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2017-03-12华裕涛冯宇玲
华裕涛,冯宇玲
解构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华裕涛,冯宇玲
(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40)
作为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受结构主义影响,传统的翻译教学将教学重点定位在语言结构的对等和翻译技巧的训练,却忽视了文化语境的分析研究。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提出的解构主义理论,充分肯定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重要作用,开辟翻译教学的全新研究视角。
解构主义;翻译教学;主体性;文化
引言
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强调的“结构”稳定性、整体性思想越来越受到学界质疑。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于1966年在普霍金斯大学举办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对于结构主义的保守僵化进行了猛烈抨击。随后,德里达赴美国讲学,其解构主义思想开始影响到美国,并在耶鲁大学形成以希利斯·米勒(HillisMiller)、杰弗里·哈德曼(GeoffreyHartman)和哈罗德·布鲁姆(HaroldBloom)等为代表的“耶鲁学派”。“巴黎虽为第一个听到解构宣言的城市,美国耶鲁却是第一个向世界文史哲届传播解构和德里达学说的大学”(郑敏,2000)。从此,解构主义思想从法国传播到美国和其他国家,整个解构主义的思潮波及哲学、艺术、文学、语言等几乎所有文化领域。
一、解构主义翻译观
解构主义翻译观,即解构主义的哲学思想在语言和翻译领域内的表述,是同样的思想在两个不同话语框架内的演绎。它否定原作的本原地位和原作者的绝对权威,认为原作与译作同是能指链上的一分子,它与原作平等、互相延异,因此,翻译是一种有调节的转换,并不是意义的转移。解构主义为译者的显身提供了最好的理论注脚,译者不再是原作者的从属和附庸,翻译劳动过程中甚至凝结着比原文创作还要多的智慧与汗水。解构主义翻译观将翻译研究与哲学理论有机结合,使得长期困囿于语言学框架内的翻译研究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研究方法,并为西方翻译研究学派的发展壮大推波助澜。
解构主义对于作品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也做了精彩阐述。语言结构主义研究学派一直试图为翻译实践搭建语言结构模型,将翻译研究置于语言结构框架内进行研究。与传统的语言结构学派不同,解构主义认为文学作品是不可解释和不可翻译的。多元的语言与词义将文学作品的阐释与翻译推向了无休止的循环往复中。正因如此,才有了文学作品的多个译本以及在不同时期的多次影视作品翻拍。与此同时,文学作品的多个译本也加速了原文意义的多次解构,正是在译本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中,原文的本来意义被无限接近地提取出来。这种观点颠覆了传统的作品中心论和一元标准,使翻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二、我国翻译教学的现状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国家之间在经济、科学、文化等各个领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然而,仅仅依靠英语专业来培养翻译人才仍然规模有限,再加上新时代背景下需求大量的具有翻译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单一语言知识背景的外语专业学生已无法满足国家对于专业领域翻译人才的迫切需求。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ESP方向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将为我国在国际专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英语话语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可以预测未来许多翻译人员将来自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我们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视将使大多数大学生受益(罗选民,2002(4):43)。”
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的大规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直将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作为大学英语的教学重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并没有获得均衡发展。广大的一线教师围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而学生的翻译能力培养却相对滞后,具有主观性和多样性的翻译对教师的语言文化水平和学生的翻译评价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有些教师仅强调翻译理论的指导作用,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理论传输,把学生掌握翻译理论等同于具备翻译能力,导致译者主体的缺失。有些教师只注重翻译技巧,并将其当作翻译实践的捷径,使学生习惯性地运用固定模式在翻译实践中进行机械转换,失去了思考能力和主观能动性。随着学生翻译能力培养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大学英语教学重要引领的四六级考试也引入到了汉英翻译题型中。
三、解构主义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1.“忠实”翻译观的新思考
“既然决定翻译的因素通常是译入文化,翻译中语言和语用方面的变化也就偏向于满足译入文化的需要。这就使我们关注的重心偏离原文文化而转向译入文化,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对等’概念(廖七一,2001:306-307)。过去的翻译研究在“忠实”标准的框架内,进行着语法结构的潜心修炼。西方翻译研究学派的兴起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为当代翻译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信、达、雅”是中国翻译理论界长期以来推崇的衡量标准,但同时也是一直以来的争论焦点。“信”或“忠实”的观念不但使译者处于无所作为的“仆人”地位,而且其严格性也限制了其它种翻译的可能性,使非忠实的翻译行为,如编译、摘译、变译等被边缘化(申连云,2006:137)。因此,翻译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翻译理论的束缚,积极引导学生将翻译研究和实践置于文化语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译者主体性。对于非语言科班训练出身的共外学生,此举意义非凡。在以交际为目的的翻译实践中,不再将忠实作为评判学生翻译实践的最高标准,学生将获得更多成就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自信心。
2.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根据解构主义思想,意义总是由具体的语境决定,在语境允许的范围内,意义享有绝对的活动自由。然而,语境是瞬息万变的,意义也随之不断改变。当意义失去了确定性和稳定性,对文本的解释就必然是多元和永远开放的。
“解构主义认为所有话语都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人们使用的概念、意义都受其所处历史阶段的影响,因此,译文肯定会受到一定历史时代的制约,这种变化中的历史性也是由语言的不确定性而造成。而且不同历史时期对某一部剧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由此产生出各个历史时期的译本”(Derrida,1979:102)。所有的西方文学经典在国内不同时期都出现了多个不同译本,这就是很好的例证。受解构主义理论影响,翻译研究开始了文化转向,翻译教学也应将文化语境的分析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避免翻译学习的形而上学。
结语
根据解构主义观点,“越界”是指翻译超越原作意义的束缚,创造出超越译作自身语言的译文,实现原作和译作两种语言之间的互补和共生。它包含了对原作意义上和对译作语言上的超越,只有具备这个能力的译者才有资格称得上是原作“合适的译者(李宏鸿,2015:215)”。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社会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与支持,我国各行各业都亟需专业领域的高级翻译人才助力于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的无障碍沟通。英语专业学生受专业所限,无法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翻译需求,因此,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刻不容缓。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必须为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做出提前预留,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英语通识选修课以及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等手段实现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
参考书目:
[1]李宏鸿.多声部的和谐:解构主义翻译观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
[2]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3]Jacques Derrida.“Living On/Borderlines[A].trans. James Hul-bert.Deconstruction and Criticism[M].New York:Cotinuum(first published in English),1979.
[4]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5]蒋跃.解构主义的翻译观与语言的模糊性[J].外语研究,2007,(2):83-86.
[6]申连云.中国翻译教学中译者主体的缺失[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1):136-140.
[7]郑海凌.译理浅说[M].郑州:文心出版社,2005.
[8]郑敏.解构主义在今天[J].文学评论,2000,(4):106-114.
[9]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中国翻译,2002,(4):43.
〔责任编辑:崔雅平〕
H319
A
1008-6714(2017)08-0050-02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8.024
2017-05-24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解构视角下的不可译性研究”(15YYC04);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外语重点研究课题“互联网+时代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WY2016102-C)
华裕涛(1979—),男,辽宁丹东人,讲师,从事翻译及应用语言学教学研究;冯宇玲(198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从事应用语言学教学研究。