简称,源于动漫领域。意为男与女的恋爱,习惯称之为“男女向”。对不公、不甘、不怪、不给、不过、不敢等的意义替代,“么么扎”“么么哒”“摸摸哒”“摸摸大”等对喜爱的意思替代等;还有许多奇葩、简捷的逻辑,如“521”与我愿意、“520521”与我爱你我愿意、“马震”与车震、“上交国”与交给国家、“车黑”与抹黑、“可耐”与可爱、“泪奔”与流着泪奔跑、“脱光”与“脱离光棍”等。抛开精神疾病的范畴,自恋是青少年谋求社会认可而不能达到满足的一种自我成长需要,它需要明确的价值依据,如果家庭、学校不能有效地提供,微时代文化环境的社会碎片化作用自然被凸现出来,网络依赖就是一种特殊形式,因为它迎合了青少年群体的自恋需要。在那里,他们可以以特定的编码方式直接接受信息刺激,并转换为与自身知识和智能结构相匹配的具体形象、语义或命题,依据自己所面临的许多困难提炼出最重要的、关键性的解决办法。

(二)张扬

基于微环境所引起的青少年群体的自尊和自恋式的“感动”,还仅是以“我”为意识中心的起因于非参照性的价值意识实现。然而,什么是价值自我?如何实现?在现实生活中终究要有答案,这是他们需要的。这便有了他们满足自己需要的另一种价值意识目的,本文择用“张扬”来表述。这并不是要突出这个群体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一面,而是要突出他们价值取向趋于社会理性的意识特征,虚拟和实在是两个主要方面。

1.虚拟。世界知名媒介理论家尼尔·波斯曼曾指出:“请大家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即青少年已经从传统媒体上(尤其是从电视上)消失了。”他们不再像青少年而像“小大人”,他们的虚拟世界是一种梦幻卡通风格的大规模多人角色扮演实时交互系统,与网络游戏不同,青少年虚拟世界走的是轻娱乐的发展方向,社区化而非任务化的实现形式,摒弃了网络游戏的暴力、杀戮、打怪、升级等形式①http:∥www.baike.com/wiki/。在这个时代,曾有“网瘾”一词,意“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②http:∥baike.sogou.com/“现代心理学家为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确定了诊断标准:上网已成为生命活动中的必需部分,并由此产生心理、生理依赖性。”③http:∥jbk.39.net/wy/jbzs/我们在关注其危害同时,更加关注成因。应该说,虽然“成因”的结构是复杂的,但青少年群体的需要和社会以怎样的方式满足是关键。事实上,这个群体不仅需要社会承认他们,更需要掌握评价自身与社会关系的工具和权利。然而,在许多时空中,人们在普遍重视的同时并没有实际给予过他们。微时代以来,信息高速公路给与了他们自主选择需要信息、自由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网络文化给与了超越地域文化限制的可能;网络隐身给与了平等表达自己观点的平台;网络虚拟给与了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和圆梦的舞台;网络时空打破了传统教育思维的内在逻辑和个体间的理性距离……因而形成了青少年新的思维模式,致使逃避现实的虚幻成为张扬自我的第一内涵。

2.实在④实存的与可能存在的东西,源于拉丁文Realitas,英语是Reality。。价值意识是主体丈量或衡量自身与环境关系或用用程度的尺子,可以有角度上的差异,但不能有质的变化,本位称之为“价值实在”。就青少年主体而言,“逃避现实的虚幻”并不能解决“社会认同”和“不知道该怎么去做”的问题,正确处理好价值的意识环境与“实在”的关系是关键。以价值观确立为目的,意识环境可细化为主、亚两个部分,主意识环境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可控部分,依据社会化需要为相关机制系统所营造;亚意识环境系指主意识环境之外部分,依赖青少年需要为社会人文系统所营造。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中,以价值实在为中轴,亚价值意识环境在理论上应是主价值意识环境的补充或充盈。然而,在微时代,由于主价值意识环境在功能上的缺位,亚意识环境对整个文化环境的充盈率不断提高,致使许多青少年在遭遇多种价值观影响时,不知所措,因迷茫而追求“虚拟”,但主旨还是在追求价值的“实在”。因此,在“实在”与“虚拟”之间,价值意识的冲突和对立是根本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价值“实在”的缺位。2014年,“小鲜肉”一词成为网络用语。它最早出自“岛国的国粹剧女艺人圈:在一部电影的高潮前,往往有很长的前戏,当女艺人和一个年轻男艺人表演前戏的时候,会因为年轻男艺人的阴茎白里透红,甚是鲜润,像盘中新鲜的三文鱼一样诱人,而称其为小鲜肉。慢慢地小鲜肉成了年轻男艺人的代名词。随着小鲜肉被大众熟知,逐渐成了年轻男人的称谓,并被众多的女性天天挂在嘴上。”①《本年度最让人恶心的名词“小鲜肉”》http://bbs.tianya.cn/“一般是指年龄在16—30岁之间的性格纯良,感情经历单纯,没有太多的情感经验,并且长相俊俏、身材健硕的男人。”②《小鲜肉》http://www.baike.com/wiki/于是,“小”③年轻有活力,平均年龄在15岁左右。“鲜”④情感方面经历少,没有太负面的花边新闻。“肉”⑤健硕的肌肉,给人很健康的感觉。一时成为许多青少年的价值标准,并像吸了鸦片一样。在这里,娱乐仅是次要方面,主要方面还是对价值“虚拟实在”的追求。应该说,在青少年的生活情景中,期望得到社会认可的价值“实在”缺位是普遍问题,追求价值“虚拟实在”成为正常需要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事实上,价值“虚拟实在”只是暂时解决了自由和宽松的需要问题,而那种虚无的缺少价值是在内涵的“自由和宽松”,往往会为网络游戏、聊天、浏览过程被诱引,接受包括多种价值观的文献、图片和视频信息,体验着追求不到“实在”的尴尬;也由于其虚拟性等特征,容易在网络媒介中形成一个网络虚拟社会,致使青少年进入了一个多元价值关系并存的虚拟社会关系之中。

二、青少年微时代价值意识倾向

就青少年价值意识倾向而言,青少年在微时代环境中,群体生活方式或言行为特征的改变还只是形式上的,本质上却是基于需要和满足需要而形成的价值依赖倾向,它贯穿于“对象”“方式”和“愿望”思维的全部过程。青少年们依托“微”这个特有的环境,游荡在主、亚意识环境之间,浏览着不同的场景,就像燕子觅“食”一样四处寻找。所谓的“食物”包含两个方面,即解读“社会认同”和寻找“不知道该怎么去做”的答案。那么,他们能找到符合“质量”的“食物”吗?这便有了以多元价值观相互激荡为背景的青少年价值意识倾向问题。

(一)追求“社会认同”度

1.信仰取向。2016年辽宁省青少年社区需求和服务平台建设——沈阳市铁西区个案调研报告⑥由辽宁省文化社会学学会和共青团辽宁省委共同完成。显示,家庭、学校一直是青少年信仰社会化的主意识环境,微时代以来,多数学校比较重视青少年兴趣,特别是小学和幼儿园。但是,一些中学、高中、大学以及多数学生家庭较少从社会兴趣出发来引导青少年认识社会问题,各级学校所开设的德育和政治理论课多是填鸭式教学,效果甚微。这就出现一个真空,即青少年成长需要“光合作用”,“光”的暗淡或缺位直接影响成长的“质量”。如上文调研数据所显,关于是否有信仰,回答有的人数: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依次递增,回答说不清楚的人数: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依次递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研究认为,问题出在主、亚意识环境中的信仰取向与社会问题的对接上。一方面,对社会的信仰程度取决于知识底蕴和对社会问题的触及深度。通常,以知道什么是信仰为前提,社会问题触及越深,信仰度往往受限于理解程度;另一方面,对社会的信仰程度取决于知识能力和社会问题解决程度的包容度。通常,有能力从大局和长远看问题者总会不断强化社会信仰。反之,就会心态浮躁、信仰对象混乱,甚至出现信仰庸俗化取向等。因此,当主意识环境淡化青少年社会兴趣时,社会化者与对象间的沟壑日渐加深,青少年的求知欲难以得到自觉满足。这时,迫切需要“光合作用”的青少年就会在兴趣的诱导下,到亚意识环境中来寻找“光”。此时的信仰取向过程就会出现青蛙效应①把一只青蛙扔进开水里,它因感受到巨大的痛苦便会用力一蹬,跃出水面,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当把一只青蛙放在一盆温水里并逐渐加热时,由于青蛙已慢慢适应了那惬意的水温,所以当温度已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青蛙便再也没有力量跃出水面了。于是,青蛙便在舒适之中被烫死了。,导致青少年在无序、无师、无理解的社会化过程中,在舒适中失去或曲解对社会的信仰。

2.价值取向。作为信仰取向的依据,青少年的“光合作用”过程需要“社会认同”是成长的应然,回答“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是成长的必需。那么,青少年到哪里或言用什么获得“社会认同”呢?目前,青少年价值取向多元化与多样化并存,多元化体现为励志方向多维,如爱因斯坦、特朗普、普金、比尔·盖茨、雷锋、林志玲等会同时成为偶像;多样化体现为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理想主义并存,如以社会抨击的贪官、黑社会老大、投机商、暴发户等为崇拜偶像。仔细分析其原因就会发现:在主意识社会化环境因为淡化青少年兴趣而达不到“质量”要求的情形下,亚意识环境必然成为首选。《2012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显示,“如今每天都会上网的学生高达82.9%,70.4%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10.6%的学生趋于过度用网。”当我们担心“网瘾”的影响时,也必须承认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兴趣的强化作用。在亚意识环境中,网络作为其中的主体,其开放性为青少年叩开了神秘的“门锁”。在网上,人与人的交往以数字虚拟为方式,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拥有基本技术和电脑就可以在网上交流,在这里,他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承认和尊重;在以网络、电脑、手机为基础的微世界中,不断创新的迎合青少年兴趣的游戏吸引着他们的眼球,超越时空的对自己所需答案和信息的浏览和搜索不断填补着思维空间,与网民们围绕问题的接触与联系不断增强着自豪感,适合兴趣的私密空间与互动方式为青少年宣泄自己的需要提供了可能。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社会是当今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不能回避的环境,微世界难以屏蔽社会问题,社会种种不公与丑陋必然会深刻地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的形成。

3.行动取向。作为价值取向表现形式,价值差异意识的形成是行动取向模糊的直接原因。研究发现,亚意识环境在强化青少年兴趣的同时,青少年所觅“食”物,就价值意识成分而言,其内涵的浑浊和价值观的多元性令人深思。在微世界空间中,青少年事实上已经拥有了人类前所未有的便捷,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其实就等于拥有了解世界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看,主、亚意识环境几乎难以划定清晰的界线,决定两者作用程度的主要因素是互动质量。在青少年价值意识产生、形成阶段,当主、亚价值意识环境社会化主体存在着鲜明差异时,主意识环境社会化价值观受到挑战是一种必然。青少年偏好网络游戏、聊天、浏览,刺激、暴力和打斗潜存的价值观,不良文献、图片与视频宣扬着设计者的思想和观念,大量的不受限制的色情或隐含有色情因素的图片、视频、文字资料诱惑、吸引着青少年的注意力,虚拟、匿名的网络交往考验着青少年的道德底线……容易致使他们渐进式接受亚价值意识社会化,使不良价值意识由习得、互动,逐渐转化为认同,形成角色蜕变,甚至还会对现实世界的人和事产生扭曲意识或实施社会越轨行为,原因在于差异价值意识的形成。如果用加减法来理解,那就是如果青少年群体与主价值意识环境互动质量为“-”,那么亚价值意识环境就存在互动质量为“+”的可能,反之依然成立。因此,价值差异意识就产生于青少年群体与主、亚价值意识环境互动质量的“+”与“-”的变换进程中。

(二)寻找“不知道该怎么去做”的答案

1.虚拟现实。青少年的价值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感动与“我行”的标准总是相伴而生。有一个成语:“初生牛犊不怕虎”,虎的可怕是显而易见的,可为什么初生牛犊会不怕呢?关键在于“怕”的标准,“初生牛犊”的价值意识中没有虎是可怕的内涵,所以,不怕是建立在不知基础之上的,也可以说是“不知”虚拟了“怕”。在青少年的价值意识成长过程中,获得“老虎来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叫怕”的直接经验的机会是少的,而其间接经验通常来自主、亚价值意识环境的互动进程。在这一进程中,证明“我行”是需要,如何面对“我不行”是现实,价值标准清晰度是关键点。当它被模糊时,困惑催生着他们进入了由“我不行”向虚拟的“我行”的漂移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主意识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兴趣的淡化”和“亚意识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兴趣的强化”,致使这种漂移变得如此顺利。原因在于:一方面,“我不行”所再现的心理压力需要解压;另一方面,微世界为“我行”提供了虚拟形式。这便是青少年迷恋“微”活动的基本原因。在“微”活动中,微世界作为一个虚拟的文化世界,以平等网名和平等交流为形式,通过情景虚拟了现实的标准,因而产生了心理解压的功效。

2.虚拟理想。当许多青少年将“我不行”的感觉上升到对标准的认知时,见到“庐山真面目”就是基本需要,这便有了对理想的寻找。如何满足这种需要呢?事实上,现实的“我不行”这一结论总是源于一定的文化价值观,每一个社会或言民族都需要继承和创新它。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任务是继承,需要与文化环境的互动来完成,有了社会文化价值观依据才能在实践中判定“我不行”和“我行”。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方面,青少年需要“我行”给予的自信,只有这样才能进入由“我是谁”到“我要成为什么?”的认知阶段;另一方面,“我不行”给予的是自卑,这是他们发现自身不足或问题的再认知阶段。然而,当主意识社会化环境淡化青少年的自卑时,在“我不行”向“我行”的心理漂移过程中,网络虚拟了这样一个文化世界[4],让“我要成为什么?”在这里有了系列答案。如上文提到的“屌丝”“小鲜肉”称谓的流行,大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价值观范畴,小的方面就是青少年缺少心中的榜样。

3.虚拟榜样。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人,都需要榜样,青少年更是如此,确立榜样的形象是关键。目前,青少年心中的榜样中的“星”“功利”与“虚拟的我”并存,“星”即各类明星,如追星热;“功利”即寻找与自己前途相关的,如以追名逐利者为榜样;“虚拟的我”即把“我不行”假想为“我行”,如网络游戏等。从这三种成分看,这些形象距他们都很远,之所以成为追逐对象,主要是因为“我不行——你行”的依赖和自卑心理的存在。然而,由于主意识社会化环境中的英雄形象多数与现实生活中的“他”或“她”相距甚远,而亚意识社会化环境中的英雄形象与自己相近或就是一个虚拟的我。因此,在由“我不行”到“我行”的飞跃中,网络虚拟情景通常会引领他们进入自己评价自己的“微”活动中。在这里,他(她)有了摆脱自然能力和文化能力限制的感觉,更有了来自虚拟空间的可以选择的适合自己期望的文化价值标准。于是,对“榜样”需要只能通过“微”活动获得了满足。期间,“微”活动以艺术为形式暗淡了由“我不行”到“我行”飞跃过程中的难点,使之在对“我不行”标准的再认识过程中虚拟了能力和与榜样间的距离。正因为如此,以寻找“榜样”为诱引,形成了对“微”活动难以摆脱的渴望,本质上是将自己虚拟为“榜样”。以游戏为例,“《2012年度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网络游戏用户中,学生群体约为1.03亿,其中未成年人约为5 242万人,约占学生群体人数的一半。”

三、青少年微时代群体价值意识培育

就青少年群体价值意识培育而言,面对青少年社会化对象的微时代环境和价值倾向,社会化方法是实现“既定的”与“结果的”一致性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群体普遍的价值代言者是“英雄”,其起始目的可能非常简单也无非认为“英雄”是社会所认同的,但认知过程却是很痛苦的。因为,这个“英雄”就是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尽管,他们在“微”活动中找到了,而那只是一个虚拟且艺术化的。他们终究要回到现实中来,站在现实的平台上,自己如何成为英雄?其实,是一个群体性问题,需要科学的价值意识培育机制,它既包含理念层面的标准确立,又包括实践层面的平台建设,由培育点、标准和平台组成。

(一)培育点

青少年想成为英雄是期望社会认可的需要,当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满足这种需要?它包括:什么是英雄?和怎样成为英雄?它提出了一个关于英雄的社会价值标准和实现价值的方式问题。第一层问题是价值意识倾向,它是价值意识培育的起点,或言培育点,与文化环境、时间紧密相连,由问题、过程和结论认识三个系统组成。

1.问题。需要是与问题相对应的,满足需要就是要解决问题。然而,问题是与文化空间对应的,或言存在空间尺度。每一个人的文化空间看似无限,其实是有限的,意识能力是制约因素。就价值意识而言,特定主体对价值的认识,总要受活动及其范围、交流对活动能力和知识底蕴的限制。例如卖鱼的通常会同本行业接触,知识也是围绕行业积累,更多的价值点在鱼上。因此,尽管青少年群体的行为多种多样,满足社会认可的需要有多种形式,但其价值意识存在区域。当我们界定了这个区域,也就可以通过一定方法界定这个群体的需要和问题。所谓的问题意识就是要提出关于青少年价值意识的具体问题,并基于特定区域对于某一特定问题进行认识,把握其在各种环境中表现的相似性,然后力求获得最小的区域划分。这样,就会拨开云雾见青天。事实上,在青少年的“微”活动中,尽管网络内容泥沙俱下,也尽管青少年的感性有多么丰富、张扬自我的形式有多少,但局限于其价值认识域,期望社会认可却不能得到满足始终是主要问题,这便有了主意识的价值主旋律和亚意识社会价值意识引导问题。

2.过程。满足需要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相对应,问题的解决程度与时间对应,或言存在时间尺度。每一个人在解决问题时都存在时间尺度有限问题,理念、技能、机遇是制约因素。就价值意识而言,特定主体对价值的认识,本身就是对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过程。在认知阶段,理念是主要限制因素。它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支撑,就青少年群体而言,价值观是世界观、人生观的核心也是基础。因此,青少年的问题与其价值观形成过程紧密相连,他们能否发现问题或发现什么问题与其价值意识方向密切相关;在解决过程中,技能和机遇是主要限制因素。青少年作为满足需要主体,一方面,价值意识与需要的形成相辅相成。当他们在主意识社会化环境中获得了价值意识的主旋律,需要就会与社会期望相吻合;反之,他们自然就会在亚意识社会化环境中获得价值意识并形成需要。另一方面,价值意识决定着问题的解决程度。问题与满足需要的行动相连接,他们在社会化环境中产生的具体问题和需要,需通过调查来完成。要特别注意的是,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机遇作为主要限制因素,有一个成长过程,与价值意识升华过程同在。

3.结论。满足需要的程度需要用结论来表达,它与时空对应,或言存在相对尺度。什么是小说家?将人人眼中有的现象提炼出结论;什么是哲学家?囊括众生之问给出结论的人。这两种“结论”的差异在于细化程度和时空,作家的“结论”可能是基于特定时空对某种价值结构细化的认识,哲学家的“结论”会是在广义时空中对价值规律的简单化。青少年既不是小说家又不是哲学家,但却有着同样的追求,他们特别喜欢能有结论证明自己,更喜欢能有结论来确认社会认可度,还喜欢用自己的结论来推演未来。就价值意识而言,价值观的形成本身就是由数不清的价值意识结论组成的。因此,在青少年群体价值意识形成过程中,他们既需要结论支撑又需要得出结论,其中,结论支撑是最为关键的一环。然而,由谁?和在什么环境中?提供什么样的结论?这便提出了主、亚意识社会化环境价值意识结论引导问题。

(二)培育标准

以价值意识培育点为基础,关于英雄的社会价值标准的第二层问题是培育标准,它实际上是将青少年群体价值意识培育点系统化、科学化,使价值意识倾向以价值概念为基础,成为关于英雄的基本图样。尽管这种图样处在不断地变化进程中,但培育目的在于引导他们对英雄形成一些基本的系统的认识框架。当价值意识对于文化世界的认识与文化真实相吻合之后,就不再变化。但在微时代,青少年对英雄认识的深入,往往游荡在主、亚意识社会化环境之间,在其获得的正确系统内,通过培育促进其认识向更细化的方向发展;在其获得的正确系统之外,增大原认识系统容量。因此,价值意识培育的标准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

1.问题培育标准。满足需要程度与问题答案相对应,答案即结论。问题与结论都存在空间尺度问题,其中,把握问题空间尺度最为重要。就价值问题意识而言,特定主体对价值问题的认识,自然要受到表现为能力和知识底蕴的问题空间尺度限制。在青少年群体价值问题形成过程中,他们为什么要关注价值问题?关注什么样的价值问题?和怎样关注价值问题?构成了问题意识培育的三个主要问题。就“青少年为什么要关注价值问题?”而言,由他们的行为特征分析就会发现:需要社会认可是第一条件,那么,他们需要社会认可什么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程度就是问题意识培育的标准之一;就“关注什么样的价值问题?”而言,由他们的问题倾向分析就会发现:满足社会认可需要的区域决定了价值问题的区域,那么,这个区域是什么?价值问题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程度就是问题意识培育的标准之二;就“怎样关注价值问题?”而言,由他们的心理特征分析就会发现:满足社会认可需要的程度与路径和方法紧密相关,他们选择怎样的方法?培育者应提供怎样的方法?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程度就是问题意识培育的标准之三。

2.过程培育标准。价值意识是在提出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的,它的过程通常与时间尺度相对应。也就是说,价值意识能力所包含的理念、技能、机遇是在时间中成长的,这便有了过程意识问题。就价值过程意识而言,并不是人一生下来就有对特定主体的价值认识,而是在认知和满足需要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青少年群体价值过程意识形成过程中,什么是价值?所需要的价值是那个时空中的?如何拥有价值?构成了过程意识培育的三个主要问题。就“什么是价值?”而言,由他们的行为特征分析就会发现:理念中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决定因素,那么,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什么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程度就是过程意识培育的标准之一;就“所需要的价值是那个时空中的?”而言,由他们的问题倾向分析就会发现:技能中的虚拟对现实的屏蔽是问题的焦点,那么,为什么要择取虚拟?怎样引导他们回到现实?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程度就是过程意识培育的标准之二;就“如何拥有价值?”而言,由他们的心理特征分析就会发现:机遇中的虚拟能否代表成熟是问题的焦点,那么,成熟与价值意识的关系是什么?什么是社会价值意识的主旋律?青少年价值意识的成长规律是什么?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程度就是过程意识培育的标准之三。

3.结论培育标准。在价值意识成长为价值观的历程中,价值结论与时空是对应且存在相对尺度。也就是说,价值意识结论所包含的细化和规律性的结论存在相对性,这便有了结论意识问题。就价值结论意识而言,青少年对价值结论的探索是一个永恒的过程,不仅包括同一价值概念内涵的丰富,还包括不同价值概念因社会进步或演进而形成的质的变化。在青少年群体价值结论意识形成过程中,如何掌握相对的价值结论?如何把握价值规律?用什么方法建立价值结论与自身成长的关系?构成了结论意识培育的三个主要问题。就“如何掌握相对的价值结论?”而言,由他们的行为特征分析就会发现:小说家、哲学家、英雄与他们都很遥远,老师、家长的要求又很模糊,那么,做什么能让社会认可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程度就是结论意识培育的标准之一;就“如何把握价值规律?”而言,由他们的问题倾向分析就会发现:距离社会的要求,他们所期望的证明自己的结论往往与失望相伴,那么,如何确立理想?如何将理想与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程度就是结论意识培育的标准之二;就“用什么方法建立价值结论与自身成长的关系?”而言,由他们的心理特征分析就会发现:确认和推演社会认可度是需要也是难题,面对数不清的价值意识结论,用哪一个或哪一些呢?现实的文化环境往往未给出结论。那么,这些结论是否存在于培育者的知识域中?培育者用什么方法厘清结论与被培育者需要的关系?培育者能否提供新的结论支撑?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程度就是结论意识培育的标准之三。

(三)培育平台

以价值意识培育点和标准为基础,关于英雄的社会价值标准问题的第三层问题是培育平台,它是引导青少年群体业已形成的价值意识系统化、科学化,实现价值意识与文化真实、发展需要相吻合的关键机制。在微时代,面对他们那些游荡在主、亚意识社会化环境之间价值认识的问题、过程、结论和依据,要想使其价值意识对文化世界认识的虚拟图样越来越接近文化真实,需要问题发动、过程意识维护和修复、结论意识系统化三个平台来支撑。

1.问题意识培育平台。在青少年群体价值意识系统化过程中,价值意识域的宽广和逻辑结构的严谨是其虚拟图样接近文化真实的基本条件。如何实现?建立问题链是培育平台建设的关键所在。问题链要与青少年各阶段的注意力特征相匹配,分段设置是基本要求。在心理学领域,注意通常被划分为无意和有意注意,前者为自然发生的,后者为自觉的有目的的注意。3个月婴儿开始能短暂地集中注意人脸和声音;5—6岁后能较好地控制自己注意力,但集中时间约15分钟;7—10岁20分钟;10—12岁25分钟;12岁以后30分钟[5]。依此结论,许多5岁左右的少儿就可能从自己所处的依赖情形中挣脱,在“微”活动中寻找情感点,并将初始认识印在幼小的心灵里;12岁以后,他们可以在价值认识更大和更细化的系统结构中形成虚拟立体图样,即“价值概念”或言价值点,它们是少儿判断一切的初始依据。随着这些点的增多,自身学习或言外环境的作用会实现点之间的价值意识虚拟线,若干条线的交叉构成了价值认识的逻辑链并成为进一步发展的依据和判断价值的标准。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对已知价值意识系统细致考察后的对问题的证伪过程,期间,既有对原有价值意识的修正或否定,又有新认识的建立。因此,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把握“价值概念”或言价值点和价值认识逻辑链的形成是问题意识培育平台建设的目的所在。它要求,社会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教材和教学管理部门,一定要围绕“青少年为什么要关注价值问题?”“关注什么样的价值问题?”(这个区域是什么?价值问题是什么?)“他们选择怎样的方法?”“培育者应提供怎样的方法?”等问题,统筹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的价值意识培育过程中价值意识问题链建设。

2.过程意识培育平台。在青少年价值认识体系化之后,要获得更大的文化利用能力,需要认识新系统中更小的文化结构间的关系,科学的发现历程是价值意识发展模式的保证,它包括记忆力、思维和情绪、情感特征三部分。就记忆力而言,青少年对“微”活动情感点的发现是靠记忆来完成的,包括识记(大脑中形成暂时联系)、保持(大脑中留下痕迹)和回忆(大脑中痕迹恢复),又可分为再认①以前感知的事物在眼前重现时能认识。和重现②以前感知的事物不在眼前但可在脑中重现。。它包括各层次教师微世界视野和教育评价与引导机制,建设目的在于,过滤其“微”活动情感中非主流价值认识,凸显主流价值认识注意点。就思维而言,当青少年记忆了“微”活动中的情感点后,价值思维一般通过语言来实现,学前儿童凭具体形象引起的联想来进行思维,学龄少年逐渐学会了综合、分析、分类、比较、抽象等思维方法,价值思维具有了目的性、灵活性和判断性,其“微”活动的欲望只是通过虚拟来解决自己心中的困惑。它包括各层次教师微世界活动指导和价值结论提炼能力以及教育评价机制,建设目的在于,实现主流价值认识注意点系统化,使其接近于文化真实。就情绪、情感而言,通过有效交流使青少年获得“我行--你也行”的结论是对“你是主宰,而我不是”,“如果我这样,我就行”的修正需要,修正的重点是引导他们如何认知自己情绪,它包括各层次教师矫正青少年微世界虚拟价值支点,系统价值认识能力和教育激励机制,建设目的在于,促进业已形成的系统化价值认识“获得更大的文化利用”可能。这三个部分皆需围绕回答“什么是价值?”(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什么?)“所需要的价值是那个时空中的?”(为什么要择取虚拟?怎样引导他们回到现实?)“如何拥有价值?”(成熟与价值意识的关系?社会价值意识的主旋律?青少年价值意识的成长规律?)来建设,强化系统性和规范性,使青少年群体在预设的不间断的问题回答中,逐步建立价值意识逻辑链。

3.结论意识培育平台。青少年价值认识体系化后,随着价值认识文化利用能力的不断增强,在更小的文化结构间关系中,结论意识系统化和深化或言结论意识培育平台成为基本需要,包括意志、性格两个主要部分。就意志而言,它与价值逻辑链条建设紧密相关。青少年在以情绪、情感为特征的“微”活动中获得的“我不行”的结论,会唤起幼年埋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卑情感(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私密的情绪体验或言价值结论),会引发强烈的自尊心意识。为了这种自尊心,避免自己的某些方面被人耻笑,开始构筑心理世界中的篱墙,锁闭自己内心的秘密,致使借“微”活动补偿或调适成为一种常态。因此,平台建设意志部分包括各层次教师的心理指导,和价值结论意识体系化能力以及教育方法开发机制,建设目的在于,建立价值结论意识体系与意志特征对应关系,引导他们通过强化价值意志自觉主动跨越“篱墙”。就性格而言,它与价值逻辑链条稳定性紧密相关。当他们打开封闭的心理世界或言跨越“篱墙”,所面对的第一问题就是“我不行”或如何证明“我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青少年对“我不行”的认知往往来自与同伴的比较或具体实践;二是“微”活动是基于求知欲强、友爱感、同情心、缺乏自信、模仿能力强等特征才促成虚拟“我行”的兴奋。因此,平台性格部分包括各层次教师心理指导,和价值结论主流意识体系化能力以及教育方法科学化机制,建设目的在于,系统引导青少年在更小的文化结构间关系中完成预期的结论意识培育目标。平台这两个部分皆需围绕回答“如何掌握相对的价值结论?”(做什么能让社会认可呢?)“如何把握价值规律?”(如何确立理想?如何将理想与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用什么方法建立价值结论与自身成长的关系?”(结论是否存在于培育者的知识域中?培育者用什么方法厘清结论与被培育者需要的关系?培育者能否提供新的结论支撑?)来进行,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是关键点。

[1]中国网.〈爱情中的心理学〉“自恋型”酿惨剧[EB/OL].http:∥www.china.com.cn/culturecn/culture/book/2010-01/29/ content_19352698.htm.

[2]胡特.徐钧:自恋的五张脸[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546d2c0102x0o5.html.

[3]人民网.我国10岁以下网民超1800万如何抵御侵害?[EB/OL].http:∥zz.pxto.com.cn.

[4]WALLACE P.互联网心理学[M].谢影,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44.

[5]柳布林斯卡娅.儿童心理发展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130-271.

(责任编辑:游媛媛)

Teenagers’Value Consciousness in Age with New Media such as Microblog Wechat,etc

SUN He,SUN Sheng-yu
(Society of Cultural Sociology,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Dandong 118001,China)

Teenagers are the main group who experiences and takes part in the age with new madia such as Microblog,Wechat,etc.Their growing problems of value consciousness that are not ever emerged need deep thought.In this study,in a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ociety 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eenagers’group behavior features and value consciousness tendency,the authors explore the cultivation of teenagers’value consciousness.

teenager;age with new madia such as Microblog,Wechat,etc;value consciousness

C93

A

1672-8572(2017)04-0041-11

10.14168/j.issn.1672-8572.2017.04.08

2017-04-20

孙鹤(1962—),男,辽宁东港人,教授,研究方向:遗憾学。

猜你喜欢

社会化结论培育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立体几何中的一个有用结论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结论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